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1届高三生物高考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54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1·新昌模拟) 下列物质元素组成相同的是(   )
    A . 核糖、核酸 B . ATP、NADPH C . 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D . 三碳糖、葡萄糖
  • 2. (2021·新昌模拟) 下列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
    A . 垂体 B . 汗腺 C . 卵巢 D . 甲状腺
  • 3. (2021·新昌模拟) 下列选项中,由温室效应所产生的影响是(   )
    A . 永冻土融化,造成冻土区域内公路被破坏 B . 酸雨加剧,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C . 臭氧层破坏,使全球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D . 水体富营养化,对近海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 4. (2021·新昌模拟)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膜的两层磷脂分子是对称的 B . 粗面内质网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C . 核被膜上的核孔复合体是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 . 高尔基体把所有蛋白质进行分拣,并分别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的目的地
  • 5. (2021·新昌模拟) 骨髓中存在的一类间充质干细胞(MSC)在体外特定的诱导情况下可以分化成脂肪、软骨和成骨,可以迁移和植入受损组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MSC可以无限增殖,不会发生凋亡 B . 利用MSC进行异体移植不会出现排斥现象 C . 体外诱导MSC分化时,需将其接种在饲养层上 D . MSC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6. (2021高三上·大连月考) 菜粉蝶幼虫细胞中NADH脱氢酶(一种催化[H]与氧反应的酶)对广泛存在于植物根部的鱼藤酮十分敏感,生产上常利用鱼藤酮来防治害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NADH脱氢酶分布在菜粉蝶幼虫细胞的线粒体内膜上 B . 鱼藤酮抑制了菜粉蝶幼虫细胞中丙酮酸形成CO2和[H] C . 鱼藤酮主要抑制菜粉蝶幼虫细胞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D . 长期使用鱼藤酮将导致该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 7. (2021·新昌模拟)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HIV可由蚊虫叮咬传播 B . HIV识别宿主细胞表面受体,并通过胞吞进入细胞 C . HIV表面的病毒蛋白可以作为引起人体免疫应答的抗原物质 D . HIV在宿主细胞内通过逆转录酶合成子代HIV的遗传物质
  • 8. (2021·新昌模拟)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随机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分布型 B . 动物的领域行为会改变其种群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 . 稳定型的种群数量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 D . 种群数量波动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以及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
  • 9. (2021·新昌模拟)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进化的动力是自然选择 B . 三倍体西瓜的培育属于同地物种的形成 C . 鸟的翅膀、海豚的鳍肢有相似的结构模式,说明生物具有统一性 D . 自然状态下,基因型Aa的豌豆种群后代基因频率保持不变,其符合遗传平衡定律
  • 10. (2021·新昌模拟) 下图是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甲中②③交替连接构成DNA基本骨架 B . 若一条链的下端是磷酸基团,则另一条链的上端也是磷酸基团 C . 取两位同学制作的单链即可连接成DNA双链 D . 丙到丁过程体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的特点
  • 11. (2021·新昌模拟) 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卫生等领域广泛应用,大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第一次筛选是为了获得杂交瘤细胞 B .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定期更换培养液是为了避免接触抑制 C . 体外受精技术中,将成熟的精子放入培养液中以诱导精子获能 D . 胚胎移植时,对代孕母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为胚胎发育提供适宜的条件
  • 12. (2024高二下·涟源月考) 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野生酵母 B . 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营造无氧环境,以利于发酵 C .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醋酸杆菌能大量生长繁殖 D . 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 ℃
  • 13. (2021·新昌模拟) 下列利用洋葱进行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可利用洋葱鳞茎进行蛋白质的检测 B . 可利用洋葱根尖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C . 可利用洋葱叶片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D . 可利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细胞质流动现象
  • 14. (2021·新昌模拟) 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0-1h内发生渗透失水,随后发生渗透吸水 B . 4h时细胞液浓度与初始时细胞液浓度相等 C . 呼吸抑制剂处理一定会影响A物质进入细胞 D . 若换成蔗糖溶液,也会发生与图中曲线类似的变化
  • 15. (2021·新昌模拟) 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模式图如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丙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B . 甲细胞可产生AB、Ab、aB和ab4种配子 C . 若乙细胞由甲细胞产生,其发生的变异和丙细胞是不同的 D . 丙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是因为甲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
  • 16. (2021·新昌模拟) 植物激素在植物各项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长素能促进茎伸长,抑制侧芽生长 B . 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部形成,具有延迟衰老的作用 C . 赤霉素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 D .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信息的化学载体,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
  • 17. (2021·新昌模拟)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b步骤培养基中一定含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琼脂 B . 充分搅拌能让噬菌体的外壳蛋白和DNA充分分离 C . 32P标记的实验组中,细菌要先后进行2次标记 D . 35S标记的实验组中,培养时间过短不会影响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
  • 18. (2021·新昌模拟) 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过程⑤活动加强会打破生物圈中的碳平衡 B . 完成碳循环的关键环节是①、③和④ C . 过程②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 D . 大气中CO2含量能够保持动态平衡,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 19. (2021·新昌模拟) 下图表示番茄植株(HhRr)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品种A植株与途径3中番茄幼苗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B . 途径4的育种原理为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C . 途径2为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可以得到纯合的二倍体番茄 D . 途径3对叶肉细胞进行组织培养时,可施用少量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使愈伤组织分化成根和茎叶
  • 20. (2021·新昌模拟) 已知某雌雄同花的植物,花的黄色与白色由基因H/h控制;叶的圆形与肾形由基因R/r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现以黄花圆形叶和黄花肾形叶的植株为亲本进行杂交,所得的F1的表现型及比例统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基因H与R碱基序列不同,转录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B . 黄花对白花为显性,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C . 杂交所得的F1中纯合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 D . 若将F1中黄花圆形叶植株进行自交,F2只出现黄花圆形叶和白花圆形叶两种植株,则黄花肾形叶亲本的基因型为HhRr
  • 21. (2021·新昌模拟) 人体感染丙肝病毒后会启动免疫应答抵御丙肝病毒的入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辅助性T淋巴细胞上含有抗原-MHC复合体的受体 B . 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激活需要巨噬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 C .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靶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 . 巨噬细胞将丙肝病毒降解成肽,再与细胞膜上的MHC蛋白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 22. (2021·新昌模拟) 某哺乳动物精原细胞的细胞周期中,依次形成的四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和染色单体数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表:   四个细胞核DNA相对含量和染色单体数目表

