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3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每九天举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参加的雅典公民大会,期间,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并用沾了红色粉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集会场所,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
    A . 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 B . 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C . 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 D . 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
  • 2.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有3291件事。皇帝一天要处理问题411件事,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 皇帝勤于政事 B .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C . 明初政事繁多 D . 无人协助皇帝处理奏章
  • 3.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罗马的司法一般由高级行政官吏兼理,这些官吏多半不懂法律,所以罗马法学家的意见很受重视。逐渐地,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的解答意见与国家立法别无二致。这说明(   )
    A . 法学家的意见具有法律效力 B . 罗马法由法学家制订 C . 法学家的意见凌驾于法律之上 D . 罗马官吏无法行使司法权
  • 4.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唐初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但后来借口李世民即位前曾任此职,唐朝便不再置尚书令,仅以副长官左右仆射领其事。唐代中央机构的这一变动反映出统治者的深意是(    )
    A . 为了改变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B . 力图保持三省长官之间权力的平衡 C . 竭力维护尊卑有序的封建等级秩序 D . 为了更好地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 5.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罗马法史》载:“‘万民法’概念有着双重的含义:一个是理论上的含义,它的根据是存在一种所有民族共有的法并且认为自然理由是这种普遍性的基础;另一个是实在的和具体的含义,它指的是产生于罗马人与异邦人之间关系的那种罗马法体系。”据此判断该法(    )
    A . 注重形式,侧重国家事务 B . 标志着罗马法学的成熟 C . 适应了帝国时期的要求 D . 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 6.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西周初年,周公长子伯禽就封鲁国。《史记•鲁周公世家》说:“鲁有天子之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由此可以得知(   )
    A . 鲁国在西周的地位较为显赫 B . 西周时期还没有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 C . 鲁国是西周时期最大的封国 D . 春秋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 7.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如以严苛著称的《大明律》中规定“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此司法原则不能(   )
    A . 影响明代司法活动的公正 B . 损害明代法律的权威性 C . 反映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 D . 体现对人情伦理的重视
  • 8.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独立战争期间的大陆会议在国会代表权的问题上分歧严重,部分代表提议设置两院制而非简单众议院制,以平衡大州与小州的利害冲突,但这一提议最终被搁置。导致该结果出现的主要因素是美国(   )
    A . 大州的力量举足轻重 B . 中央集权的呼声较高 C . 小州决定着战争走向 D . 分权理论还不够成熟
  • 9.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从1692年起,英国下院多次提出《任职法案》,力图将那些由国王任命并接受俸禄的官员排挤出下院,但结果几乎都是被听命于国王的上院所否决。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
    A .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B . 国王完全控制了议会 C . 上院在议会有决定作用 D .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 10.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议会审判时,英王查理一世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追根溯源,法官的话深刻反映了(   )
    A . 法官与查理一世的个人恩怨 B . 审判与被审之间主权的较量 C . 民权理念对君权神授的否定 D . 议会政治与君主专制的矛盾
  • 11.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字林西报》报道:1927年5月14日,上海最著名的买办世家席宝顺的儿子以反革命罪被捕,五天后,以认捐20万元的国家事业费被释放;5月16日,上海最大的酒业商人赵继镛被以同样罪名逮捕,交20万元后释放;棉纺织厂主许宝箴的儿子以共产党罪名被捕,交67万元后释放…….材料说明(   )
    A . 蒋介石政府勒索敲诈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 .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 . 近代民营企业发展缺乏安全的国内环境 D . 国民政府在上海对企业征收重税以镇压革命
  • 12.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1851年与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在中国历史上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
    A . 都是在西方启蒙思想影响下发生的 B . 都缺乏先进的领导阶级和革命纲领 C . 发动者都曾用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D . 都主张推翻清朝并变革封建土地制度
  • 13.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有学者认为,没有雅典城市,也就没有希腊的民主政治和古典文化的繁荣。这一结论的提出,主要依据是雅典城市(   )
    A . 拥有公民权的群体数量较大 B . 具有相对自由和宽容的文化环境 C . 提供了公民平等参政的条件 D . 提供了民主政治生活的中心舞台
  • 14.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孙中山作1891年(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小,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者,徒惟船坚炮利是务,是舍本而图术也。”意在(   )
    A . 拓展洋务领域,推进洋务运动 B . 否定洋务运动,主张全盘西化 C . 用西方生产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 D . 希望李鸿章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
  • 15.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从1895年5月底台北阻击战开始至台南陷落,前后五个月,日军共伤亡三万二千三百多名,比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损失的人数还要多。作为侵台主力的近卫师团,死在台湾的官兵就将近半数。敌中将师团长能久、少将旅团长山根等将领和大批官佐,亦在侵台战争中丧命。材料表明(   )
    A . 日本侵略者遭到沉重打击 B . 清王朝统治的腐朽无能 C . 台湾反割台斗争得到支持 D . 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
  • 16.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1858年钦差大臣桂良签订《天津条约》时奏报咸丰帝:“此时英、佛(法国) 两国和约,万不可作为真凭实据,不过假此数纸,暂且退却海口兵船。将来尚欲背盟弃好。只须将奴才等治以办理不善之罪,即可作为废纸。”这表明了清政府(   )
    A . 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的决心 B . 仍然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 C . 还没有接受近代外交观念 D . 主张处理好和西方的关系
  • 17.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民主化的波浪及其回潮是政治中的一种更普遍现象的表现。在历史上,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政治体制中间不时地或多或少发生类似的事件”,下列符合材料所述现象的是(   )
    A . 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B . 尊孔复古与新文化运动 C . 辛亥革命与袁世凯专权 D . 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 18.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1935年起,蒋介石在国内外通过三条渠道寻找共产党进行秘密接触:一是由曾养甫、谌小岑出面,通过翦伯赞、吕振羽与中国共产党北方局以及长江局代表谈判。二是通过宋庆龄、宋子文派以牧师身份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董健吾秘密到达陕北,向中共中央转达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三是令驻苏武官邓文仪找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谈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
    A . 国民党已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B . 共产国际要求国共两党结束内战 C . 国共关系正处于转折时期 D . 中国共产党呼吁结束内战一致抗日
  • 19.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延安地区延川县第三乡321户(部分)阶级成分表。据此可知当时(   )

