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 | 菌落直径:C(mm) | 透明圈直径:H(mm) | H/C |
细菌Ⅰ | 5.1 | 11.2 | 2.2 |
细菌Ⅱ | 8.1 | 13.0 | 1.6 |
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食品名称 |
葡萄酒 |
葡萄醋 |
腐乳 |
泡菜 |
|
常用菌种分类 |
真核生物 |
原核生物 |
( 1 ) |
原核生物 |
|
制作原理 |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
当缺少糖源时,( 2 ) |
蛋白酶、脂肪酶水解蛋白质和脂肪 |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
|
实验流程 |
| | |||
发酵条件控制 | 温度 | ( 4 ) | 30~35℃ | 15~18℃ | 室温 |
氧气 | 前期需氧后期无氧 | 全过程需氧 | 全过程需氧 | ( 5 ) | |
问题探究 | 问题一:腐乳制作时,卤汤中酒需要控制在12%,原因是( 6 )。 问题二: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 7 )。 |
①从物理状态来看CMC平板属于培养基。富集培养后的菌种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法接种于CMC平板,培养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菌落特征初步鉴定并挑取产纤维素酶菌株XZ33。
②诱变选育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时,通过向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液筛选出与菌落直径比大的菌落。
③下图是筛选获得菌株UV-Co16过程中60Co-γ辐照剂量与致死率和正突变率(符合生产需要的突变菌数占诱变后活菌数的比例)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用60Co-γ射线诱变处理时合适的辐照剂量为。
④图2所示培养基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的分别是。图1中甲培养基与乙培养基的成分相比,唯一的区别是甲中培养基无琼脂。在涂平板前需要对甲中的菌液进行稀释,如何确定样品的稀释操作是否成功?。
⑤甲、乙培养基都是选择培养基,如何确定该培养基能够对土壤中微生物起到筛选作用?。
⑥称取1.0g某土壤样品,转入99mL无菌水中,制备成菌悬液,经后,获得细胞密度不同的菌悬液。分别取0.1mL菌悬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其中10倍稀释的菌悬液培养后平均长出了46个酵母菌落,则该样本中每克土壤约含酵母菌个。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除了上述的活菌计数法外,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