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安岳县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语文7月第二次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54 类型:月考试卷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 1. (2021高三上·安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国最早类似于“旅馆”的场所叫“驿传”,是供古代传递文书人员及诸侯往返都城途中居住的旅店,西周初期已很常见。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官用的“驿传”,民间商业性客舍也有了发展,名为“传舍”“逆旅”。

    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各国君主为了罗致客卿,开办了许多客馆。现代考古发掘中曾多次发现战国时期旅客住店的凭证,还发现了有铭文的旅店用酒器。秦统一六国之前,其境内实行“验”的制度:凡来住宿的人一定要出示身份证明。这个制度由商鞅创立,很快推行到秦国各地。后来商鞅失势,逃到一个边远的客店,店主说:“商君之法,无验不得入住。”商鞅长叹:“我定的法害了我自己!”

    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驿传制度。汉承秦制,驿传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南北朝时,民间旅店发展很快,出现了“邸店”,除供客商食宿外,还有供客商存货和交易的场所。“旅馆”一词也初见于南朝。谢灵运《游南亭》诗有云:“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到了隋代,大运河建成,“商旅往返,船乘不绝”,为了满足商旅食宿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一股“广造旅邸”的潮流。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之一,旅店业也在此期间获得快速发展,开始显现出“馆”与“店”的明显区别:“馆”通常指较大的宾馆,包括公馆和私馆;“店”则多由民间自办。当时,有的大旅店兼营其他业务,如对外开设餐厅、安排货栈寄存、售卖各种商品及兑换银钱。这种大旅店又叫“邸店”,带有食宿与商业结合的意味。

    宋代旅馆业同样繁盛,史载南宋都城临安私营客栈遍及全城。引发爱国诗人陆游写出“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名句的旅邸就在砖街巷,即今杭州孩儿巷。诗人林升吟出“山外青山楼外楼”时所寓旅邸就在西湖边上,该诗当时就题在旅邸的壁上。

    元时有了正式的“饭店”名称。当时挂此字号的是民间饮食店或兼营住宿的饮食店。“饭店”在元代是口语,后来逐渐成为人们常用的名词。

    明清时期,除了民间的旅馆,会馆也非常兴盛。当时,北京的地区性会馆主要接待赶考的各省举子,行会会馆主要接待各地商人。

    到了晚清,随着清朝国力衰微,由先秦沿革而来的会馆发展趋于停顿,但西式旅馆大举开建,客观上使中国的旅馆业逐渐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选自2019年2月6日《北京晚报》《古代的“旅馆”》,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我国最早类似于“旅馆”的场所在西周初期已经普遍存在,当时叫做“驿传”。 B . 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各国君主开办了许多客馆以招致收容门客。 C . 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驿传制度,要求住宿必须出示身份证明,商鞅也不例外。 D . 唐代旅店业获得快速发展,开始显现出“馆”与“店”的明显区别。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层次清晰地讲述了古代“旅馆”的发展历程。 B . 本文讲述了不同时期“旅馆”发展的不同特色,其中唐朝时期“旅馆”的特色最为鲜明。 C . 文章举出陆游和林升的例子,印证了南宋都城临安私营客栈遍及全城这一事实。 D . 晚清时期,西式旅馆的大举开建,客观上促使了中国旅馆业走向近代化之路。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春秋战国时期的“旅馆”已有官办和民办之别。 B . 文章选用的商鞅逃难住店的故事,是为了向大家说明商鞅创立的制度不可取。 C . 隋代大运河的建成,也促进了“旅馆”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 D . 在整个“旅馆”业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旅馆”的形式、名称以及服务项目等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 2. (2021高三上·安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传统的宏观经济监测数据主要来源于政府统计部门的业务采样数据,这些数据时效性差、样本量小、差错率高,在这些数据上开展抽样统计监测分析,分析结果的精准度也往往不够高,而经济大数据除了政务统计数据,更多的是商务平台数据、搜索引擎数据、网络爬虫数据、智慧物联数据,等等。这些数据,源于开放性的互联网,体量巨大、来源广泛;这些数据,捕捉的是微观经济活动,颗粒度小、时效性强。在这些“海量数据”上开展全量数据分析,能将宏观经济运行规律更精准地挖掘出来,还可以进一步运用到市场分析、形势研判、政策模拟、效果反馈等宏观经济监测事项中,实现对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实时跟踪和结构特征的精准研判。

