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基本消灭了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三大军阀的主力
②胜利进军的最主要原因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③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作战勇猛,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④由于军队不断取得胜利,国民政府的政治中心从广州迁到了武汉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②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③在北洋政府的镇压下失败了
④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变成一只‘火 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 英 | 法 | 俄 | 德 |
工业产量位次 | 2 | 3 | 4 | 1 |
殖民地面积(平方千米) | 3350万 | 1060万 | 1740万 | 290万 |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材料一 某一时期的对联:“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材料二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
请回答:
A.《我的1919》 B.《末代皇帝》 C 《建党伟业》
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副对联贴在某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材料二: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书于某校大门东西两壁墙上。现在该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学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19世纪末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
——摘编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