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邛崃市高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一...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82 类型:月考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2021高三下·邛崃月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启动雾霾红色预警的深层意义

    12月8日,北京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对于事件本身我们不想多说,有些手忙脚乱,这很正常;上次没发布这次发布了,这是进步。但在事件之外,它所包含的意义,很多人可能并没有充分认识到。

    不妨从头说起,或许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最初,是美国领馆人员为了表明生活环境差,故购买设备测量并在网上公布使馆所处地区PM2.5数据,以此要求更多补贴。在全球化的今天,这一数据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迅速扩散,经过了初期的抵制之后,最终被纳入了政府体系,至此,PM2.5正式走进中国人的视野。

    从不知道PM2.5数据为何物,到全国各地每天即时公布空气污染指数,再到现在北京首次发布雾霾红色预警,天安门执勤武警带上口罩也不再被视为抹黑中国,这一过程,到底是什么在推动?污染的恶化当然是根本原因,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毕竟,曾经不乏比污染更严重的事情不为人知。

    在现代社会,干净的空气、洁净的水,不再是自然之物,受到人类的生活生产的影响,只有政府才能协调这一庞大体系。所以,空气与水,是一种公共服务的产品,反映它们质量的数据,同样也是一种公共服务。因此,从公布污染指数到启动雾霾红色预警,其实是大众得到提升的知情权与言论权,在一步一步地去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做改变。这个过程生动地反映了民众权利与民众所能得到的公共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

    现在再来说这次雾霾红色预警的意义。红色预警的应急措施包括:全市工业企业停限产、施工工地停工、机动车单双号行驶、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等。此外,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还首次启动了联动执法机制,截至10日12时,京津冀联动执法共出动执法人员9210人次,检查各类排污单位或点位5700家次,发现并查处环境污染问题或点位259起。在红色预警措施启动30个小时内,北京市停限产企业已经达到2100家,3500多个工地停止了室外施工。

    不厌其烦地列举这些数据,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启动红色预警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正如媒体所分析的,上一轮重污染天气之所以没有启动红色预警,也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经济损失太大,而这次之所以启动,则让人联想到12月6日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主持环保部应急应对工作会议时说的狠话:“对应急预案启动不及时、应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

    那么问题就来了:此次启动雾霾红色预警之后,标准已经明确了,以后出现同样数据,不预警肯定说不过去;但按照目前的情况,未来空气质量并不容乐观,如果雾霾持续严重,以后岂不是要学校密集停课,企业密集停产?长此以往,不要说政府承受不住GDP的损失,普通老百姓恐怕也未必受得了。雾霾红色预警凸显的不仅仅是污染之重,同时,它也会真实反映避免污染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至此,对于启动雾霾红色预警的意义,我们就能看得很清楚了。它可能带来这样一种后果:不加强治理污染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有可能比放纵污染带来的收益还要大。请注意,这种经济损失不是发生在未来,它就发生在当下!我们知道污染之所以难以治理,就在于把损失推给未来,所谓“我死后管它洪水滔天”,而启动雾霾红色预警,又把未来的损失拉回了现在。红色预警既不能不发,又不能常发,那么,剩下的选择就只有一个了:必须把空气治理好。

