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1-02-26 浏览次数:33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龙岩模拟) 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提高声音的音调 B . 增大声音的响度 C . 改变声音的音色 D . 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 2. (2020八上·蜀山期末) 2020年6月21日下午14:36,合肥地区上空出现了日环食现象,如图所示。图中的光学现象与日环食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透过放大镜观察物体 C . 筷子弯“折” D . 雨后彩虹
  • 3. (2020八上·蜀山期末) 小明和爸爸自驾游,汽车行至多沙山坡时,车轮打滑,不能前行。爸爸让小明下车,便于爬坡,小明否定了爸爸的提议,邀请路边的行人上车,车果然不再打滑,开上山坡。下列做法与小明的做法蕴含相同原理的是(   )
    A . 给自行车上安装滚动轴 B . 给自行车链条上加润滑剂 C . 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D . 自行车车胎表面有花纹
  • 4. (2020八上·蜀山期末) 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变速运动 B . 甲做变速运动,乙做匀速运动 C . 出发5s后,甲、乙之间距离为5m D . 出发10s时,乙通过的路程是15m
  • 5. (2020八上·蜀山期末) 根据图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0℃、1标准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103kg/m3

    1.0

    0.9

    水银

    13.6

    干松木

    0.4

    酒精

    0.8

    8.9

    煤油

    0.8

    2.7

    A .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 .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C . 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D .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密度不同
  • 6. (2022八下·淮北期中)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B . 用手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C . 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 D . 没有施力物体,物体也能受到力的作用
  • 7. (2020八上·蜀山期末) 有甲、乙两个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5∶4,体积之比为1∶2,则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
    A . 5∶2 B . 2∶5 C . 8∶5 D . 5∶8
  • 8. (2022八下·盐都月考) 把一个实心金属铜块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水20g;再把该铜块擦干后轻轻放入另一盛满酒精的杯子中,已知ρ=0.8×103kg/m3 , 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   )
    A . 8g B . 10g C . 16g D . 20g
  • 9. (2021八下·永年月考) 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弹簧测力计倒置,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正好对齐9N刻线,则该物体的重力( )

    A . 一定等于11N B . 一定等于9N C . 一定小于9N D . 一定大于11N
  • 10. (2020八上·蜀山期末) 如图所示是一凸透镜成像时像距v随物距u变化规律的图像,小琳同学用光具座和此凸透镜进行实验。她先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在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物体等大的像;现将物体向透镜靠近6cm时,这时物体所成的像是(   )

    A .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 不成像
二、填空题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21. (2020八上·蜀山期末) 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20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

    请帮他补充完整以下操作:

    1. (1) 将天平放在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上, 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齐分度盘的中央刻线。
    2. (2)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将装有适量盐水的烧杯放在左盘中,用镊子由大到小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当放入5g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3. (3) 在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乙图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
  • 22. (2020八上·蜀山期末) 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老师解释说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同学们查到光从某种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表1:

    表1

    玻璃中的入射角i

    0

    10°

    20°

    30°

    40°

    41.2°

    41.8°

    42°

    空气中的折射角γ

    15.2°

    30.9°

    48.6°

    74.6°

    81°

    90°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结合光的折射规律和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表中第二行第一个空格中折射角是
    2. (2) 光从这种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 (选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入射角i≥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为了搞清楚不同物质对光的折射能力为什么不同,同学们又查到了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数据如表2:

      表2

      物质

      玻璃

      酒精

      空气

      光速(m/s)

      2.0×108

      2.2×108

      2.25×108

      2.30×108

      3.0×108

      结合光的折射规律和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3. (3) 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当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3. (2022八下·五通桥期中) 如图所示,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匀速滑动,从而测出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 (1) 观察三个实验,比较丙图和 图所示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 (2) 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乙图所示实验,说明在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 (3) 在进行乙图中实验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滑动摩擦力Ff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N的关系图线,如丁图所示。由图可知:当FN=1N时,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为N。当木块与砝码的总重力为6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N。
五、综合题
  • 24. (2020八上·蜀山期末) 小刚分别利用“作图法”和“实验法”来研究凸透镜成像相关问题。

    1. (1) 如图甲所示,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AC、AO为两条特殊光路,请你利用这两条特殊光线作出物体AB所成的像A'B';
    2. (2) 运用“实验法”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测量出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请分析判断该凸透镜焦距的大致范围。
六、计算题
  • 25. (2020八上·蜀山期末) 小明爸爸在文具店买了一包A4打印纸,上面标示如图所示,经过询问才知道这包打印纸共500张,70g/m2的意思是每张打印纸每平方米的质量是70g,小明想知道这包打印纸的密度是多少,于是他用刻度尺测出了这包打印纸的长和宽分别是30cm 和21cm,总厚度为5cm,请你帮他算算:

    1. (1) 每张打印纸的质量是多少?
    2. (2) 打印纸的密度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