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历史的主体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5.3《社会历史的主体》同步试卷

更新时间:2021-03-12 浏览次数:17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三上·邯郸期末) 今天的精准扶贫,在呼唤着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到扶贫第一线去找灵感、找素材、找激情,从而创作出优秀作品,反映广大干群投身脱贫攻坚伟大战役的热情与坚守,反映人民群众努力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火热实践。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实践主体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重视社会存在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④新闻报道引导和决定社会发展变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2021·浙江)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电视剧《石头开花》用10个故事向观众展示:各族干部群众以及社会扶贫力量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战胜贫困,并形成了“就算是石头,也要让它开出花来”的脱贫攻坚精神。这生动地说明,人民群众是(    )

    ①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变革生产关系的主力军

    ④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2021·榆林模拟) 在抗疫过程中,广大医务人员英勇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勇挑重担,科技工作者协同攻关,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新闻工作者、志愿者坚守岗位,快递、环卫、抗疫物资生产运输人员不辞劳苦,亿万普通劳动者默默奉献,武汉人民、湖北人民坚韧不拔,社会各界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捐款捐物。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这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从唯物史观看,他们之所以是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和真正英雄

    ②劳动者在劳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才是对社会的贡献

    ③亿万普通劳动者默默奉献决定着抗疫的成败

    ④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2021·河北模拟) 老旧小区的改造提升,是更新城市文明形象、关乎群众利益的惠民工程,同时也是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环节。2020年11月2日,山东济发物业公司和羊头峪社区业主代表来到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街道送上两面锦旗,感谢街道领导和社区工作人员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中付出的努力。业主代表送锦旗表明(  )
    A .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B . 老旧小区成为满足百姓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约因素 C .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真正让人民来评判各项工作 D .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5. (2020高三上·辽阳期末) 地处海拔近3千米的大山深处的某村因土地贫瘠、饮水困难,被列入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搬迁前,当地政府充分征求农民群众意见,让他们参与新村规划,自主选择房型;搬迁中选出村民代表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搬迁后组织大家参加技术培训,一户一策扶持发展种养业,实现了全村脱贫。这些做法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②人民群众的意见是检验工作质量好坏的尺度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推动社会进步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2020高二上·安徽月考) 漫画《补漏》体现了(   )

    ①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劳动群众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主体

    ③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④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0高三上·三明月考) “此汝行,纱帽人说好,我不信。吏中说好,我亦不信。即青矜说好,亦不信。惟瓜皮帽人说好,我乃信耳。”这是明朝的丁宾去句容上任时父亲的临别嘱咐。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的哲学道理是(   )
    A . 事物本质的暴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B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可能认识事物 C . 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D . 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实践者
  • 8. (2020高二上·山东月考) 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指出,健康中国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通过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的共同努力,努力促进人民群众不生病、少生病,延长健康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尊重人民

    ③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④人民群众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0高三上·浙江月考) 辉煌“十三五”收官在即,在完成既定目标的基础上,壮阔“十四五”又将启航。新华网自8月16日起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征求活动。这体现了(   )

    ①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②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的要求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④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2020高三上·绍兴月考) 漫画启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

    ①要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落实到实处

    ②要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

    ③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意识随着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2020高三上·江苏月考)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毛泽东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可谓寓意深刻,发入深省,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②人民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依靠人民

    ③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④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决定人生的道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0高三上·重庆月考) 2019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2020年新年贺词。习主席在新年贺词中除了讲述国家的大事件,还穿插讲述了“我”的“小事情”:同往常一样,我无论多忙,都要抽时间到乡亲们中走一走,看一看。习主席的人民情怀体现了(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引导者

    ③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     ④人民群众是真理的创造者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2020高二上·江苏开学考) 2020年5月11日,中国邮政特别发行了《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邮票(如图所示)。邮票设计采用连票形式,以“众”字将两枚邮票紧密连接,在印制工艺上首次采用了“心形”异形齿孔,强化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寓意,也表达了前方后方心连心、共同抗疫的坚定信念。邮票设计彰显了人民群众是(   )

    ①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的主体

    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2020高二下·大荔期末)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从唯物史观看,这体现(    )

    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享用者,在社会变革中具有决定性力量

    ③当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④我国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把握从自发到自觉、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2020高二下·南澳期末) 201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20周年。20年来奋斗历程中,澳门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社会各界团结奋斗,形成了“勤奋向上,谦厚务实”的优良传统,实现了澳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澳门“一国两制”实践的成功表明:(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部分的发展往往能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④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推动了理论创新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 16. (2020高三上·嘉兴月考) 五年规划是中国政府最重要的公共政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下,“十四五”成为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四五”规划在起草过程中,首次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开创了五年规划编制史上的先河。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次“网络问策”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今后工作中要更好发挥互联网在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方面的作用,更好集思广益、凝心聚力。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有关知识,分析“十四五”规划编制中采取“网络问策”举措的正确性。

  • 17. (2020高二上·南宁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十四五”规划编制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规划编制好,推动规划编制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知识,分析习近平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是如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

  • 18. (2020·成都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开启了我国公民权利保护的新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等民事单行法律相继出台,加强了对民事权利的保护。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对自己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权利的保护要求更加迫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将编纂民法典作为重大立法任务,民法典立法大幕开启。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大到国家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小到高空抛物、“套路贷”、霸座、手机APP收集信息、网络虚拟财产等,几乎所有民事权利保护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编撰和实施民法典,是中国法治健全完善、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标识,要让民法典真正成为老百姓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还需要让民法典的规章与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

    我国民法典的编撰和实施,始终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