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1年全国高三语文第二次联合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88 类型:高考模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2021高二下·新余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汉王朝开启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时代。自秦汉至唐宋,都城在长安,洛阳与开封一线,继承了夏商以来的“择中建都”原则。金朝徙都燕京,在金人看来“燕京乃天地之中”,定都于此才是“以应天地之中”。这开启了元、明、清定都北京之先河。在古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的理念不断扩展,强化与深化,即从“择中建都”到“择中建宫”再到“择中建殿”;都城城门、宫城宫门从“单门道”发展到“一门三道”“一门五道”。

    “择中建宫”是继“择中建都”发展而来的。早期偃师商城的宫城在都城南部东西居中位置,洹北商城的宫城基本在都城中部。战国时代,魏国都城安邑之宫城基本在都城中央,郑韩故城西城的宫城位于西城的东西居中。魏晋与北朝洛阳城及唐长安城之宫城一般均在都城北部东西居中位置,北宋东京城的宫城则居外郭城的中央,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的宫城一般在都城东西居中位置。宫城作为国家政治中枢,居于坐北朝南的都城东西居中位置,这无疑是其核心地位的体现。

    在宫城之内“择中建殿”,实际上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时代与封邦建国时代都城布局的重大政治区别:国家从血缘政治与地缘政治相结合的“二元政治”,发展成以地缘政治为主,血缘政治为辅的“一元政治”。“中”的意识体现了中央集权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至高无上。

    国家认同的强化,可以从都城城门,宫门由“单门道”发展为“一门三道”与“一门五道”得到充分体现。就已发现的古代都城城门与宫城宫门遗址来看,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时代的都城一般为“单门道”。都城外郭城的四面城墙各辟3座城门,都城一般由12座城门组成,均为“一门三道”的“定制”,应该始于汉长安城。宫城正门“一门三道”形成“定制”,始于魏晋及北魏洛阳城的宫门“阊阖门”。此规制一直延续至明清北京城。进入中古时期,部分朝代的都城与宫城之正门出现“一门五道”的形制。

    “中”与“中和”基因主要体现在都城选址与都城布局形制两个方面。历代王朝营建都城选址之所以必须“择中建都”,就是“中和"理念的要求。都城营建于“天下(即国家)之中”,是相对于东西南北“四方”而言的。“择中建都”之“中”体现国家相对于“东西南北”的至高至尊,同时“中”相对于“四方”又反映了国家对“四方”的“公平”“公允”“公正”,从而达到国家之“和”。这种“和”是国家“一统”的基础、国家认同的根本,也是“四方”凝聚于中央的体现。

    古代都城及宫城布局形制所蕴含的“中”“中和”理念,在5000多年历史发展中为中华大地各个民族所认同。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北魏洛阳城,金中都、元大都、清北京城也承袭了几千年形成的“中和”理念,深化了国家认同理念。从国家“宫城”到民居“四合院”的布局,大小虽然不一,但是理念相同,反映出“家国相通”“家国一体”的历史文化理念,折射出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核心理念。可以说,“中”“中和”理念缔造了中华5000多年不断裂文明的辉煌历史。

    (摘编自刘庆柱《“中和”基因维系中华文明绵延不绝》)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金朝徙都燕京,未将都城设在长安、洛阳与开封一线,这违背了夏商以来的“择中建都”原则。 B . 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的宫城一般位于坐北朝南的都城东西居中位置,这体现了其核心地位。 C . “择中建殿”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时代血缘政治与地缘政治相结合的“二元政治”的重要体现。 D . 民居“四合院”的布局和国家“宫城”的布局大小不一,缔造了中华5000 多年不断裂文明的辉煌历史。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然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论述,最后回扣深化论题。 B . 文章注重运用例证法,论述了在古代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的理念扩展、强化与深化的历程。 C . 文章基于都城城门,宫城宫门从“单门道”发展到“一门三道”“一门五道”的事实,得出国家认同不断强化的认识。 D . 文章既从都城选址角度,又从都城布局形制角度,提炼出了“中”与“中和”基因理念,显示了作者的严谨态度。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符合“中和”理念的要求,也是“四方”凝聚于中央的体现。 B . “择中建都”之“中”体现国家的至高至尊,又反映了对“四方”的“公平”“公允”“公正”。 C . 内外有别,故而都城城门“一门三道”的“定制”晚于宫城正门“一门三道”的“定制”。 D . “中”“中和”思想是形成“国家认同”理念的基础,也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具有的理念。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2. (2021·衡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向未来,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何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让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搞闭关锁国﹑内卷化的经济循环;因此我国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还必须进一步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增强领先优势,在加强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基础上,在更高开放水平上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相对接,相互促进。

