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1-11-02 浏览次数:11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
  • 1. 科学家设想利用激光清理太空垃圾,用大功率激光迎面照射太空垃圾,使其表面金属温度升高,直接(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变成气体向前喷出,从而减速变轨,坠入大气层烧毁。
  • 2.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原理制成的。当温度计内部的液柱静止时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3. (2020九上·涡阳月考) 我国北方冬天取暖用的“暖气”通常用水作为输运能量的介质,这是因为水的大。
  • 4. 有一种鞭炮无需用火点燃,只要用力将鞭炮甩向地面使它与地面发生猛烈碰撞就可以引爆鞭炮,其实这个过程是通过的方式,使鞭炮内火药的增加,温度升高,达到其着火点而引爆。
  • 5. 小明同学在参加今年中考体育考试的过程中,其身体消耗的总能量为 4.2×105J,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g 干木柴所释放的热量(已知q干木柴=1.2×107J/kg)。
  • 6.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热量的损失,根据图象上的相关数据分析计算可得出,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 7. 某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在1min内曲轴转动3000圈,做功冲程推动活塞一次做功1200J,该内燃机工作时的功率是W。
  • 8. 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J/m3 , 它的物理意义
  • 9. 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美容行业应运而生,最常见的是利用静电喷绘技术给汽车喷漆,喷漆时在高压静电场作用下,从喷枪喷出来的漆雾带有负电荷,这种带负电的漆雾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带有正电荷的工件飞去,利用原理吸附在工件表面,从而完成喷漆。
  • 10. 热机效率η是指机械做的有用功与机械完成这些有用功所消耗的能量的比值。用P输出表示机械输出的功率,m表示单位时间消耗的燃料质量,q表示燃料的热值。则η=
二、单选题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B . 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 . 内能小的物体一定不能向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热量 D . 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 12. 如图所示,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 用橡胶棒接触金属球,金属箔一定带正电 B . 如图是汽油机的吸气冲程,将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吸入气缸 C . 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D . 水蒸气冲开橡胶塞,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13. (2020九上·芜湖期中) 图甲为某物质的凝固图象,从图中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 第12min时的内能大于第15min时的内能 C . 第2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混合态 D . 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将不变
  • 14. 对下列诗词中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B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C . “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 .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 15. 如图为部分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弱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丝绸会失去电子 B . 用丝绸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正电 C .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是异种电荷 D . 用丝绸摩擦过的橡胶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是同种电荷
  • 16. (2019九上·兰州月考) 有两个温度和质量都相等的金属球,先将甲球放入盛有热水的杯中,热平衡后水温降低了 ,把甲球取出,再将乙球放入杯中,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 ,若不计热量损失,则两球比热容的大小关系为( )
    A . B . C . D . 无法判定
三、多选题
  • 17. 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效率一定越高 B . 燃料的热值越大,效率一定越高 C . 热机做一定的有用功,消耗的燃料越少,效率一定越高 D . 热机做功越快,效率一定高
四、实验题
  • 18. 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除如图所示器材外,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有
    2. (2) 组装器材时,要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
    3. (3) 从开始加热到固体粉末全部熔化,这一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物质温T/℃

      32

      38

      42

      45

      47

      48

      48

      48

      49

      53

      56

      58

      59

      物质状态

      固态

      固液共存态

      液态

      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的坐标纸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 (4) 根据图像和物质状态,可以初步得出结论,该固体熔化时∶
  • 19. 如图甲是小明用来“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

    1. (1) 实验中应取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倒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食用油,通过比较来比较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填“加热时间”或“升高的温度”)
    2. (2) 下表是小明实验时记录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加热时间/s

      0

      20

      40

      60

      80

      水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食用油的温度/℃

      20

      25

      30

      35

      40

      图乙中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则(选填“A”或“B”)反映水的吸热升温情况。

    3. (3)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的吸热能力更强;利用实验数据还可以算出食用油的比热容是J/(kg℃)。
  • 20. 某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比较“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收集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燃烧前水的温度t1/℃

    燃烧后水的温度t2/℃

    煤油

    25

    44

    菜籽油

    25

    34

    1. (1) 实验中除需要装置相同甲、乙两杯水的初温和质量相同之外,还应保持相同的物理量有
    2. (2) 根据实验数据,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3. (3) 该同学在加热前用天平测出烧杯中水的质量及油灯中煤油和菜籽油的质量,根据Q=Q , 利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算出了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和燃料热值表中的数值相比较发现偏小了很多,可能的原因是(____)。
      A . 煤油和菜籽油没有完全燃烧 B . 烧杯吸收了部分热量 C . 测出的煤油和菜籽油的质量偏小 D . 煤油和菜籽油燃烧放出热量的散失到空气中一部分
    4. (4) 另一组同学计划用两种燃料将初温和质量相同的水加热至刚好沸腾,他们比较,来反映这两种燃料热值的大小关系。
五、计算题
  • 21. 利用某型号家用天然气灶把质量为 0.5L初温为20℃的水烧开至沸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2×107J/m3。求∶
    1. (1) 在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 (2) 如不计热量损失,需要燃烧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
  • 22. 可燃冰将成为未来主要替代能源。已知 1dm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3×106J。求∶
    1. (1) 可燃冰的热值是多少焦每立方米?
    2. (2) 一辆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所受牵引力为200N,如果以50L的“可燃冰”为燃料可以连续行驶630km,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 23. 汽车出厂前需要测试,某次检测过程中,汽车保持恒定功率在水平路面做直线运动,测得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汽车运动中所受阻力2000N且不变,发动机效率为40%,10s 后油箱还剩10L汽油(汽油热值q=3.3×107J/L)。求∶

    1. (1) 汽车的功率;
    2. (2) 10s 内牵引力做的功;
    3. (3) 10s 后该车最多还能继续行驶的路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