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0...

更新时间:2022-01-11 浏览次数:34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18分)
    1. (1) 王于兴师,,与子同仇。
    2. (2) 玉户帘中卷不去,
    3. (3) ,尘满面,
    4. (4) ,心念旧恩。
    5. (5) 且放白鹿青崖间,
    6. (6) 《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7. (7) 《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
    8. (8) 《将进酒》借曹植痛饮为例,表现自我忧愤不平、纵情于酒的句子是:
  • 2. (2023高二上·渭滨期末)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刘经理想提拔刚来半年的小李,副经理发来短信:“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 B . 王老师在和同事意见相左时,总能小心地避开争议,团结同事,可谓“君子和而不同”。 C . 陈教授做研究有时会参阅一些跨界的学术资料,他深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 D . 老庄方正持重,可单位里仍然时有闲言碎语传入他耳,他不禁感慨:“树欲静而风不息!”
  • 3. (2021高二上·奉贤月考)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在技术伦理观层面,“以道御术”的观念始终统辖着技术活动的职业伦理意识、生态伦理意识和社会伦理意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古代诗意技术得以畅通无阻地顺利前行

    ②并在更高的层面上追求一种审美的精神境界

    ③在伦理道德全方位的规范和约束之下

    ④始终没有偏离“善”的轨迹

    A . ④②③① B . ④③①② C . ①④③② D . ③①④②
  • 4. (2021高二上·奉贤月考) 根据下面《红楼梦》经典的人物出场描写,对人物判断恰当的一项是(   )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A . 贾宝玉 B . 薛蟠 C . 王熙凤 D . 王夫人
二、阅读(62分)
  • 5. (2021高二上·奉贤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中国的“诗史”传统

    ①中国是一个深具历史感的国度。以至于凡是在诗歌史上被称为“诗史”的作品几乎都被视为是伟大的,因为这些诗歌的内容指向了确凿可证的具体史事,因而其价值不证自明。而我们在阅读诗歌时,也早已习惯从诗歌中寻找各种历史信息,诸如作者的生平、家世、交游等,以为谈史的资助;而罔顾诗人殚精竭虑地在格律和形式之间铺排、展开其诗艺、美学、情感和思想。这种阅读倾向不仅在普通读者中常见,即使对于具有良好文史修养的专业批评家而言也是如此。但与普通读者喜欢在作品中搜索年、月、日、地理、人物等直接的历史信息不同,目光如炬的批评家往往更喜欢从诗歌的比兴、美刺、讽喻等修辞中去窥测诗人的政治态度和立场,从而将多义的诗歌指向具体而又特定的历史语境。

    ②久而久之,我们已习惯在诗歌阅读中另辟通往历史的蹊径,并发展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诗史互证”——来配合这一阅读目的。清初以来,著名学者钱谦益、朱鹤龄、仇兆鳌、浦起龙等人注释杜诗,姚文燮、王琦等人注释李贺诗,朱鹤龄、姚培谦、冯浩、张尔田等人注释李商隐诗,都试图将孟子“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理论与“诗史”理论结合起来,通过对诗中的比兴等修辞手法及典故、词义的训释来阅读诗人如何在诗中传达对重大现实事件的看法,从而形成一套娴熟运用于诗歌阅读并服务于历史学的“诗史互证”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经过近代著名学者刘师培、邓之诚、陈寅恪等人的发挥,至今仍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学术界。

    ③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对于“以诗为史”的阅读传统的追捧,在很大程度上是盲目的。在现实的研究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大量生硬的拼凑,或以纪史功能作为诗歌的主要价值,或将诗歌中的比兴、美刺牵强附会于上层社会中重大、秘密的政治事件,更有甚者,将“诗史”作为一种阅读标准,强加于古人甚至于今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诗歌之上,只要诗中出现与时事交涉者,即可誉其为“诗史”。这一阅读方法的滥用非但不能为现有的研究开拓新的思路,反而遮蔽了诗歌阐释的丰富的可能性。

    ④实际上,“诗史”一词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是不可随意运用的。历史上仅有宋末、明末清初两个时代的诗歌作品被当时或后世较多地尊称为“诗史”,这两个时代都存在史官缺席、史料贫乏的问题,而诗歌因为篇幅短小,诗人可随时随地利用诗歌这种形式来记载所思所感,所以,诗歌可用来补充历史叙述的不足。然而,对宋元以来的绝大多数时代而言,公私的历史记载均十分丰富。相对于整体的历史记载(上至帝王的起居录、实录,下至民间的野史、笔记)而言,片段的、经验性的诗歌中的历史记载实在渺小到可以忽视。或许个别杰出的诗人的触角涉及到历史记载所忽略的地方,但这也是因为创作观念的转变,使得诗人乐意记载和描述某些重大或特殊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同治、光绪以来,诗歌的纪事功能更是在不断地被边缘化。