    在经济新常态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正逐渐步入结构调整的深水区,宏观经济预警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传统的宏观经济预测方法不仅受限于采样数据的缺陷,而且面临小样本推断的瓶颈,而在经济大数据范畴内,利用大数据技术更易构建经济先行指标体系,从而更易构建多维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复杂性预测,这使得大数据正成为突破传统预测方法瓶颈的一个重要手段,在 GDP、失业率、通胀率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上已有成功的应用。大数据预测方法往往具有比传统经济预测更好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这往往能为宏观经济预警赢得更长的窗口期,从而能为宏观经济结构调整赢得更多的战略机遇。

    近年来,我国每一次宏观调控都面临规避全球经济冲击、对冲世界经济下行的考验。运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宏观经济决策机制,提高宏观经济决策水平,已成为全球贸易和中国经济的共同焦点。过去,宏观经济决策主要是经验决策模式,而在大数据时代,“让数据说话”是大数据的精华所在,通过大数据可以实时监测经济运行轨迹,可以超前预测经济发展走势,大数据正逐渐成为辅助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手段。大数据辅助宏观经济决策可以提高宏观经济决策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各级宏观经济决策部门要摒弃“拍脑袋决策”的旧思维,要养成“用数据决策”的新理念,让“用数据决策”贯穿宏观经济决策的全过程。需要指出的是,大数据辅助宏观经济决策并不是要完全取代宏观经济经验决策,而是要建立“搜集数据——量化分析——经验实证——决策优化”的决策新路径,并最终建立宏观经济经验决策和数据决策深度融合的科学决策模式。

    (摘编自黄文林《用大数据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材料二:

    目前,大数据发展正进入从概念推广到应用落地的关键时期,大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和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蕴藏着巨大价值,经过深入挖掘并加以应用,能够有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重塑国家竞争优势,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

    从根本上说,我国大数据发展面临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认识和思维层面,即源于对大数据的内涵、大数据价值产生的规律认识不清。数据量大是大数据具有价值的前提,当数据量不够大时,它们只是离散的“碎片”,人们很难读懂其背后的故事。随着数据量不断增加,达到并超过某个临界值后,这些“碎片”就会在整体上呈现出规律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数据背后的事物本质。数据关联是大数据实现价值的基础。运用大数据解决的问题通常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多个体、多视角,单纯的数据量的积累不一定能让人认识事物的全局,只有将不同侧面、不同局部的数据汇聚起来并加以关联,才能产生对事物的整体性和本质性认识。计算分析使大数据最终产生价值。只有通过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等工具进行大数据分析,才能使大数据产生价值,完成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和决策的转换。大数据价值链包括数据采集、流通、储存、分析与处理、应用等环节,其中分析与处理是核心。如果只存储不分析,就相当于只买米不做饭,产生不了实际效益。广泛使用可以使大数据产生倍增效益。大数据及其产品具有易复制、成本低、叠加升值、传播升值等特点,能够被广泛、重复、叠加使用,具有较高的边际效用和正外部性。同一组数据不仅可以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以较低成本提供给不同使用方,使单一数据服务多个主体;而且还可以针对不同目的、使用不同方法进行分析,使单一数据产生多样价值。因此,大数据能够一次投入、反复使用,产生倍增效益,有利于提升各行各业应用数据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能力。

    (摘编自徐宗本、张宏云《让大数据创造大价值》)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相较于政府统计部门的业务采样数据,互联网经济大数据具有多、广、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更精准。 B . 大数据预测对宏观经济有良好的预警作用,在一些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如失业率、通胀率等)的预测上已取得一些成果。 C . 大数据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认清它的内涵及其价值产生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推动大数据发展,促进其从概念推广到应用落地。 D . 数据量超过某个临界值后,数据就会呈现出规律性,表现出巨大价值,可以起到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经济大数据源于开放的互联网,通过捕捉微观数据反映宏观经济现象,起到了“摄像头”的传用。 B .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树立大数据思维,创新治理模式,使大数据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C . 大数据来源广泛,但价值密度较低,很难直接获取价值。只有关联各种数据,才能产生实际效益。 D . 大数据拥有者可以把数据提供给多个主体,用于不同目的,使其效益倍增,无需征得用户同意。
    3. (3) 由上述两类材料,请简要概括大数据价值产生的规律。
  • 3. (2021高三上·安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砚

