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 | 企业 | 居民 | |
1978年 | 33.9% | 11.1% | 55.0% |
2007年 | 24.1% | 18.4% | 57.5% |
据上表可知,收入分配改革( )
材料一
1688年1月3日,在吕宋岛的马尼拉,河北岸的信奉基督教的华人居住区,晨钟都相继敲响。来自中国沿海港口的平底帆船,现在已经开始抵达这里。
在1688年的世界上,正是这些帆船构成了把各地区联系起来的纽带。西班牙的大型帆船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经济上看,马尼拉是17世纪下述两大重要经济活动的交汇点:一个是西属美洲银矿出产的白银大量流入,另一个是华人们的门类齐全的制造业的商业企业。无论是哪一年,都会有一两艘西班牙大帆船,从阿卡普尔科穿越太平洋,把“新世界”出产的白银运到马尼拉,以购买中国丝绸、中国和印度的棉织品,以及“新世界”需求量甚大的其他精美消费品。于是,“马尼拉大帆船”的故事,浮出了水面。
——摘编自约翰·威尔斯《1688年的全球史》
材料二
1571年至1821年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白银货币共计4亿比索,其中1/2流入了中国。在近代工业化成功以前,中国工业的发展,就其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来说,显然曾经有过一页光荣的历史。
——摘编自全汉升《略论新航路发现后的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
刘大鹏(1857—1942),山西省太原县赤桥村人。他1890年开始写日记,连续记了51年,现尚存有41年的日记,编成《退想斋日记》一书。
民国二年 |
正月初一来给刘大鹏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 “上年五月被贼剪发半截。恨贼为乱难当(挡),莫能食其肉而寝其皮,为此生之大憾也!”“恐众怒难犯,不得已偕行抵县”,“勉强应承本县(太原县)临时议会议长” |
民国三年 |
“大清宣统六年春正月初一日壬子 自宣统三年,递首孙文倡行革命扰乱中华。逆臣袁世凯乘势与贼共和,過君退住。四年壬子春正月,袁即咸临时大总统,改行阳历。……子本清人,岂能随世沉浮,奉贼之朔乎?叛逆逼民遵行新历,而民皆置若罔闻,仍行旧历,而以今日为元旦。 “登堂祭祖时,仍戴顶帽,不从叛逆之制”。 |
民国四年 |
投资柳子峪西坪窑(煤矿)。担任太原县煤矿事务所干事。被众人推举为太原县商会特别会董。 |
民国十八年 |
元旦“家中包扁食以贺阳历之新年”。 |
——摘编自刘大鹏《退想斋日记》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信息有关联,论题明确,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
材料
太平天国初期的科举考试年年进行。另外,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除以天王生日为期的“天试”外,尚有东、北翼试,一年四次的京试各自开科取士,各自出金榜。为倡导男女平等,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还举行了女试,这一创举对近现代女子教育可谓功不可没。
太平天国科举对于考官的选拔虽然是认真的,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选拔体系,然而完备的考官制度却挽回不了太平天国虽有众多科考出身之人,却无栋梁之才的事实。这是因为太平天国科举考试中规定“其文与策论不满三百字者不录,题目写错、抬头写错者不录,误写避讳字面不合天情者不录,真草不完及字迹两样者不录……。这些不录规定以及试题内容的限定导致太平天国科考出现凡应试皆及第的奇特现象。太平天国试题多以阐述太平真主教世的道理为主,应试士子需按照这些题目阐发“天教”教理。这对于长期饱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也遭到了传统知识分子的强烈抵制与对抗。
——摘编自吕子辰《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
材料
早在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就向国会提出扩充海军的计划。日本从1920年开始了“八八舰队计划”,即在八年中增加八艘主力舰和八艘巡洋舰。到1921年,日本的海军军费已占国家预算的三分之一。英国议会亦通过决议,增加战列舰、巡洋舰和潜水艇的制造。就连原来重视陆军而轻视海军的法国,也制定了庞大的扩充舰队的计划。
经过历时3个月的激烈争吵和讨价还价,美、英、日、法、意五国代表于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了《美英日法意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条约对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力量的比例进行了规定。五国海军主力舰的总吨位比例是5:5:3:1.75:1.75;缔约各国禁止建造排水量超过3.5万吨的主力舰;各缔约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是,美英各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各6万吨;美国同意放弃其在菲律宾、关岛等地建造海军基地的权利;英国放弃在香港等地建造海军基地的权利;等等。
——摘编自茹莹《华盛顿会议<五国海军条约>主力舰吨位比例考》等
材料
(张居正)及揽大政,登首辅,慨然有任天下之志。劝上力行祖宗法度,上亦悉心听纳。十年来海内肃清。用李成梁、戚继光,委以北边,攘地千里,荒外警服;南蛮累世负固者,次第遣将削平之。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数年,囧寺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悻,严考成,霰(核实)名实,清邮传,核地亩,一时治绩炳然。(万历)十二年……籍没张居正家,其产不及严嵩二十分之一。株连颇多,荆川骚动。上曰:“张居正……钳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周上负恩,谋国不忠,本当断棺戮尸,念效劳有年,姑免尽法,伊属张居正、张嗣修、张顺、张书俱令烟瘴地面充军。”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