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58 类型:期中考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2021高二下·定远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表情包正在毁掉我们的表达能力,甚至毁掉我们的语言吗?这个设问已不新鲜,最近又频现于网络。“斗图”和连串的表情让许多人感到压力,许多网友“哭诉”,在虚拟环境中,表情包泛滥和误用给自己造成很大的不便和尴尬,一家英国公司甚至已经开始招募表情包翻译员。这不禁让许多人思考,表情包的使用是否损害了我们的语言能力乃至我们的语言。

    ②但另一方面的事实也不能忽视。2016年,有媒体组织的“24小时无表情包生活挑战赛”有5307人参加,超过30%的人失败——无法忍受一天不用表情符号,另有三分之一的挑战者虽然成功,但表示倍感煎熬,“尴尬”是他们提及最多的感受。

    ③表情包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让三分之二的语言社团成员感到难以离弃的东西是否接近,甚至已经成为语言的一部分呢?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2014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式收藏完全用表情包转写的《白鲸记》。同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会辩论间隙表示,“如果全世界还有一样东西我们还能统一意见,那就是表情包了”。

    ④表情包是虚拟语言生活自组织的产物。作为语言的一种可视化形式,其本质和文字相差不多。作为自然语言的拐棍,表情包在以文本交流为主的虚拟空间中提高了用户沟通的效率和质量。试想,我们多少次用表情符号表达文字无法传递的实时心情?又有多少句末的“呢”“耶”被相应的表情符号取代?一个缺少铺陈的祈使句丢过来,究竟是命令还是建议,恐怕得看后面是不是跟着个笑脸。

    ⑤表情包引起的焦虑本质上是表达方式对应语言生活圈层错位导致的。表情包出现在严肃、正式的交际场合,显得不合时宜,出现在讲求效率的对话中则浪费时间和空间。滥用的表情包就像滥用的成语一样,不能起到调节情绪、提高效率的作用,反而带给人们不少烦恼。表情包带来的交际便利是工具性的,而引发的焦虑是文化性的,但这两者摩擦引起烦恼,与毁掉语言、降低表达能力着实不在一个层面。

    ⑥其实,“正在毁灭语言”的东西已经不少了,从寻呼机、手机到互联网,再到流行语、字母词,还有时不时跑出来的英语乃至各种外语。著名语言学家刘海涛曾表示,语言本质上是人驱的自组织系统,即语言是活的,是语言社团自发形成和认同的,而不完全是规定的。语言和语言社团的动态性使各种进入其中的异质符号可以有机融入语言生活之中,而这个过程充满了符号形式之间、使用者之间的竞争。正如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外来词、字母词,假以时日,很多表情符号会保留和稳定下来,成为和它们一样不再引人注目的语言形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对表情包放松警惕了。

    (摘编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表情包,作为自然语言的拐棍,能够在任何以文本交流为主的空间里提高沟通的效率和质量。 B . 在作者看来,让三分之二的语言社团成员难以离弃的表情包已经确定成为人们语言使用的一部分。 C . 有人针对斗图现象以及表情包的滥用与误用提出担心,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会损害我们的语言能力。 D . 在作者看来,寻呼机、手机以及互联网等都是毁灭语言的东西,人们在使用时应该慎重选择。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②段运用举例论证,2016年有关媒体所做的活动及结果表明,有不少人对表情符号有较强的依赖性。 B . 第③段又列举了两个美国的具体例子,从正面进一步强调,表情包不仅可以表情达意,还能促使政见统一。 C . 最后一段引用语言学家刘海涛的话证明语言是活的,其言外之意,表情符号也会成为一种语言。 D . 该文采用纵向式论证,先指出人们怀疑表情包危害的现象,再分析表情包的实质,最后指出应有的态度。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表情包一旦被稳固下来,就会成为一种外来词或字母词而不再引人注目。 B . 作为工具性的表情包给交际带来便利,但滥用误用也会带来不少麻烦。 C . 作为一种可视化的语言形式,表情包是虚拟语言生活自组织的产物。 D . 从表情包的使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看,没必要过于担心其对语言的影响。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2. (2021高二下·定远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人社部等七部门印发通知,于1月21日至3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鼓励引导农民工等务工人员留在就业地安心过年。“就地过年”关键在于安心,各地各级要做好“就地过年”的安心、稳心、暖心工作。

