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1-10-21 浏览次数:8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 1. (2024高一上·云阳县月考)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 .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 .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 .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 .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 2. (2023高一上·钦南月考) 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官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    )
    A . 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 . 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C . 有相互融合的特点 D . 最终达到殊途同归
  • 3.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汉书·儒林传》中写道:“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材料表明汉代儒学地位的迅速提高主要得益于(   )
    A . 儒家学派重视教育 B . 儒家学者对儒学的新发展 C . 汉政府的大力提倡 D . 研习儒学的士人阶层壮大
  • 4.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董仲舒认为,只有人的结构能与天地偶合:成人有骨366节,与一年的天数相符;大骨12节,与一年之月数相符;体内有五脏,与五行相符;外有四肢,与春夏秋冬四季相符等。董仲舒的这一主张(   )
    A . 意在强调天人合一 B . 合理解释了春秋大一统 C . 是儒学的理论基础 D . 推动了儒学哲学思辨化
  • 5. (2020高二上·吉林期中)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
    A . 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 . 宇宙便是吾心 C . 有理而后有气 D .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6.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王夫之提出“天理”存在“人欲”之中,批判“存天理,灭人欲”,还要求富民大贾成为“国之司命”。这些思想主张(   )
    A . 反映当时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B . 反映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有所动摇 C . 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D . 反映工商业发展后市民阶层的一些要求
  • 7.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顾炎武认为“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他重申宋人黄震的见解,认为“理具于吾心而验于物”,要破除理学“空谈之性”的弊端,必须回归经学。据此可知,顾炎武(   )
    A . 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 具有近代启蒙思想意识 C . 意在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D . 重实学,提倡经世致用
  • 8.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古代中国科技著作往往以“经”命名,如医药学的《黄帝内经》《难经》《本草经》,数学的《算经十书》,还有天文经、星经、茶经、水经等,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这反映了古代科技发展(   )
    A . 具有儒学化特征 B .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C . 为封建统治服务 D . 注重实用性
  • 9.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某学者在论中国画的特质时说:“诚如诗人发现逃避都市竞争的最好出处是自然,以及哲学家在自然里寻求道德的典范和人生的指引,画家也在悠悠的溪旁沉思,在深山中忘怀了自己,感到这种莫名的精神在这些无言而永恒的事物中,比在纷扰的人生和人们的思维中,表现得更清楚。”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的中国画是(   )
    A . 诗画同源的世俗风情画 B . 追求道德规范的人物画 C . 类型多样的工笔花鸟画 D . 崇尚自然的文人山水画
  • 10.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梁启超说:“国民之文明程度低者,虽得明主贤相以代之,及其人亡则其政息焉,譬犹严冬之际,置表于沸水中,虽其度骤升,水一冷而坠如故矣。”……仅凭“圣主”,光绪帝“乾纲睿断”是不能取得改革成功的。这反映了梁启超 (   )
    A . 对百日维新失败感到遗憾 B . 强调国民素养的重要性 C . 放弃资产阶级改良道路 D . 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 11.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的。”由此推断,材料中“他们” (    )
    A . 提倡民主科学 B . 坚持“中体西用” C . 主张维新变法 D . 宣传马克思主义
  • 12.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魏源在《海国图志》主张“奏仿钦天监用西洋历官之例,行取弥利坚、佛兰西、葡萄牙三国各遣头目一二人,赴粤司造船局,而择内地巧匠精兵以传习之”,“并延西洋陀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工匠习其铸造,精兵习其驾驶攻击”。据此可知魏源(   )
    A . 形成了系统学习西方的思想 B . 是近代化运动实践的先驱 C . 改变了贵华贱夷的传统观念 D . 为洋务思想形成奠定基础
  • 13.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清末时“革命青年”,“五四时期”是“新青年”,后来则是“进步青年”。其中,“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与解放,“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B . 十月革命和一战的影响 C .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 14.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分析道,小农经济在中国广泛存在和发展,而且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中国的矛盾斗争和连绵不断的封建军阀割据混战,使得红色政权的存在获得了缝隙,革命的发展大有回旋余地。毛泽东意在强调(    )
    A . 坚持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B . 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 . 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D . 工农武装割据的可行性
  • 15.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1986年,邓小平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成为世界人民知晓的名言。“白猫黑猫”论所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
    A . 独立自主 B . 实事求是 C . 团结一致 D . 戒骄戒躁
  • 16.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 . 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 .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 . 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 . 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 17.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 . 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B . 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 . 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D . 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 18.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 .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 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 19.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A . 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 . 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 . 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 . 直接民主削弱神话的影响
  • 20. (2022高三上·南昌月考)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当雅典人进行公共事务的讨论……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美德,否则城邦将不存在”。他强调雅典的存续得益于(   )
    A . 规范的公共事务决策程序 B . 积极参政的公民群体 C . 良好的道德风尚 D . 发达的城邦教育
  • 21.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   )
    A . 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 . 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 . 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 . 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 22. (2024高一下·安化月考) 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
    A . 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 .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 .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 .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 23.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1550年出版的人物传记中,记述了13~16世纪意大利许多杰出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欧洲北部城市的一位读者在写给瓦萨里的信中说:虽然我未到过意大利,但感谢上帝,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这表明(  )
    A . 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各地盛行 B . 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 C . 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D . 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
  • 24.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高举着“人文主义”旗帜,有人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有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还有人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上述言论旨在表达(    )
    A . 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B . 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C . 把人从专制和等级的藩篱中解放出来 D . 依靠情感恢复人类本善的天性
二、材料解析题(共3个小题,共52分)
  • 25.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人的觉醒的时期。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一些黄族因为种种原因往往离弃宗国,避入他邦,重新入仕,加入到异姓大夫的行列中。不仅贵族、游士弃宗族而不顾,就是普通民众也开始试图离开宗族和家长,他们积聚私财,分家另过,逐渐形成不同于大家族的小家庭。春秋时期,人们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尚未达到哲学的高度,孔子本人也很少谈到人性问题,战国时期,则出现了“性善”、“性恶”、“性无善恶”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冯雪俊、高锦花《论春秋战国时期人的觉醒》

