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历史八下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同步试卷

更新时间:2021-03-04 浏览次数:13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八下·沭阳月考) “50年前,宇宙中第一次出现中国制造‘星星';50年后,中国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正式完成北斗全球系统星座部署。”50年前中国制造的这颗“星星”是( )
    A . 神舟一号 B . 东方红一号 C . 嫦娥一号 D . 天宫一号
  • 2. (2020九上·梅里斯月考) 为改变河南兰考的落后面貌,他带领全县人民生产自救,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是(    )
    A . 雷锋 B . 王进喜 C . 邓稼先 D . 焦裕禄
  • 3. (2024八下·中站期中) 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在有些旧墙上我们还能看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等标语口号。其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反映的是(    )
    A . 三大改造 B . “大跃进”运动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文化大革命”
  • 4. (2020九上·官渡月考) 1956年,中国八大在北京举行,成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的良好开端,本次会议 (    )
    A .  选举了毛泽东为国家主席 B . 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C .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D . 决定发动“大跃进”运动
  • 5. (2020八下·河津期末)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杰出人物无私奉献,勇于探索和创新。下列历史人物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好战士”雷锋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铁人”王进喜 “两弹元勋”邓稼先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 C .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6. (2024八下·长乐期末) 如表所示内容反映出模范人物共同的优秀品质是(    )

    模范人物

    言论

    焦裕禄

    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兰考

    邓稼先

    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

    A . 助人为乐 B . 勇攀高峰 C . 艰苦奋斗 D . 身先士卒
  • 7. (2020八下·延庆期末) 下列最能概括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点的是(   )
    A .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B . 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严重的挫折 C . 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就突出 D . 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 8. (2021九下·苏州月考)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图,从②到③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 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 . 全面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 9. (2020八下·盘龙期末)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成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的良好开端,本次会议(    )
    A . 选举了毛泽东为国家主席 B . 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C .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D . 决定发动“大跃进”运动
  • 10. (2020八下·洛阳期末) 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下图中的票据见证了(   )

    A . 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B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 “大跃进”开展的盛况 D .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律遭到破坏
  • 11. (2020八下·洛阳期末) 小敏同学准备做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
    A . 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B . 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 . 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 . 外交事业停滞不前
  • 12. (2023八下·连平月考)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那么它结束的标志是(  )
    A .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B . 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 . 毛泽东逝世 D .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 13. (2020·南模拟) 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着重描写了上海“文革”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一月风暴”“夺市委市政府权”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文革”的进程。中国要避免“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
    A .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B . 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 .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 . 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 14. (2023八下·长沙期末) 史料是指可以据以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并非所有史料都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历史,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学会辨别史料真伪,去伪存真。根据所学知识,请判断1958-1961年期间,中国出现的真实场景应是( )
    A .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 B .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C . 良田荒,薯叶枯,青壮炼钢去,童叟田间忙 D . 没有翅膀要飞天,不坐飞机坐火箭,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能摘几片
  • 15. (2019·深圳模拟)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错误相同的根本原因是(   )
    A . 一些野心家、阴谋家的挑动 B . 盲目照搬苏联的经验 C . 中共缺乏革命和建设的经验 D . 党内“左”倾思想的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 16. (2020八下·滦南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小、土、群”炼钢铁         图二:“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材料二: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1958年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哪两次失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失误?
    2. (2) 这些失误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3. (3) 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哪些教训?
  • 17. (2019八下·花都期中) 1966﹣1976年是疯狂的十年,混乱的十年,让人痛心疾首的十年,让人不堪回首的十年这是“左”倾思想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十年。八年级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开展探究活动。

    [“文化大革命”之灾难篇]

    材料一:“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直接经济损失500亿元之多,职工平均工资下降49%,农民平均收入没有增加,许多农民甚至连温饱都难以保证。“文化大革命”中因大量冤假错案受到诬陷、迫害和株连的达到一亿人以上。“文化大革命”中非正常死亡人数在二百万以上。

    [“文化大革命”之斗争篇]

    材料二:叶剑英首先拍案而起,说:“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徐向前激愤地拍着桌子说:“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你们这样把军队乱下去,还要不要这个支柱!”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表(部分)

    年份

    1972﹣1973

    1974﹣1975

    比上年增加

    9.2%

    11.9%

    [“文化大革命”之教训篇]

    材料四:那件事(指“文化大革命”)看起来是坏事,但归根结底也是妤事,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认识我们的弊端在哪里。毛主席经常将坏事转化成好事。善于总结“文化大革命”经验,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从政治上、经济上改变我们的面貌,这样坏事就成了好事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说说“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带来怎样的灾难。(至少写出2点)
    2. (2) 材料二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怎样的精神?材料三中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增加与什么有关?
    3. (3) 材料四中的“坏事”“好事”分别指什么?我们应该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怎样的教训?(至少写出2点)
  • 18. (2020八下·盘龙期末)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汉长江大桥的胜利建成,在于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雄伟气魄和坚强领导,在于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在于全国人民的支持,在于一大批有专业水平的领导干部、技术人员、普通工人的奉献,在于苏联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否则不可能在建国伊始、百废待兴的时候建成这样一座在当时堪称世界水平的桥梁。

    ——2020年(第九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中国科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国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屠哟哟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材料三:

    材料四:新冠肺炎病毒来势汹汹,致病率极高,传染性极强,传播范围极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4亿人民打响特殊的“战疫”。这次“战役”,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面对危机时,展现出来的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这次“战役”,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摘编自新华社《述评:这场“战疫”让世界深读中国》(2020年2月25日)

    1. (1)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得益于哪一计划?根据材料一,指出武汉长江大桥胜利建成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屠哟哟能够发现青蒿素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铁人”“两弹一星”元勋 “两弹一星”元勋分别是谁?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战疫”中,中国让世界看到了哪些优势?
  • 19. (2020八下·山东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面为1959年的两幅漫画

    材料二:三年困难时期的粮食生产状况

    材料三: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所示漫画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
    2.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它与材料一之间是什么关系?
    3. (3) 材料三所说的“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发生的变化”指的是什么?简要说明这一经济体制方面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的农业经济的变化,带给我们怎样的历史启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