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1-10-08 浏览次数:7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0分)
  • 1. (2023高一上·钦南月考) 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说明(    )
    A .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B . 商王的权力高度集中 C . 商王的权力大于神权 D . 宗法制主导政治统治
  • 2.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姓氏寻根”“族谱编修”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郡县制 D . 科举制
  • 3.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促进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大转型的措施是( )
    A . 承认土地私有 B . 重农抑商 C . 建立县制 D .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 4.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

    A . 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 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 . 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 . 都主张“礼”、“法”并用
  • 5.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李白在《古风》中赞叹道:“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 )
    A . 建立了皇帝制度 B . 实现了国家统一 C . 实行三公九卿制 D . 修筑了长城
  • 6.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开始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7.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与下列文本材料反映的朝代相符合的选项是( )

    ·对前朝地方行政设置做出调整

    ·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出现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

    ·书写材料得到重大改进

    A . 选拔官员采用九品中正制 B . 儒学教育官方化 C . 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D . 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 8. (2023高一上·吴兴月考) 汉代共历29帝,享国407年。下列汉代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光武中兴   ②文景之治    ③汉武盛世   ④党锢之祸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③②④① D . ④①③②
  • 9.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孔子时代,儒家比较侧重强调“仁”和“礼”,而汉代儒家比较侧重强调“孝”,并有“汉以孝治天下”之说。据此推知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儒学深受黄老之学的影响 B . 察举制取代了军功授爵制 C . 汉武帝采取诸多尊儒措施 D . 汉代巩固统治的现实需要
  • 10. (2022高一上·花山期中)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分裂割据的时期,多民族国家政权并立,更替频繁。下列选项中对如图朝代填写正确的是( )

    A . ①东晋   ②前秦   ③梁   ④北周 B . ①西晋   ②前秦   ③吴   ④北周 C . ①东晋   ②前秦   ③吴   ④北汉 D . ①西晋   ②北魏   ③梁   ④北周
  • 11. (2022高一下·潮南月考) 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孝文帝迁都洛阳、汉化政策 B . 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 C . 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 D . 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 12. (2022高一上·昌吉月考)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两句诗反映的是谁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 )
    A . 唐高祖统治时期 B . 唐太宗统治时期 C . 唐玄宗统治前期 D . 武则天统治时期
  • 13. 下表反映了唐代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羁縻府州概况。羁縻府州在政治上隶属中央政府,拥有独立武装和征税权,对中央政府缴纳贡赋。由此可知,唐朝( )

    军政划分

    所辖羁縻府州

    羁縻府州主要隶属机构

    所辖地区主要少数民族

    地理区域

    关内道

    119

    安北、单于两大都护府

    突厥、回纥、党项、吐谷浑

    北疆

    河北道

    60

    安东大都护府

    突厥、契丹、高丽等

    东北

    陇右道

    249

    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

    突厥、党项、吐谷浑、西域各族

    西北

    剑南道

    261

     

    羌、南诏等

    西南

    岭南道

    92

    安南大都护府

    蛮、俚

    南疆

    A . 少数民族实现区域自治 B . 边疆治理呈现新突破 C . 民族交融使得边疆拓展 D . 中央集权逐步削弱
  • 14.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下列选官制度的标准按顺序:世官制(夏商周)→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宋),排列正确的是( )
    A . 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 . 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 . 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D . 血缘→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 15.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使相权。其目的是( )
    A . 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 . 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 . 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 . 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 16.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
    A . 农业生产的发达 B . 对外交流的繁荣 C . 西域都护的设置 D . 泉州口岸的开放
  • 17.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汉武帝设刺史,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专制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
    A . 分割地方权力 B . 对地方官的监察 C . 发挥文官作用 D . 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 18. (2023高一上·广东期中)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

    A . 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 .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 . 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 . 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 19.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王安石变法的最突出效果是( )
    A . 财政收入大大增加 B . 兴修许多水利工程 C . 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D . 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 20.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A . 汉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元朝
  • 21.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唐朝以来设立三司使一职,让其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行政关系隶属于丞相,地位仅次于丞相,称计相。宋朝建立后采取改革措施,让三司使脱离丞相的控制而总管财政,自成独立的体系,直接对皇帝负责。宋朝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 )
    A . 提高三司使的行政权 B . 通过分化事权以加强皇权 C . 分割丞相的财政权力 D . 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 22.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下列选项能准确概括从宋到元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
    A . 繁荣与开放 B .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C . 早期国家的产生 D . 分裂走向统一
  • 23.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宋元时期,出现了许多少数民族政权,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 . 契丹族——金朝 B . 党项族——西夏 C . 女真族——元朝 D . 蒙古族——辽朝
  • 24.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洁白的哈达、浓香的青稞酒、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美丽的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的标志是( )
    A . 市舶司的设置 B . 中书省的确立 C . 宣政院的设立 D . 驻藏大臣的设置
  • 25. (2022高一上·官渡期中) 《元史•地理志》:“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元朝采取的措施是( )
    A . 推行郡县制度 B . 设置枢密使 C . 实行三省制 D . 实行行省制度
  • 26.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唐朝后期,太湖流域的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前期没有出现过进士的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进士,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士人影响力“南重北轻” B . 政治权力中心转向南方 C . 南方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D . 科举取士规模不断扩大
  • 27.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A . 经济重心南移 B . 政权并立 C . 城市经济活跃 D . 民族交融加强
  • 28.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北宋地理学家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吴自牧在《梦粱录》中也说“风雨晦暝时, 唯凭针盘而行”。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 )。
    A . 宋朝出现了指南针 B . 宋朝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 C . 指南针用来预测天气 D . 中国是最早出现指南针的国家
  • 29.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宋词数量巨大,近人唐圭璋主编《全宋词》及孔凡礼编《全宋词补辑》录存作品达2万余首,可考作者1430多人。词在宋代文坛占统治地位,与唐诗前后相辉映。宋词的繁荣(    )
    A . 得益于社会政治的稳定 B . 导致诗歌走向了衰落 C . 是时人素质提高的反映 D . 迎合了市民生活需要
  • 30.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朱子语类》载:“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朱熹强调的“理”是(   )
    A . 超越时空的精神实体 B . 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C . 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 D . 追求幸福的物质欲望
二、材料解析题
  • 31.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问题:

    1. (1) 概括材料一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2. (2) 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 32.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变化(节选)

    时期

    饮食文化特色

    先秦时期

    贵族饮食有“八珍”之说,对用料、烹饪、数量、餐具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士大夫之下“不以鼎食”。

    秦汉时期

    外来食物黄瓜、菠菜、胡萝卜、简香、芹菜、扁豆、大葱、大蒜登上国人餐桌,炸油饼、芝麻糊、烧饼等受到热捧。

    隋唐时期

    士人任官或升迁举办“烧尾宴”招待亲朋同僚,意指“鲤鱼跃龙门,烧鱼尾升”。唐诗中还大量提到西域胡家酒店和胡姬。

    两宋时期

    “北麦南稻”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烧饼、饺子、包子、刀削面等散布于江南市镇,通宵达旦沿街叫卖。

    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忽必烈力主的“测羊肉”火锅风行全国,“乳扇”也由蒙古大军带到大理;朱棣迁都后,实现了“南京板鸭”与“北京烤鸭”的混搭。美洲马铃薯、玉米成为底层国人充饥的主食。顺治、康熙时代的“满汉全席”则将中华饮食文化推向新高度。

    ——摘编自王学奏《中国饮食文化史》

    材料蕴含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诸多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所拟论题明确,阐述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