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繁荣、开放、文化多元的背景 ②科举制确立使中国下层文人自信乐观进取③太平盛世为人们提供闲适的生活环境 ④唐朝诗人富有想象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气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 (贞观年间) 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赦其死亡,授之生业 ( 谋生之业 ),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
——《资治通鉴》
材料一 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 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 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 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 摘编自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二 江南……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 ( 百姓 ) 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 ( 门上环钮 ) ,盖东西之极盛也。
—— 摘自《宋书》
材料三 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 根据 1907 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
材料四 拓跋魏自北鄙之平城,迁都洛阳,兴学校,作均田,崇儒术,弃胡俗,而一切改从汉制, 实为魏之极盛时代……诸族遂大受汉族之同化……国中一切制度文物, 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
—— 摘自 1913 年《共和国教科书 ·本国史:上卷》和 1928 年《初中本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