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同步试卷

更新时间:2021-03-11 浏览次数:12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三上·邯郸期末) 2020年12月1日,历时7天、历经38万公里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并传回着陆影像图和相关数据。从绕月拍摄到飞跃探测,从嫦娥四号月背着陆到此次落月采样并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我国探月工程的每一个进展,都是中国舟天人逐梦苍穹的坚实足迹。这表明(    )

    ①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②认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无限循环性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20高三上·西藏期末) 为解决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的烦恼,首款人工智能垃圾分类App“阿拉去分类”正式上线运行。该App通过采集大量垃圾图片,配以高优化的计算模型,在自动识别率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准,市民通过手机拍张照片就可以立即自动识别并被告知具体的垃圾种类,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现实生活的需要推动创新能力不断发展

    ②人工智能之智源于对社会规律的正确认识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④人们的理念能够通过社会实践变成现实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2020高二上·北京期末)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一种认识正确与否,只能由实践来检验。这是因为(    )
    A .   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B . 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 C . 实践的主体是人民 D . 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 4. (2020高二上·北京期末) 下图漫画(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启示我们(    )

    ①如果缺乏敢闯敢试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

    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品格,高于认识

    ③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总是宝贵的财富

    ④亲身参与实践而获得的直接经验最可靠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2021·新昌模拟) “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
    A .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B . 实践出真知,正确的认识都是在亲身的实践中获得的 C . 正确认识是实践基础上客观与主观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D . 人们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 6. (2021·重庆模拟)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五个“经此一战”总结和概括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其中之一是:“经此一战,人民军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愈战愈勇,越打越强,取得了重要军事经验,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转变,极大促进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根本目的②人们只有从实践中才能获得真理

    ③矛盾双方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④事物的发展是由人的实践推动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1·浙江) 8848.86米!2020年12月,珠穆朗玛峰最新“身高”正式公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及雪深探测雷达、重力仪等一大批国产现代设备纷纷亮相,为精准获得珠峰高度提供了有力保障。这表明(    )

    ①认识受实践水平限制

    ②认识工具进步促进认识发展

    ③认识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④认识产生于实践需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2021·崇明模拟)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这突出体现了(    )
    A .   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 B . 科学实验具有探索性 C .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 9. (2021·宝山一模) 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以下实践活动属于科学实验的是(    )
    A . 深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B . 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 C .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顺利举行
  • 10. (2021·青浦一模) 2020年珠峰测量中,测量人员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运用国产测绘仪器装备、航空重力技术、实景三维技术,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精细的处理,得出了有史以来最精确的珠峰新高程为8848.86米。材料生动诠释了实践是认识的(    )
    A .   唯一途径 B . 检验标准 C . 发展动力
  • 11. (2021·榆林模拟) 2020年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下列选项与“底线思维”所反映的哲理相一致的有(    )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②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

    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2021·佛山一模) 下图漫画体现的哲理是(    )

    A .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B . 认识会受到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影响 C . 创新要求我们面对新情况开拓新境界 D . 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 13. (2021·河北模拟) 2020年6月16日,国药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均产生高滴度抗体。下一步,将展开Ⅲ期临床试验。10月8日,中国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这是中国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履行自身承诺推动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一个重要举措。这表明(    )

    ①形成有关疫苗的真理性认识是疫苗研发工作的根本目的

    ②预防和控制新冠病毒的迫切需要推动了疫苗的研发进程

    ③能否掌握和创新人体免疫调节规律是疫苗研发的关键点

    ④免疫方法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并且得以验证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2020高三上·哈尔滨期末) 今年,我国的核聚变技术取得重大突破,12月4日,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环流器二号M装置实现首次放电,这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托卡马克装置,标志着我国自主创新领域的重大进步,对我国未来能源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材料表明(    )

    ①根据规律的特点利用规律,能造福人类

    ②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推翻原有的真理性认识,推动认识发展

    ③按规律办事就不能改变其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④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2020高三上·张家口期末) 人口状况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人口普查是摸清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进行六次人口普查,获得了翔实的人口基础数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20年11月1日起进行正式入户登记。进行人口普查(    )

    ①说明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②基于认识对实践活动的推动作用

    ③会为完善人口政策体系提供支持④是把握人口资源信息的唯一途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 16. (2021·榆林模拟) 被称为“地球癌症”的荒漠化,威胁着全球三分之二国家和地区、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某省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与西部干旱风沙区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区内分布有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地和河东沙地,是我国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抵抗沙漠化侵袭,历届地方党委、政府始终把加快造林绿化、搞好沙区综合治理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点来抓。老一辈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研究提出了“以固为主”“固阻结合”的沙漠铁路防护体系建设理论与模式。

    经过长期治理,如今该省的许多沙漠腹地集黄河、大漠、高山、绿洲为一体,将西北的雄奇与江南的秀美完美融合,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从扩展到缩减的重大历史性转变。

    结合材料,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分析该省在沙漠治理中取得成就的方法论启示。

  • 17. (2020高二上·洮南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严重后果,最终形成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的“低碳生活理念”;由于人们的努力,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特别是一些人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转变了观念,理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环境保护催生了绿色产业大发展;今天,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

    请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低碳生活”成为新生活方式的必然性。

  • 18. (2020高二上·长春期中) 为刺激消费、促进旅游,带动经济发展,我国自1999年开始实施“黄金周”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假日经济”,但也带来了景区拥堵、价格上涨等问题。为引导合理出行,2008年“黄金周”制度做出调整:将劳动节调整为1天假期,适当增加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期。但是,交通不便、旅游体验不佳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2014年,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黄金周”制度进一步调整。

        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