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榆林市十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二次...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5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 1. (2021高二下·榆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②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像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③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④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⑤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选自2018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程端礼、徐与乔、周永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演化来的。 B . 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好的读书方法。 C . 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D . 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读书法的结论。 B . 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思辨色彩。 C . 文章每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作用。 D . 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有理有据。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的意义。 B . 读书之法是存在古今之变的,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有诠释仍值得倡导。 C . 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橱”的读书人。 D . 文章探讨的传统读书方法,在现代社会看来虽有积极的参考性和指导价值,但应以扬弃的态度来对待。
  • 2. (2021高二下·榆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男孩清水

    陈振林

    我要去找一个名叫清水的男孩。

    他是我的学生,高三(3)班的学生,品学兼优的学生。从高一年级到高三年级,我做班主任,他在我班上三年了,从来没犯过什么事儿。还有一个多月就要高考,不用考,他是铁板钉钉的重点大学学生。

    可是,他已经有三天没有来上课了。这些日子,他是有些反常,从来不迟到的他偶尔会迟到,有时身上的衣服还脏兮兮的。

    他会出什么事儿呢?

    我对他的家庭情况太熟悉了。他五岁时,他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身亡,留下了他和两岁大的妹妹,一年后他们年轻的母亲也改嫁了。好在家中还有爷爷奶奶,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着兄妹俩,长年吃着百家饭,后来民政局才有些救济,但日子也过得紧巴巴地。初中还没毕业时,清水就想着不读书了,他要用他的肩膀挑起这个家。那个晚上,爷爷抚摸着他的头,轻轻地说了句:“孩子,不读书,你的路更窄了哩。”

    他又走进了教室。中考,他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进入县一中。他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势头冲刺着自己的高考。机遇也不错。高一年级的时候,县里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清水成为副县长刘日福的资助对象。这样,每学期清水都能从学校领取一千元的资助金。领取资助金的时候也会举行简短的仪式,清水会恭敬地从副县长刘日福手中接过钱,然后小声地说声“谢谢”。刘副县长呢,看到成绩接连攀升的清水,总会说句鼓励的话:“好好学习,安心学习,你们才是未来的希望啊。”

    清水总算能安心学习了。他知道爷爷奶奶多病,尽可能地省吃俭用,将多余的钱帮爷爷奶奶买点药。他知道读初中的妹妹从来没有喝过牛奶,想着有一天帮妹妹买一些那个什么“特仑苏”牛奶。

    清水懂事。可是,懂事的他去了哪里呢?

    我问过他要好的同学张林,张林说他只是说“家中有事”就走了。我昨天去过清水的家,三十多公里外的一个小村子,他的家,两间小屋,没有任何家电,生病的奶奶卧在床上,他的爷爷刚刚下地去了。清水根本没有回家。

    我向人打听到了清水的妈妈的电话号码,接通后,她说,儿子好几年不和她说话,不可能到她这儿来。

    我又去了他妹妹的学校。他妹妹说,哥哥清水是来找过她,给她带来了两盒“特仑苏”牛奶就走了,临走时,背着个大大的蛇皮袋,袋子里鼓鼓地,像是满满的易拉罐。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接着,我走访了几个废品收购站,向人比划着清水的模样。果然,这几天,清水都在这些废品收购站卖过易拉罐,而且, 有时还不只是他一个人。

    在县城城东最大的一家废品收购站,我找到了清水。他将满满一袋易拉罐吃力地放在了秤盘上。他的身边,还有几个一般大的孩子。见了我,他有些不好意思:“老师,我明天就去上学,明天就去。”

    “这几天你不上课,不担心你的高考了?”我反问,有些生气。

    “老师,我就是担心影响我的高考,影响我的生活,所以这些天我不上课。”他说,声音不大,但有力量。说着,他指了指身边的几个孩子:“这三个是我初中最好的同学,他们在帮我捡易拉罐,有时也低价收购,这一个多月,到昨天为止,我们已经赚了四千五百元钱。”