    因此,启动雾霾红色预警并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是在攻击中国的发展,“要保卫中国的工业”,这种说法不过是掩耳盗铃而已。只有反映真实情况,并呈现其后果,才能做出符合整个社会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才能为解决问题提供足够的政治动力。从公布PM2.5数据到启动雾霾红色预警,它提供了一种解决公共难题的路径——中国在各个方面,都需要类似的过程,而这正是此次雾霾红色预警的深层次历史意义。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美国领馆人员为了表明生活环境差,购买设备测量并在网上公布使馆所处地区PM2.5数据,以此要求更多补贴。这一数据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迅速扩散,经过了初期的抵制之后,最终被纳入了政府体系,PM2.5至此正式走进中国人的视野。 B . 污染之所以难以治理,就在于把损失推给未来,而启动雾霾红色预警,又把未来的损失拉回了现在。红色预警既不能不发,又不能常发,那么,剩下的选择就只有一个了:必须把空气治理好。 C . 此次红色预警的应急措施包括:全市工业企业停产、施工工地停工、机动车单双号行驶、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等。此外,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还首次启动了联动执法机制。 D . 文章不厌其烦地列举红色预警的应急措施以及对违规企业的处罚数据,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启动红色预警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上一轮重污染天气之所以没有启动红色预警,也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经济损失太大,而这次之所以启动,可能与12月6日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主持环保部应急应对工作会议时说了狠话 “对应急预案启动不及时、应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有关。 B . 此次启动雾霾红色预警之后,标准已经明确,按照目前的情况,未来空气质量很不乐观,以后学校会密集停课,企业会密集停产,GDP会遭遇损失。 C . 雾霾红色预警,不仅仅凸显了污染之重,也真实反映了避免污染所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 D . 从不知道PM2.5数据为何物,到现在北京首次发布雾霾红色预警,推动这一过程的根本因素是污染的恶化,但决定性的因素是大众得到提升的知情权与言论权。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某些人说启动雾霾红色预警是在攻击中国的发展,是在抹黑中国,是在破坏“中国的工业”,作者认为这是掩耳盗铃。 B . 启动雾霾红色预警的意义在于,反映真实情况,并呈现其严重后果,让管理者意识到不加强治理污染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有可能比放纵污染带来的收益还要大!且这样的损失就在当下无法推到未来。这样,才能做出符合整个社会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才能为解决问题提供足够的政治动力。 C . 从抵制到公布PM2.5数据再到启动雾霾红色预警,它提供了一种解决公共难题的路径,即提升大众的知情权与言论权,由此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做改变。中国在各个方面,都需要类似的过程,而这正是此次雾霾红色预警的深层次历史意义。 D . 政府对于雾霾问题的态度的逐步转变的过程,生动地反映了民众权利与民众所能得到的公共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提升大众的知情权与言论权,可以提升公共服务产品的质量。
二、文言文阅读
  • 2. (2021高三下·邛崃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岳飞之死

        秦桧力主和议,恐诸将难制,欲尽收其兵柄。乃罢韩世忠、张浚为枢密使,岳飞为副使,罢刘锜知荆南府。时兀术遗秦桧书曰:“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乃可和。”桧亦以飞不死,终碍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遂讽谏议大夫万俟卨等,交章论飞奉旨援淮西,畏敌逗留,罢为万寿观使,奉朝请。秦桧必欲杀飞,乃与张俊密谋,诱飞部曲能告飞者,优以重赏,卒无应者。闻飞统制王俊善告讦,号雕儿,使人谕之,王俊许诺。乃自为状付王俊,妄言副都统制张宪谋据襄阳,还飞兵柄。执宪赴镇江行,枢密府鞫之。宪被掠无完肤,竟不伏。桧矫诏召飞父子证宪事。飞笑曰:“皇天后土,可表此心。”遂与云就大理狱。桧命中丞何铸、大理卿周三畏鞫之。铸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裂裳以背示铸,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既而阅实,俱无验。铸察其冤,白之桧。桧曰:“此上意也。”铸曰:“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桧乃改命万俟卨。卨素与飞有怨,遂诬飞令于鹏、孙革致书张宪、王贵,令虚申探报,以动朝廷。云与宪书,令措置,使飞还军;且云其书已焚。飞坐系两月,无可证者。大理卿薛仁辅等皆言飞无辜,判宗正寺齐安王士褭请以百口保飞,皆不听。韩世忠心不平,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也?”

        飞事亲至孝立志慷慨以必取中原为念自奉甚薄凡有所欲为召诸统制与之谋谋定而后战故无不胜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浚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飞好贤礼士,博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若一书生,然忠信激烈,议论持正不阿,卒以此得祸云。

    1. (1) 选出下面断句正确的一句(    )

