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题一 认识生物

更新时间:2021-10-11 浏览次数:144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3七上·昆明期末) 下列说法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 . 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 都具有呼吸系统 C . 细胞都具有分化能力 D . 都能生长和繁殖
  • 2. (2023七上·芦溪期中) 2021年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某市想了解市民生育三孩的意愿,最好采用(   )
    A . 观察法 B . 调查法 C . 归纳法 D . 实验法
  • 3. (2023七上·小榄期中) 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下列生命现象中,与含羞草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
    A . 鲸鱼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 B . 雄蛙鸣叫招引雌蛙抱对 C . 小刚躲开树上掉下来的树枝 D .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 4. (2024九下·甘谷模拟) 下列诗句和谚语中所蕴涵的生物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A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包含的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 B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动物的繁殖行为 C .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使水变绿的主要是藻类植物 D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 5. (2022七上·长沙期中) 读唐代诗人王维的优美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     )
    A .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 . 生物有遗传的特性 D .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 6. (2021七上·普宁期末)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 扫地机器人 B . 钟乳石 C . 油松 D . 烤鸭
  • 7. (2023七上·五莲月考) 小明在课外调查小区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蚂蚁、蜜蜂以及各种景观植物。下面是小明同学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请帮他指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    )
    A . 都有一定的结构 B . 都能由小长大 C .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 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 8. (2020七上·青岛月考) 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这体现了生物(   )
    A . 需要营养 B . 能进行呼吸 C . 能生长繁殖 D .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9. (2011·内江) 下列诗句或成语中,不包含生殖现象的是(    )

    A . 探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
  • 10. (2014·衢州)

    如图甲所示是小科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影响”的实验,一周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情况最有可能是图乙中的(  )

    A . B . C . D .
  • 11. (2020七下·赣榆期中)

    某同学在载玻片上滴甲、乙两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把甲乙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在甲培养液左侧放少许食盐(如图所示).发现草履虫从甲培养液转移到乙培养液中.说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是(    )

    A . 生物能繁殖后代 B . 生物能进行呼吸 C . 生物体能由小长大 D . 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 12. (2011·茂名) 下列各项生物特征中,属于兔的特征是(  )

    ①鳃呼吸   ②肺呼吸   ③卵生   ④胎生   ⑤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⑥心脏二心房二心室.

    A . ①④⑤ B . ②③⑥ C . ②④⑥ D . ①③⑤
  • 13. (2019七上·全州期中) 下列现象与其生物所反映的特征匹配错误的是(  )

    A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 B . 同卵双生的孪生姐弟相貌相似﹣生物的遗传 C . 燕子低飞带雨来﹣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 14. (2023七上·曾都期中) 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15. (2016·菏泽) 下面所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相符的是(  )

    A . 生物具有遗传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 . 生物能影响环境﹣仙人掌能够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 C . 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木耳从朽木中获取有机物 D . 生物需要排出体内废物﹣人体内的部分代谢终产物随汗液排出
  • 16. 《秋思》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句中“树、鸦、马”三种生物共有的特征是( )

    A . 都能进行生长和繁殖 B . 都有反射现象 C . 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D . 都能遗传,不会发生变异
  • 17. (2018·沈阳)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 恐龙化石 B . 电脑病毒 C . 智能机器人 D . 结核杆菌
  • 18. (2022七上·高邑期中) 食堂工作人员对学生每天的饭菜都要随机采集,部分留样,供有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其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 比较 B . 抽样检测 C . 作出假设 D . 生物分类
  • 19. (2020七上·庆云月考) 生命世代相续,生生不息。下列诗词没有体现生殖现象的是(  )
    A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B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 .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D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20. (2024八下·陕西期中)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下列关于人和桃树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都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B . 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 桃的花和人的耳朵都属于器官 D . 桃的树皮和人的皮肤都属于保护组织
二、判断题
三、实验探究题
  • 31. (2019六上·泰安月考)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随机调查了六年级100名学生在2018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制定合理的
    2. (2) 兴趣小组采用的调查方法是(选填“抽样调查法”或“普查法”)。
    3. (3) 为了使调查结果真实可靠,他们在选取样本时应(选填“以男生为主”“以女生为主”或“随机抽样”)
    4. (4) 分析图中数据,六年级学生的发病规律是
    5. (5) 对于预防感冒,你有什么建议?
四、综合题
  • 32. (2020七上·新丰期中) 资料分析:

    生活离不开生物,我国古代有很多诗词都和生物相关:

    古诗一: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诗二: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根据学习到的生物知识回答问题:

    1. (1) 在古诗《秋思》的描写中中属于生物的有:,它们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答出两例);非生物有:
    2. (2) 在古诗《游园不值》中“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的特征;“红杏出墙”是为了多争取阳光,制造有机物,以利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的特征;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果实掉落会长成一颗新杏树,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的特性;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现象。
    3. (3) 若制作马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和杏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你应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33. (2020六上·肥城月考) 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 (1) 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 (2) 猫生小猫属于
    3. (3) 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4. (4) 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5. (5) 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6. (6) 猫捉老鼠的现象属于
    7. (7) 猫和老鼠的身体都是由构成的。
  • 34. (2020七上·河东月考)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如表是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表,请仔细分析并回答问题:

    1. (1) 人口普查从科学探究的方法来看属于调查,调查时首先明确,制定合理的
    2. (2) 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
    3. (3)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记录和整理,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统计,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年增长率呈现逐年趋势.在我国总人口中,男女性别呈现出的特点是男性(多于、等于、少于)女性,请你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4. (4) 请在如图的坐标图中画出第五次普查的全国人口的总数直方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