    “赚这么多钱做什么?”我不解。

    “归还啊。”他一本正经。见我还是一头雾水,他递给我一张报纸,报纸上的一条消息赫然醒目:原副县长刘日福贪污受贿被查处。

    这时,清水身旁的同学发话了:“老师,清水是得到了刘副县长的资助金才学习的,可是,刘副县长贪污受贿被查处了。清水说,他不能接受贪污受贿的钱来学习,他想着归还这些钱。”

    清水接过了话:“老师,这五个学期,我一共接受了刘副县长五千元的资助,现在我已经归还了四千五百元,今天应该能赚两百多元吧,您能借我三百元吗?我将那五千元全部还清。”

    我还能说什么呢?我木偶一样,从钱包里抽出三百元,递到清水的手中。

    第二天清晨,清水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满脸的笑容。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情节安排上,这篇小小说采用了步步设疑法,将本来很平常的故事叙述得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B . 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竟然在临近高考时出现了反常情况,说明优秀生也会因高考压力产生心理上的变化。 C . 文中插叙男孩清水的贫困的家庭境况及他的艰难的求学之路的内容,目的是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了清水这一人物形象。 D . 小说中,清水的妹妹提供的线索“背着蛇皮袋,袋子里鼓鼓的,像是满满的易拉罐”是为后文哥哥在捡拾垃圾做铺垫。
    2. (2) 小说的第五自然段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3. (3) 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3. (2021高二下·榆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长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高度和长远发展角度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措施、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之举。经过沿江省市和有关部门前一阶段的共同努力,已经具备全面启动的条件。必须以更扎实的工作、更有力的举措,切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要着力巩固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成果,提高转产就业稳定性,兜牢社会保障底线,夯实禁捕基础。要全面加大非法捕鱼打击整治力度,坚决消除非法捕捞隐患,确保禁捕实效。要加强禁捕管理和执法,完善部门执法协作机制,提升执法能力和监管效率。要依法依规推动长江野生江鲜全面禁售禁食,加强舆论引导,引导群众主动拒食长江野生江鲜。要强化属地主体责任,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摘自(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活动上的讲话》)

    材料二: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重任在肩,大有可为。如何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性和整体性,进一步推动长江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如何推进上中下游协同联动发展,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如何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融合,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如何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回答好这些课题,推动长江经济带实现新的更大发展,要结合实际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当好表率,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共同守护惠及后世的生态长江,打造积蓄新动能的经济长江,构筑底蕴厚重的文化长江,建设幸福美满的民生长江,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我们就一定能让“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早日重现,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摘自《奋力推动长江经济带迈向高质量发展》)

    材料三:

    长江流域水质发生了显著变化。长江流域优良断面比例从2016年的82.3%提高到2019年的91.7%,2020年1—11月进一步提升至96.3%。长江流域劣Ⅴ类水质比例从2016年的3.5%下降到2019年的0.6%,2020年首次实现消除劣Ⅴ类水体。

    生态环境发生明显改善。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显著提升,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水收集管网长度比2015年增加20.7%,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比2015年提高60.7%。一大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被关停取缔。长江岸线整治全面推进,1361座非法码头彻底整改,两岸绿色生态廊道逐步形成。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生物多样性退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综合运输大通道加速形成。长江干支线高等级航道里程达上万公里,14个港口铁水联运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沿江高铁规划建设有序推进,一批枢纽机场项目加快实施。截至2020年11月,长江经济带铁路、高铁通车里程分别达到4.37万公里、1.54万公里,比2015年分别新增9120公里、7824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6.37万公里,比2015年新增1.55万公里。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功能也持续提升。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苏杰表示,5年来,20余项航道建设工程先后实施,2020年长江干线船舶平均吨位达到1960吨,比2015年增长42%;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突破了30亿吨,再创历史新高。

    绿色发展试点示范走在全国前列。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组长王善成介绍,强化顶层设计是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之一。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管理体系建立,生态补偿、多元化投入、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等机制加快完善。

