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020-2021学年下学期语文高三联考试...

更新时间:2021-03-16 浏览次数:212 类型:高考模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2021·南昌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通观历史上的立法可以发现,能够被命名为“法典”的法律,大体上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该立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二是该立法体系庞大,法律制度规模大,法律条文在当时的社会是最多的;三是立法者要突出该法的体系性,强调立法的逻辑和规律。我国民法典就是因为符合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才被定名为“法典”。

    首先,从立法的重要性来看,民法典的定名是对民法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遵循和依靠的充分肯定。民法规范社会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法的内容涉及社会成员的全部,也涉及他们从事社会活动的时时刻刻。所以,民法典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另外,基本权利是我国宪法承认和保护的核心,而人民大众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主要表现为民事权利。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对于民事行为的规范,属于社会的常规性、普遍性、基础性、全局性活动,而民法就是开展这些活动的法律遵循和依靠。从这个角度看,民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称得上是“国家重典”。

    其次,民法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体系十分庞大,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法律,使用“法典”来定名,说明其立法体量的显著差异。世界上著名的民法典,比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包括瑞士债法),其条文都超过了2200条。我国民法典法律条文包括七编、l260条,近80章,仅汉语字数就超过了l0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民法典并不是全部民法规范和制度的立法,而仅只是民法一般法或者基本法的立法,在此之外,还有商事立法、知识产权立法和社会权利立法等民法特别法。无论如何,此次编纂完成的民法典,其体量也远远超过其他法律,将其称为“法典”,凸显了它在规范和制度体量上的重要性。

    再次,民法典命名的使用,强调庞大的民法规范、制度整合为一体之时的体系科学性和逻辑性。对民法规范、制度的编纂和整理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找到庞大的民法规范、制度之间的内在逻辑,以及观察这一逻辑的基本方法。如果不依靠这些基本逻辑来编纂,民法典根本无从谈起,因为大量的民法规范和制度都是一盘散沙,或是被形容为“随意堆放的一袋土豆”。民法中的体系性科学,是人类社会依据民法治理国家的经验总结,既是民法典编纂的基本技术手段,也是我们从事民法学习研究和民事司法活动的基本技能。

    同时,依据体系性科学,我国民法典编纂还采取了总则和分则相互区分的模式。民法典编纂借鉴了数学上“提取公因式“的做法,把民事活动中具有共同性的规则“提取”出来,作为一般规则规定在民法典之中。然后,民法典又把具体民事权利按照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区分来划分为多个分则,在这些分则之中展现各种权利及其相对具体的要求。这样的编纂方式,极大节约了立法成本,不仅是体现法律关系逻辑和民事权利区分科学的最佳方式,也是学习研究、贯彻实施民法的最佳方式。总体而言,本次民法典编纂按照体系化科学的要求,消除了原有民事立法散乱且存在内在混乱的弊端,遏制了立法盲目和冲动,实现了民事立法体系的极大改进,充分彰显了民法发展史上曾倡导的“体系化效应”的积极作用,民法典被定名为“典”,可谓实至名归。

    (摘编自孙无忠《民法典何以为“典”》)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被定名为“典”,是实至名归的。 B . 我国民法典之所以被定名为“法典”,是因为民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C . 只要依靠庞大的民法规范、制度之间的内在逻辑,以及观察这一逻辑的基本方法,就能成功编纂民法典。 D . 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借鉴了数学上“提取公因式”的做法,采取了总则和分则相互区分的模式。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阐述清楚,对读者了解我国民法典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B . 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我国民法典命名为“法典”的原因。 C . 文章第三段举法、德、瑞士等国民法典的例子,从立法体量角度证明了我国民法典定名的合理性。 D . 文章关于民法典依据体系性科学编纂的论述,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科学立法的重要性。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宪法承认和保护的核心是人民群众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这两者主要表现为民事权利。 B . 我国民法典立法体系庞大,法律条文多达上千条,汉语字数超过了10万,但也只涉及民法一般法或基本法的立法。 C . 我国民法典区分总则和分则的编纂方式极大地节约了立法成本,也有利于学习研究和贯彻实施民法。 D . 依据体系性科学,我国本次民法典的编纂实现了民事立法体系的极大改进,充分彰显了“体系化效应”的积极作用。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2. (2021·南昌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一个新兴的文学形态。生态文学作家们努力探索和尝试,让生态文学理念和实践在中国大地扎下根来。总结当代生态文学创作面貌,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质。