    (摘编自胡敏《深入理解新发展格局》,《光明日报》2020年10月6日)

    材料二:

    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是什么呢?从短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不少国家经济受到相当大的冲击,国际贸易也遇到阻碍。根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贸易预计缩水13%至32%,萎缩幅度可能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水平。加之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强,我国出口难免受到影响。在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加快释放内需潜力、激发国内大循环活力。更重要的是从长期来看,过去,一些人总把中国的发展模式视作“出口导向型”,这种认识并不准确。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大型经济体国内市场规模大,产业门类比。小型经济体齐全,进出口贸易占GDP的比重会低于小型经济体,国内消费和投资占GDP的比重会更高。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和发达国家经验,未来出口在我国GDP中的占比会逐步降低,中国经济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是历史的必然、发展的必然。在这种形势下,提出构建断发展格局有利于正本清源。避免外界简单把中国发展模式视为“出口导向型”,也有利于引领全国人民准确把握当前发展所处的环境和阶段,从而整定信心,构建新发展格局。

    (摘编自刘志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大于挑战》,《人民日报》2020年9月21日)

    材料三:

    当前要形成新发展格局,有利条件有哪些呢?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完备产业体系优势持续释放,为新发展格局构筑了重要支撑。2019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无论是从国际发展实践经验还是发展经济学理论来看,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是中等以上人口规模经济体发展的重要节点,意味着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在形成。也表明经济的抗压能力与稳定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经济增长动能和要素红利加快转换,为新发展格局形成提供了强大动力。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效率的提升才是可持续的、集约型的和内涵式的。其中,科技创新是提升效率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共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口红利”加速向“人才红利”转变,产业发展加快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为加快形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强大动力来源。

    新一轮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为新发展格局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通过不断加强各项改革力度,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调整生产关系。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更好发挥,特别是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重要开效平台加快建设,金融服务业等领域重大开放措施落地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开放断格局加快形成。为我国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编自郭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三大现实动力》《光明日报)2020年8月31日)

    1. (1) 下列对新发展格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生产、分配。跑通、消费各环节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实现更高开放水平的对按及相互促进。 B . 有人把中国的发展模式视为“出口导向型”,是因为他们认为疫情期间我国这个经济体国外市场规模巨大,国外市场份额占比高。 C . 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居民消费能力与市场潜力逐步释放。经济的抗压能力与稳定性增强,为新发展格局构筑了支撑。 D . 我回“人才红利”不断加快形成。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不断加快。这也为新发展格局形成提供了很强的动力。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需要加快释放内需潜力、激发国内大循环活力;但绝不是搞闭关锁国、内卷化的经济循环。 B .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不少国家经济受到冲击,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强,加快新发展格局形成是其他国家走出困境的唯一路径。 C . 可持续的、集约型的和内涵式的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效率的提升,而提升经济增长效率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D .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新一轮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为新发展格局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3. (3)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 (2021·衡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岩(节选)

    罗广斌 杨益言

    天气十分美好,和他的心情一样,像春风吹散层层密云,那张小小的纸条,完全解除了刘思扬心中的忧郁,现在,刘思扬胸怀舒畅地投入了新的战斗。

    他站在窗前,把头伸在两条冰凉的铁栏杆中间,注意地眺望着,丝毫没有感觉到铁栏杆的僵硬和冰冷。初次参加白公馆集中营里的秘密斗争,也许过分紧张了些,他不能抑制自己激动的心跳。