    ⑤这么说,自然不是一笔抹杀诗歌的记录功能。诗歌本是诗人面对世界的重要思考结晶,但凡人生所要面对的事情,诗歌自然均有所涉及。记载历史,本是诗歌众多功能中的一项。诗歌当然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历史的阅读。今日来看,“以诗为史”的阅读,可以让诗歌在政治史、文化史、社会史、物质史、情感史、性别史、医疗史等众多不同的历史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不过,上述的阅读必须建立在如下认识之上: 最后方可曲径通幽,由诗歌的微妙门径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真实、丰富的历史阐释空间。

    (选自张晖《中国的“诗史”传统》有删改)

    1. (1) 第①段中“几乎”一词不能去掉的理由是
    2. (2) 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
    3. (3) 第④段写宋末、明末清初的诗歌作品的作用是
    4. (4) 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⑤段方框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充分了解诗歌的体制和美学,掌握语言文字的细微之处

      ②而非用来简单证明历史的文献材料

      ③才不至于对诗歌的意义及某些历史信息误判

      ④充分明白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献

      ⑤熟悉同一时代诗歌文本的趋同与差异

      A . ①⑤③④② B . ④②①⑤③ C . ④③①②⑤ D . ①③④②⑤
    5. (5) 下列对“诗史”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史”是指在诗歌史上具有最高价值的作品。 B . “诗史”一词的适用范围只受历史时代的限制。 C . “诗史”是部分具有记载历史功能的诗歌作品。 D . “诗史”是古典诗歌“以史为诗”的创作传统。
    6. (6) 作者对“诗史互证”这一阅读方法持什么态度?简要阐释。
  • 6. (2021高二上·奉贤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童年随之而去(节选)

    木心

    (节略部分内容提示)母亲、姑妈等人在睡狮庵请和尚做佛事。“我”随着在山上呆了一段时间后,天天吵着要回家,终于——

    回家啰!

    走出山门时,回望了一眼 ——睡狮庵,庵是小的啊,怎么有这样大的庵呢?这些人都不问问。

    家庭教师是前清中举的饱学鸿儒,我却是块乱点头的顽石,一味敷衍度日。背书,作对子,还混得过,私底下只想翻稗书。那时代,尤其是我家吧,“禁书”的范围之广,连唐诗宋词也不准上桌,说:“还早。”所以一本《历代名窑释》中的两句“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我就觉得清新有味道,琅琅上口。某日对着案头一只青瓷水盂,不觉漏了嘴,老夫子竟听见了,训道:“哪里来的歪诗,以后不可吟风弄月,丧志的呢!”一肚皮闷瞀的怨气,这个暗趸趸的书房就是下不完的雨,晴不了的天。我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写个“逃”,怎么个逃法呢,一点策略也没有。

    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那碗却有来历——我不愿吃斋,老法师特意赠我一只名窑的小盂,青蓝得十分可爱,盛来的饭,似乎变得可口了。母亲说:“毕竟老法师道行高,摸得着孙行者的脾气。”

    我又诵起:“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母亲说:“对的,是越窑,这只叫盌,这只色泽特别好,也只有大当家和尚才拿得出这样的宝贝,小心摔破了。”

    每次餐毕,我自去泉边洗净,藏好。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这船要起篙的当儿,蓦地想起:

    “碗!”

    “什么?”母亲不知所云。

    “那饭碗,越窑盌。”

    “你放在哪里?”

    “枕头边!”

    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

    “回去可以买,同样的!”

    “买不到!不会一样的。”我似乎非常清楚那盌是有一无二。

    “怎么办呢,再上去拿。”母亲的意思是:难道不开船,派人登山去庵中索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

    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

    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

    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这河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卵,黛绿的螺蛳,青灰而透明的小虾……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鹧鸪在远处一声声叫。夜里下过雨。

    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啰……来啰……可是不见人影。

    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近来,我感到不祥——碗没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

    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盌,棉纸湿了破了,他脸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谢了他。捧着,走过跳板……

    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

    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碗飞掉了!