    (摘自《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长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已全面启动,为保障任务落实,需要沿江省市和有关部门今后做好更扎实的工作和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 B . “十四五”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要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C . 共同守护生态长江,打造经济长江,构筑文化长江,建设民生长江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D . 长江经济带铁路,高铁通车里程分别达到4.37万公里、1.54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6.37万公里,标志着综合运输大通道加速形成。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措施,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是在长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的关键之举。 B . 长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后,有关部门要依法推动禁食禁售长江野生江鲜工作,并通过舆论引导号召群众拒食野生江鲜。 C . 长江流域优良断面比例进一步提升,劣V类水质比例明显下降,说明长江流域水质发生了显著变化,值得肯定。 D .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为了让“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早日重现,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3. (3) 长江经济带近几年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文言文阅读
  • 4. (2021高二下·榆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 , 嶷然有声。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后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奉使河东。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令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为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居二年,徙扬州、颍州。复学士,留守南京。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减)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 B .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 C .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 D .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即把头发盘成发髻,然后戴上帽子,表示已成年。 B . 疏,文中指我国古代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奏章。 C . 左迁,调动官职。我国古代某些时期贵右贱左,故左迁还可以指贬官。 D .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同义词还有“致事”“休致”等。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欧阳修以文交友。他考中进士任官后,与尹洙交往,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互为友;与梅尧臣交往,吟诗作歌,相互唱和。 B . 欧阳修深受器重。仁宗之时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变动,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最先人选。欧阳修每次进见,仁宗都询问他治国执政之事。 C . 欧阳修为人正直。范仲淹被贬,欧阳修上疏为其辩解,被贬为夷陵令。后范仲淹出使陕西,请他作掌书记,他笑谈进退,辞而不受。 D . 欧阳修忠于职守。奉命出使河东时,得知有人想放弃麟州以节省饷银,他晓之以理,并出谋划策,使麟州得以保存,百姓得以安居。
    4. (4)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

      ②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四、古代诗歌阅读
  • 5. (2021高二下·榆林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李问政河北简兵

    张  说

    斗酒贻朋爱,踌蹰出御沟。

    依然四牡别,更想八龙游

    密亲仕燕冀 , 连年迩寇雠

    因君阅河朔,垂泪语幽州

    【注释】①简兵:通过演习挑选军吏士卒。②牡、龙:皆指马。③燕冀:即河朔一带,大部分为燕云十六州领地。唐末,北方先后换了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后晋时河溯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④雠:即“仇”。⑤幽州:时为契丹都城。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题目不仅以“送”字点明诗的题材,还点出朋友身份以及朋友前去之地、所做之事。 B . 首联描绘送别场景,以“斗酒”相赠别,以“踌蹰”见心理,两相对照,感染力较强。 C . 颔联运用夸张手法,以朋友别时与归来时乘坐车驾的不同来凸显情感,构思很巧妙。 D . 尾联“因君阅河朔”一句既照应了诗题,同时也点明了诗人情感进一步延伸的原因。
    2. (2)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6. (2021高二下·榆林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抗疫之战虽然取得了初步胜利,但要战胜病毒、恢复经济、振兴国力并赢得应有的国际地位还有很长的道路和艰巨的任务,所以优秀的人才和建设者更要有弘大的志向和坚毅的精神,正如《论语》中曾子所说:“。”
    2. (2)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是“国恒亡”的内外原因。
    3. (3) 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六、选择题组
  • 7. (2021高二下·榆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双11”网购节期间,许多人的手机频繁收到营销短信。随手打开短信收件箱,映入眼帘的几乎全是各式各样商品折扣信息与推销广告。尽管这些信息的末尾常常会加上一句“回TD退订”,但是,在不少人的经验中,之前回复过再多次“TD”,营销短信还是会如期“轰炸”手机。对此,广大消费者虽然       , 却也       