    报告文学表现突出,多种文学体裁并进。早期生态文学多采取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文学形式以报告文学和散文居多。报告文学如徐刚写沙漠化防治的《穿越风沙线》,岳非丘写长江污染防治的《只有一条长江》等,可谓第一人称的范例。散文如苇岸写华北大平原上动物、植物及农事活动的《大地上的事情》等,影响深远。近年来,小说和儿童文学领域也不乏生态文学佳作,带给我们惊喜。长篇小说周建新写人与海的《老滩》,儿童文学如黑鹤写动物的《银狐》等,都可圈可点。

    全面观照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进展。近年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护成效明显,生态文学作家以自觉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关注和思考生态环境问题,热情讴歌和礼赞生态环境保护者。陈启文《穿越共和盆地》真实记录与反映新中国治沙成就,李云峰《汾河行思录》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等。这些作品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多个领域,呼吁人们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以更大力度、更多措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以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当代文学增添新质。生态文学特征是什么?通过研究作家创作活动和作品,不难发现,生态文学一个重要特征是突出作家置身自然的体验和感受,或者说,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体验和感受,这是生态文学的独特之处。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无论记人、叙事、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都能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作家们以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可能出路。

    (选自李青松《生态文学绿意盘然》,2020年4月3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新冠肺炎病毒正在全球肆虐的时候,生态文学的话题似乎有了更多的关注度。传统的文学,长时间来被人们理解为是人的文学,是以个性的语言故事、人物探析表达人的社会环境存在感受和命运的文学,是围绕着人的价值利害情景展开的语言叙述。生态文学则是对包含着人类在内的所有自然对象和生命表现感受的一种叙述,其包含对象和目标显然是远远广泛于传统的文学界地的。生态文学有新的展开领域与活动舞台。因此,生态文学的开启,是一次深刻的文学变革与革命。

    自古老的诗歌开始,文学就在以各种方式努力表达着人的社会感受和理想追求。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和文学表达过程之后,如今人们渐渐地发现,仅仅依赖传统的文学观念和视野,着眼人类自己感受追求范围内的内容,已经很难解释和说明身边的人与环境、与他物的矛盾困窘关系与迷茫了。在人类痴迷地实现着自己的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价值目标,甚至以近似疯狂的力量和速度呈现影响结果的时候,却对自身赖以生存生长的摇篮地球的破坏严重地忽略了,对于与人类一起生长于地球上的各种具有生命的动植物的被毁坏严重忽略了,以至发生了地球生态家园的严重危机。这个现实而严重的危机,正是传统文学的困窘之处和生态文学现象新生的时代背景,正是生态文学对传统文学以革命与变革的表现提出挑战的根源。在茫然的地方寻觅,在盘桓的地方发现,在新的方向目标下出发,这就是生态文学勃发生长的机会与能动进取的意义价值。

    因此,当我们在这里谈论生态文学的时候,最先要清楚地意识和理解,生态文学同传统文学有很大区别,更是与传统文学中那种几乎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历史、政治、文化、民族等局限性特点的文学表达有着质地的不同。生态文学,应当是出于人类的认识感受、在全球视野仔细认真地探求地球生命如何相互依存、共生并长的途径,实现共同长远和谐发展目标的新的未来的文学。这种生态文学,是关乎地球平衡运行和地球物种整体健康冷暖命运的文学。只有在这样的视野下,方能够感受到她的魅力和瑰丽的身姿。

    (选自李炳银《生态文学:文学的变革与革命》,2020年4月2日《文学报》)

