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 |
全国 |
||
江南 |
岭南 |
||
郡国数量(个) |
7 |
7 |
103 |
人口数量(人) |
2 507 188 |
1 369 290 |
59 594 978 |
表1
类型 |
来源 |
生徒 |
国家最高学府和地方州县官办学校考试合格者 |
乡贡 |
自学成才,向州县官府投牒自举并考试合格者 |
制举 |
皇帝临时下诏选拔的“非常之才”,由内外文武官员举荐者 |
表2
时间 |
以中印总销量为100 |
|
中国红茶 |
印度红茶 |
|
1865-1869 |
94.0 |
6.0 |
1870-1874 |
87.4 |
12.6 |
1875-1879 |
80.6 |
19.4 |
1880-1884 |
68.0 |
32.0 |
表3
材料
1683年,康熙帝派施琅率领水师击败郑氏集团,进驻台湾,“百姓壶浆相继于路,海兵皆预制清朝旗号以迎王师”。随后,在台湾问题的处理上朝野之间意见分歧。施琅力排众议,主张坚守台湾。他认为台湾是“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而且“野沃土膏,物产利溥”。特别是他很有远见地意识到若弃而不守,西方殖民主义者必利用台湾,“窃窥边场,逼进民庭,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难晏然”,遗患后世。因此,他认为台湾“即为不毛之荒壤,必借内地挽转运输,亦断断乎其不可弃”。在他的坚持下,康熙帝始决定坚守台湾.在台湾设台湾府,下辖台湾、诸罗、凤山三县.隶属福建省。台湾、厦门合派一道员管辖。台湾重新统一于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管辖。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施琅对统一.台湾的贡献。(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光绪三十三年 |
光绪三十四年 |
宣统元年 |
|||
各省 |
专门 |
学堂 |
74 |
84 |
104 |
学生 |
12639 |
16 590 |
18639 |
||
实业 |
学堂 |
137 |
189 |
254 |
|
学生 |
8 693 |
13 616 |
16 649 |
||
师范 |
学堂 |
541 |
581 |
415 |
|
学生 |
36 091 |
33 072 |
28 572 |
||
普通 |
学堂 |
35045 |
41 590 |
51887 |
|
学生 |
949 320 |
1 214 964 |
1 561 674 |
||
合计 |
学堂 |
35 797 |
42 444 |
52 650 |
|
学生 |
1 013 571 |
1 284 965 |
1 626 720 |
||
京师 |
学堂 |
206 |
252 |
261 |
|
学生 |
11 417 |
15774 |
12921 |
||
全国 |
学堂 |
36003 |
42 696 |
52 911 |
|
学生 |
1 024 988 |
1 300 739 |
1 639 641 |
转引自张海荣《清末三次教育统计图表与“学部三折”》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其对研究清末社会有哪些重要的史料价值。
劳动者的青春
人物 |
简介 |
张秉贵 (1918—1987) |
20世紀50年代初,作为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他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在平凡的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1979年,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
王进喜 (1923—1970) |
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等。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 |
黄大年 (1958—2017) |
1977年,他考入了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2年,他被选送至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他被选为“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日”的负责人,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沟”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雷峰认识的理解。
材料
从17世纪初开始,东印度公司的商人就开始对充满异国情调的布料感到好奇,特别喜欢印花棉布。起初,棉布进入英国市场用作地毯、窗帘、挂毯等装饰。后来,印花棉布逐渐被英国人喜爱,成为最时尚的服饰材料。印花棉布的进口量从17世纪30年代每年进口1万匹,增加到17世纪末的125万匹。这相当于所有的男人、女人、小孩都有14码布。仅1684年就有上百万匹棉布被运输到英格兰。17 世纪末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棉布贸易要占进口总额的60%-70%。1719 年,一个作者这样描述英国人的服饰:“所有卑微的人,包括奴仆都穿,上了棉布服饰。”由于毛纺织商人不断向议会请愿,从17世纪末期开始,议会多次通过法案,禁止从印度、中国等国进口印花棉布,并严禁使用彩色印花棉布,但收效甚微。议会没能有效地抑制英国人消费棉布的热潮,也不能有效阻止毛纺织业的衰退,反而进一步刺激了英国本土棉纺织业的发展,为英国本土仿制印度棉布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王洪斌《18世纪英国服饰消费与社会变迁》
根据材料,指出从17至18世纪棉布的进口给英国带来的变化,并对.上述变化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