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完善财税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②我国经济工作由供给侧改革向需求侧管理转变
③大力发展虚拟经济,提高资本利用质量和效率
④全面释放需求活力与潜力,形成供需良性互动格局
①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农民工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就业意愿
②实施金融定向降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政府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
③政府出台就业扶持政策→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对零就业家庭托底安置
④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减少企业用工成本→促进企业增加就业岗位
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国家维护公民生命健康权这一基本的民主权利
③公民民主权利有物质保障,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④公民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①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②当地政府履行职能,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
③少数民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充分行使自治权
④西海固地区人民在脱贫路上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
①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长江大保护提供根本制度保障
②规范了长江流域保护协调机制,增强长江保护的协同性
③从源头上解决长江污染的问题,促进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
④是依法治国的生动体现,提高了长江流域生态建设的治理效能
①美国奉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政策,不会尊重联合国的核心地位
②美国新政府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不会真正代表美国人民利益
③美国新政府的刺激计划,客观上有助于解决全球面临的挑战性问题
④美国新任总统为巩固其执政地位,会更好维护国家和广大民众利益
①承袭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②构建基层文化传承阵地,培育文明风尚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④加强了文化交流互鉴,增强了民众的文化自信
①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可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③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④秉承文创产品“地域化”,文化历史“活态化”的理念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科学家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
③意识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研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
①系统优化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②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立足关键部分,充分发挥其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③价值判断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
④人们的行为选择受其价值观念的支配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扛起农业大省责任,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材料一 2018-2020年山东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材料二 山东省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化落实,聚焦聚力推动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个振兴”,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众多村庄发生了美丽“蝶变”。
◆寿光市崔岭西村大棚蔬菜种植户崔江元认为以前靠天吃饭,累死累活,增收也难,但是当农业遇到“物联网+”“互联网+”之后,他却不再认同。他的智能手机里装了一款智慧农业APP,大棚内啥时候该通风了,该浇水了,要补光了……点点手机就能办。崔江元说:“这手机成了俺种大棚的新农具。用上智能化设备,不仅种地轻松,收入也翻了好几番。”
◆如何加强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使更多人成为“土专家”“田秀才”?聊城市高唐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杜立芝成立了“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打造了一支“力量植于农村、情感融于农民、智慧献于农业”的县乡村三级服务团队,激发农业科研人员服务“三农”动力,促使更多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种推动科技联结农业、科研院所联结农村、科技专家联结农民的“三联三化”模式,促进了农业智慧化、优质化、品牌化。
◆菏泽市曹县李庙村葡萄种植大户孙家广高兴地说道:“村里垃圾天天有人打扫清运,还建了污水处理站,宽敞明亮的房间、整洁卫生的厕所、新颖别致的文化墙、朴实干净的小院,咱乡下人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在硬件逐渐完善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全村绿化,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李庙村是山东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山东已经成功打造了15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一幅幅秀美田园风光画卷正在齐鲁大地徐徐展开。
2020年,山东成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的省份,19个县(市、区)上榜“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数量居全国首位。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种优则粮丰,种子安全与否,会影响粮食的产能和品质。“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种业体系,不断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2020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层面首次提到解决种子问题。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要想不受制于人,就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种业问题,多次强调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让14亿人吃得更好。《粮食安全保障法》已列入十三届
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修订后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于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首次明确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速推进立法修规进程,用法治规范引领粮食安全,让老百姓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更安心。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才能创造中国粮的新奇迹。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为何要突出强调解决好种子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单边主义明显抬头、贸易保护沉渣泛起……面对当前遭遇的多重挑战,人类社会究竟何去何从?要回答这一时代之问,联合国被寄予了厚望。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联合国是多边主义的旗帜,在后疫情时代,联合国应主持公道、厉行法治、促进合作、聚焦行动。联合国自身也需要加快改革节奏,提升世界各国对联合国的信任,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同时,要发挥大国担当作用。多年来,中国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支持上海合作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平台机制发挥作用,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领域国际合作,中国向各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援助,把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助力全球团结抗疫,弥合“免疫鸿沟”,不断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全球化、多极化的大势不改,一国独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时代再一次证明,单边主义没有出路,多边主义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须。
“多边主义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须。”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对物质的正确理解是我们认识把握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前提。一切唯物主义都是从这一前提出发,把物质的范畴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
恩格斯认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2012版939页
列宁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选集》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2012版89页
运用哲学知识,对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界定作比较。
“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流和本质。
◆感悟思想伟力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理论探索史”,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创立时期 |
理论成果 |
理论产生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毛泽东思想 |
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
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有的成果与当今新时代、新方位、新情况相结合,是对它们的继承与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
◆弘扬革命精神
材料二: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一种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从红船精神到探月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国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这些精神象征着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夏明翰、方志敏等英雄在战火纷飞中挺立,焦裕禄、时传祥等模范在建设年代里成长,李保国、钟南山等典型在改革时代涌现……。一座座时代丰碑为共产党人绘就信仰底色、构筑精神高地。英雄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更需要我们赓续和弘扬。
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也可以综合论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字数2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