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1-08-28 浏览次数:166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 1. (2021七下·锦江期末) 锦江中学开展“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任务一]征文·致敬榜样

      小锦:这是我写的征文。现在我为大家朗读一遍,请同学们帮我看看有没有问题。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语文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了一幕幕精神“风向标”。闻一多钻探古代典籍,锲而不舍;斯科特搏击恶运,虽败犹荣;端木蕻良誓用泪水洗去一切污秽,可谓赤子情深;叶圣陶深霄伏案修润文字,足见治学严谨……

      小川:有两个字读音不准。锲应读:;秽应读:

      你:还有两个字书写有误。应为应为

    2. (2) [任务二]演讲·激发心志

      小川:我在拟写演讲稿时,想到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①此文记叙了志愿军英勇顽强,表现了他们至死不懈的精神。尤其松骨峰战斗,更见残酷和激烈,人民军队的英雄气概是A.可歌可泣的。②文中那些故事,读来真是激动人心,使人热血沸腾。

      小锦:③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与生存的强大动力。还记得岑参的《逢入京使》吗?诗人远赴边塞、报国从军,B.当之无愧地体现了天下国家的高尚情怀啊!

      你:你们说得真好!但要注意,成语(序号)使用不当。此外还有两处语病。

      (序号)应改为(序号)应改为

    3. (3) [任务三]朗诵·陶冶心灵

      小锦:古诗中常有感慨家国兴亡的主题。杜牧《泊秦淮》中“ ,”就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你:龚自珍《己亥杂诗》中“ ”的言外之意也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小川:报国与亲情常难两全。思念亲人而又笃行报国之志,正因如此,爱国情怀成为诗作中最动人的旋律。让我们齐诵岑参的《逢人京使》:

二、阅读与理解(44分)
  • 2. (2021七下·锦江期末) 实用类文本阅读

    小锦接到班委会通知,要求出一期黑板报,内容是介绍红色旅游情况。她收集了以下材料,请你参与,共同完成任务。

    [材料一]携程机票大数据显示,去年暑期,“80后”“90后”“00后”出游人群共占比49%,占据暑期红色旅游市场近半壁江山。与前年同期相比,“00后”增幅更高达62%。

    下图是同程旅行于2021年3月根据清明及五一旅行产品搜索及预订数据发布的报告:

    [材料二]时值建党100周年,记者就红色旅游相关情况采访了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胡和三平。下面是采访问答:

    记者:    

    胡和平: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旧址、遗迹遗存和实物资料。目前,全国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多万件(套)。这些文物记录着党的光辉历程,看到它们就会想到艰苦斗争、想到光荣岁月,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将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让更多游客选择红色旅游、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们还将组织红色研学旅行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追寻先辈足迹,切身体验奋斗历程。

    [材料三]为让黑板报内容更精彩,同学们纷纷将自己参加红色旅游的心得体会发送给小锦:

    阿豆:五一假期,我到了广安小平故里。景区内栽植花草树竹165种,1500多万株,郁郁葱葱、井然有序。步入其间,使人感觉自然亲切。临风凭吊,顿生仰慕之情。

    小江: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我们在手机端页面和现场提示的引导下,作为“当事人”接受“任务”,以纪念馆内的展品为线索逐个解开不同的“任务”“谜团”,“经历相关的历史事件。这种体验真是棒极了!

    安安: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听“红色讲解员”讲《一位军长的初心》的故事。她讲得绘声绘色,我们听得如痴如醉,感觉心灵也受到了净化。

    小川:爷爷带我去过许多纪念馆、体验馆。文物、文献、照片可以进行全息数据扫描,战争场面、历史故事可以通过大数据、VR/AR、裸眼3D等新技术生动再现。展览真的“活了起来”“动了起来”!

    1. (1) 综合[材料一]中的信息,你们得出了一个有意义的结论:
    2. (2) 小锦不小心弄脏了材料,看不清记者的采访提问。请你结合胡部长的回答,帮她把[材料二]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3. (3) 今年是我省“红色旅游年”。怎样让四川红色旅游“红起来”?请结合[材料三]的内容,提四点建议。(每点不超过六个字)
  • 3. (2021七下·锦江期末) 古诗文阅读

    [甲]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乙]

    爱莲说周敦颐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舟之爱,乎众矣。

    [丙]

    天彭牡丹谱陆游

    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天彭号小西京,以其俗好花。花时,自太守而下,往往即花盛处张饮,歌吹相属。最盛于清明、寒食时。在寒食前者,之火前花,其开稍久。予客成都六年,岁常得饷,然率不能绝佳。淳熙丁酉岁,成都帅以善价私售于花户,得数百苞。驰骑取之,至成都,露犹未晞。夜宴西楼下,烛焰与花相映发,影摇酒中,繁丽动人。嗟乎!天彭之花,要不可望洛中,而其盛已如此。使异时复两京,王公将相筑园第以相夸尚,予幸得与观焉,其动荡心目,又何如也!

