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焦作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8-12 浏览次数:9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五千年中华文化不仅能彰显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烟”是胶体   B . 白居易的“绿蚁新酒,红泥小火炉”中“红泥”一定含有Fe3O4   C . 苏味道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中“火树银花”与金属的焰色反应有关   D . 曹植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中涉及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 2. 实验室加热固体使其分解时,下列仪器可能用到的是(   )

    序号

    仪器

     

     

     

     

    A . ①②⑤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3.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速率只能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来表示   B . 反应速率数值大的反应进行得一定快   C . 对于可逆反应而言,物质的浓度不变时,反应一定达到了该条件下的限度   D .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反应没有停止
  •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物质CaHAsO4中含有两种长周期元素   B . SiO2超分子纳米管(微观结构如图 )中存在共价键   C . 新型原电池材料磷酸盐Li1﹣xFePO4中Fe显+2价   D . 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的粒子能表示35Cl37Cl
  • 5. 将28g铁粉和16g硫粉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用烧红的玻璃棒的一端接触混合物引发反应Fe(s)+S(s) FeS(s),移开玻璃棒后,反应保持红热状态剧烈进行至反应物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 . 若完成该反应需要1min,则该反应用S表示的反应速率v(S)=0.5mol⋅L﹣1⋅min﹣1   C . 该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反应   D . 增加Fe的量,不能显著增大该反应的速率
  • 6. 科学家通过应用原子钟发现,2020年地球的自转速度是有记录以来最快的,同时还预测2021年白转速度还会加快。133Cs被普遍选作精细的原子钟(Cs有多种核素,如137Cs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133Cs与137Cs的质子数相差4   B . 金属性:Cs<Ba   C . Cs的氧化物有两种   D . 自然界中133Cs的含量固定不变
  • 7.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经常会用到各类消毒剂,下列对各类消毒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NaClO是离子化合物   B . 75%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大于水的体积分数,乙醇是溶剂   C . H2O2中存在两种共价键   D . Cl2O所含元素的原子半径:Cl>O
  • 8. 现行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已经排满,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ⅠA、ⅡA族的元素只能形成阳离子   B . 元素周期表共18个纵行,只包括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   C . 第三周期和第四周期的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差值为8或18   D . 0族元素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 9. 下列物质的制备或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铝丝和铜丝接触,并放入冷的浓硝酸中浸泡一段时间

    铝丝上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形成了原电池,且负极反应为Cu﹣2e═Cu2+

    B

    向亚硫酸钠固体中加入浓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再加入AgNO3溶液

    开始无现象,后有沉淀生成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

    将盐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的CO2气体直接通入Na2SiO3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

    证明酸性:碳酸>硅酸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将10mL 2mol•L﹣1盐酸注入①、②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如图),然后迅速密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CO2的生成速率:①>②   B . 若忽略温度变化,最终两气球体积:①>②   C . 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O32+2H+═CO2↑+H2O   D . 若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最终两试管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 将Mg、Al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组成原电池,Al为负极,Mg为正极   C . 由甲烷、空气和稀硫酸构成的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是O2+4e+2H2O═4OH D . 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
  • 12. 一定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0~2min内用表的平均反应速率v(A)=0.2mol•L﹣1•min﹣1   B .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g)+B(g)⇌3C(g)   C . 2min时该反应达到平衡   D . v(A , 开始)<v(A , 2min)
  • 13.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元素形成的一种微粒是质子,X、Y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且X的一种核素可以测定文物的年代,Z所在的周期数和族序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反应   B . 原子半径:X<Y<Z   C . Y、Z形成的天然化合物是某种宝石的主要成分   D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Y>X
  • 14. 现有由Al2O3、SiO2、CuO、C、Fe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品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物略去)。下列关于混合粉末的组成判断错误的是(   )