      A . 飞事亲至孝∕立志慷慨∕以必取中原为念∕自奉甚薄凡有所欲∕为召诸统制与之谋∕谋定∕而后战∕故无不胜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B . 飞事亲至孝∕立志慷慨∕以必取中原为念∕自奉甚薄∕凡有所欲为∕召诸统制与之谋∕谋定而后战∕故无不胜∕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C . 飞/事亲至孝∕立志慷慨∕以必取中原∕为念自奉甚薄∕凡有所欲为召诸统制∕与之谋∕谋定而后战∕故无不胜∕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D . 飞事亲至孝∕立志慷慨以必取中原∕为念自奉甚薄∕凡有所欲∕为召诸统制与之谋∕谋定而后∕战故无不胜∕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2. (2)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理寺,中央司法机构。北齐定制,历代沿置,掌司狱定刑,长官为大理寺卿,文中的周三畏和薛仁辅都曾担任大理寺卿一职。岳飞和岳云被捕后都关押在大理寺的监狱中。 B . 黄河在古代被称为“河”或“河汉”,习惯上人们把注入外海外洋的称为“河”,把注入内湖或内海的称为“江”。文中所提到的“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域。 C . 宋代实行重文抑武的国策,文官地位比武将要高,宰相的权力比较大。文中的秦桧,为了控制诸将,特意把岳飞、韩世忠、刘锜等人的军职罢免,转为文官。 D . 雅歌投壶,是古代秦汉以后贵族内部的吟诗与游戏活动,雅歌谓歌《雅诗》,投壶就是将箭矢投入到装有小豆的小口壶中,能够投中者即获胜。后常用以指武将之儒雅行为。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岳飞之死与高层的议和思想有关。金兀术利用秦桧想要议和的心理,要求他把主张恢复黄河以北国土的岳飞杀掉,才能谈议和。 B . 岳飞之死与手下人的诬告有很大关系。张俊自己写了一封文告,说副都统制张宪谋划着要占据襄阳,以使得岳飞能够恢复兵权。 C . 岳飞之死离不开秦桧的大权独揽。大理卿薛仁辅等大臣力保岳飞无罪,但秦桧根本不听,一心要杀岳飞,罪名只是“其事体,莫须有”。 D . 岳飞之死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秦桧等人先后几次捏造罪名来诬陷岳飞及其亲人、部下,始终没有能得逞;而大臣们也没有能救出岳飞。
    4.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秦桧必欲杀飞,乃与张俊密谋,诱飞部曲能告飞者,优以重赏,卒无应者。

      ②飞好贤礼士,博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若一书生,然忠信激烈,议论持正不阿,卒以此得祸云。

三、古代诗歌阅读
  • 3. (2021高三下·邛崃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 成后面题目。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②端居:闲居。③素秋:秋天的代称。

    1. (1) “远书归梦两悠悠” ,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请赏析“悠悠” 二字的妙处。
    2. (2) 这首诗中的三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四、情景默写
  • 4. (2021高三下·邛崃月考) 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 (1) 屈原在《离骚》中用榫头和榫眼做喻体,来陈说自己不能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2. (2)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两句表现鱼儿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的自由姿态。
    3. (3) 《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 5. (2021高三下·邛崃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天职

    许行

    海尔曼博士的诊所远近闻名,在布拉沙市没有不知道他和他的诊所的。这个倔老头子,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

    一天夜里,一个小偷撬开他的诊所,将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他在慌忙中撞倒了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摔折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

    “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

    把小偷抬上手术台,海尔曼连夜给他做了接肢的手术,并打上了石膏,直到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才交给了警察。

    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你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

    又一天,一个女人护送一位在车祸里受重伤的人来到诊所。

    海尔曼一愣:“呵,是她!她早已徐娘半老,怎么还这般漂亮?”这是他被人夺去的爱妻。直到今天她在他的眼里,仍然具有不可代替的魅力。

    女人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亲爱的海尔曼,你还恨我吗?……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惟一能给他做手术的人。”

    受重伤的人是他原来爱妻的后夫,就是这个人把她夺去了,当时就差未同他进行古老的决斗。

    海尔曼曾经受过他们的侮辱。现在这种场合的重逢,使他不由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始终一言未发,只冷冷地反问一句:“列夫斯基夫人,你忘记我常对你说的话了吗?”