    现在正处于寒冷季节,非常适合病毒生存。“就地过年”是减少人员长距离流动和大规模聚集,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的必要之举。“就地过年”只是倡导,不具强制性。“就地过年”并非排斥亲情与团圆。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即便相隔万里,我们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与家人通过视频“见面”,跨越时空“线上团圆”,同样可以让“就地过年”变得温情满满。

    对于不少企业来说,留住员工“就地过年”,避免员工回乡再返程可能会涉及需要隔离而无法及时返工等问题,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因春运产生的员工不足的问题,增加了员工的稳定性,利于企业更好地生产经营。企业要通过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红包”等形式,留住员工“就地过年”。政府作为外来人员“就地过年”的倡导者,必须完善好配套措施,全方位搞好服务保障。比如,组织多种形式的“送温暖”和集体过年活动,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等,让务工人员留在就业地安心过春节。

    (摘编自《“就地过年”关键在于安心》,央广网,2021年1月19日)

    材料二:

    古人说乡心新岁切,每逢春节将近,回家团圆的期盼,再真实不过;但非必要不返乡的道理,再明白不过。今年与家人暂时的相隔守望,就是在尽最大努力隔断疫情的大范围传播;每个游子就地过年的个人付出,成就的是小家与大国共同的平安吉祥。

    疫情暴发以来,无论是普通市民,还是企业员工,无不识大体顾大局,响应政府号召愿意就地过年的人,无疑会数量众多。需要提醒的是,在留下返乡游子后,各地政府和相关企业的人文关怀不能缺席;不光要倡导就地过年,服务保障也要落地。不少打工人,平日里住的是集体宿舍,吃的是食堂或外卖,很可能还是独自一人就地过年,应该从物质和精神上保障他们的节日幸福感。这些问题,都是推行“就地过年”必须清理的路障;破解这些问题,是让“就地过年”这条非硬性规定能够成为一呼百应的前提。

    积极响应就地过年,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安全,更关系到全国防疫大局。只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就会赢得胜利的万家灯火,千家万户团圆的一天就会更快到来。

    (摘编自《让每一个留下的人过个好年》,《北京日报》2021年1月13日,有删改)

    材料三:

    今年,为了防控疫情,很多人就地过年,一份份沉甸甸的年货,满载着家人的思念和牵挂,“飞”到了亲人身边,让人们感受到团聚的温暖。

    寄年货成为新民俗,这背后是家乡父母和就地过年孩子之间的彼此惦念和牵挂。来自菜鸟物流的数据显示,1月20日至31日期间,从菜鸟仓发出的商超类年货包裹量同比2020年货节同时段增长50%。父母寄来的是家的味道,而在外的游子则给父母寄了血压计和扫地机器人等,希望他们能注重健康。在许多人看来,疫情让过年的方式变了,但亲情却没有变淡,一家人相互牵挂,其乐融融,这便是最好的“年味”。

    旧年俗得到传承,新年俗不断涌现,民俗学家季中扬教授认为,民俗从来都是不断发展并逐渐丰富的。沉淀千年的年俗,如贴春联、拜年、守岁、赏花灯等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时代出现了很多新民俗,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浓浓的年味传递下去,表达的正是中国人对“年”的深厚感情和期盼。

    (摘编自《“互联网+”,新年俗让年味更浓烈》,新华网,2021年2月21日,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就地过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就地过年的出发点是政府和企业把在本地务工的人员留在本地过年,确保年后用工需求。 B . 就地过年的实质是游子的个人付出,也是家国精神的实际表现——既保小家,又顾国家。 C . 就地过年从防控角度出发,关系每个人的健康安全,是积极倡导,并不是绝对不能回家过年。 D . 就地过年虽然不能与家人团圆,但不会隔断亲情,可以通过线上团圆,收获满满的亲情。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要达到“就地过年”一呼百应的效果,政府和企业要有切实有效的方案和方法,而不能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 B . “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春节期间大规模人员返乡可能带来防控安全隐患,这让“就地过年”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C . 就地过年与多年前倡导的“常回家看看”并不矛盾,它们都是因当时的现实而提出的,同时也引领时代的风尚。 D . 就地过年在现代科技支持下,通过新年俗改变传统的过年方式,让年味变得更浓烈,也加深了亲人之间的感情。
    3. (3) 应该采取哪些举措来贯彻落实“就地过年”的决策部署?请简要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 (2021高二下·定远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貂皮大衣