    材料三

    生态文学是以生态作为创作和表现对象的一种文学形态。生态文学可以深入反映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承担起文学反映现实、抚慰人心、启发思考的社会责任。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首要是中国主题、中国题材、中国成就、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的表现,它可以为世界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镜鉴。

    生态属于全人类,生态文学更易具有世界普遍性,是可以被全人类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文学样式。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和中国样本,可以丰富和充实世界生态文学宝库。同时,生态文学对中国独特的生态保护解决方案、经验、模式的描绘和书写,也能为世界生态文学包括自然文学、动植物文学、环境文学等带去许多有益的启示。

    今后,中国生态文学应继续沿袭参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创作出更多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反映绿色中国、美丽中国建设成就,赞美绿水青山,讴歌美好生活的作品。同时,生态文学也应继续致力于鞭挞那些肆意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推动人们思想和社会观念的变革,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选自李朝全《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2020年3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生态文学是以生态作为创作和表现对象的一种文学形态,在中国发展时间虽不长,但已经蔚为大观。 B . 生态文学与传统文学明显不同,它不是关于人的文学,而是对自然对象和生命表现感受的一种叙述。 C . 生态文学是关乎地球平衡运行和地球物种整体健康冷暖命运的文学,而不关乎历史、政治等因素。 D . 生态文学作品既要赞美绿水青山,呈现人与自然新的关系,也要鞭挞那些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恶行。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生态文学早期多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文学体裁以报告文学和散文居多。后来小说和儿童文学也参与其中,创作了不少佳作。 B . 生态文学能从关注自然生态到关注人类精神生态,是因为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 C . 中国生态文学只有立足于中国化的表达,才能反应中国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承担起相应责任。 D . 与传统文学相比,生态文学更具有世界普遍性,是更容易被全人类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文学样式。
    3. (3) 通观三则材料,你认为中国生态文学发展的意义价值是什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 (2021·南昌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两分硬币

    黑岛传治

    “妈妈,买根陀螺绳儿嘛。”

    藤二缠起妈妈来了。

    “问问爸爸,看叫买不。”

    “说行哩。”

    妈妈对所有的事情都很小气,一个原因是家里的日子难过。尽管是答应给买了,还要把堆房翻腾一遍,看清楚是不是还有健吉玩旧的绳儿。这沿河的小村庄的孩子们,都聚集到庙门前去,把新绳儿缠在新陀螺上使它转动起来,两个人一组撞陀螺,比输赢。孩子们把这种玩法叫作“撞嘎嘎”。缠好绳儿使劲一抽把陀螺撒出去,它就飞快地转动起来。两个人一起撒,轮流让自己的陀螺去撞对方的,直到一方的陀螺停止转动,陀螺先停下来的就算输了。

    “瞧,光俺一个人用这样又黑又旧的陀螺呢。也给俺买个新的陀螺吧。”

    藤二缠着妈妈。

    “陀螺,不是有一个嘛,不买也行了。”

    “这个,瞧,不都这么黑了吗?……人家都是新的!”

    “净说傻话,这个陀螺还不好!”健吉说,他深信自己从前用过的陀螺好,又舍不得拿钱给弟弟买陀螺。

    “嗯。”

    原来,藤二是哥哥说啥都相信的。

    “这个陀螺好呀,不信跟他们比比看。能够打败它的陀螺,谁也不会有的。”

    说到这里,陀螺用旧的,算是说通了。可一到跟妈妈两个人去买绳儿时,藤二又贪婪地摸弄起铺子里装在木盒中的涂得红红绿绿的新陀螺来了。

    绳儿一共有几十条,都剪得一般长,其中只有一条比起别的来短那么一尺左右。那是按尺码量着剪下来,最后剩了那么一条不足尺码的。

    “多少钱一条哇?”