    “噢,你是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一个修补头颅骨的手术,让海尔曼站了十个多小时,最后晕倒在手术台旁。

    列夫斯基在伤愈后,夫妻俩在海尔曼面前忏悔地说:“如您不嫌弃,我们愿意为服侍您而献出余生。”

    “这是上帝的安排。医生的手术室里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忘记的是个人的恩怨。”

    这件事更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开胸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了装送到海尔曼的诊所。海尔曼一搭眼就认出了这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兰人丧生在他的枪口下。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喟叹,这也是上帝的旨意呵!

    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重新穿好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了他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他的心上……

    审判海尔曼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

    “没有,它用得其所。”

    “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

    “没有,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

    海尔曼牺牲了。可城市到处都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他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力的反法西斯标语。时至今日,布拉沙还在最高的楼宇上,挺举着“天职”两个大字,谁都明白人们赋予了它更深远的含义。

    (原文略有删改)

    1. (1) 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 . 小说首段中用“手术刀”作喻体来形容海尔曼的性格,既生动形象,又切合人物身份,显得浑然天成。 B . 小说中两次提到“上帝的安排”“上帝的旨意”,这里的“上帝”就是海尔曼心中最高的信念——反法西斯。 C . “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这句话使用夸张和比拟的手法,突出了海尔曼声音的宏亮高亢和他精神的感召力。 D . 小说末段可视为故事的尾声,与许多小说的尾声一样,它使故事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饱满,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E . 小说一开始写了海尔曼救助“小偷”和“情敌”这两件事,既表现了海尔曼把救死扶伤看作医生的天职的高尚品德,也为后面写主人公除掉法西斯头目这一中心事件作了有力的铺垫。这样一位医德高尚的医生却把手术刀变成了武器,这就更加突出主人公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强化了小说的主题。
    2. (2) 在这篇小说中“天职”一词被赋予了两重含义。请对这两重含义分别加以阐释。
    3. (3) 简要分析小说中“海尔曼”这个人物形象。
    4. (4) 对于海尔曼把手术刀插进盖世太保头目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心脏的情节,有人认为是全文的高潮,也有人认为这是败笔,请结合原文和自己的认识,谈谈你的看法。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
  • 6. (2021高三下·邛崃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柴静

    回来的飞机上看书,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愣了一会儿,我不认识这个人,只是觉得很少见到这样恬静沉毅的脸,真好看。

    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的人,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他是他们的老师。

    李政道大二的时候,是他破格选送去美国,当时李政道才19岁,穿着短裤去办护照,办公的人员都不相信“怎么会是个儿童?”李政道后来说“他决定了我的命运”。

    华罗庚是初中生,是他让在清华算学系任职,又送去英国深造,华罗庚说“我一生得他爱护尽”。

    那是战乱烽火时代,但后来的重要科学发展所依仗的这些人,是他在那时满地焦土上栽下的桃李。

    ——可是我为什么不知道他?

    他生在上海,父亲是旧式文人,让他从小读经史子集。他幼年已经以君子“慎独”之道要求自己,修身自省,对跟朋友之间“因小故而致割席”之事也写在笔下:“一时之忿,至今思之,犹有隐痛。”

    他讷于言,但一生都保持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

    1915年,他在清华上学的时候,成立清华校史上的第一个学生团体――科学会。

    1918,他留学美国,后来在哈佛读博士,导师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布里奇曼。他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是用X射线短波极限法精确测定基本作用量子h值。实验结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和《光学学会学报上》发表,很快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当时最精确的h值。这一数值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达16年之久。这一年他23岁。

    他27岁回国清华执教,同年,清华成立教授会和评议会。教授会由各科系教授组成,教授会成员投票选举各科系主任。评议会由评议员组成,评议员由各科系推举的教授担任。

    第二年,他当选评议员。日后清华校史的研究者说“教授治校,说白了就是拒绝外行人进入学校管理层,把不懂科学、不闻学术、不谙教育的人扫地出门,它防止了旧制度下官僚体系对大学教育的侵蚀和破坏,同时把学校的行政权作分散化处理,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在保障高等院校的民主办学、民主管理,保证学校的独立、学者和学生的思想自由,以及激发创造力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从1929年至1931年的两年间,清华没有官方委任的校长,纯粹由教授会代表全体教授治校。当时教授会的宣言是:“清华并非行政机关,学校完全可以超出政潮,独立进行”钱学森是他的学生,了解了这段历史,就会知道,钱学森去世前的遗问,不光指向未来,也是一次拼力的回头一望。