    那张小小的纸条,出现在昨天。当放风的时候,成岗推说脚痛,独自留在牢房里,用破布缠他的脚镣。脚镣太重,脚胫已经被铁箍磨破了,又红又肿,不缠上布条走不动路。不过,刘思扬并不完全相信成岗要独自留在牢房的理由。他一定有什么秘密,要避开人干!刘思扬不愉快地想:成岗真是个多疑的人,连自己的同志也不信任。放风之后,刘思扬怀着委屈的心情,勉强踱回牢房,低着头,掩上了门。他迟疑地慢慢转过身来,突然,发现面对着自己的,竟是一双友好而信任的眼睛。这种同志式的眼光,正是他一直期待着的。这种眼光,只能在朝夕相处、深深了解的可靠的同志之间才能得到。

    成岗已经变成另外一个人了。他的脸色年轻而热情,那种冷涩的眼光,完全消失了。他微笑着递给刘思扬一张纸条,用压低了的、激动的声音说道:“这是楼下送来的。”

    刘思扬接过来一张小纸条,是谁写来的?写着什么?他听得见自己的心在跳。展开纸条,他看见几个用铅笔写的仿宋字:

    “来人可靠。”

    啊!终于承认了自己。刘思扬兴奋地问:“是一个姓齐的同志写来的?”

    “对,齐晓轩同志。”

    “啊,我有个口信要带给他!”

    “能带到。”成岗点头笑道,“我们先谈谈……”

    把纸条揉成小团,吞了下去,刘思扬这时心里的兴奋和激动,简直无法形容。他终于在这里,在这表面上静如死水的魔窟里,找到了集体,找到了自己的同志。他的心里洋溢着刚入党时,最强烈地感觉到的那种巨大的温暖。“成岗!”刘思扬忍不住叫了一声。“你知道吗?我们俩早就是朋友,早就通过信的。”

    “啊一你是刘思扬?”

    “就是我。”

    两个战友,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两颗赤热的心,火一样的温暖……

    此刻,在他后面,成岗背对着窗口,手里捏着一小截铅笔,正专心一意地写。过去,成岗一个人干,他只能断断续续,边写边用耳朵放哨,提防那些可能突然出现的危险;他只能拿自己的背,去遮住手腕轻微的动……现在,情况变了,两个人干,比过去方便得多了。

    山上的鸟叫,又唤醒了他。刘思扬抬起头,望见几只黄色的鸟,像画眉,互相追逐着,扑到颤袅的树枝上,扇动美丽的翅膀,吱吱地叫着,又一齐飞向远方。多自由的鸟儿啊,刘思扬忍不住羡慕起来。

    身后,铁镣锵锵地响,刘思扬没有回头。但他感觉得到,成岗又坐了起来,重新用短短的变色铅笔,在薄纸上写字。刘思扬不敢多想,他的任务是监视窗口,监视可能出现的敌人。这时候,只要他轻轻地咳嗽两声,发出信号,成岗就会在一瞬间,把那些写着密密字迹的纸片,塞进嘴里去。

    成岗写的是流利而工整的仿宋字。最初,当他把《挺进报》白宫版第一期送下楼去时,楼下就要成岗坚持用仿宋字来写,并且只用变色铅笔,不能更改。当时,成岗虽然不完全理解一定用仿宋字和变色铅笔的理由,但他执行了这个指示。在这一期上,他写了许多重要的内容,那是刘思扬带进来的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天津、北平解放的消……过去,由于消息缺乏,成岗只能把自己编印《挺进报》的材料,在集中营里重复一次……叫刘思扬惊异的也正是这个,那些无休止的毒刑拷打,能损害一个人的健康,却丝毫不能影响咸岗顽强的记忆能力。

    读完成岗写的《挺进报》以后,刘思扬兴奋地提出了一个建议:

    “成岗,我觉得应该在刊头上写上‘挺进报’几个字,这才意味着党,意味着战斗。”

    “不。”

    “为什么?”