    马克·吐温

    收到通知接受遗产的信后,阿曼达的快乐简直无以形容。她是多么希望她的丈夫还在世,这样他们就可以用这笔馈赠安享老来福了。

    她并不那么穷,凭她的工作所得,她也生活得不错。然而,她并不满足于25年来所过的俭朴生活,她向往的是五光十色的奢侈品——那些她过去根本无力问津的东西。

    阿曼达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令她暴富的信。那可是一大笔钱,远远超出了她的期望。而今她所面对的问题是:怎么花这么多的钱呢?当然消费方法成千上万,可是,在她的内心深处,答案早已存在:一件貂皮大衣。她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就是一件貂皮大衣。

    一旦决定,她马上走进一家皮草行,在那里看遍了所有的貂皮大衣,尔后选出了她最喜欢的一件。

    “您穿正合适,夫人。”当然了,那还用说,她感觉美妙极了,恨不得马上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华贵,并向每一个人示善。

    她随便地数出了钱,傲慢地付清了账。正是早春二月,其后的十余天里,貂皮大衣令阿曼达尽领了风骚。生平第一次,她觉得生活是如此的幸福和快乐。每晚就寝前,她都要仔细端详它,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起它。所以,她真害怕这心爱之物会被盗去。她为它保了险,保金不菲。

    在家待着时她就放心,她的貂皮大衣不会遭遇不测。出门时她也不怕,她可以穿着它。尽管如此,也烦恼频生:要弄脏大衣可太容易了。天气日渐转暖,阿曼达的烦恼也与日俱增。她不能穿貂皮大衣出门的季节来得太快了。四月的第三周,她突然发现世间万物中,她最恨的莫过于夏天了。在绝望中,她眼见夏天逼近,尽管她的绝大多数朋友都厌恶漫长的冬季,翘盼晴暖的天气。

    夏天最终来到了。晴空万里,骄阳似火,阿曼达被迫只得待在家里与大衣为伍。她偶尔出去一趟,把大衣留在家里,却又惶惶然不知所措。后来,她惊奇地发现自己对貂皮大衣已经恨之入骨了。她跑出去,跳上出租车,直奔皮草行。“我想退了它,”她说,“你们看,它还跟新的一样。”可是店主告诉她,由于貂皮跌价了,所以她只能得回原价的五分之一。阿曼达的心凉了。“真抱歉未能满足您的要求,夫人,”店主说,“再见。”打那以后,阿曼达处心积虑地构想如何除去这个大包袱。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她无法卖掉它,但她可以遗失它,不是吗?大衣是保了险的。如果她成功地丢了它,就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百分之百的赔偿。要“遗失”一件貂皮大衣也绝非阿曼达所想的那般容易,但是她还是成功了。她坐上出租车,在闹市区下了车,并将大衣弃置在后座上,仿佛她真的忘了似的。然后她徒步回家,又变成了自由人。

    一到家,她马上写信向保险公司索赔。十天后,她去了保险公司。

    “我们已收到了您的信。一切都安排好了。”

    “你要记住,保险政策第十五条给予我们以赔偿实物的选择权。我们正准备这样做。”

    “什么!”“很简单,您只能再选一件貂皮大衣。我们会付钱的。”