    阶级

    土地革命前(1935年1月)

    土地革命后(1939年12月)

    数目

    百分比

    数目

    百分比

    贫民

    204

    63.7

    136

    42.6

    中农

    50

    15.6

    123

    38.2

    富农

    16

    4.9

    22

    7.0

    地主

    12

    3.8

    0

    0

    A . 中国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B . 地主阶级在中国已经被消灭 C . 边区政府注重革命根据地建设 D . 国民政府的土地政策成效显著
  • 20.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论战,在“要不要推翻清政府”的问题上,革命派认为,必须坚决推翻“蔑弃我国家权利之异族专制政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满洲去,则中国强”。革命派此立论的缺陷在于(    )
    A . 斗争目标不够明确 B . 缺乏广泛群众基础 C . 斗争方式脱离国情 D . 忽视国内民族平等
  • 21.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武昌起义胜利后,当时有一《越风》杂志载文说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1911年,上海军政府命令“凡我同胞,一律剪发,除去胡毛,重振汉室”。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这是源于南京临时政府的“剪辫易服”政策 B . 剪发与否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C . 辛亥革命后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发生根本变化 D . 民族、民权革命的目标已实现
  • 22.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民国法学家王宠惠曾针对民国初年根本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以该学者视角判断,下列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是(   )
    A . 实行民主宪政而非专制政治 B . 通过法律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C . 倡导“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 . 责任内阁制限制袁世凯专权
  • 23.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如图是选自侯中军所著《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书中的近代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数量增长趋势图。该图反映了(   )

    A . 中国国际地位呈现不断下降趋势 B .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外交取得一定的成就 C . 抗战结束后不平等条约体系瓦解 D . 订立不平等条约的数量与中外战和关系成正比
  • 24.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当1911年清廷宣布“铁路国有”的上谕传到成都时,四川省的立宪派绅商立即写文章、发通电、开会演说,指责铁路国有政策未经资政院决议,违背法律程序,痛陈取消商办铁路是“务国有之虚名,坐引狼入室之实祸”。这反映了立宪派(  )
    A . 配合湖北新军的革命 B . 与革命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 C .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性 D . 竭力维护资产阶级经济利益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 25.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最早的移民来自英国。这种强烈反对宗教迫害,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激情随着英国的移民带到了北美大陆。这里的居民对于任何形式的专制和集权都不能容忍。正如E.E.爱德华滋所说:“所有积极主动移居美洲的人都是不愿意服从其他人支配的那一类人。”对于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来说,北美的客观环境也是得天独厚的。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不存在封建社会和封建势力的阻挠。恩格斯说过:“美国从一诞生起就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的;美国是由那些为了建立纯粹的资产阶级社会而从欧洲的封建制度下逃出来的小资产者和农民建立起来的。”

