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29 浏览次数:94 类型:中考模拟
阅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阅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共6题;共43分)
  • 15. (2021·锦江模拟) 某NaCl固体中含有CaCl2杂质,分别取样进行实验。
    1. (1) (测定杂质含量)取10.0 g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Na2CO3溶液与CaCl2完全反应,经相关操作后称量生成CaCO3沉淀1 g,计算样品中CaCl2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2. (2) (提纯NaCl)取30.0 g 样品,依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差异设计实验提纯NaCl,NaCl、CaCl2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见表。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NaCl

      36.0

      36.6

      37.1

      38.0

      39.2

      CaCl2

      27.6

      39.8

      41.4

      43.2

      45.2

      ①由上表可知:80℃时,溶解度相对较大的物质是。结合上表分析实验中,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②实验中,溶液A是NaCl 的(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B中溶质的阳离子是。溶液B中CaCl2的质量分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A中CaCl2 的质量分数。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6. (2021·锦江模拟) 如图是实验室可能用到的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和洗气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洗气装置

    1. (1) 写出B图中仪器甲的名称:
    2. (2) 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 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MnO2制取氧气时,不能选C装置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原因是
    3. (3) 实验小组同学取一定浓度的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变浑浊。为探究其原因,小组同学讨论作出如下探究:
    4. (4) (提出猜想)A.石灰水完全变质;B.气体中有挥发出来的HCl气体。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请填写表中空格,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石灰水,,读出溶液pH

      pH>7

      石灰水未完全变质猜想A不成立

      Ⅱ.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

      气体中有HCl猜想B成立

      写出步骤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7. (2021·锦江模拟) 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根据下面碳元素的价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X对应的物质类别是,d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
    2. (2) 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c点对应物质转化为b点对应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NaHCO3俗称,它的用途是(任写一条)。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8. (2021·锦江模拟)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整理复习以下四个教材实验,请与他一起完成下面相关整理。

    1. (1) 图1实验的目的是,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图2实验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b 试管收集到的气体能
    3. (3) 图3实验中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着,说明
    4. (4) 图4实验中,当观察到时,说明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9. (2021·锦江模拟) A~G 是常见的七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A、B、C、D、E 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 物质中含有三种元素; B 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单质;物质 C 的溶液呈蓝色; G 与 D 属于同一类物质,且都易溶于水;反应①、②都产生白色沉淀。

    (提示:“—”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A
    2. (2) 物质E的一种用途是
    3. (3) 写出F→D 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A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B与C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C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20. (2021·锦江模拟) 在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各种除湿剂(或干燥剂)。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关于除湿剂提出了下面两个问题,他们查阅资料,并进行下面的数字化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1. (1) ①硅胶:无色或白色颗粒,吸水量为 30%~35%,加热到200~350℃可以反复使用。其主要成分可看作是SiO2 , 其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生石灰:白色块状固体,吸水后生成熟石灰。

      ③浓硫酸:无色粘稠液体,有吸水性,在化学实验中常用它作干燥剂,但日常生活中却很少用它作除湿剂。其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2. (2) (问题一)除湿剂是否真的可以除湿?

      (实验一)探究浓硫酸对氧气的干燥情况。用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的氧气,通过浓硫酸两次干燥,将湿度传感器放入收集氧气的密封保鲜袋内,连接数据采集器和电脑。实验装置如图1,约采集5 min,得到变化曲线如图2。

      图1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分析图2曲线,袋内湿度明显降低,说明。随着时间变化,浓硫酸的吸水速率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3. (3) (实验二)探究市售硅胶除湿剂是否真的可以除湿。实验如图3,用25 mL烧杯盛放等体积、等温度的两杯水,分别放在生化密闭实验器中,其中一个实验器中加20.0 g 硅胶,连接数据采集器和电脑。约采集 15 min,得到变化曲线如图4。

      分析图4曲线,未加硅胶的实验器内相对湿度增大的原因是(从微观角度解释)。加硅胶的实验器内,说明硅胶除湿剂的确可以除湿。

    4. (4) (问题二)哪种成分的除湿剂除湿效果更好?

      (实验三)探究不同成分的除湿剂的除湿效果。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与实验二相同,分别称取硅胶、蒙脱石、氯化钙除湿剂各20.0 g,放入3个相同的生化密闭实验器中,连接数据采集器和电脑。约采集 20 min,得到变化曲线如图 5。

      分析图5曲线,这三种除湿剂中单位时间内吸附水速率的快慢和除湿效果的强弱顺序都是。再通过图2、图5的曲线对比,发现的干燥效果都低于其他除湿剂,这是生活中很少用它作除湿剂的另一个原因。

    5. (5) (实验结论)市售除湿剂的确可以除湿;对比的几种除湿剂中硅胶的除湿效果最好,速率最快。不同成分的除湿剂除湿效果除了与所含成分不同外,还可能与(写一条即可)等因素有关系。
    6. (6) (拓展提升)

      同学们查阅资料还发现:还原铁粉(灰色或黑色粉末,又称“双吸剂”),也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常用于食品保鲜。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双吸剂”是否仍然有效的化学方法及现象是:。已知某袋装食品的脱氧剂由活性炭、铁粉和食盐,按质量比为 2:2:1混合而成。求5.0 g未经使用的该脱氧剂最多能够吸收氧气g (保留两位小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分值设置
分数:71分
题数:20
难度系数:0.37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单选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第Ⅱ卷 主观题
二、综合题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试题篮

0

备课组卷

备课组卷助手小程序

欢迎加入出卷网推广计划!
返回顶部
您的试题篮还没有试题,
马上添加试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