    她乞求,她哀号,可都无济无事。她必须有一件貂皮大衣,她被判了“终生监禁”。

    1.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篇小说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顺叙的叙述顺序,使得情节的展开紧凑而有条理,这也便于读者接受理解。 B . 小说以“貂皮大衣”作为标题,点明了小说写作的主要内容,文中所展现的“拜金主义”思想也在其映衬下变得形象可感。 C . 阿曼达由一个自食其力、生活俭朴的人变成一个贪图享乐、虚荣至极的人,都是由于那一笔意外的遗产所得,这也反映出金钱是万恶之源的主题思想。 D . 小说最后划线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刻画了阿曼达作茧自缚的处境,同时也一语双关,道出了人被物所奴役囚禁的社会现象。
    2. (2) 小说主人公阿曼达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3. (3) 小说的结局独具匠心,请结合原文加以探究。
四、文言文阅读
  • 4. (2021高二下·定远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柳彧字幼文,河东解人也。父仲礼,为梁将,败归周,复家本土。彧少好学,颇涉经史。高祖受禅,累迁尚书虞部侍郎,以母忧去职。未几,起为屯田侍郎,固让弗许。时制三品已上,门皆列戟。左仆射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阁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后迁治书侍御史,当朝正色,甚为百僚之所敬惮。上嘉其婞直,谓彧曰:“大丈夫当立名于世,无容容而已。”于时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彧上表曰:“方今天下太平,四海清谧,共治百姓,须任其才。昔汉光武一代明哲,起自布衣,备知情伪,与二十八将,披荆棘,定天下,及功成之后,无所职任。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前任赵州,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干子弓马武用,是其所长,治民莅职,非其所解。至尊思治,无忘寝兴,如谓优老尚年,自可厚赐金帛,若令刺举,所损殊大。”上善之,干子竟免。以其家贫,敕有司为之筑宅。因曰:“柳彧正直士,国之宝也。”其见重如此。

    右仆射杨素当凃显贵,百僚慑惮,无敢忤者。尝以少谴,敕送南台。素恃贵,坐彧床。彧从外来,见素如此,于阶下端整容谓素曰:“奉敕治公之罪。”素遽下。彧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彧时方为上所信任,故素未有以中之。彧尝得博陵李文博所撰《治道集》十卷,蜀王秀遣人求之。彧送之于秀,秀复赐彧奴婢十口。及秀得罪,杨素奏彧以内臣交通诸侯,除名为民,配戍怀远镇。行达高阳,有诏征还。至晋阳,值汉王谅作乱,遣使驰召彧,将与计事。彧为使所逼,初不知谅反,将入城而谅反形已露。彧度不得免,遂诈中恶不食,自称危笃。谅怒,囚之。及谅败,杨素奏彧心怀两端,以候事变,迹虽不反,心实同逆,坐徙敦煌。杨素卒后,有诏征还京师,卒于道。

    (节选自《隋书·柳彧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阁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 B . 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阁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 C . 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阁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 D . 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阁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
    2.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柱国,自春秋起为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战国时楚、赵设置,位令尹、相国下,甚尊。唐朝时为武官职位中的最高级。 B . 申牒,“牒”是造纸术发明以前的竹书或木书,后指文书或凭证,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文中指用公文向上呈报。 C . 母忧,母亲的丧事,也称“母艰”。古时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孝。 D . 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项脊轩志》中祖母“持一象笏至”中的“笏”与文中的“笏”同义。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柳彧处事分寸得当。左仆射高颎的儿子申请戟门,柳彧认为:父子并没有分家,儿子不能安装戟门,高颎知道后很佩服。 B . 柳彧遭人忌恨,屡被诬陷。柳彧曾赠送《治道集》给蜀王秀,后被杨素诬陷为行贿;汉王谅谋反,柳彧装病被囚,事情平息后仍被杨素诬陷参与谋反。 C . 柳彧端庄严肃,不畏强权。柳彧奉命查办杨素的罪行,杨素倚仗自己声势显赫,坐在柳彧的座位上,柳彧端笏整容,使杨素匆忙地离开座位。 D . 柳彧忠诚耿直,切中时弊。当时刺史一职多由武官担任,大都不称职,柳彧举汉光武帝的例子向皇上进言,并陈述武官治理百姓的弊端,皇上认为他说得对。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其家贫,敕有司为之筑宅。因曰:“柳彧正直士,国之宝也。”其见重如此。