    “一条一角钱呀,那条短的就算您八分钱吧。”

    “算八分钱……”

    “是啊。”

    “那么,这条短的就好了。”

    说着,妈妈拿出一角钱递给老板,被找回来两分钱硬币,就仿佛是赚了两分钱一样感到高兴。直到妈妈催藤二回家,他还在玩弄那盒子里的新陀螺,看起来十分爱惜的样子。然而,却也并没有硬逼着妈妈给他买,就跟着妈妈回来了。

    邻村庙前的广场上,来了串乡的摔跤班子。孩子们都结伴去看热闹。藤二也想去,但是正赶上收割稻子大忙的节骨眼儿上,而且牛棚里上了扼(牛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的牛,也正拉磨磨粉,团团地围着中间的柱子打转,得让藤二看着。

    “连看牛都讨厌,那该怎么办呀?”不知怎的,藤二讨厌看牛。他把绳儿拴在牛棚房檐下的柱子上,两只手握住绳头儿用力抻着。

    “那么,你就去赶麻雀吧。”

    “不。”

    “你这么任着性子怎么行啊?粉得磨,麻雀又会来吃稻子!”妈妈带着生气的口吻说。藤二似乎在跟柱子拔河一样,转过身子去拉绳儿,过了一会儿,低声说:“大伙儿可都去看摔跤的了。”

    “像咱家这样子的穷棒子,哪儿能够去干那样的事啊!”

    “嘿!”藤二失望地喊着,还是一个劲儿地抻着绳儿。

    “那么抻,绳儿可要断了。”

    “哼,比人家的都短呀!”

    “抻也长不了——那么抻要摔到后面去的呀!”

    “嘿,一抻就长了。”

    这时候,爸爸回来了,盯着藤二说:“阿藤,你嘟囔什么呀?”

    “瞧,这不是挨说了吗?——喏,看着牛啊。”

    妈妈趁机安顿好藤二就下田去了。爸爸把稻子倒在漏斗里,看到温顺的牛正在望着人脸,慢腾腾地拉着磨,就出去了。藤二自从买了陀螺绳儿,到孩子们中间去转陀螺,就慢慢发现自个儿的绳儿比别人的短很多。这使他感到不开心。把绳儿的一头并齐,一比,他的绳儿比谁的都短。他才六岁,跟上了学的大孩子玩“撞嘎嘎”总是输,所以他总是不断地抻绳儿。他一边看着牛,一边把绳儿套在中间的柱子上,揪住两头用力抻,嘴里仿佛在念叨着:“绳儿啊,长长了吧。”

    牛就在他身后团团地转着。

    健吉正在割稻,去看摔跤的孩子回来了。归途中,他们到处停下来玩着陀螺。后来,一家三口又割了一会儿稻子,眼看太阳就要落山,才担着稻捆儿回家来了。

    “牛棚里怎么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哇?”

    “嗯。”

    “藤二上哪儿去玩了吧?”妈妈放下稻捆儿走上前去往牛棚里一瞧,吓了一大跳,颤抖着叫了起来:“阿健啊,快来!”健吉扔下稻捆儿,赶忙跑过去,发现看牛的藤二,手里握着陀螺绳儿躺在阴暗的牛棚里,他的脖颈断了,满头是血。黄牛呆呆地站在那里,仿佛是在守护着孩子。夕阳穿过竹窗棂,照着黄牛的眼珠。一两只苍蝇在黄牛身旁嗡嗡地煽动着翅膀……“畜生!瞧你干的好事!”黄牛吓得口吐白沫,在牛棚里跑来跑去。牛轭打烂了,六尺扁担也打断了。三年过去了。

    “那时候,叫他去看摔跤的就好了!”

