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中国历史...

更新时间:2021-08-11 浏览次数:15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1. (2021七下·余杭期中) 《连昌宫词》:“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此诗句描写的是( )
    A . 文景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光武中兴
  • 2. (2021七下·余杭期中) “这座城市的人口大约100万,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城内围割成一百多个坊,除了皇城、中央官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文中的城市最可能是( )
    A . 东汉的洛阳 B . 唐朝的长安 C . 北宋的汴京 D . 清朝的北京
  • 3. (2021七下·余杭期中) 唐朝时,漠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为了到长安觐见皇帝更加方便,在大漠南北专门开辟了一条大道,称为“参天可汗道"。“天可汗”指的是(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 4. (2021七下·余杭期中) 下图是枚纪念铜章,图案中的“船”应来自( )

    A . 朝鲜 B . 埃及 C . 印度 D . 日本
  • 5. (2021七下·余杭期中)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其最南端到达今天的( )
    A . 长安 B . 洛阳 C . 北京 D . 杭州
  • 6. (2021七下·余杭期中) 隋代虽然没有出现著名诗家,但隋诗融合南北诗风,为唐诗的繁荣作了准备。隋诗能够“融合南北诗风”的政治前提是( )
    A . 通大运河 B . 创科举制 C . 全国统一 D . 国力强盛
  • 7. (2021七下·余杭期中) 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占6%。这在历代汉人建立的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这说明唐朝( )
    A . 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B . 避免了民族间的战争 C .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 . 致力于商业贸易发展
  • 8. (2021七下·余杭期中) “它设计精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地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此材料描写的是( )
    A . 耧车 B . 翻车 C . 曲辕犁 D . 筒车
  • 9. (2021七下·余杭期中) 编写歌谣是记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下列描写中国古代唯一位女皇帝的歌谣是( )
    A .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 .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清色误王国 D . 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
  • 10. (2021七下·余杭期中) 唐朝后期,给唐末统治以致命打击的起义是(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黄巾起义 C . 黄巢起义 D . 李自成起义
  • 11. (2021七下·余杭期中) 唐太宗把太子成年礼这一重大礼仪,由农忙的二月改在十月举行。进攻突厥这样的重要战争,也放在十月到次年一月的冬闲时进行。以上材料说明唐太宗( )
    A . 以民为本,避免干扰生产 B . 虚心纳谏,变革礼仪制度 C . 善于谋略,选准作战时机 D . 提倡节俭,减轻人民负担
  • 12. (2021七下·余杭期中) 最能概括隋唐历史全过程的主题应是( )
    A . 繁荣与开放 B . 动荡与变革 C . 分裂与融合 D . 交往与冲突
  • 13. (2021七下·余杭期中) 下图为中南半岛示意图,图中阴影为某粮食作物种植区,据此完成问小题。

    1. (1) 图中阴影部分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 . 平原 B . 山地 C . 高原 D . 丘陵
    2. (2) 图中阴影地区的主要农业产品是( )
      A . 小麦 B . 玉米 C . 水稻 D . 大麦
  • 14. 马铃薯又名土豆,原产地位于安第斯山区海拔高于3000米的地区。据此判断,影响马铃薯生长最主要的条件是( )
    A . 丰富的水源 B . 肥沃的黑土 C . 温凉的气候 D . 平坦的地形
  • 15. 以色列国土面积的45%是沙漠。它要实现“让沙漠开满鲜花”,必须改造的是( )
    A . 地形 B . 气候 C . 水源 D . 土壤
  • 16. 日本是海洋渔业大国,近年来大力建设"海洋牧场”,这样做的意义主要是( )
    A . 有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 B . 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C . 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 D . 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 17. 读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与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 (1) 关于澳大利亚农业带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回归线附近由于降水少没有农业带分布 B . 南部地区降水最丰富农牧业分布集中 C . 混合经营带主要分布在降水较丰富地区 D . 粗放牧羊带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 (2) 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幅员辽阔,天然草场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左右。

      ②先进的科技和现代化的农业机械。

      ③气候比较干热,近三分之二的土地属于干旱地。

      ④人口多,劳动力资源充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8. (2021七下·余杭期中) 西亚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读图,回答问题:

