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恩施市白杨坪乡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6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30分)
  • 1. (2020九上·恩施月考)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直接有利于解决这一矛盾的措施有(   )

    ①加强财政对民生领域倾斜      ②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

    ③齐心协力打好扶贫攻坚战      ④依法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 (2020九上·恩施月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对此,下列评论不正确的是(    )
    A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B . 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C .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唯一力量 D . 创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3. (2020九上·恩施月考) 近年来,“创客”“互联网+”“创新2.0”等新概念,在国内各种媒体和领导人的讲话中,成了高频词汇。这表明(    )

    ①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唯创新者进

    ②生活的每一领域,生命的每一步都呼唤着创新

    ③传统行业已经不需要存在了

    ④创新是时代的召唤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4. (2020九上·恩施月考) 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因为(    )

    ①道德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法律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②法律要靠人来实践,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的支撑和滋养

    ③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5. (2020九上·恩施月考)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此,我们应该(    )

    ①实行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宣传

    ②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③厉行法治,弘扬法治精神

    ④直接参与到司法案件之中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2020九上·恩施月考) 年年岁岁有春晚,岁岁年年颇不同。2020央视春晚可谓是为百姓奉上了一道除夕文化大餐,亮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主要表现在 (    )

    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排斥一切外来文化
    ②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④展现中国风貌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7. (2024九上·盘锦期末) 赵先生因讨要拖欠的工程款,被当地派出所刑拘。“法律是听我说的,我是代表执法的,我就是法,随时刑拘你……”派出所所长张某这样说。要批驳张某的言论,下列适合作为论据的有(    )

    ①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②法律具有强制性

    ③执法机关更要维护法律的尊严    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8. (2020九上·恩施月考) 92岁的黄旭华为了国家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以身许国,30年没回过老家,黄旭华的事迹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____要求。(    )
    A . 文明、和谐 B . 爱国、敬业 C . 公正、法治 D . 富强、民主
  • 9. (2020九上·恩施月考) 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是(  )

    ①科学立法,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②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③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④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0. (2020九上·恩施月考) 观察漫画,文化遗产保护要“警钟长鸣”,这是因为它 (    )

    ①有利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②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发展

    ③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解答题(共9小题,70分)
  • 11. (2020九上·恩施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20多年来,平均年龄仅35岁的“北斗军团”以“万无一失”的工作态度先后将54颗卫星精准送入太空。参研参建的400多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为北斗升空应用保驾护航,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合奏了一曲大联合、大团结、大协作的交响曲,孕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这是中国航天人在建设科技强国征程上立起的又一座精神丰碑,是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既血脉赓续、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质的宝贵精神财富

    1. (1) 从一代代航天人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滋养?
    2. (2) 有人认为,北斗系统的成功,就是新型举国体制自主创新的成功,个人的创新微不足道。请你评析这种观点。
  • 12. (2021九上·揭西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材料二: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前沿科技企业研发的抗疫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例如云知声的智能语音电子病例系统已在厦门、广西、北京等地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上线使用;邀博智能的远程检测病原微生物机器人,通过远程遥控操作可检测实验室内的病毒;疫情防控作业智能六足机器人项目、非接触式快速AI识别+体温检测系统等项目投入使用,众多科技成果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1) 从创新的角度,谈谈材料一中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这一提法的必要性。
    2. (2) 结合材料二,谈谈抗疫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会对我国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 13. (2021九上·渭南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三五”时期,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强化了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农业供给侧改革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放管服”改革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各级党委政府依靠改革应变局开新局,增强了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从放宽市场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到出台外商投资法、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坚持开放共赢,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材料二: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 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困境,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 000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1. (1) 阅读材料一,“十三五”时期的各项举措凸显了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请说出这一特色,并谈谈其重要意义。
    2. (2) 阅读材料二,请运用“共享发展成果”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主要得益于哪些经验。
    3. (3)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实现下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请把你的行动写在留言册上。
  • 14. (2020九上·恩施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春,意味着向上的活力。小闽同学踏着青春的脚步,开展研学活动。让我们品读小闽的研学日记,见证祖国的发展,感受青春的力量。

    【日记一:青春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每一分钟都让我们感受到中国腾飞带来的震撼。

    中国一分钟:“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运算750亿亿次、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

    【日记二:改革创新】

    在“新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砥砺前行”墙报上,摘录有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重要讲话:“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

    1. (1) “中国一分钟”体现了我国的科技现状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向改革开放要动力”的理由。
  • 15. (2020九上·恩施月考) 民主建设

    【民主建设】下面是道德与法治老师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分享的两则资料,请你阅读探究。

    资料一:2020年5月22日至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胜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290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商国是、共谋发展。

    资料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1. (1) 围绕资料一, 两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将他们对话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2. (2) 根据资料二,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发展好哪些民主制度?
  • 16. (2020九上·恩施月考) 法治进程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民法典中关于禁止“高空抛物”这一规定,有人说,民法典明确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守护百姓的“头顶安全”,这是一部良法!也有人说,民法典对高空抛物等有了回应,但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1. (1) 民法典的通过对于新时代的中国有何意义?
    2. (2)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两人观点的理解。
  • 17. (2020九上·恩施月考) 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也是新中国条文最多的一部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对于民法典的通过,同学们发表了以下观点。

    甲:民法典是良法,颁布意义重大。

    乙:有了良法,就能建设法治国家。

  • 18. (2020九上·恩施月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浙江杭州富阳区戴家墩路是一条典型的老城区道路,过去时常因停车问题“剑拔弩张”。为此,戴家墩路所在的后周社区成立了“请你来协商·后周居民议事厅”。居民、沿路商户、物业公司、社区民警、交警、城管、特邀政协委员等21名代表参加协商,充分发表意见和诉求。最后各方达成一致意见:戴家墩路划上车位、设立禁停标志、交叉路口及停车场入口附近不划车位……

    材料二:民法典颁布施行,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10次审议,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次组织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针对意见反映集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专门召开座谈会,今年两会期间又根据各方面意见作了100余处修改……

    材料三: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了省政府关于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报告共有七方面内容,包括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等。

    1. (1) 材料一中后周社区的做法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哪一形式?这种形式有何优势?
    2. (2) 民法典的编纂过程反映了法治的什么要求?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3. (3) 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政府的职能是什么?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 19. (2020九上·恩施月考) 材料一“‘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要提高政府为民办事效率,让老百姓办事更便捷,同时欢迎群众监督。”台州市此项改革领跑全省,“最多跑一次”正成为常态,群众办事只需“进一个门,找一个人,盖一个章”。

    材料二:某市委、市政府召开机关作风建设大会,通报了市级机关“万人评议”的结果。在回收的10312份评议表中,尽管满意率达99.3%,但群众也提出了6948条批评意见和建议。

    材料三: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组联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通过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协商,不断增加人们的公共参与,提高决策质量、增强相互信任、提升民主素养,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

    1. (1) 材料一反映了法治政府行使权力奉行哪一基本准则?
    2. (2) 我国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是什么?
    3. (3) 材料二表明公民通过哪种方式行使民主权利?这种方式有什么意义?
    4. (4) 为更好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作为公民,我们能做些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