    “不给他买那么短的陀螺绳儿就好了,可是——他是把陀螺绳儿套在柱子上用力抻,一只手抻脱,栽倒在地上,给牛踩死的。不给他买那根短绳儿就好了,可——省下两分钱又顶什么用啊!”妈妈一想起藤二,就这么念叨起来,直到如今,还要流泪哩。

    (有删改)

    【注释】此文作于1925年,当时日本的资本主义侵入农村,地主富农残暴,大量农民破产,十分贫困。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中写“孩子们‘撞嘎嘎’”“串乡的摔跤班子”“上了轭的牛拉磨磨粉”“麻雀又会来吃稻子”等,弥漫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B . 小说中“那么抻,绳儿可要断了”“看到温顺的牛正在望着人脸,慢腾腾地拉着磨,就出去了”等情节为后文藤二出事做了铺垫。 C . “夕阳穿过竹窗棂”“一两只苍蝇在黄牛身旁嗡嗡地煽动着翅膀”等环境描写渲染出一种死寂的氛围,突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D . “妈妈一想起藤二,就这么念叨起来”,类似《祝福》中祥林嫂说阿毛的事情,“妈妈”念叨的内容主要表现了“妈妈”因儿子死去的悲伤。
    2. (2) 简要分析小说以“两分硬币”为题的作用。
    3. (3) 小说的悲剧看似是一个偶然事件,实际上背后有复杂的原因。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 4. (2021高一下·哈尔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神宗在颖邸,(韩)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安石曰:“近臣不知为谁,若两宫有言,乃向经、曹佾所为尔。”冯京曰:“臣亦闻之。”安石曰:“士大夫不逞者以京为归,故京独闻其言,臣未之闻也。”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侠又坐窜岭南。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 , 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此天下之公言也。昔神宗欲命相,问韩琦曰:“安石如何?”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神宗不听,遂相安石。呜呼,此虽宋氏之不幸,亦安石之不幸也。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B . 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C . 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D . 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确的一项是(   )
      A . 翰林学士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时常能升为宰相,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明清两代从进士中选拔。 B . 熙宁是宋神宗的一个年号,年号是皇帝在宗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自汉武帝开始,历代帝王都用年号纪年。 C . 岭南指五岭以南地区,大体就是今广东、广西一带,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 D . 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官员的一种通称或俗称,并非是指具体的官名。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安石博闻强识,文采不俗。他小时候读书过目不忘,写文章时下笔如飞,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 B . 王安石见解超凡,受到赏识。每当韩维的谈话得到神宗称赞时,他就说是王安石说的,神宗因此很想见到王安石。 C . 王安石果敢刚毅,消除危机。京城安上门监门官郑侠上奏要求罢免王安石,结果郑侠就被判罪并流放到了岭南。 D . 王安石擅长文章,执政不佳。朱熹评论王安石文章节操品行高出世人,为政却导致了崇宁宣和之际的极大祸乱。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

      ②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

五、古代诗歌阅读
  • 5. (2021·南昌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南朝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山曲

    谢朓

    天明开秀崿,澜光媚碧堤。

    风荡飘莺乱,云行芳树低。

    暮春春服美,游驾凌丹梯。

    升峤既小鲁 , 登峦且怅齐

    王孙尚游衍,蕙草正萋萋

    【注释】①小鲁:语出《孟子·尽心》:“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②怅齐:语出《晏子春秋·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③末二句化用淮南小山《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招隐士》极言深山老林环境险恶,招募隐士出山做官。尚:爱好。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二句以“光”喻水,以“碧”写岸,“媚”字活画出“澜光”“碧堤”的生机。 B . 三、四句写风使莺乱,行云被芳树吸引,写出了风的顽皮和云的多情。 C . 五、六句由写景转叙游。“暮春”总括前四句写景,又暗示此时节正合登临游赏。 D . 七、八句由叙游转抒情。诗人登山想到孔子和齐景公,忽觉人生短暂,悲不自胜。
    2. (2)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六、情景默写
  • 6. (2021·南昌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屈原在《离骚》中用表明没人理解自己,哪就随他去吧。随后又用表明自己要保持高洁的情操。
    2. (2) 苏轼《赤壁赋》中写战船连接千里,接下来又写;同时也写到了曹操的英雄形象,临江斟酒,
    3. (3) 《记承天寺夜游》中充满诗意地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七、选择题组
  • 7. (2021·南昌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询的《仲尼梦奠帖》为行楷书迹,既具有隋碑厚重质实的特点,又有“二王”书法灵动活泼的风韵,章法错落有致,敛纵互补,寓端于斜,笔墨情趣皆跃然纸上,非人书俱老所不能至。在书法界、文博界可谓声名赫赫,无人不知,无论作为极具历史价值的千年文献实物,还是作为精妙动人的艺术佳作,都是当之无愧的“无上珍品”。