    A . “过量某浓酸”可能是浓硝酸   B . M是SiO2   C . 混合粉末中一定含有CuO、C   D . “两种气体”遇水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15. 某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Na1﹣xMnO2+NaxCn═NaMnO2+nC(反应前后C的化合价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极M是电池的正极   B . 电池的负极发生反应Na﹣e═Na+   C . 电池工作时,Na+移向电极M   D . 电池工作时,电流由电极M经负载流向电极N
  • 16. 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e

    A . 五种元素可能都是非金属元素   B . 五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可能为30   C . 若a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则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的只有e   D . 若五种元素中只有一种是金属元素,则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与其简单氢化物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 17.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半径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A、B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2. (2) B、C的简单离子中半径较大的是(填离子符号)A、B、C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3. (3) C、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下列叙述能说明E的非金属性强于D的是(填序号)。

      a.E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比D的强

      b.D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E的弱

      c.D的单质常温下为固体,E的单质常温下为气体

      d.将E的单质通入D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中,有D的单质生成

  • 18. 氢气是未来理想的能源。
    1. (1) 实验室用铁与2mol⋅L﹣1的硫酸反应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产生H2的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填“0~2min”“2~4min”或“4~6min”),该时间段内对反应速率起关键作用的影响因素是

      ②若向体系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其原因是

      ③要加快上述实验中产生氢气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是(填一种)。

    2. (2) 工业上用海水制氢气的新技术的原理为2H2O 2H2↑+O2↑。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解海水的反应属于“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②分解产生的氢气储存比较困难,有一种储存方法的原理可表示为NaHCO3+H2 HCOONa+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储氢、释氢过程中均有能量变化

      B.储氢时反应物中只有离子键、非极性键的断裂

      C.储氢过程中,NaHCO3被还原

      D.释氢过程中,每消耗0.1molH2O放出2.24LH2

    3. (3) H2可与I2发生反应:I2(g)+H2(g)⇌2HI(g)。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填序号)
      A . 2v(H2)=v(HI) B . 断裂1molH﹣H键的同时形成1molI﹣I键 C .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D . 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变

  • 19. 为检验FeSO4•7H2O晶体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后的气体产物,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配平反应FeSO4•7H2O Fe2O3+SO2↑+SO3↑+H2O↑:
    2. (2) 固体B是(填药品名称,下同),溶液X是
    3. (3) 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h→i。
    4. (4) 利用装置丙可以确认的气体产物是。(填化学式)
    5. (5) 设计实验证明完全反应后装置甲中剩余的固体是Fe2O3:取量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将所得溶液分为两份,向其中一份溶液中滴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则可证明所得固体是Fe2O3
  • 20. 能量转化是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页岩气的资源潜力可能大于常规天然气。下列有关页岩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填序号)。
      A . 页岩气属于新能源 B . 页岩气和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 . 甲烷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 . 页岩气可以作燃料电池的负极燃料
    2. (2) 有关的电池装置如下:

      电池装置

      编号

      a

      b

      c

      d

      ①上述四种电池中,属于二次电池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干电池的是

      ②a装置中,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是。(填“从Zn流向Cu”或“从Cu流向Zn”)

      ③装置中,若电解质改为碱性介质,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 (3) 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若将反应Fe+2Fe3+═3Fe2+设计成原电池,则:

      ①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可以是

      ②当外电路中转移1mole时,电解质溶液增加的质量是g。

  • 21. 图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N2的电子式为;氨除可以作化肥外,还可用作
    2. (2) “再循环物质”中的物质为。(填化学式)
    3. (3) 已知断裂1mol下列化学键需要的能量如下表。

      化学键

      H﹣H

      N﹣H

      N≡N

      能量

      436kJ

      391kJ

      946kJ

      生成1molNH3时,合成氨反应(填“吸收”或“放出”)的能量是kJ。

    4. (4) 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H2和N2置于一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H2、N2和NH3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反应开始10min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填序号)

      A.t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B.Z曲线表示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C.0~10min内v(H2)= v(NH3

      D.10~20min内的反应速率比0~10min内的反应速率大

      ③25min时,改变的一种条件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