    “楼下不同意。”

    楼下?谁不同意?是齐晓轩吗?为什么不同意用地下党的《挺进报》几个战斗的字?刘思扬深深地感到诧异和遗憾。成岗说:“我原来也用刊头,还有期数和出版月……但只用了一次,楼下就来信警告说,这里斗争条件特殊,不能有任何疏忽,不能用刊头,以免万一被敌人发现了,马上就能从刊头、期数、月日上发现我们的活动……

    刘思扬猛然得到一个鲜明的印象:这里,有一群坚强而谨慎的人,有着比他,一个新来的人更多、更深远、也更老练的考虑。

    刘思扬走到窗前,想用点什么来表露自己的心情,写几句诗,或者唱一首歌?素常在情感激荡的瞬间自然流露的诗句,没有像泉水样源源流出,他的心,在谨慎有力的集体中沉醉了。阳光温暖地照耀着他的脸,照耀着他紧紧抓住窗口铁栏的双手,也深深地照在他的心上。

    [注]①白宫:关在白公馆集中营里的同志们,称白公馆为“白宫”。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中的人物对话描写,丰富细腻,生动传神,符合人物身份,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重要作用,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 . 小说中多次提到“楼下”,并交代“楼下”对斗争方式的指导警告,体现了特殊环境中的斗争智慧,突出了特定的时代色彩。 C . 小说中关于“天气”“鸟儿”和“阳光”的景物描写,意蕴丰厚,不仅烘托了人物的心情,也象征着对敌斗争的复杂。 D . 小说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增添了语言的表现力,也使语言更能打动人心。
    2. (2) 请简要分析文中刘思扬的心理变化过程。
    3. (3) 小说较为详细地补叙了“小纸条”的由来,这样叙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 4. (2023高二下·泸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勾践曰:“诺。”乃令大夫文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勾践请为臣。”吴王许之。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勠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 , 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勾践。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勠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于是自谓陶朱公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 B . 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 C . 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 D . 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膝行,是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即跪地用膝盖支撑身体前进,表示恭敬或屈服。 B . 下执事,是指供执事使令的人,文中指的是吴王夫差,执事是指办事的官员。 C . 中国,指华夏民族在黄河流域建立政权的中原地区,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D . 布衣,本是古时百姓所穿的麻布衣服,多用来指代百姓,如《出师表》中“臣本布衣”。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范蠡足智多谋,忠心辅佐勾践。他反对勾践先发制人来攻打吴国,在越国遭遇了会稽大败后,他又出谋划策,劝勾践向吴国求和以求保全性命。 B . 范蠡苦身戮力,成就越王霸业。他与勾践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尝胆自省,谋划二十多年,终于消灭了吴国,成就了越王的霸业,他也被尊为上将军。 C . 范蠡不慕权势,懂得急流勇退。兴越灭吴之后,盛名之下的范蠡向勾践请辞;被任命齐国相国时,他认为长久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祥,又归还了相印。 D . 范蠡生财有道,不忘施善乡梓。他在齐国经商积累了千金财产,却能仗义疏财,把自己的家产送给了知音好友、同乡邻里,尽显且仁且义的一面。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