    尽管如此,可是出了这个圈子,则知者寥寥,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怪现象。当今中国,书风大炽,(   )。表面上看起来,问题出在界外,充其量也只是传播不力而造成的,然其根源还是应追责到界内。《仲尼梦奠帖》上承“二王”,下续米芾等名家。这一“梦”正是从根基上昭示着中国书法精神的正大气象,并且奠定了“书艺通大道”的学统基石。不仅世人要留意其人与书、神与体、品与技的内在联系,更应留意其点画流美、结体森列的书艺风格。恰恰是这一点被书坛严重忽略,这或许是造成《仲尼梦奠帖》传播受限的一大内因。

    1. (1)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的作用和文中划线句中“无上珍品”相同的一项是(   )
      A . 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B . 老根据地人民做的鞋是“量天尺”。 C . 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D .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无界不办书展,士农工商无人不爱书法,但如此重要的一帧法帖却一直寂寂无闻。 B . 但如此重要的法帖却一直寂寂无闻,尽管无界不办书展,士农工商无人不爱书法。 C . 士农工商无人不爱书法,无界不办书展,但如此重要的一帧法帖却一直寂寂无闻。 D . 如此重要的法帖却一直寂寂无闻,虽然士农工商无人不爱书法,又无界不办书展。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仅世人要留意其人与书、神与体、品与技的内在联系,更应欣赏其点画流美、结体森列的书艺风格。 B . 世人不仅要欣赏其点画流美、结体森列的书艺风格,更应留意其人与书、神与体、品与技的内在联系。 C . 不仅世人要留意其点画流美、结体森列的书艺风格,更应欣赏其人与书、神与体、品与技的内在联系。 D . 世人不仅要欣赏其人与书、神与体、品与技的内在联系,更应留意其点画流美、结体森列的书艺风格。
八、语言表达
  • 8. (2021·南昌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北宋《吕氏乡约》规定:“凡往见人,入门必问主人食否……度无所妨,乃命展刺。有妨则少俟。”也就是说,不管到谁家去,进门先要问人家吃了没有;如果即将开饭,。否则人家吃着饭,你在旁边瞧,会有蹭白食的嫌疑。《吕氏乡约》是中国第一本乡约,恐怕也是第一本“吃了吗”的历史典籍。。明朝人黄佐制定《泰泉乡礼》,几乎全按《吕氏乡约》复制,里面自然也有那条规定:“凡往见,将入门,必问主人食否。”到了清朝,“吃了吗”已经流行全国,

  • 9. (2021·南昌模拟)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中比尔·盖茨的观点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当地时间3月18日,比尔·盖茨在Reddit论坛上针对新冠疫情的防范和治疗问题,与网友进行了互动。有人提问:首波疫情过后会不会出现多波疫情“反弹”?盖茨表示,这取决于你如何处置来自其他国家的人流,以及病毒测试的力度。“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疫情反弹幅度非常低,他们正在进行非常严格的边检隔离控制。如果我们做得好,反弹的数量也应该相当少……看起来,病毒测试和社交隔离可以将病例数降到较低水平。大多数发达国家应该能够实现低水平的感染,但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无法做到这一点。”

九、话题作文
  • 10. (2021·南昌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貌甚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世说新语》

    2)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东坡

    3)中国美学不以认识外在美的知识为重心,而强调返归内心。“疏沦五脏,澡雪精神。”一切洗心都是为了荡涤心灵的尘埃,去印照外在的世界,人和世界共成一天。——《中国美学十五讲》

    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以“美”为话题,给刚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做一次演讲,写出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