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
Y | Z | M |
选项 | 金属 | 酸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 温度/℃ |
A | 2.4g锌片 | 3 mol·L-1硫酸50 mL | 40 |
B | 2.4g锌粉 | 1 mol·L-1硫酸200 mL | 30 |
C | 2.4g锌粉 | 3 mol·L-1硫酸50 mL | 40 |
D | 2.4g锌片 | 3 mol·L-1硫酸100 mL | 30 |
n/mol min | n(A) | n(B) | n(C) |
0 | 2.0 | 2.4 | 0 |
5 | 0.9 | ||
10 | 1.6 | ||
15 | 1.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某溶液用足量硝酸酸化后无明显现象,再滴加AgNO3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
B | 取一根洁净的铂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然后蘸取少量试液,置于火焰上灼烧 | 火焰呈黄色 | 该试液一定含有Na+ ,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 |
C | 取少量NaHCO3固体物质,加入几滴水,插入温度计 | 温度下降 | 碳酸氢钠溶解过程吸热 |
D |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 |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 该溶液中一定存在 |
⑴一份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沉淀6.63 g,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仍有4.66 g沉淀。
⑵另一份固体与过量NaOH固体混合后充分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0.672 L(标准状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E是高分子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所用试剂均过量,假设反应完全;②固体B为淡黄色单质;③气体A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键 |
H-H |
N≡N |
N-H |
键能(kJ/mol) |
436 |
946 |
391 |
键能:常温常压下,将1 mol理想气体分子AB拆开为中性气态原子A和B所需要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经认真分析,确定猜想___________不成立(填序号);
①仪器B的名称为;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N2 , 加热至完全分解后再通入过量N2 ,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D始终无明显现象,装置C和E均产生白色沉淀。
ⅰ.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C中的沉淀一定有BaSO4
B.C中的沉淀不可能含有BaSO3
C.加热至完全分解后再通入过量N2的目的是将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排到B、C装置中使其全部被吸收
D.D中无明显现象是因为SO2不能与BaCl2反应
ⅱ.写出E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一步:该红色固体用溶解(填“盐酸”或“稀硫酸”);
第二步:为了检验是否存在Fe2+ ,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试剂,观察是否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