      ②彧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

五、古代诗歌阅读
  • 5. (2021高二下·定远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②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舜曾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凤之黑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森森”写出了孤桐的茂盛繁密,“天质”与“自”则突显了孤桐的自身努力。 B . 颔联“凌霄”与“得地”相互配合,道出了孤桐立足深稳、虽虚心而不屈己的品格。 C . 颈联与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异曲同工,“阳骄”外部环境的介入,更胜一筹。 D . 全诗通过写孤桐从初生到参天的过程,不仅刻画出了树的形象,也折射出诗人的精神。
    2. (2) 诗歌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六、情景默写
  • 6. (2021高二下·定远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杜甫《登高》中,诗人开篇借“风”“猿”来渲染气氛的句子是“”;接下来写诗人漂泊不定的诗句是“”。
    2. (2) 韩愈《师说》中“”两句,以反问的语气指出从师学习的标准是“道”,而与年龄无关。
    3. (3)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直接表达了对英雄孙权的思念之情,而“”则用比喻突出了刘裕北伐的气势之猛。
七、选择题组
  • 7. (2021高二下·定远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在外漂泊的游子若与故乡人            , 欢喜之外又会有几分落寞,这便是乡愁。

    在漫长的历史中,战乱等往往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状态,乡愁也就成了那个时代的普遍情感。在中国的文化史上,乡愁始终是个庞大的文学命题,由此留下的乡愁文字          

    故乡是人类建造并寻找的第一个家园,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几乎培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与历史。人都是恋家的,因此故乡是生命的根。然而有史以来,迁徙却是人类发展的常态,人们背井离乡,为创造新的美丽家园而           , 成为了社会发展繁荣的强大动力。在今天奔向小康的宽阔道路上,大多数人并不是无奈地出走,悲情地离别,而是在漫漫长路上圆梦,但一旦远离家乡,乡愁也就来了。很多人已经在城市住了几十年,成为地道的城里人,过着富裕的日子,可故乡的山川草木仍然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也就是这十来年,在生活的快速发展变化中,( ) ,乡游成了有情的旅游,乡愁气氛越来越浓。乡愁正在成为一种大众的世纪情绪。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萍水相逢  浩如烟海  宵衣旰食  记忆犹新 B . 不期而遇  浩如烟海  废寝忘食  历历在目 C . 萍水相逢  灿若繁星  宵衣肝食  记忆犹新 D . 不期而遇  灿若繁星  废寝忘食  历历在目
    2. (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故乡是人类建造并寻找的第一个家园,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它几乎培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与历史。 B . 故乡是人类建造并寻找的第一个家园,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它几乎孕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与历史。 C . 故乡是人类寻找并建造的第一个家园,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它几乎孕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与历史。 D . 故乡是人类寻找并建造的第一个家园,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几乎培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与历史。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乡味成了大众喜爱的味道,尽管人们的小日子越来越红火美好 B . 不管人们的小日子是否越来越红火美好,乡味已经成了大众喜爱的味道 C . 乡味成了大众喜爱的味道,于是人们的小日子越来越红火美好 D . 人们的小日子越来越红火美好,乡味却成了大众喜爱的味道
八、语言表达
  • 8. (2021高二下·定远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作为礼仪之邦,我国的饮食文化与传统礼仪早已高度融合,①, 更是普遍成为衡量主人好客之心的尺度。但我们应该知道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必须明白虽然现代农业科技已经高度发达,但“来之不易”的古训并未过时。谷菜禽畜固然是自然界的馈赠,②。爱惜食物,杜绝餐饮浪费,③,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

  • 9. (2021高二下·定远期中)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11月28日上午,在马里亚纳海沟结束科考任务的“探索一号”科考船在三亚南山港码头靠泊下锚,实现10909米坐底记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随船返航。据了解,自2020年10月10日起,“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万米海试,成功完成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在海试过程中获取了一批沉积物、岩石和海底生物样品,为进一步开展深渊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九、材料作文
  • 10. (2021高二下·定远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9月8日,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的陈薇走上领奖台,眼尖的母亲一眼发现女儿的变化:“变老了,她以前头发没有一根白的,这次白了,她真是太操心了。”2020年9月9日,回忆获颁共和国勋章的时刻,84岁的钟南山说:“我故意在走红毯领奖时走快一点,显示我还没老。”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