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C2H5OH(g)=C2H5OH(l) ΔH2=-Q2kJ·mol-1(Q2>0)
③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3=-Q3kJ·mol-1(Q3>0)
若使23 g液态乙醇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kJ)为( )
①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②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③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④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⑤N2和H2的浓度之比达到1:3;⑥v(N2)正=3v(H2)逆;⑦2v(H2)正=3v(NH3)逆;⑧每有1mol N≡N键断裂就有6 mol N-H键形成
①加 NaCl 溶液 ②加 NaOH 固体 ③加 CH3COONa 固体 ④升高温度 ⑤将块状铁改为铁粉 ⑥将稀硫酸改用 98%的浓硫酸
ΔH=+88.6kJ·mol-1
则M与N相比,较稳定的是 。
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 ΔH=-1176kJ·mol-1 , 则27g铝粉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化学键 |
C—H |
H—H |
C≡O |
O—H |
键能/kJ·mol-1 |
413 |
436 |
1076 |
463 |
则△H1=kJ·mol-1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请回答下列问题:
a.及时分离出 CO 和 H2O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已知:a. △H1=+489.0kJ·mol-1
b. △H2=+172.5 kJ·mol-1
则 △H=。
①T1T2 , △H0(填“>”“=”或“<”)。
②一定温度下,在容积相同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加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容器 | 甲 | 乙 |
反应物投入量 | 1 mol CO2、2 mol H2 | a mol CO2、b mol H2、c mol CH3OH(g)、c mol H2O(g) |
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的0.8倍,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 c的取值范围为。
化学反应 |
平衡 常数 |
温度/℃ |
|
500 |
800 |
||
①2H2(g)+CO(g) CH3OH(g) | K1 | 2.5 | 0.15 |
②H2(g)+CO2(g) H2O(g)+CO(g) | K2 | 1.0 | 2.50 |
③3H2(g)+CO2(g) CH3OH(g)+H2O(g) | K3 |
①据上述反应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用K1、K2表示)。500 ℃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H2(g)、CO2(g)、CH3OH(g)、H2O(g)的浓度(mol·L-1)分别为0.8、0.1、0.3、0.15,则此时v正(填“>”“=”或“<”)v逆。
②在3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已知c(C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曲线Ⅰ所示,若在t0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Ⅰ变为曲线Ⅱ和曲线Ⅲ。
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Ⅱ时,改变的条件是;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Ⅲ时,改变的条件是 .
实验序号 |
实验温度(K) |
酸性KMnO4溶液 |
草酸溶液 |
去离子水 |
溶液褪色时间 |
||
c(mol/L) |
V(mL) |
c(mol/L) |
V(mL) |
V(mL) |
t(s) |
||
① |
298 |
0.02 |
2.0 |
0.10 |
4.0 |
0 |
t1 |
② |
T |
0.02 |
2.0 |
0.10 |
3.0 |
a |
8.0 |
③ |
343 |
0.02 |
2.0 |
0.10 |
3.0 |
a |
t2 |
④ |
373 |
0.02 |
2.0 |
0.10 |
3.0 |
a |
t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