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 | 作者 | 内容 |
《韩诗外传·菜茹部·卷四》 | 韩婴 | 鲁监门女,相从绩,中夜而泣。其偶问其故,曰:宋司马得罪于宋,出于鲁,马佚,食吾园葵,是岁,吾园亡一半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 司马迁 | (相如)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注:当垆即卖酒) |
《后汉书·选民列传》 | 范晔 | 高凤少为书生,专精读书。妻尝之田,曝麦于庭。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 |
《论衡·程材篇》 | 王充 | 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 |
影片名称 | 地点 | 时间 | 内容 |
《雅马哈鱼档》 | 广州 | 1984年 | 讲述19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待业青年阿龙、阿珠、葵妹等经营个体鱼档的故事 |
《街市流行曲》 | 广州 | 1986年 | 讲述1980年代中期广州街市年轻人追求事业发展,收获友情、亲情和爱情的故事 |
《给咖啡加点糖》 | 广州 | 1987年 | 讲述广州从事广告绘制的个体青年刚仔与逃婚到广州修鞋为生的农村姑娘林霞的爱情故事 |
《太阳雨》 | 深圳 | 1987年 | 讲述深圳图书馆管理员刘亚曦与主持美术广告设计室的刘亦东的感情故事 |
文献 | 解释 |
苏联《外交词典》 | 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政策。其目的在于断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成果,剥夺苏联人民和世界和平与民主力量的胜利果实 |
《辞海》(1999年版) | 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的总称 |
《不列颠百科全书》 | 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苏联及各自的盟国之间所显示的公开却有限制的对立状态 |
材料一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藏区和川、滇边地则盛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荼和马之间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东奔西走,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形成了一条延续至今的“荼马古道”。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汉藏茶马贸易最受重视的一个时期,明王朝直接控制着内地与西藏的茶马贸易。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四川威、松、茂州三卫以茶、姜、布、纸易马送京师。”
——摘编自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茶马古道》
材料二 ……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有此不珍惜,仓卒非长驱。健儿犹饿死,安知我马徂。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羌马有权奇,胡马皆骀弩。胡强掠我羌,不与兵驱除。羌马亦不来,胡马当何如!
——摘编自《汤显祖诗集》卷二
材料一 日本侵华前,太行地区手工业较发达,各地就地取材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如造纸、熬盐、采药、酿造、陶瓷、皮革、丝织、草帽、竹业等,几乎遍布太行区各县。但日伪严密的经济封锁和残酷的军事扫荡使太行抗日根据地手工业种类减少、规模缩小,无法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根据地政府开始推行互助组、合作社这种新的生产模式,重新整合劳力资源;对有重大发明及创新者提出表扬并予以奖励,举办生产展览会宣传技术创新,将手工业工人、技术人员组队研究技术改进。采用公私联营、开办训练班、奖励劳动英雄的方式以提高群众生产能力和生产积极性。
——摘编自岳谦厚、赵智荣《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手工业改革》
材料二 在1943年到1946年期间,整个太行山地区发生了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根据地的建设陷入了举步维艰的阶段,生产极度落后。太行地区的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展示了自身的聪明和智慧,克服了经济困难的局面,从而进一步地实现自给自足,促使了整个太行地区的经济恢复。
——王帅《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建设研究》
材料 1952年8至9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秘书长荣高棠、教育部长马叙伦分别上书政务院,建议在政务院下设一个全国体育运动事务委员会。邓小平副总理做出指示,要求荣高棠立即开始“搭架子”,筹备全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同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国家体委”)。在地方,县以上政府也逐步设立了各级体育运动委员会。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周恩来总理的提名,任命贺龙兼任国家体委主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体育管理的组织体系方面,逐渐形成三大系统,即国家行政部门系统、军队系统和社会系统。
——据傅砚农《新中国体育指导思想研究》
材料 苏联20世纪30年代构筑集体安全机制大事记
时间 |
内容 |
1932—1933年 |
苏联同法国、波兰、芬兰等国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 |
1933年2月 |
苏联代表在世界裁军会议上,提出了关于侵略者定义的宣言草案 |
1934年9月 |
国联三十个成员国邀请苏联参加国际联盟 |
1934年9月 |
国联全体大会上,苏联代表在发言中,呼吁建立国际反侵略的集体安全机制 |
1934年 |
苏联同法国就缔结东方公约的问题进行了谈判 |
1935年5月 |
苏联先后与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互助公约 |
1935年10月 |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后,苏联在国联积极支持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的决定 |
1936年3月 |
当德国把军队开进莱茵非军事区时,苏联呼吁国联成员国起来捍卫国际协定所规定的原则 |
1936年8月 |
苏联向国联递交了一份提案,建议一旦发生侵略国联成员中任何一国的战争,国联理事会……应迅速召开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侵略国将被认为是与国联所有成员国处于战争状态 |
1937年8月 |
苏联和中国政府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
1938年3月 |
德国侵占奥地利后,苏联建议立即召开国际会议,采取必要措施制止侵略 |
1938年9月 |
苏联代表在国联大会上发表声明,表示苏联政府愿意根据条约规定履行援助捷克斯洛伐克的义务 |
——摘编自张继平、胡德坤编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材料 陆贽(754—805年),苏州嘉兴人。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到店德宗时有增无减。有鉴于此,陆贽吸取了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阐述的思想,认为“立国之权,在审轻重,本大而末小所以能固,故治天下者若身使臂,臂使指,小大适称而不悖”。为此他对唐朝前期的历史作了一番回顾:谈到在唐太宗时,由于妥善地处理了朝廷和地方的关系,内重外轻,“举天下不敌关中”,处于“居重驭轻”的有利地位,因而能够保持安定统一的局面。可是后来“承平渐久”,内地武备放松,地方的节度使权力日益扩大,关中实力日益削弱,外重内轻,结果安史叛乱,两京不守。他告诫唐德宗要“追鉴往事”,提出了“修偏废之柄以靖人,复倒持之权以固国”的方针。陆贽的这些主张无疑是正确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辉煌的时期,它的时限为1837年—1901年,即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时期。如表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状况。
1851年伦敦博览会 |
备受赞誉的水晶宫成为第一届世博会中最成功的作品和展品 |
维多利亚女王的生活 |
这位18岁登基时还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女王,一直到82岁才去世,命运似乎要让她完整地见证和享有英国的荣光,维多利亚女王伴随英国走完了19世纪。这位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王……在国事上,她被认为几乎什么都不做 |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
人类从未像当时在英国那样地生存。机械化生产使得社会两极分化,拥有工厂的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相对立。劳动本身是单调而乏味的,工人只能依靠劳动而生活,所以经济周期下行时,工人无论本身素质好坏,都会陷入贫困;他们的居住条件似乎是在测试“人类能够存活的最狭小的空间、最稀薄的空气、最低下的文明” |
根据材料,围绕“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状况”,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进行论述。(说明:可以就维多利亚时代的某一个方面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整个维多利亚时代进行说明或提出新的说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