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08 浏览次数:15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中国制造”闻名世界,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以下体现商朝“工匠精神”成就的是(    )

                 

    A . 司母戊鼎 B . 毛公鼎 C . 耧车 D . 曲辕犁
  • 2. 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这一年是(    )
    A . 公元前3世纪 B . 公元前2世纪 C . 公元2世纪 D . 公元3世纪
  • 3.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
    A . 张骞出使西域 B . 西域都护的设置 C . 班超出使西域 D . 丝绸之路的开辟
  • 4.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此材料反映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 . 统治者重视农业 C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 . 南方社会比较安定
  • 5. 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
    A . 文成公主入藏 B . 玄奘西游天竺 C . 鉴真东渡日本 D . 遣唐使来华
  • 6. (2021九下·三亚月考) “朕选儒臣于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落(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 . 建立刺史制度 B .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C .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D . 设立御史台
  • 7.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早在元朝时期中央就设置过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该机构是(    )
    A . 西域都护 B . 宣政院 C . 驻藏大臣 D . 伊犁将军
  • 8. (2020·北京) 如图《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密度变化图》能反映出(    )

    A . 中外文化交流 B . 经济重心南移 C . 疆域面积扩大 D . 君主专制强化
  • 9.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A .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 . 鸦片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C . 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统治瓦解 D .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10. 把握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主权丧失,遗患至今”“巨额赔款,口岸设厂”“列强瓜分,山河破碎”,以上三组关键词反映的是(    )
    A . 《南京条约》的签订背景 B . 《北京条约》的影响 C .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D . 《辛丑条约》的严重危害
  • 11. 在中国近代史的复习课上,老师对近代历史人物进行了分类梳理,其中①处应填(    )

    A . 邓世昌 B . 张謇 C . 梁启超 D . 孙中山
  • 12. 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    )
    A . 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 .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 . 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独立 D .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13. “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该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卢沟桥事变 D . 皖南事变
  • 14. 刘少奇称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这是因为土地改革(    )
    A . 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 .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 C .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D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 15.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根本原因是(    )
    A .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 B .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C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 D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 16. (2020·永州) 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钟南山、李兰娟等一大批医学科学家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科学家与他们属于同个领域的是(   )
    A . 袁隆平 B . 钱学森 C . 屠呦呦 D . 邓稼先
  • 17. 如图是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它体现的是(    )

    A . 雅典的民主政治 B . 印度的种姓制度 C . 罗马的奴隶制度 D . 法兰克王国的封君封臣制
  • 18. 文艺复兴时期通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下列人物与其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
    A . 达·芬奇——《神曲》 B . 荷马——《最后的晚餐》 C . 但丁——《蒙娜丽莎》 D .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 19. 蒸汽机出现后,许多生产部门利用它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    )
    A . 金属时代 B . 蒸汽时代 C . 电气时代 D . 信息时代
  • 20. 下图体现了19世纪60年代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图中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是(    )

    A . 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 .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 . 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
  • 21. 1915年以后,俄国国内经济已经崩溃,大批工厂停工,失业人数激增,粮食供应紧张,俄国无产阶级利用这种特殊时机,较容易地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这句话主要阐述了十月革命的(    )
    A .  背景 B . 经过 C . 性质 D . 影响
  • 22. 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人类面临重大疫情、重大灾难时,需各国人民携手共进、同舟共济。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为战胜法西斯而形成了(    )
    A . 协约国集团 B .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 . 北约 D . 欧盟
  • 23. 二战后的近半个世纪中,出现了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被称为(    )
    A . 和平竞争 B . 冷战 C . 多极化趋势 D . 经济全球化
  • 24. 下列史实体现的时代主题是(    )

    A .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B .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C .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 . 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
  • 25. (2019·梧州) 当今中国很多知名汽车企业与世界汽车集团合资,例如:北汽集团与现化、奔驰等,上汽集团与大众、通用等。这些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 . 公私合营经济出现 B . 工厂制度的确立 C .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D . 垄断组织的形成
二、综合题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代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春秋

    孔子

    ①(核心思想)

    战国

    “民贵君轻”

    秦朝

    焚书坑儒

    汉朝

    董仲舒

    材料二: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在秦朝,一次是汉朝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三: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竟胜。

    ——(日)岛南戈吉郎《诸子百家》

    1. (1) 材料一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儒学发展历程”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表,请你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2. (2) 材料二中胡寄窗、李威熊对董仲舒统一思想的评价有何不同?(不得照抄原文)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孔子之道”的影响。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请将以上图片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序。(仅写序号)
    2. (2) 以上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哪些具有转折意义?请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并介绍其历史意义。
    3. (3) 请为材料中的这组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华盛顿曾经说:“美国革命,或者说这个时代的世俗之光似乎打开了欧洲几乎所有国家的眼界,平等的自由的精神似乎迅速在各个地方生根。”1786年,法国学者孔多塞在《论美国革命的影响》一书中认为美国革命是建立在人的神圣的自然权利的基础上的,体现自由、平等和宽容原则。1787年他翻译、注释美国宪法,把美国的制宪理论和法国的政治实践结合起来,启发和引导法国人。

    ——摘编自李伟《法国1789﹣1799年宪法理论和实践》

    材料三:这份宣言阐明了关于自由、财产和安全的基本原则——“就人们的权利而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最后一个条款表明,资产阶级并没有失去对革命方向的控制:“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除了在有明显的公共需要、法律上得到确定和先前规定的损失赔偿是公正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应当被剥夺这种权利。”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哪一文件的颁布促成了从图一到图二的转变。
    2. (2) 材料二中的“美国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依据材料分析其影响。
    3. (3) 材料中提到的“这份宣言”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概括其内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