      ②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于是自谓陶朱公。

五、古代诗歌阅读
  • 5. (2021·衡水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隐居士

    谢逸

    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

    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

    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

    [注]①谢逸:字无逸,屡举进士不第,隐居乡间,博学工文辞。②玉唾:珍贵的书籍。③庞公:即庞德公,后汉隐士,其事迹载于《襄阳耆旧记》。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先生以隐居明志,在选择住所方面,只求有幽静的树林水塘,就心满意足。 B . 颔联写先生藏书之富、读书之勤及治学之久,表达了诗人的钦佩与感叹之情。 C . 先生在四海之内所谓的“相知”,志趣实则与先生不同,谁也没有被先生垂青。 D . 先生生不逢时,高卧庵中,虽然头发变白,却内心藏着一段人世报国激情。
    2. (2) 尾联是如何表达对“先生”的赞美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六、情景默写
  • 6. (2021·衡水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氓》中“”两句写了女子与男子对搬运嫁妆的约定,反映了当时的婚俗。
    2. (2) 宋词“锦瑟华年谁与度”中的“锦瑟华年”这一典故源于唐代李商隐《锦瑟》诗中的“”两句。
    3. (3) 在《游山西村》中,陆游行走于山间水畔悟道于心,紧接着描述风俗民情的两句是“”。
七、选择题组
  • 7. (2021·衡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意境是二胡演奏艺术的高层次审美,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二胡演奏艺术的意境表现离不开情景交融,而意境的表现经常是虚实结合,给人          的感觉。如乐曲《月夜》表达作者抒情性的同时,也突出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及空灵自然和谐统一的意境美;《闲居吟》表现作者悠然闲适、轻松自得的情绪和从容;阿炳的《二泉映月》中,悲怨哀叹的曲调,将作者的辛酸荣辱和生平经历都融入其中,借景抒情,将超然的意境美体现得 。意境美的表达能够使演奏家达到“人琴合一”的演奏境界。这种境界的表达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古典诗词、美术绘画等多方面的意境表达相通相融,都讲究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有种          的感觉。如《别亦难》《满江红》等乐曲感情真挚深厚,能够表达一种          的意境,仿佛回到了古代作者生活的情境中。可见,由于二胡乐曲的二度创作中意境美的表达,直接掌控着我们对传统经典音乐的深度、广度的理解和诠释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意在言外  酣畅淋漓  意犹未尽  高古幽远 B . 意在言外  淋漓尽致  浅吟低唱  清新明丽 C . 弦外之音  酣畅淋漓  浅吟低唱  清新明丽 D . 弦外之音  淋漓尽致  意犹未尽  高古幽远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通过二胡乐曲的二度创作中意境美的表达,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传统经典音乐的深度、广度的理解和诠释。 B . 通过二胡乐曲的二度创作中意境美的表达,直接掌控着我们对传统经典音乐的深度、广度的理解和诠释。 C . 二胡乐曲的二度创作中意境美的表达,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传统经典音乐的深度、广度的理解和诠释。 D . 二胡乐曲的二度创作中意境美的表达,直接掌控着我们对传统经典音乐的深度、广度的理解和诠释。
    3. (3)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B . 他是一个节俭的人,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舍不得丢弃。 C . 一面说,一面从顺袋中取出一张抄的“护官符”来,递与雨村…… D . 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八、语言表达
  • 8. (2021·衡水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足部皮肤护理和保养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环节。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注意足部卫生和避免足部外伤,。糖尿病患者不要穿过紧的鞋袜,以免给足部增加负担;糖尿病患者洗脚时要注意,水温不能太高,;洗脚后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彻底擦干,,以免造成足部皮肤不易察觉的创伤,导致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现足部出现伤口需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处理,以免影响伤口恢复。

  • 9. (2021·衡水模拟)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科学也偶像”科学家精神短视频征集活动由中国科协主办,于2019年5月启动。它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形式,拉近公众和科学家的距离。获奖的视频,真实反映了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视频中的主人公们,大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名人,多是一线科研工作者。他们践行着“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向公众传递着他们的精神力量。经网友票选和线上线下两轮专家评审,确定了获奖名单。本次活动在全社会掀起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宣传热潮,网友观看、投票、点赞已超过35亿次。

九、材料作文
  • 10. (2021高二下·南充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艘红船哎/南湖浪里来/风里吹雨里打/方向不曾改/虽说是路途中常有困苦艰难/却总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红船向未来》)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五月的鲜花》)

    是谁在这古老的土地上/赶走贫穷带来幸福繁荣/那是你一把千锤百炼的斧头/那是你一把披荆斩棘的镰刀…。

    (《光明行》)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小伙儿弹琴/姑娘歌唱……

    (《在希望的田野上》)

    歌声记录着辉煌的历史,铭刻着不朽的功绩,这歌声里有初心,有情怀,有百年跋涉的足迹,有千年不老的梦想。在迎来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学校高三年级拟召开以“歌声·足迹·梦想”为主题的庆祝活动,请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综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