    陆涛声年已古稀的舒启正书台上新添了一方古砚,用木盒装着。古砚是长方形,古朴的橙色,上沿儿有刘、关、张三顾茅庐的半身浅浮雕,凹处嵌有墨垢,看上去有了年代。舒老并不爱好收藏,对名砚、古砚没有深入研究,不过能认出这块是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中唯一用土陶烧制的。

    这是姚斌送的。

    姚斌是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校长,爱好文学,写了一批生活随笔结集出版,请舒老作序。后来姚斌送舒老古砚表示谢意。

    舒老早年曾做专业美术工作,三十多岁改行从事文学创作和艺术评论,在全国有些影响,业余还一直与书画做伴,书法也享誉一方,常有人求“墨宝”。早在二十年前当地有人出书就请他作序。舒老作序从不收润笔。也有人求他书法,他也没有要人酬谢的念头。不过,请他作序或写字的人也总会送点儿小物件、食品、茶叶、酒之类的礼物。他每回都拒收,然而对方大都坚持留下。

    姚斌送这方古砚,是在请舒老吃饭时,说:“是别人送我的,我不写书法不画画,给您才能派上用场。”

    舒老万事力求简朴,写字不讲究砚台档次,书台上用的,是 20世纪70年代末在文物商店买的歙砚,虽也属名砚,只是普通级别。姚斌送这澄泥砚价值如何,他无法判断,推了几次推不掉,只好收下。吃饭时,舒老谈了些关于文学、书法的话题,姚斌边饮边听,似乎很佩服,激动地说:“我还有一块古砚,也是别人送的,上面雕着龙,是乾隆年间的,在老家,我下次回去看老母亲时也取来送给你。”口气里显然有比澄泥砚还珍贵的意思。

    舒老忙说:“我哪用得了这么多砚台?千万不要。”

    时隔不久,姚斌还是托人送来了。

    这方砚台是不规则的圆形,灰黑色,沾满墨垢,上部雕刻着的深浮雕,其实并不是龙,而是麒麟,头似龙,纯写实造型,形很准;底部有一方雕刻的印章“大清乾隆年制”,按颜色看,可能也是歙砚。舒老又一次表示拒收。

    代送者却拒绝带走:“我受姚校长之托,得忠他之事,求您别为难我。”

    舒老无奈,任其留下。他专心于写作,没有兴趣弄清它的价值,把它放到博古架上。

    时隔半年,好友俞季年来访。俞季年是雕刻大师,对古玩比舒老内行,看到博古架上的古砚,便搬到书台上仔细鉴赏,拿起小刀在砚台背面边沿刮了刮,说:“是假的,而且不是一般的假,连普通天然石头都不是,是石头碾成粉末拌胶用模子压成的,根本经不起墨磨。这麒麟也不是刀雕刻的,是模具压出来的。”

    舒老也用小刀刮看,果真是。不过他认为,姚斌并不知道是假的,绝不会故意来欺骗他,而是受了别人的骗。他反而为姚斌不平:“该把真相告诉姚斌。”

    俞季年却又说:“他好意送你,既然你相信他不是有意弄假骗你,你一说穿,他脸往哪儿搁?”

    舒老只好作罢。

    过后,他还是感到有点儿委屈:不向姚斌说明,姚斌还认为我收了名贵的真古砚,岂不冤!承受还是洗清?这种纠结不时缠绕着他的心。

    舒老早年辅导的许多学写作的学生中,有两个也已经退休的,定期来看望他,陪他聊天。闲聊间,他提起假古砚的事。

    一个学生说:“说明真相,姚校长脸上确实难堪。”

    另一个说:“是的,他还会觉得亏了你,会想法用别的方式再补情,就更复杂了。”

