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徐州市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4-11-06 浏览次数:185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2020·徐州)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大力弘扬以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聚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A .   爱国主义     改革创新 B . 集体主义    改革创新 C . 爱国主义     自强不息 D . 集体主义    自强不息
  • 2. (2020·徐州)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国家航天局宣布,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_____________”。(    )
    A .   天舟一号 B . 天宫二号 C . 逐梦一号 D . 天问一号
  • 3. (2020·徐州) 王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饮料瓶等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处罚。王某等人的行为属于(    )
    A . 民事违法行为 B . 行政违法行为 C . 刑事违法行为 D . 一般违法行为
  • 4. (2020·徐州) 下列漫画与其带来的启示对应错误的是(    )

    A . 学会关爱他人 B . 做文明有礼的人 C . 要运用诚信智慧 D . 常回家,用行动尽孝
  • 5. (2020·徐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依据宪法制定,这表明宪法是(    )
    A . 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B . 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 . 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D .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 6. (2020·徐州)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学习时,有学生“名正言顺”地与手机、电脑、iPad为伴,本是网上学习,却偷偷地玩起了游戏,影响学习效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线上学习容易分散精力,应避免线上学习 B . 要学会合理利用网络,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 C . 线上学习缺少互动,偶尔玩玩游戏可以理解 D . 网络信息无限,应该多收集和储存游戏信息
  • 7. (2023九下·江阴月考) 杨某从楼上扔出杂物砸坏一辆轿车,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有期徒刑属于附加刑 B . 杨某的行为受到了行政处罚 C . 杨某应增强法治意识 D . 人民法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 8. (2020·徐州) 梳理、总结、构建知识路径是学习《道德与法治》常用的方法。以下情境与其解决的路径对应一致的是(    )

    情境

    解决的路径(一般情况下)

    维护权利时

    诉讼→仲裁→调解→协商

    考试失利时

    分析原因→寻找方法→战胜挫折

    选择承担责任时

    正确评估→合理选择→担当责任

    研究性学习时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2023八上·防城期中)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举行“走进淮海战役纪念馆”研学旅行活动。下列是“研学活动注意事项”,你认为不当的是(    )
    A . 研学前聆听老师教导,理解老师良苦用心 B . 研学路上维护社会秩序,安全文明出行 C . 研学时倾听讲解员讲解,学会尊重他人 D . 研学后可以自由发表言论,不受任何约束
  • 10. (2020·徐州) 下侧漫画告诉我们要(    )

    ①树立规则意识           ②尊重生命         ③正确行使权利        ④将自身需求放在首位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2020·徐州) 江某接受境外人员提供的“经费”后,向境外人员发送情报资料60多份,泄露了国家秘密,最终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这一案例警示青少年要(    )

    ①树立国家安全意识               ②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③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④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2020·徐州) 亮亮所在的班级正在进行“市三好学生评选”,名额只有一个,亮亮偷偷地告诉我:他通过自制一张选票后,已成功入选……此时我应该(    )

    ①坚守原则和立场,将此事报告老师       ②为亮亮高兴,因为没有绝对的公平

    ③为亮亮保守秘密,不辜负他的信任       ④劝说亮亮向大家说明事实,取得同学们的谅解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2024九上·香洲月考) 5G+医疗云支撑远程国家医疗队首次远程多学科会诊;“雪龙2号”首航南极,破冰能力和科考能力“更上一层楼”;首条“AI定制巴士”避开拥堵、一站直达,方便出行……这表明创新(    )
    A .   引领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B . 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 .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D . 日新月异,全球竞争不断升级
二、分析说明题
  • 14. (2020·徐州) 简答题

    信息一

    民法典编纂承载着几代法律工作者乃至亿万人民的梦想。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201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民法典草案。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信息二

    一部民法典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汇编,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立法表达,它没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比如,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民法典凸显着中华文化的印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1. (1) 五年磨一“剑”,宣告中国民法典诞生。这一过程说明了什么?
    2. (2) 民法典为什么要凸显中华文化的印记?
三、综合探究题
  • 15. (2020·徐州) 探究题

    防疫是大课堂,战“疫”是教科书。某中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小组开展了疫情中的“思考与担当”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坚强领导)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仅用10天建成有1000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仅用12天建成有1600张病床的雷神山医院;4.2万名医务人员奔赴湖北,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医疗力量调遣。所有这一切,充分展现了中国战胜突发灾难的“中国速度”。

    (坚定选择)

    近年来,徐州对采煤沉陷区实施生态修复,开创了“石头缝里绣出绿色森林”的成功范例。这座曾经因煤而起又因煤而困的城市正在焕发勃勃生机。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国各地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徐州也同样按下了复工复产“快进键”。今年2月随着复工复产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也面临较大的反弹压力。但徐州仍能坚守“绿色兴市”的发展密码,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融共赢。

    (共克时艰)

    抗击疫情,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在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最艰难的时候,77个国家和12个国际组织为中国人民抗疫斗争提供捐赠,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急用医疗物资和设备。中华民族是懂得感恩的民族,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5000万美元现汇援助;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各国守望相助,共同担当。

    1. (1) 中国在战胜突发灾难面前为什么能跑出“中国速度"?
    2. (2) 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仍要坚守“绿色兴市”的发展密码。我市这样做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3. (3) 你对各国“守望相助,共同担当”是如何理解的?
  • 16. (2020·徐州) 探究题

    某中学九年级(2)班同学开展了以“劳动,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收集资料如下,请你参与。

    (劳动之美)

    劳动之美是血汗浸染过的精神,劳动之美是岁月打磨过的技艺,劳动之美是几近“痴情”的精益求精。古有风吹日晒中凝出的智慧结晶——万里长城;今有伶仃洋上绵延的伟大工程——港珠澳大桥;曾经的沿海小渔村——深圳摇身一变成为国际大都市……劳动之美是用经久耐磨的性子打造出历久弥新的技艺,锻造出长久不衰的精品。

    (践行之美)

    “劳动周”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9年12月6日

    活动地点:王家一号农场

    活动目的: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参与人员:九年级(2)班全体同学

    劳动过程:同学们在农科员的带领下有序进入劳动场地。活动开始时,同学们学习认识劳动工具,并试着学会使用。接下来有的同学采摘;有的同学聊天、互相打闹、踩踏农作物;有的同学积极完成劳动后,向农民叔叔介绍网络直播销售农产品的做法,得到点赞……

    活动总结:大部分同学在本次活动中收获颇丰,但也有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认为劳动太辛苦。

    九年级(2)班班委会

    2019年12月6日

    1. (1) 谈谈你对“劳动之美”的认识。
    2. (2) 活动中,有些同学不愿意劳动,认为劳动太辛苦。请运用“权利与义务”的知识分析他们的观点。
    3. (3) 简要谈谈同学们在“劳动周”活动中的收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