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中国书法艺术
②体现了中国汉字象形特征
③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
④展示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
材料一:儒家学说中有下列名言警句:“民为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博施济众”“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养浩然之气”“舍生取义”“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材料二: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何相关?”王阳明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三: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材料 西方的人文主义源于古希腊,主张人是具有理智、情感和意志的独立个体,西方人文精神关注更多的是作为个体的人。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为学”的,“为学”就是指一个人要通过对知识无尽的探索,力求使自己成为独立的、具有自由意志的人。而中国的人文精神,习惯于从人与人的关系中去体认一切,将人视为群体的一分子,而非个体。可以说,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为道”的,人是有伦理道德自觉的互动个体。
——摘自吴惠红《中西人文精神异同探析》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西方传统思想对“人”的认识有何不同?结合孔子和古希腊思想家的主张简要说明这些差异。
材料一 徐光启(1562——1633)积极学习西方自然科学。他1607年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前六卷,还建议开展分科研究。如果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科学院”,但徐光启开创的“格物穷理之学”没有在中国产生近现代科学。
——据中央电视台电视片《徐光启》整理
材料二 利玛窦(1552——1610)……把传教与儒学相结合,谓之“合儒”、“补儒”、“趋儒”,一言以蔽之,尽量中国化。……利玛窦编绘的地图,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为了迎合中国是世界中央的观念,他把子午线从世界全图中央向左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中央。(如图)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弗郎西斯·培根(1561——1626)……提出了实验归纳的方法,这对科学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培根在历史上的另一项贡献是倡导组织科学研究学会,这个设想在他生前没有实现,但17世纪中期英国创立了皇家学会,后来又创立了英国科学促进会,都是受培根的启迪。这些机构的出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根据苏智良主编上海高中历史拓展型课程教材整理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