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②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③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④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⑤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⑥由H2(g)、I2(g)和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时间 水样 | 0 | 5 | 10 | 15 | 20 | 25 |
Ⅰ( ) | 0.40 | 0.28 | 0.19 | 0.13 | 0.10 | 0.09 |
Ⅱ( ) | 0.40 | 0.31 | 0.24 | 0.20 | 0.18 | 0.16 |
Ⅲ( ) | 0.20 | 0.15 | 0.12 | 0.09 | 0.07 | 0.05 |
Ⅳ( ,含 ) | 0.20 | 0.09 | 0.05 | 0.03 | 0.01 | 0 |
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途径I:C(s)+O2(g)=CO2(g) ΔH1<0 ①
途径II:先制成水煤气:C(s)+H2O(g)=CO(g)+H2(g) ΔH2>0 ②
再燃烧水煤气:2CO(g)+O2(g)=2CO2(g) ΔH3<0 ③
2H2(g)+O2(g)=2H2O(g) ΔH4<0 ④
则途径I放出的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II放出的热量;ΔH1、ΔH2、ΔH3、ΔH4的数学关系式是。
②H2(g)+ O2(g)=H2O(l) ΔH2=-285.8kJ/mol
③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3=-1370kJ/mol
试计算④2CO(g)+4H2(g)=H2O(l)+C2H5OH(l)的ΔH=。
反应I:2H2SO4(l)=2SO2(g)+2H2O(g) ∆H1=+551kJ/mol
反应Ⅲ:S(s)+O2(g)=SO2(g) ∆H3=-297kJ/mol
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
序号 |
V(过氧化氢溶液)/mL |
V(氯化铁溶液)/mL |
二氧化锰质量/g |
反应温度/℃ |
V(水)/mL |
结论 |
1 |
10 |
2 |
0 |
50 |
8 |
|
2 |
10 |
2 |
0 |
30 |
8 |
|
3 |
10 |
0 |
1 |
30 |
a |
①实验1、2研究的是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表中数据a的值应该为;实验2、3研究的是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③如果实验3中30s时共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11.2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则用过氧化氢表示的0~30s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min)。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
②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以收集到40mL气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第一步反应历程为:2Fe3++H2O2=2Fe2++O2+2H+
第二步反应历程为:;
②该小组预测同为第四周期VIII族的Fe、Co、Ni可能有相似的催化作用。查阅资料:CoxNi(1-x)Fe2O4(其中Co、Ni均为+2价)也可用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如图表示两种不同方法制得的催化剂CoxNi(1-x)Fe2O4在10℃时催化分解6%的H2O2溶液的相对初始速率随x变化曲线。
a.由图中信息可知法制取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更高。
b.推测Co2+、Ni2+两种离子中催化效果更好的是。
一定条件下,将1 mol CO与3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 ,其他条件不变,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填字母序号)
a.c(H2)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CH3OH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 减小
①当起始 =2,经过2 min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40%,则0~2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H2)=,平衡常数K=。(保留2位小数点)若此时再向容器中加入CO(g)和CH3OH(g)各0.4 mol,达新平衡时H2的转化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当起始 =3时,达到平衡状态后,CH3OH的体积分数可能是图象中的点(选填“D”、“E”或“F”)
Ⅱ. 用H2还原CO2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合成CH3OH (不考虑副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ΔH<0。恒压下,CO2和H2的起始物质的量比为1:3时,该反应在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平衡产率和有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分子筛膜能选择性分离出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