    他是清华物理系主任,这对他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牺牲,相当于要放弃了自己的专业研究来作行政的工作。因为他把聘任第一流学者到清华任教列为头等大事。从1926年到1937年,他先后为物理系和理学院聘来了熊庆来、吴有训、萨本栋、张子高、黄子卿、周培源、赵忠尧、任之恭等一批学者。

    吴有训还只不过是刚到校的普通教师,资历年纪都不如他,他把吴有训的工资定得比自己还高,1934年,他引荐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物理系主任一职。四年后,他力主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理学院院长一职,那时他正当盛年。

    冯秉铨毕业的时候,他对他们说:“我教书不好,对不住你们。可是有一点对得住你们的就是,我请来教你们的先生个个都比我强。”

    他在1929年又组建了清华理学院,其中包括算学、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地学6系。

    他说凡是出人才的地方,必然是科学文化最盛行、科学土壤最肥沃、科学气氛最浓厚之地。比如欧洲的哥廷根、慕尼黑和美国的芝加哥等。

    中国科学研究停滞数千年,第一次有了这滚热得烫手的雄心:“除造就科学致用人才外,尚谋树立一研究科学之中心,以求中国之学术独立。”

    1929年,他在一篇叫《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文章里说“有人怀疑中国民族不适宜研究科学,我觉得这些论调都没有根据。中国在最近期内方明白研究科学的重要,我们还没有经过长时期的试验,还不能说我们缺少研究科学的能力。惟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做科学研究,五十年后再下断语。诸君要知道,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

    他终身未娶,唯与学生亲厚,当中有一人叫熊大缜。

    1938年,熊突然对他说要去冀中抗日。

    他明知这学生在河北没有依靠相熟的人,又没有政治经验,但是国难当头,他只能送他去,熊走后,他曾“约有十余天,神思郁郁,心绪茫然,每日只能静坐室中,读些英文小说,自求镇定下来。”

    他唯一能安慰的一点,是他能够帮着自己的学生在后方搜购一些雷管,炸药等军用物资。

    看这书时,我才知道,曾经炸碎日军机车车头的TNT药性地雷,是来自熊所在的“技术研究社”的制造,而不是我们小时看的电影《地雷战》中由农民土法制成。1939年,国共关系恶化,熊大缜被疑心是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在没有调查核实,没有经过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在押送途中被用石块砸死。从平津来冀中参加抗日的知识分子将近百人受到株连,在这之后,因为没有科技力量自制弹药,冀中的战士在一段时期内只能拿着空枪,把秸秆塞在子弹袋里作战。

    建国后他仍然当过一段清华的一把手,一直到1951年。

    1968,他已经七十岁,因为熊大缜的事,涉嫌“国民党C·C特务团”被捕。看过提审纪录的黄延复说,他所有的话,其实只有一句“我是科学家,我是老实的,我不说假话。”之后他由红卫兵组织隔离审查。他出现幻听,之后他再次入狱,出来的时候,已身患重病,小便失禁,双腿肿胀难以站立,整个身子弓成九十度。

    他的侄子说他从没对任何人讲过自己的悲惨,“他的看法好像是世界上和历史上冤枉的事情很多,没有必要感叹自己的人生”。

    他只是经常坐在一张旧藤椅上,读点古典诗词或历史书打发时光。

    1977年1月13日,他去世。

    八十年过去了,他在空白处栽种的一切,让我这样的后代得以生活在一个浓荫蔽头的世界上,而我却今天才知道叶企孙先生的存在。

    这张照片上,他是如此坦白温和地看着我,不求理解,不加责问,但这样的疑问,却从此重重放在了人的心头。

    (摘编自柴静《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相关链接]

    ①叶企孙(1898 7.16-1977.1.13),英文名为 Chi-Sun Yeh,上海人。中国卓越的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

