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市第二十九中学七年级12月

更新时间:2016-10-21 浏览次数:61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题型注释)
  • 26. (2015七上·枣庄月考)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果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始皇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2. (2) 他还有哪些治国安邦的重大举措?

    3. (3) 根据材料二,归纳汉武帝的主要功绩?

    4. (4) 这两位皇帝在位时,在北方面临哪一少数民族的威胁?他们两位采取了哪些对策?

    5. (5) 秦皇汉武并称,主要原因是什么?

  • 27. (2015七上·枣庄月考)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班固

    材料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1. (1) 材料说的是哪部著作?

    2. (2) 著作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人?

    3. (3) 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4) 著作是什么体裁?

    5. (5) 如何评价这部著作?

  • 28. (2015七上·枣庄月考)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人日报(2014-4-22)报道: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国际路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将于10月26日至28日在我国西安举行。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材料二:丝绸之路示意图

    1. (1) 请你介绍一位开辟、维护古代丝绸之路的功臣。

    2. (2) 西汉时长安一商人,欲运一批丝绸到大秦(古罗马),请你为他设计一条最方便的路线。(用文字和简略的示意图分别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