    舒老只好再次打消说明的念头,假古砚的事从此沉入记忆底层。

    又过了六年,舒老年近八十,所过生活正是世间所羡的安度晚年。人生到这一步,渐生彻悟,觉得财富确实是身外物,存有的古董、名人书画、雕刻艺术品,或为人写字或给人作序人家送的,也许值些钱,可是还要钱做什么!也不应该留给儿孙任其靠变卖这些物件享受。

    舒老决定逐一归还原主。

    姚斌送的砚台,这回两方一并归还,其中一方澄泥砚是真的,就不再有因是假的才归还的嫌疑,不会伤及对方面子,也不会再涉及补不补情。

    姚斌也已经退休在家,住在市郊。

    这天,舒老叫一个曾经的学生开车,把两方砚台送到姚斌家。他本想就在门口递给姚斌后马上离开,姚斌偏要他坐坐喝口茶。他一坐下,率真本性便占了上风,觉得假砚台的事还是该告诉姚斌,免得姚斌当珍宝再送别人,便脱口说了。

    姚斌先是惊呆继而尴尬:“那老兄也真是,怎么用假砚来糊弄我?”

    舒老顿时又后悔,连忙补救说:“我想,送你的人也不会故意骗你,可能也受了卖砚台的人骗。”他的分析又深了一层,也是为帮姚斌缓解窘迫。

    姚斌愣了愣,似有所悟,感激地说:“真相在您老心里憋了这么多年,您背了这么久的包袱。反倒让我不安。幸好您今天终于告诉我真相,否则我还会无心地去糊弄人。”

    舒老想想也是,轻松了,洒脱地说:“是呀,说明你我都需要真相,不要包袱。”

    坐车回家的路上,舒老不由回想,虽然有过几次想说明的冲动,别人认为不宜也就作罢,根子还是自己受“常理”的束缚,包袱背了这么多年,其实还是自己不敢放下;求真,还缺了点儿破茧而出的勇气!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舒老为人作序从不收润笔,别人求他的书法,他也拒收酬谢,这都表明舒老不把这当作交易,体现了他的淡泊。 B . 俞季年对古玩比舒老内行,他的来访揭示了古砚的真相,俞季年从“常理”出发建议舒老不说出真相。 C . 小说采用顺序的手法,从舒老书台上新添的一方古砚写起,然后按时间顺序叙述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故事,条理清晰。 D . 小说将视角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舒老的自我审视与反省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揭示主题。
    2. (2)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古砚”的作用。
    3. (3) 舒老在是否向姚斌说明第二方砚台是假的这一点上,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二、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2021高三上·安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擢进士异等,又第明经,调校书郎。辟武宁张建封府。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为罢兵累迁给事中。京兆上言“好畤①风雹害稼”,帝遣宦人覆视,不实,夺尹以下俸。孟容曰:“府县上事不实,罪应罚。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不听。浙东观察使裴肃委判官齐总暴敛以厚献,厌天子所欲。会肃卒,帝擢总自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为衢州刺史。衢,大州也。孟容还制曰:“方用兵处,有不待次而擢者。今衢不他虞,总无功越进超授,群议谓何?且总本判官,今诏书乃言‘权知留后,摄都团练副使’,初无制授,尤不见其可。假令总有可录,宜暴课最,解中外之惑。”会补阙王武陵等亦执争,于是诏中停。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陛下斋居损膳,具牲玉,而天意未答。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振灾为福。又应省察流移征防当还未还,役作禁铟当释未释;负逋馈送,当免免之; 沉滞郁抑,当伸伸之,以顺人奉天。若是而神弗祐、岁弗稔,未之闻也。”元和初,再迁尚书右丞、京兆尹。神策军自兴元后,日骄恣,府县不能制。军吏李昱贷富人钱八百万,三岁不肯归。孟容遣吏捕诘,与之期使偿,曰:“不如期,且死!”一军尽惊,诉于朝。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造使,皆不听。奏曰:“不奉诏,臣当诛。然臣职司辇毂,当为陛下抑豪强。钱未尽输,昱不可得。”帝嘉其守正,许之。京师豪右大震。累迁吏部侍郎。盗杀武元衡,孟容白宰相曰:“汉有一汲黯,奸臣寝谋。今朝廷无有过失,而狂贼敢尔,尚谓国有人乎?愿白天子,起裴中承辅政,使主兵柄,索贼党罪人得矣。”后数日,果相度。卒,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谥曰宪。 孟容方劲有礼学。每所折衷,咸得其正。好提掖士,天下清议上之。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七)