    1. (1) 西亚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是( )
      A . 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 B .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不均 C . 人口稠密,用水量大 D . 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2. (2) 西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
      A . 地中海沿岸 B . 波斯湾及其沿岸 C . 墨西哥湾沿岸 D . 红海沿岸
    3. (3) 据图判断,下列关于西亚石油输出路线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日本

      ②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美国

      ③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

      ④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大西洋→西欧、美国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9. (2021七下·余杭期中) 下图是美国某地农业景观。该图体现的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 . 自动化 B . 机械化 C . 商品化 D . 专业化
  • 20. 班加罗尔有“印度硅谷”之称,关于该工业区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当地丰富的能源基础上形成的 B . 平原地形,地势地平,环境优美 C . 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为主 D . 海运发达,便于产品出口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2分)
  • 21. (2021七下·余杭期中) 阅读下图及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肯尼亚政府大力发展花卉业。新鲜的玫瑰从采摘到中国消费者手中仅需1~2天,中国成为背尼亚增长最快的玫瑰消费市场。首都内罗毕附近的奈瓦沙湖(淡水湖)是世界著名的花卉产地。

    1. (1) 肯尼亚位于洲东部,印度洋岸。
    2. (2) 每年,大批的野生动物从塞伦盖蒂向北前往马赛马拉。这一景象发生在(6月/10月),引起动物迁徙的主要原因是(热量/降水)的季节差异。
    3. (3) 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奈瓦沙湖畔种植玫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 22. (2021七下·余杭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 (1) 瑞士位于(南/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它属于(内陆/沿海)国家。
    2. (2) 从地形看,(地形区)横贯瑞士南部,因而瑞士享有“欧洲屋管”之称:同时它还有“欧洲水塔”之称,主要是因为
    3. (3) 瑞士名城日内瓦的气候类型是,与之相比,达沃斯年均气温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4. (4) 以达沃斯为例,分析瑞士成为“世界滑雪天堂”的优势自然条件。
  • 23. (2021七下·余杭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程篇]

    [确立]大业三年(607 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一条,即进士科之始。

    [完善]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文士多愿应进士科。武则天时,为防止一些人通过钱财考入进士,她又对科举制进行了完善。

    [影响篇]

    ①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大多是毕业于中央、地方官学的“生徒”或“乡贡“。

    ②唐玄宗时,进士科主要考诗赋。

    ③《琵琶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④隋唐时,“大小之官(选拔),悉听吏部。”

    1. (1) 根据“历程篇”,材料中的“大业”是哪位皇帝的年号?当时选拔官员的标准是什么?
    2. (2) 根据“历程篇”,“文士多愿应进士科”始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武则天为减少考试作弊推出了什么举措?
    3. (3) 根据“影响篇”,按要求完成下表。

      史实(填序号)

      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

      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 24. (2021七下·余杭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工程的杰出代表,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人们在洛阳城大运河附近,发现了隋唐时的国家粮仓--含嘉仓。

    左图为出土于含嘉仓遗址的刻铭砖块。铭文大意是:697年,含嘉仓收纳了来自苏州的稻米一万多石。

    隋唐时,每逢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出现粮荒,中央政府便从“淮海漕运”“舟车所会”的洛阳调粮。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下面左图为《步辇图》,右图为《唐蕃会盟拓片》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647年,唐太宗派使团去天竺学习熬糖法。后来,他下诏令扬州上贡当地种植的甘蔗进行试生产,“色味愈西域远甚”。

    ——摘译自《新唐书》

    1. (1)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含嘉仓选址洛阳的原因;并简述大运河的主要作用。
    2. (2) 与《步辇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两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3. (3) 唐代的熬糖法学自哪一文明古国?再举一例唐朝与该国交往的史实。
  • 25. (2021七下·余杭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诗歌中的盛唐]

    以下唐诗描述了唐人的生活。

    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B.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

    c.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D.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文物中的盛唐]

    以下考古发现,从不同方面印证盛唐的社会风气。

    左图是三彩狩猎仕女俑。唐朝女子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女子能像男人一样参与骑马狩猎等活动。

    左图是戴帷帽骑马仕女俑。帷帽原为西北游牧民族的一种装東,后成为唐代贵族妇女出游时的时尚性装束。

    1. (1) 以上诗歌从不同方面印证了盛唐气象。将诗歌前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特征。

      民族和睦:;经济繁荣:;文化灿烂:;对外开放:

    2. (2) 结合材料,简述盛唐社会风气的特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