    细胞

    DNA相对含量(a)

    2

    4

    4

    2

    染色单体数目(n)

    0

    4

    0

    0

    A . 甲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都是DNA复制所需的 B . 乙细胞中会出现清晰的染色体组型 C . 丙细胞中必然有两个Y染色体 D . 丁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 23. (2021·新昌模拟) 如图甲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的中点c处给予一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如图乙、丙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表2记录得到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曲线 B . 图乙①点时Na+的内流速率比②点时更小 C . 图丙中④→⑤是复极化过程 D . 图丙曲线处于⑤点时,图甲a处膜外表现为负电位
  • 24. (2021·新昌模拟) 尼伦伯格和马太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他们将细胞破碎离心得到上清液,往上清液中加入DNA酶后保温一段时间得到了细胞提取液,再加入RN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UUUUU……和苯丙氨酸等物质,合成了多聚苯丙氨酸的肽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此过程模拟的是翻译过程 B . 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的作用相当于mRNA

    C . 在该反应体系中,编码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 D . 保温一段时间,目的是消耗掉存留的DNA,mRNA和tRNA
  • 25. (2021·新昌模拟)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 B/b、 D/d)控制,体细胞中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其花色遗传如图1所示。为了确定aaBbDdd植株属于图2中的哪一种突变体,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各种配子正常存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橙花性状的基因型有4种 B . 突变体①可以产生8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C . 若子代中黄色∶橙色=1∶4, 则其为突变体② D . 若子代中黄色∶橙色=1∶1, 则其为突变体③
二、综合题
  • 26. (2021·新昌模拟) 午潮山位于杭州西郊,曾因过度的森林砍伐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大部分原始植被破坏。之后,人们对森林进行保护和改造逐渐形成常绿次生阔叶林。
    1. (1) 在此过程中当地的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的稳定性会随着不断上升, 越接近越稳定。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发展林业的工程,可加速这一过程。
    2. (2) 午潮山森林群落中不同生长型的植物,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这一现象主要由 (环境因素)决定.
    3. (3) 利用 技术,在树冠层搭配种植耐阴树种,既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环境资源,又提高了,从而增强群落稳定性。
  • 27. (2021·新昌模拟) 某同学以新鲜的菠菜为材料进行了相关的实验。请回答∶
    1. (1) 用无水乙醇溶液提取菠菜叶片光合色素,经处理后, 用法测定色素提取液的光密度值,计算光合色素含量。

    2. (2) 研究发现NaHSO3增加了藏菜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填场所)形成ATP的能力,进而直接加快对图1中-(填字母) 物质的利用。
    3. (3) 取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菠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大小相同圆片,圆片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 光照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图2所示。

      ①当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光照强度b时的三碳酸的含量与光照强度a时相比

      ②若光照强度适当大于c,装置中氧气的增加量将,原因是

  • 28. (2021·新昌模拟) 某小组绘制了某家族的系谱图如图1所示,并对部分家庭成员是否携带甲病基因进行核酸分子检测。不同分子质量的基因片段在电泳时会形成不同条带,结果如图2所示。甲、乙两病的致病基因均不位于XY同源区段,甲病由基因A/a控制,乙病由基因B/b控制,请据图回答∶

