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充分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
②表明人大代表依法行使了提案权和表决权
③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④有利于人大代表科学民主决策,积极回应民生关切
①党加强对立法工作的领导 ②国家制定,以法律代替道德
③公众参与,让立法彰显民意 ④民法典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①互联网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②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意识不断增强
③国家的治理水平和能力全依靠人民 ④国家在决策过程中实行民主集中制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①公民参与民主生活,有反映诉求的渠道 ②公民要严格执法,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③公民的民主权利进一步扩大 ④公民要理性、公正、客观地反映意见
①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②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①行政机关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②我们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③体现政府的各项工作都已经非常完善 ④行政机关认真履职,依法行政,倾听民声
①“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启示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②“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启示我们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③“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启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④“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启示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才能真正推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某校九年级(6)班同学掀起了学习“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热潮。该班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将“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绘制成下图:
材料一: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 260条,其内容涉及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下图),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材料三: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弘扬法治精神,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探究背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于2020年11月3日公布。《建议》不仅提出关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总体目标,全篇也融贯着法治理念。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建议》中的法治“味道”,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探究一:《建议》提到: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运行和监督机制,促进司法公正,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探究二:以人民为中心,是《建议》的一个指导思想和原则。在这一方面,法治也起到独到作用。《建议》提出,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探究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理念。《建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特别强调,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