    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旋即赴美深造。1920年获芝加哥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2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为“The effect of hydrostatic pressure on the magnetic permeability of iron and nickel”。1924年回国后,历任国立东南大学副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他还是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建人之一,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1936年起任会长等。文革期间曾受残酷迫害。

    ②钱学森之问: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1.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本文以简练的文笔勾勒了叶企孙先生卓越不凡而又令人唏嘘的一生。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学习经史子集,以君子“慎独”之道要求自己,修身自省,始终保持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 B . 在那战乱烽火时代,叶企孙先生不拘一格选拔培养人才,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他独到的眼光与开阔的胸襟。 C . 担任清华物理系主任期间,叶企孙先生把刚到校教书,资历年纪都不如他的普通教师吴有训的工资定得比自己还高,后来又力主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理学院院长一职,这对他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牺牲。 D . 抗战期间自己的得意门生熊大缜投身革命队伍,叶企孙先生积极支持他报效祖国的行动。他还想方设法在后方搜购军用物资,师生同心协力为反抗日本侵略者作出了贡献。 E . 文章开头就说我们“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中间部分又说到“可是我为什么不知道他”,最后写到 “而我却今天才知道叶企孙先生的存在”,旨在体现叶企孙先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
    2. (2) 文章记述的是叶企孙先生,作者却从李政道、华罗庚说起,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
    3. (3) 叶企孙先生的铜像终于矗立在清华校园里,表明后人对先生的敬仰和纪念。请结合材料,谈谈先生为人有哪些值得敬仰和纪念的珍贵品质。
    4. (4) “世界上和历史上冤枉的事情很多,没有必要感叹自己的人生”。请结合材料及自己的认识,谈谈你对叶企孙先生的人生观的看法。
七、选择题
  • 7. (2021高三下·邛崃月考)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刚刚阳光明媚,突然下起了冰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驴友们         

    ②如果我开口说话,她会说我傲慢,要是我保持沉默,她又指责我木讷,真叫人    

    ③关于公司的改革方向,大家议论了好久,          , 最终也没有结果。

    A . 无所适从  不知所措  莫衷一是 B . 无所适从  莫衷一是  不知所措 C . 不知所措  无所适从  莫衷一是 D . 不知所措  莫衷一是  无所适从
  • 8. (2021高三下·邛崃月考)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重庆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经过两年多的考古研究,一些文物证明至少在百万年前,重庆主城区就已经有了远古人类的活动。 B . 临近国庆,各种商品的打折促销战也渐渐“白热化”了。行走在商场,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 C . 理财的最高阶段就是投资,在这个阶段可以感受到资本市场的魅力以及交易的乐趣,但要严格遵守交易的规则和谨慎、乐观、谦虚的态度。 D . 对于“习大大”的左手礼,热心网友自发解释,甚至引经据典,用《道德经》佐证左手礼大有讲究。后来,《人民日报》的微博解释,这只是习近平在向三军将士招手致意。
  • 9. (2021高三下·邛崃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如胡应麟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点化了柳宗元《江雪》一诗中的昂扬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               。或许                          。那片苍茫的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留出的空白,意味深远。

    ①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                    ②只有雪野的空旷

    ③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      ④才能凸显生命的充实

    ⑤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                          ⑥只有雪天的凄冷

    ⑦江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

    A . ①⑦③②④⑥⑤ B . ③①⑦②④⑥⑤ C . ①⑦③⑥⑤②④ D . ③①⑦⑥⑤②④
八、语言表达
  • 10. (2021高三下·邛崃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①。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②,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飞向太空的航程》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③

  • 11. (2021高三下·邛崃月考) 下面是某电网公司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九、材料作文
  • 12. (2021高三下·邛崃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哪怕这个村主任不当,也要把儿子的婚礼搞起来。”陕西某村村主任马某,为给独子办个像样的婚礼,向有关部门报备酒席数量因超标未获通过后,他辞去村主任职务。此事迅速发酵为网络热点,他被网友戏称为“最任性”村主任。据了解,陕西关中人热情好客、人情浓厚,在农村素有大操大办红白之事的习俗,婚丧嫁娶非常看重“面子”。 马某的行为得到了一些网友的理解,也引发了一些质疑。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权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