    1. (1) 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判断依据是
    2. (2) I3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对同源染色体。对I3进行核酸分子检测的探针需用等标记。
    3. (3) I1的基因型为。若乙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在人群中的患病概率为1/256,则图1中III11只患甲病的概率是; II7与人群中一健康女子再婚,再婚后他们生一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是
    4. (4) 若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II9的基因型为。II9和II10再生二胎,(填“能”或“不能”)通过染色体分析确定胎儿是否患病。
  • 29. (2021·新昌模拟) 回答下列(1)、(2)小题
    1. (1) 塑料中含有的双酚A(BPA)可在生物体内富集,导致生物体内分泌系统失衡和紊乱。漆酶是一类蓝色胞外含铜多酚氧化酶,能使愈创木酚氧化产生红褐色物质,能有效降解BPA,广泛分布于白腐真菌中。科研人员欲从土壤中筛选和分离出高产漆酶的菌株,构建高效的BPA处理方法,实验思路如下。

      Ⅰ.培养基的配制∶

      PDA培养基∶土豆20%+葡萄糖20%+琼脂2%+水∶

      G-PDA培养基∶ PDA培养基+0.04%愈创木酚+100μg/mL氨苄青霉素;

      Ⅱ.菌种的分离∶

      采集林下土样加入制成土壤悬液,利用法接种于G-PDA培养基平板上,将其于30℃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隔24h观察等指标来衡量产漆酶的能力。

      Ⅲ.粗酶液的制备∶

      将分离出的菌株接种于液体产酶培养基中,30℃恒温振荡培养7d,培养液经离心后取作为粗酶液。漆酶的产量受发酵液初始pH、培养温度、 (至少两点)因素的影响.

      Ⅳ.酶的应用∶

      游离的漆酶的催化活性易受环境因素等影响,且难以,利用技术,可显著增强漆酶的利用率和对废水中BPA的去除效益。

    2. (2) 自然界中只有极少数原核微生物能固氮,而大多数农作物不具备固氮能力,近些年来人们尝试通过植物细胞工程的两条途径来培养固氮植株。

      Ⅰ.途径一∶

      ①获得目的基因∶若固氮基因片段是已知的,可用或者方法获得。

      ②形成重组DNA分子并导入受体细胞∶将固氮基因与载体DNA连接在-起,常选用作为该基因的载体使用,之后把形成的重组DNA分子导入植物细胞∶

      ③筛选与表达∶若受体细胞转入培养基中仍能继续生长发育,说明固氮基因已在受体细胞中表达;

      ④植物组织培养∶分离上述成功表达固氮基因的单个植物细胞,经过培养基中成分诱导,可发生类似受精卵经过卵裂、分化、和形态建成而发育成胚的过程,之后培养获得具有固氮能力试管苗.

      Ⅱ.途径二∶将植物细胞经酶处理得到的原生质体与去壁后的固氮菌进行,再通过培养获得具有固氮能力的试管苗。

      Ⅲ.上述两条途径获得的试管苗数量不够,需在初代培养后连续数代扩大繁殖,即过程。

  • 30. (2021·新昌模拟) 2020年底在英国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B.1.1.7毒株传染性更强,病人由普通症状转化为重症的概率与死亡率更高。某科研小组为研究我国研制的新冠疫苗w对变异新冠病毒B.1.1.7的预防效果,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分析回答∶

    要求与说明∶调查数据包括疫苗W对新冠病毒引起的所有症状总体保护率以及对重症的保护率;疫苗总体保护率= (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 /对照组发病率;疫苗重症保护率= (对照组重症率-接种组重症率) /对照组重症率。

    1. (1) 实验思路∶

      Ⅰ.在高发病率国家的18-59岁健康人群中,通过抗体检测以及核酸检测选出5万个的志愿者参与实验。

      Ⅱ.将参试人员随机均分为2组,其中A组接种疫苗W,14 天后再接种一次,B组注射安慰剂作为对照。10天后对参试人员进行抗体检测。

      Ⅲ.对参试人员进行连续5个月的跟踪调查。期间若参试人员中出现新冠患者,对其进行并Z精心治疗。

      Ⅳ.根据病人感染的毒株类型是否属于B.1.1.7 以及发病前是否接种过疫苗,分类统计,(其它毒株组的数据合并统计)。

    2. (2) 预测实验结果

      新冠疫苗W针对除B.1.1.7之外其它新冠病毒毒株引起的重症保护率为100%,总保护率为72.51%。人群接种该疫苗后,与感染其它毒株相比,如果感染B.1.1.7后发病率明显提高,病人由普通症状转化为重症的概率相同。对A组的统计结果请以柱形图表示

    3. (3) 分析与讨论

      Ⅰ.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因此更容易发生变异。

      Ⅱ.疫苗接种14天后再接种一次的目的是

      Ⅲ.疫苗的推广接种除了要考虑疫苗的有效性、 性, 还要考虑疫苗的生产成本及运输、存储的条件等多方面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