    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段梗的小荷叶,浮着,氽着,向船后渐远渐远……

    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

    对母亲怎说……那船夫。

    母亲出舱来,端着一碟印糕艾饺。

    我告诉了她。

    “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

    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盌,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那时,那浮氽的盌,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注释】①盌,一种敞口而深的食器。也作“碗”。

    1. (1) 文中两次写到“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请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
    2. (2) 下面对“我”的描写,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写个‘逃’”,运用动作描写,表现童年的“我”对僵化的学习内容、形式的强烈厌倦之情,以及对冲破“束缚”的向往。 B . “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运用动作细节描写,表现“我”对这个青蓝得十分可爱的名窑小盂特别珍爱的情感,以及害怕明早出发落掉的担心。 C . “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表现童年的“我”想要取回那个“盌”的执拗,以及“我”忘记带它回家的懊恼。 D . “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通过神态描写,表现童年的“我”望着顺水而渐行渐远的“盌”,进入无尽遐想的情境中。
    3. (3) 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对第(23)段划线句加以赏析。
    4. (4) 纵观全文,为什么说“我”的“童年随之而去”?
  • 7. (2021高二上·奉贤月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别房太尉

    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注释】①房太尉:房琯,唐玄宗时任宰相,与杜甫交情深厚。②谢傅:晋代名谢安。他在符坚率百万大军征讨时,还在与谢玄下围棋,从容击退了敌兵。徐君:典出《说苑》“吴季札聘晋,过徐,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殁,遂解剑系其冢树而去。”

    1. (1)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
    2. (2) 对这首诗的分析,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
      A . 首联中的“驻马”二字表现作者在故友目前流连盘桓,不忍离去。 B . 颔联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悲恸,令人倍觉寂寥哀伤。 C . 作者将房琯誉为“谢傅”“徐君”,是对故友生平功业的高度评价。 D . 整首诗阴郁深沉的氛围,也折射出诗人内心对国事的忧虑和叹息。
    3. (3) 尾联以景句结束,请对此加以赏析。
  • 8. (2021高二上·奉贤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①赵芬,字士茂,天水西人也。父演,周秦州刺史。芬少有辩智,颇涉经史。周太祖引为相府铠曹参军,历记室,累迁熊州刺史。抚纳降附,得二千户,加开府仪同三司。大冢宰宇文护召为中外府掾,俄迁吏部下大夫。芬性强济 , 所居之职,皆有声绩。武帝亲总万机,拜内史下大夫,转少御正。芬明习故事,每朝廷有所疑议众不能决者,芬辄为评断,莫不称善。后为司会,申国公李穆之讨齐也,引为行军长史,封淮安县男,邑五百户。复出为淅州刺史,转东京小宗伯,镇洛阳。 

    ②高祖为丞相,尉迥与司马消难阴谋往来,芬察知之,密白高祖。由是深见亲委,迁东京左仆射,进爵郡公。开皇初,罢东京官,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上甚信任之。未几,以老病出拜蒲州刺史,加金紫光禄大夫,仍领关东运漕,赐钱百万、粟五千石而遣之。后数年,上表乞骸骨,征还京师,赐以二马轺车,几杖被褥,归于家,皇太子又致巾帔。后数年,卒。上遣使致祭,鸿胪监护丧事。

    ③子元恪嗣,官至扬州总管司马,左迁候卫长史。少子元楷,与元恪皆明干世事。 

    【注释】①强济:精明干练。

    1. (1)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洛阳 ()           ②左迁候卫长史()      

    2. (2)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周太祖为相府铠曹参军(

      A.延长          B.率领            C.引导            D.推荐

      尚书左仆射(

      A.拜见          B.拜服            C.授予官职       D.拜谢

    3. (3) 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上甚信任之。 B . 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上甚信任之。 C . 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上甚信任之。 D . 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上甚信任之。
    4. (4) 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芬明习故事,每朝廷有所疑议众不能决者,芬辄为评断,莫不称善。

    5. (5) 第②段一再写朝廷对赵芬丰厚的赏赐,这样写的作用是
    6. (6) 最能体现“芬性强济”的两件事分别是
  • 9. (2021高二上·奉贤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大龙湫记

    李孝光

    ①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谽谺 , 犹蟹两鳌,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转缘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余沫进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向所见。

    ②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勃勃如苍烟,乍小乍大,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有斑鱼廿馀头,闻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掔,争欲取之,□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

    ③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注释】①谽谺(hān xiā):山深貌。这里指山高险。        ②矼:桥。

    1. (1) 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 B . C . D .
    2. (2) 对第①段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用“从者心掉”侧面表现大龙湫水势浩大。 B . 以“西北巨石”反复烘托大龙湫雄奇之美。 C . 庵中如暴雨至,突出诺讵那庵离瀑布很近。 D . 先生赞美之言,更加突出瀑布的奇伟壮美。
    3. (3) 对第②段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日落时分,因只顾欣赏一轮明月而迷失道路。 B . 大龙湫美好意境令作者沉浸其中,忘记归路。 C . 日落林深,前路难行,迷失道路,索性赏月。 D . 日落而归路难寻,便可穿林赏月,慢慢前行。
    4. (4) 分析第②段“鱼闻声远去”这一场面描写的作用。
三、作文(70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