    材料二: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崇尚自然、超然物外而风流自赏的生活方式。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提到,魏晋时期是“人的觉醒”时期。而这种觉醒带来的是自由,是对个性的张扬,是对自我意识的突出。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吴玉娟《以“人的觉醒”为主线的阮籍玄学美学研》

    材料三:戊戌变法失败后,粱启超坚定地提出:“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了,然而,所有的“黑暗”与“罪恶”非但没有根除,反而卷土重来。孙中山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这使孙中山从不遗余力地奔走于革命事业转而冷静地思考中西民族性的差异,探索在中国进行更为必要的“心理建设”的途径。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道:“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

    ——谢毓洁《试论近代中国“人的觉醒”》

    1. (1) 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人的觉醒”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人的觉醒”的时代背景。
    2. (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三人的共同认识,分析近代中国“人的觉醒”的背景和意义。
  • 26.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时期

    人物活动及主张

    春秋战国

    孔子周游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

    唐宋时期

    韩愈扛起儒学复兴的大旗。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穷天理。

    明清之际

    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王夫之: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晚清时期

    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康有为:“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宪法乃维新之路”。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 27. (2020高二上·简阳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封建制度的巨大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巨大的政治体系,……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教阶制。最后,它本身就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地产的整整三分之一。要在每个国家内从各个方面成功地进攻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

    材料二16世纪伟大的宗教改革使得互不了解的各国人民突然接近起来,并且通过新的共同信仰,紧密联合在一起。维登堡大学教授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系统阐发了宗教改革的主张,得到大多数师生的支持。该大学的自由教育吸引了布鲁诺前往。加尔文在巴黎大学受过严格的思想训练,他的《基督教原理》被认为是16世纪最有学术价值和最严谨的宗教著作。他创办了日内瓦学院,毕业的传教士被派往荷兰、英国等地;他领导的宗教改革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并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加尔文教是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真正的宗教外衣。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和《大革命与旧制度》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大学对推动宗教改革发挥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