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苏州张家港梁丰初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5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4分)
  • 1.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100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人类居住、生活。考古学家在全国各地发现了大量的人类活动遗迹和遗物,下列遗迹、遗物排序先后正确的是(   )

                     

    ①铁制农具            ②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重建图   ③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④司母戊鼎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③②④① D . ④③②①
  • 2.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战国时期某思想家主张:“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这一主张体现了(   )
    A . 法家的集权思想 B . 儒家的民本思想 C . 墨家的非攻思想 D . 道家的无为思想
  • 3.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中国六大政治家》一书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体现经济发展方向促进社会转型的是(   )
    A . 允许土地买卖 B . 奖励军功 C . 鼓励耕织 D . 改革户籍制度
  • 4.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认为:“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和说法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由此可见,作者认为他们的“动机”是(    )
    A . 树立绝对皇帝权威 B . 发展传统思想文化 C . 消灭种种异端学说 D . 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 5.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在某次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有同学列出“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样一些历史资料。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 中外冲突与民族危机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杰出帝王与社会进步 D . 农民战争与改朝换代
  • 6.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法国历史学家,亚洲史研究界的泰斗勒内·格鲁塞评价:“由于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英雄史诗般的中国,改写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的文明史。”下列不属于唐太宗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
    A . 知人善任,魏征积极进谏 B . 在位期间鉴真东渡 C . 文成公主入藏 D . 被尊称为“天可汗”
  • 7.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张家港黄泗浦遗址”(201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发现的唐代寺庙建筑基址,其布局与日本唐招提寺极为相似,这最有可能为下列哪一事件提供佐证(   )
    A . 张骞通西域 B . 玄奘西行 C . 鉴真东渡 D . 郑和下西洋
  • 8.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学者认为,科举制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利,只不过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根据以上材料,科举制的确立(   )
    A . 扩大了统治社会基础 B .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 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 D . 选才标准越来越公平
  • 9.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下列表格中,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

    A

    汉朝设西域都护

    今西藏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统辖

    B

    “夜市”、“交子”“广州十三行”

    宋代商品经济繁荣

    C

    宋应星著《齐民要术》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D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

    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台湾著名学者傅宗懋曾说:“世宗(雍正)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军机处,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符合此评论主旨的是(    )
    A . 军机处的设置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B . 军机处负责处理军务 C . 军机处是清朝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 D . 军机处的设置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
  • 11.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少数民族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历史上以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统一全国政权的有(   )

    ①北魏   ②辽   ③金   ④元    ⑤清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④⑤
  • 12.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制度建设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把权力关进制度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 . 图一是西周分封制,诸侯权利很大,可以拥有平民和土地,不用听从周天子调遣 B . 图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秦朝分管监察的是丞相 C . 图三是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D . 图四是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中出现错误的是③明朝
  • 13.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具备时空观念是学习和理解历史的基础。以下示意图中①②③④处依次应填写的史实是(   )

    A . ①雅克萨之战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设驻藏大臣  ④设置台湾府 B . ①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②雅克萨之战  ③设驻藏大臣  ④设置台湾府 C . ①设驻藏大臣  ②雅克萨之战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设置台湾府 D . ①设置台湾府  ②设驻藏大臣  ③雅克萨之战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14.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诞生在十七世纪中国的某部著作中,记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炼锌技术。作者在编撰过程中非常重视调查、实验,虚心向农夫、工匠请教,并亲自实践。该书共18卷,附有插图123幅,是保存我国科技史资料最丰富的一部书。材料中的作者及其著作应该是(   )
    A . 司马迁与《史记》 B .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C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D .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 15.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下列选项中对材料解读不准确的是(   )
    A . 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 . 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C . 指南针为发现新大陆创造了条件 D . 火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 16.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交流会使文明成果实现共享、共赢。下列无法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 张骞开辟丝路,逐渐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B . 文成公主入藏,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C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D . 清朝与外界隔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卫的作用
  • 17.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是(   )
    A .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 . 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尝试 C . 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 18.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近代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与上述观点一致的主张是(   )
    A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 变法维新,君主立宪 C . 创立民国,实现共和 D . 民主科学,俄国道路
  • 19.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削弱了清王朝的权威,但是清王朝真正的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材料中“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中国历史上的(    )
    A . 雅克萨之战和戊戌变法 B . 秋收起义和洋务运动 C . 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D . 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 20.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中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攸关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
    A . 《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 . 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 . 《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 .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21.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第二次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
    A .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 提倡实业救国 C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 提倡民主、科学
  • 22.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与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相同的是(    )
    A . 英国《权利法案》 B . 美国1787年宪法 C . 法国《人权宣言》 D . 美国《独立宣言》
  • 23. (2021九下·苏州月考) 探寻历史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原因

    结果

    A

    虎门销烟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金田起义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

    戊戌变法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D

    辛亥革命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A . A B . B C . C D . D
  • 24.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前辈谭嗣同选择为变法流血牺牲,邓世昌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坚守的“初心”是(   )
    A . 推翻满清政府 B . 实行君主立宪 C . 实行民主共和 D . 挽救民族危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三、材料解析题(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
  • 28.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治国理念是治国行为的先导,决定着政府的内外政策,影响着一个王朝的兴衰成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及李斯就把它(焚书的主张—一引者)实行了。把关涉到社会、政治问题的“诗、书、百家语”都烧掉,只留下关系技术作用的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涉及社会、政治问题的,所许学的,只有当代的法令;有权教授的人,即是当时的官吏。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汉初承秦政之酷和秦火之余,百物凋零而百废待举。秦政是汉人所痛恨的,此时,道家“清静无为”之说,给“休养生息”政策提供了玄妙的论证,于是法家政治一变而为黄老政治。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材料三:汉武帝在意识形态上独尊儒术,在帝国行政中却重用酷吏张汤、赵禹和杜周,他们都是法律专家。汉宣帝(汉武帝曾孙)很喜欢读法家申不害的《君臣》篇,还公然声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1. (1) 据材料一指出秦朝时治国理念来自哪一家学说?并指出始皇践行这一治国理念的具体措施。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源自于哪一学派?历史上对汉初出现的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局面有何美称?
    3. (3) 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治国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帝、宣帝的治国理念有何重大影响?
  • 29.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经济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

    (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

    (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

    (亿市亩)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秦汉

    117(全国)

    1048. 35

    5. 72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215(南方)

    1167.7

    3. 85

    隋唐

    124(北方),328(南方)

    1450. 92

    6. 42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予谓方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日:苏常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常州奔牛闸记》

    材料三: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法国)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1. (1) 据材料一,概括春秋至隋唐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时经济格局出现的新变化。材料中能反映这种新变化的依据有哪些?
    3. (3) 材料三作者认为,“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请结合所学知识,以宋代“货币经济”、“工艺技术”发展方面的史实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 30. (2021九下·张家港月考) 近代化是指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思想文化上的理性化和科学化。近代化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三: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一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每周评论》也刊载了摘译版《共产党宣言》以及陈独秀《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等文章。

    ——黄绿蓝《五四时期<每周评论>的启蒙思想传播》

    1. (1)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有学者称洋务派的实践是“肤浅的近代化实践”,对此你如何理解?
    2. (2) 据材料二,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3. (3) 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等新文化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变化?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促进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