    【注】①好畤:地名。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为罢兵累/迁给事中 B . 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为罢兵累/迁给事中 C . 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裴/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为罢兵/累迁给事中 D . 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为罢兵/累迁给事中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明经,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即以经义考取者为明经。 B .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考试者,称为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同进士出身、进士出身。 C . 还制,指古代谏官规谏、纠正皇帝制书中的违误过失。 D . 牲玉,指古代供祭祀用的牲畜和玉器。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3. (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原为朝廷所派督察之官,唐肃宗时期州郡长官为刺史。 B . 摄,代理之意。表代理之意的词语还有署、假、权、行等。 C . 辟,征召。“征辟”是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D . 户部,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侍郎,其职能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民政部和财政部。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沉滞郁抑,当伸伸之,以顺人奉天。若是而神弗祐、岁弗稔,未之闻也。

      ②孟容方劲有礼学,每所折衷,咸得其正。好提掖士,天下清议上之。

  • 5. (2021高三上·安岳月考) 阅读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观书有感二首

    朱熹

    其一其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描述了“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闪耀浮动,情态毕现。 B . “问渠”的“渠”,是指方塘。方塘清澈就因其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 C .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是说,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滚滚滔滔,汇入大江,“艨艟巨舰”就如羽毛般浮了起来 D .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是说突然发现不用枉费力气去推移,巨舰本就能自由自在地漂行在水流中。
    2. (2)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评价这两首诗“借物以明道”,请结合作品加以赏析。
  • 6. (2021高三上·安岳月考) 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阿房宫赋》中,将秦对百姓财物搜刮殆尽和使用时挥霍无度形成对比的是“。”
    2. (2) 《子路、曾皙、冉有》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3. (3) 在鸿门宴上,樊哙说的“”,确实是一种抓主要矛盾、不要顾及细枝末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2021高三上·安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 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 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 ,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 ,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 (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 . 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 . 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 . 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2.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 . 寿终正寝名噪一时兼容并蓄照猫画虎 B . 无疾而终名垂青史兼容并蓄按图索骥 C . 寿终正寝名垂青史博采众长照猫画虎 D . 无疾而终名噪一时博采众长按图索骥
    3. (3)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B . 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C . 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都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D .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 8. (2021高二下·许昌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汉乐府民歌《上邪》有言: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以冬天打雷和夏天下雪这两种罕见的天气现象来表明自己捍卫誓言的决心。,但当二者同时出现时,就变成了一种很少见的天气——“雷打雪”。冬季雷电天气少是因为天气寒冷干燥,加之太阳辐射弱,剧烈的对流运动很难形成。我国受大陆冷气团控制,特别是在下雪的时候,地面温度一般来说在2℃以下,不利于对流发展形成雷雨云,。在下雪期间同时打雷或者看到闪电似乎有点奇怪,但事实上,。如果同时满足降雪和雷电发生的条件,“雷打雪”天气便可能出现。

  • 9. (2021高三上·安岳月考)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2月10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目标的第一步,环绕火星获得成功!作为火星探测任务中技术风险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制动捕获的机会是唯一的,在完成第四次中途修正后,“天问一号”就进入到了合适的窗口期,精准地踩下“刹车”,一步到位迈入预定环火轨道。“天问一号”计划于今年5—6月择机实施火星着陆,开展巡视探测。着陆巡视器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定区域实施软着陆。

四、 作文(60分)
  • 10. (2021高三上·安岳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你要爬山,就得爬到山顶,否则一跌倒就会跌倒谷底;有人说,何必执着于山顶的风光,何不安心享受山腰的景色?

    有些人认为该持续奋斗,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岂能中途而废?如果因为一点点小小的成绩就心满意足,实在不是心怀大志者所为。

    有些人主张不要劳心于名利、焦虑追逐,如果不断追逐更多的钱、更高的地位,何时才是尽头呢?安心享受身边的风景也是人生乐趣之一。

    要求:从以上材料分析,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