    但是,北美殖民地也存在着不利于民主制度发展的因素。因为在此时,南部殖民地的种植园中已经逐步使用奴隶劳动,黑人奴隶逐步丧失了人身自由。1661年,弗吉尼亚立法机构制定法律,宣布黑人为奴隶,完全剥夺了他们的人身自由。与此同时,北美殖民地是在驱赶和屠杀印第安人的背景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最初的移民只是在尚未站稳脚跟,需要印第安人帮助的时候才同他们和平相处的。一旦情况好转,便转而对印第安人烧杀劫掠,无所不用其极,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除此以外,从欧洲社会带来的传统的轻视妇女的思想也使北美殖民地的妇女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摘编自张友伦《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

    材料二:1803年,最高法院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作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该判例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从而使最高法院足以与国会或总统相制衡。

    ﹣﹣摘编自[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民主制度形成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对于美国民主制度的影响。
    3. (3) 综合材料一、二,并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的认识。
  • 26.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权力制约原则,但是对行政权力的控制是非常严格的。这种控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规范行政权力的法律、法令。中国古代很早就已经对国家机构的设置、职能、官吏的职责权限以及公务运行等做出了具体明晰的规定。从根本上说,行政法律规范的确立就意味着对行政权力的约束。有些规范看起来是确认了官吏的等级特权,但是换一个角度分析,它们也是限制官吏特权的规范……另一方面是其他机构(尤其是监察机构)的监督……在唐代,皇帝的出令都有明确的规制。制敕由中书省负责,皇帝不能径自制敕。中书省若认为“词头”(皇帝的诏书要点)不妥,可以封还,要求另发“词头”。中书省草拟制敕以后,交门下省复核。门下省如果有异议,可以封还重拟。没有中书出书、门下复核,皇帝是不能发布合法诏敕的。

    一一摘编自艾永明《中国古代有无行政法之我见》

    材料二  在雅典,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并通过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作为最高的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公民大会由城邦年满20岁的公民组成,其职权包括选举和评审政府官员、制定和修改法律决定财政收入与开支、决定宣战与媾和、缔结或解除盟约等。例如,执政官抽签和十将军选举就是在公民大会上进行。同时,在公民大会之上,不存在任何形式上或实际上的权力机关,国家一切机构和官吏,如五百人会议、贵族会议、公众法庭、十将军委员会以及执政官等,都隶属于公民大会。

    一一摘编自禹露等《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及利与弊》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是如何实现对行政权力的控制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作用。综合上材料,说明唐代三省制与雅典公民大会的不同之处。
  • 27.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人生的旅途中,家是你永恒的港湾,疲了惫了,想一想家,那是你力量的源泉;在社会的纷争中,家是你永恒的坚石,惧了怕了,想一想家,那是你自信的来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

    ﹣﹣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

    材料二: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

    材料三: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材料四: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E(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请回答:

    1. (1) 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2. (2) 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地区大家庭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主要目的。
    3. (3) 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材料二所述20世纪初的中国“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 28. (2020高三上·定远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20世纪30年代大事记(部分)

    时间

    主要事件

    1931年

    国民党第二次、第三次围剿红军;九一八事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建立;

    1933年

    国民党第四次、第五次围剿红军;日本蚕食长城沿线;长城抗战

    1935年

    《何梅协定》签订;华北事变;中共发表“八一宣言”;一二九运动;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中共瓦窑堡会议

    1936年

    平津学生南下抗日宣讲;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宣言,提出停止“一切内战,对敌经济绝交”等12条主张;红军长征会师;红军东征抗日;西安事变

    1937年

    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请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国民政府参与抗战的原因”为论题,提出你的观点并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