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②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③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④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⑤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⑥由H2(g)、I2(g)和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①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数目,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②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③的反应速率一定比的反应速率大
④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能增大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⑤恒温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⑥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⑦如果使用催化剂,可使反应物所有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多,则反应速率加快
⑧如果使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则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⑨如果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但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可以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⑩如果使气体分子间距离减小,可以使所有的活化分子间的碰撞都成为有效碰撞
①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污的效果好
②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由于溶液中
③在显碱性的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④水电离出的和与盐电离出的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结合,引起盐溶液呈酸碱性
⑤天然弱碱性水呈碱性的原因是其中含有较多的、等离子
⑥焊接金属时用浓的溶液除锈与盐类水解无关
⑦生活中用泡沫灭火器扑灭小型火灾,运用了盐类的水解原理
⑧在滴有酚酞的溶液中慢慢滴入溶液,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
实验目的 | 操作步骤及现象 | |
A | 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溶液与溶液混合后平分到两支试管,一支加入溶液,另一支加入 , 第一支试管中溶液颜色较深 |
B | 测定NaClO溶液的pH | 取一张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NaClO溶液滴于试纸的中部,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得出结论 |
C | 证明酸性: | 向溶液中滴入过量溶液,无气泡冒出 |
D | 将溶液加热蒸干 | 最终得到白色固体,成分为纯净的 |
①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恰好中和,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醋酸(填>、=或<)盐酸。
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填字母:①表示盐酸,②表示醋酸)
a. b. c. d.
已知:
①过程I中,需将及时分离出去,目的是。
②过程II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③整个过程中,的作用是。
容器 | 甲 | 乙 |
反应物投入量 | 、 | 、 |
平衡时的浓度(mol/L) | ||
的体积分数 | ||
混合气体的密度(g/L) |
①下列情况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
a.共价键断裂同时有共价键形成
b.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②分析上表中的数据,有以下关系:;(填“>”、“<”、“=”)。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②此时若保持容器温度和体积不变,向其中再加入和 , 则平衡(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
①已知 , 其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 则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②工业生产用氯乙烷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获得乙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已知:为速率方程,研究表明,浓度减半,反应速率减半,而浓度减半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则反应速率方程式为(用含有k的表达式表示)。
①催化剂效果最佳的反应是(填“曲线I”“曲线II”或“曲线III”)对应的反应。
②b点,v(正)(填“>”,“<”,“=”)v(逆)。
③若此反应在a点时已达平衡状态,a点的转化率比c点高的原因是。
④c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①该反应的0(填“>”“<”“=”),
②0(填“>”“<”“=”),③在低温下,该反应自发进行(填“能”或“不能”)。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编号 |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 滴定前盐酸的体积读数/mL | 滴定后盐酸的体积读数/mL |
1 | 20.00 | 1.20 | 23.22 |
2 | 20.00 | 1.21 | 29.21 |
3 | 20.00 | 1.50 | 23.48 |
①此次滴定时选择的指示剂为。
②则待测NaOH溶液的平均浓度是(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①酸式滴定管水洗后在装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润洗2~3次
②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③锥形瓶未干燥,有少量蒸馏水
④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⑤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
⑥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反加一滴NaOH溶液,颜色无变化
⑦酸式滴定管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⑧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测定原理:(方程式未配平)
测定步骤:步骤一,准确称量20.00g样品,配制成100mL溶液。
步骤二,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稀酸化,用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两次,平均消耗溶液16.00mL。
①如何判断到达滴定终点?。
②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