    [注释 ]①帅:泛指官长。

    1. (1) 同一文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时意义相同,有时却大不一样。下面两组词语,你认为意义相同的一组是:,解释为:。 另一组则分别解释为。A.予菊    之火前花

      B.乎众矣    又何如也

    2. (2) 下列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富贵者也 B . 天彭 C . 久而不去 D . 其反激
    3. (3) 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成都帅以善价私售于花户,得数百苞。

    4. (4) 小锦有两个疑问,请你帮她解答。

      ①[甲]诗题为“赏牡丹”,为何要写芍药与荷花呢?

      ②三则诗文都写到牡丹,作者的情感态度有无分别?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4. (2021七下·锦江期末) 名著阅读

    小锦阅读《海底两万里》时,读到这样一句话:

    “可是,这一次我又错了,在我们面前的并不是海洋中的怪物。那是一个人,一个活人,一个印度人,一个黑人,当然是一个采珠人,一个可怜人 , 他未到采珠期就前来采珠了……”

    她觉得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有些重复啰嗦。如果你不同意她的看法,请结合小说内容,为她解释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 5. (2021七下·锦江期末) 现代文阅读

    古巷童谣

    张锦江

    ①这座古老的小城,有着一条又一条似曾相识的古街。一片苍老的青砖瓦舍间,是古巷狭长的扁砖小道。沿街散落着竹行、草行、茶行、煤炭店、茶馆店、杂货店还有旅馆等等。

    ②夜晚降临时,古街、古巷早已寂静无声。我时常独自一人走在古巷内。那时,我才八九岁,大人派我去买酱油呀、火柴呀之类的杂物,我必须穿过巷子到街头的店铺去。一个人走在巷子里,总有些提心吊胆。不过,那些灰色围墙的屋子里,时断时续、时缓时急地飘荡着一种悠扬的调子。这调子冲淡了不快与恐惧。这是女人常常用手拍着怀里的孩子,在唱、在哼、在念的调子。

    ③这调子,是这样开头的:

    亮月巴巴,

    照映他家,

    他家有头骡子,

    拿棒打打……

    这是一支毫无意义的童谣。然而,在傍晚,人们辛劳一天后,它的旋律始终缠绕于古巷的角角落落,抚慰着那些因生活而疲惫的生命。

    ⑤饭菜香飘起时,一盏风灯晃进了古巷。随即,一声悠长而苍劲的吆喝声响起:油——炸——臭干——。我常拿着零角钱奔出家门。一个瘦老头儿挑着一副担子,担前置一炭炉,上有铁锅,锅内盛着沸腾的油,锅边的铁丝网。上搁着炸熟的臭干。担尖上挂一盏玻璃风灯,担后放着原料。我付了钱,老头儿就给我一串用竹签串着的炸得金黄的臭干,上面还浇了红辣椒糊糊。于是,我一面咬着,一面往回家的路走去。油炸臭干外脆内嫩,在嘴里滑糯生香。若干年后,我想起来,还会直溢口水。

    ⑥这风灯年复一年地在古巷内晃着,吆喝声不息;这童谣也年复一年地唱着、哼着、念着,久久不散。

    ⑦然而,这座古老的小城,苍老的迹象越来越多了。古巷的青苔层层叠叠,墙上的青砖凹痕斑斑,黑漆大门已开裂剥落,古城一脸沧桑。我十八岁离开这座小城,每次回来,一眼望去,都是一片灰蒙蒙的世界。小城逐渐深陷在已逝的岁月里。

    ⑧后来,我发觉这灰蒙蒙的色调,在一片片被抹去。抹去的地方,出现了鲜亮的建筑。半个世纪过去,小城慢慢透亮

    ⑨又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时,我站在一堆废墟中。儿时住的房子已被推倒,满地的断砖、碎瓦、残木,一地历史的碎片。不过又听说,这座小城要重建一些仿古四合院,重现古街、古巷、古舍风韵。但是,那女人唱的调子,那晃荡的油炸臭干、担子上的风灯,还有那吆喝声,将不复存在,将永远消失了。

    ⑩这时,我想起那支童谣结尾的几句:

    睡到半夜,

    起来踏车(水车),

    车一倒,打个鸟,

    鸟一飞,打个龟,

    龟一爬,打个蛇,

    蛇一游,打个麻球球。

    ⑪这支童谣的结尾,也不见有多少意义。

    (原文有删改)

    1. (1) 围绕“古巷”,作者描绘了哪些记忆深刻的场景?请分点概括作答。
    2. (2) 第⑥段说吆喝声“不息”、童谣“不散”,第⑨段却又表示它们将“永远消失”,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3. (3) 结合上下文,品析第⑧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后来,我发觉这灰蒙蒙的色调,在一片片被抹去。抹去的地方,出现了鲜亮的建筑。半个世纪过去,小城慢慢透亮

    4. (4) 文章首尾两次引用童谣,却又反复强调这支童谣“没有意义”,这样写有何用意?试作简要赏析。
三、写作(40分)
  • 6. (2021七下·锦江期末) 因为好奇,少年鲁迅渴慕绘图的《山海经》;因为好奇,斯科特一行走,上荒无人迹的雪原……好奇心,使我们充满探寻新领域的热情,也使我们走向对自身的挑战。因为好奇,你经历过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请以“因为好奇”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