    遥想当年,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尚未兴起时,手机短信曾经是我们和亲朋好友互相联系的重要途径。发短信时,我们       , 生怕发给别人的信息有失体面周全,收到短信,我们也会仔细阅读,视之为基本的社交礼仪。尽管偶尔也会收到几条广告短信,但那时的我们没有想到:(            )。

    泛滥成灾的营销短信,带来的危害远不止是让人心烦。“精准匹配到人”的广告分发机制背后,遭滥用的用户隐私信息更加值得警惕        , 电信服务商和监管机构还应拿出应有的担当,果断处置违规企业,使其付出代价,体会到“切肤之痛”,从而守护手机用户的合法权益。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厌其烦  有心无力  字斟句酌  借此 B . 不堪其扰  无能为力  咬文嚼字  借此 C . 不厌其烦  有心无力  咬文嚼字  对此 D . 不堪其扰  无能为力  字斟句酌  对此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多年以后,营销短信竟然会彻底占据短信收件箱,沦为让人觉得点开都嫌烦的“信息垃圾场”。 B . 多年以后,短信收件箱竟然会被营销短信彻底占据,沦为让人觉得点开都嫌烦的“信息垃圾场”。 C . 多年以后,短信收件箱果然会被营销短信彻底占据,沦为让人觉得点开都嫌烦的“信息垃圾场”。 D . 多年以后,短信收件箱竟然会沦为让人觉得点开都嫌烦的“信息垃圾场”,被营销短信彻底占据。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精准匹配到人”的广告分发机制背后,用户隐私信息遭滥用的风险更加值得警惕。 B . “精准匹配到人”的广告分发机制背后,用户隐私信息遭滥用的风险更加值得警惕。 C . 在“精准匹配到人”的广告分发机制背后,遭滥用的用户隐私信息更加值得警惕。 D . “精准匹配到人”的广告分发机制背后,用户隐私信息遭滥用更加值得警惕。
七、语言表达
  •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的儒者将孔子看成圣人,把孟子看成亚圣。历代帝王几乎都将孔子视为无可挑剔的圣人,但对孟子,总觉得味道有点儿别致。既然如此这也许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孟子的性善论,一是他的民本思想。这里说孟子主张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因了后来的不良教育及社会熏染而变坏了;荀子认为人性本是恶的,但通过教育和觉悟可以走向善。,其价值取向也都是让人培养和保持善和美,但切入点不同。

  • 9. (2021高二下·榆林月考)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港珠澳大桥的三个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5个字)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护栏采用四横梁结构的金属梁柱式护栏,防护能力达到SS级,可做到车辆以15度、80千米/小时速度撞向护栏后不会冲破护栏坠海。隧道内每隔135米设有一处安全门,连通紧急逃生通道;发生火灾时,防火感应系统可通过电脑指令打开就近的电动排烟阀,通过人工岛上的大型轴流风机将烟火抽出。隔震支座的承载力约3000吨,若地震发生,隔震支座竖向通过加劲钢板提供稳定可靠的承载力,有效支撑建筑物;水平方向利用橡胶黏性大、吸收震动能量、变形能力强等特点,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一定变形,吸收地震的能量。

八、材料作文
  • 10. (2021高二上·旬邑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作文。

    我校历来重视对外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学校举办的访学交流活动,你认识了一个英国中学生凯文,他对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孟子的“善养浩然之气”“民贵君轻”等思想非常感兴趣,请你写一封信为他讲一讲你对孟子这些思想的理解和感悟。(注:写信人统一为“李华”)

  • 11. (2021高二下·榆林月考) “孔孟之道”向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石,学完与孔孟相关的两个单元内容后,部分同学认为孔孟的思想不适用于当代社会,高中生根本没有必要去学习领会。语文老师打算就这种错误观点在班内开展一次演讲活动,请你写一篇演讲稿来驳斥这些同学的错误看法并阐明你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九、话题作文
  • 12. (2021高二下·榆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孟子·公孙丑上》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读完这段文字后,你一定会有很多联想和感慨,请你就其中一点或者几点,以“做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