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65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35分)
  • 1. (2021八上·灌云月考) 用楷书抄写下列句子,要求正确、规范、美观。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2. (2021八上·灌云月考)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加点汉字写拼音。

    kuì()退  bǐng()息  juān()刻   国shāng() 翘()首

  • 3. (2021八上·灌云月考) 下面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一丝不苟     惨绝人还   振聋发聩  单精竭虑  摧枯拉朽  眼花潦乱 如梦初醒  锐不可挡

  • 4. (2021八上·灌云月考)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句子。
    1. (1) 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
    2. (2)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 (3)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 (4) 晓雾将歇,;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 (5) 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
    6. (6) 《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动物的角度写早春景色的诗句:
  • 5. (2021八上·灌云月考) 下面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她小心翼翼、一丝不苟地熨着每一个褶痕和贴边。 B . 听了朋友的劝告后,李阳如梦初醒 , 不禁悔恨自己当初错失良机 C . 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但超越的勇气。 D . 王刚的文章大胆针砭时弊,振聋发聩 , 受到人们的好评。
  • 6. (2021八上·灌云月考) 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    )
    A . 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B .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C . 《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 D .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南朝齐粱时思想家。有《陶隐居集》
  • 7. (2021八上·灌云月考) 名著阅读。
    1. (1)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国籍)记者,当时为了在国统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
    2. (2) 《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
二、阅读·赏析(55分)
  • 8. (2021八上·灌云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 (1) 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 (2) 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9. (2021八上·灌云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各题。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1. (1) 解释加点的实词。

      略无处  阙()  

      凄异    引(

      二人对  酌(

      越钱塘,长江  绝(

    2. (2)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曩 者 愚 公 年 且 九 十 而 移 山 今 吾 辈 方 逾 六 旬 何 老 之 有

    3.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4. (4) ①《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②《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10. (2021八上·灌云月考) 结合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小鬼》的阅读,完成各题。

        ①一天早上,我遇见了一队号手。他们都是少年先锋队员,不过是小孩子。因此我停下来对其中一个号手谈话时,就采取了一种多少是父辈的态度。他穿着网球鞋、灰色短裤,戴着一顶褪了色的灰色帽子,上面有一颗模模糊糊的红星。但是,帽子下面那个号手可一点也不是褪色的:红彤彤的脸,闪闪发光的明亮眼睛。他告诉我,他今年十五岁,四年前在南方参加了红军。

        ②“四年!”我不信地叫道“那么你参加红军时准是才十一岁啰?你还参加了长征?”

        ③“不错,”他得意扬扬有点滑稽地回答说,“我已经当了四年红军了。”

        ④ “你为什么参加红军?”我问道。

        ⑤ “我的家在福建漳州附近。我常常听村里的人讲起红军,说红军帮助穷人。我们的家很穷。我们没有地。收成一半以上拿来交租,所以我们老是不够吃。冬天,我们烧树皮汤喝。我总是挨饿。有一年,红军来到漳州附近。我翻过山头,去请他们帮助我们的家,因为我们很穷。他们待我很好,暂时把我送到学校去读书,我吃得很饱。几个月以后,红军来到我们村子上。地主、放债的和做官的都给赶跑了。我家分到了地。”

       ⑥红军里有许多像他一样的少年,被亲切地称为“小鬼”。他们全都是自己做主参加红军的。我记得在甘肃碰到一个,山西人,是逃跑的学徒。他被卖给山西洪洞县附近一个镇上的一家店铺,红军到来时,他同另外三个学徒偷偷爬过城墙,参加了红军。我问他为什么当红军,他回答说:“红军替穷人打仗。红军是抗日的。为什么不要当红军呢?”

       ⑦我 遇见一个十四岁的少年,他曾经是上海一家机器厂的学徒。他同三位同伴历尽各种危险,到了西北。现在是无线电学校的学生。他说不惦记上海,他在上海没有什么牵挂,而他在那里有过的唯一乐趣是望着商店橱窗里的美味食品——这他当然买不起。

       ⑧在苏区,少年先锋队员的任务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过路旅客,看他们有没有路条。他们十分坚决地执行这项任务,把没有路条的旅客带到当地苏维埃去盘问。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被几个少年先锋队员喝令站住,要看他的路条,否则就要逮捕他。

        ⑨ “但是我就是彭德怀,”他说,“这些路条都是我开的。”

        ⑩ “你是朱总司令我们也不管,”小鬼们不相信地说,“你得有路条。”他们叫人增援,于是有几个孩子从田里跑来。彭德怀只好写了路条签了字,交给他们,才能继续上路。

        ⑪总的说来,“红小鬼”精神极好,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到任何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在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 (1) “红小鬼”参加红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依据文章回答。
    2. (2)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他穿着网球鞋、灰色短裤,戴着一顶褪了色的灰色帽子,上面有一颗模模糊糊的红星。但是,帽子下面那个号手可一点也不是褪色的:红彤彤的脸,闪闪发光的明亮眼睛。

    3. (3) 文章8-10段写了一件什么事?体现了“红小鬼”们怎样的品格?
  • 11. (2021八上·灌云月考)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5G产业研究专家冯媛在谈到中国5G技术为什么能领先全球这一问题时表示:在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的不同阶段后,5G技术领先来之不易。5G网络传输速率是4G的10—100倍。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5G是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重要支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

    材料二:疫情期间,在北京,由5G驱动的无人机在国家体育场附近发放口罩;在广州,数百辆无人驾驶汽车不停地对街道进行消毒;在南京,一些高中利用5G技术进行了远程考试。医疗领域发现了5G的更多用途,有100多家采用了5G系统的医院在新冠疫情期间进行了线上医疗会诊。

    (摘编自《参考消息》2020年5月8日)

    材料三:5G专家李正茂指出:现在凡是有“智慧”这个字眼的行业,基本都跟5G有关,这就是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基于这个变化,大多数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将会发生一些新变化。

    李正茂预测,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过去学校有围墙,今后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教育将是开放、公开、大规模的高质量教育。在5G的帮助下,距离将不再是教育难以逾越的鸿沟。

    5G将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李正茂解释称,人看电视时,对100毫秒的时延几乎没有感知,但在手术中,100毫秒时延可能造成患者生命危险,这是过去远程医疗手术无法进行的原因。5G时代,远程医疗的时延低至几毫秒,让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在广州,5G正被应用于机场安保。监控设备通过5G网络实现高清视频实时回传、即时分析。借助5G网络,白云机场还建立了统一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5G将让民航业的安全更有保障。

    (摘编自《环球时报》2020年5月19日)

    1. (1) 根据材料,下列对5G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5G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支撑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发展。 B . 中国5G技术领先世界来之不易,通信网络先后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等不同发展阶段。 C . 基于5G带来的非常本质变化,所有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已发生一些新变化。 D . 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在5G的帮助下,教育将会越过“距离”的鸿沟。
    2. (2) 请你为“材料二”拟写新闻标题。(不超过15字)
    3. (3) 根据材料,请概括出5G将给一些行业带来哪些变化。你觉得5G还能运用在什么领域呢?
  • 12. (2021八上·灌云月考)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①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今天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1. (1) 本文写了父亲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 (2) 请从人物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

      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3. (3) 第④段中写到油画《采石工》有何作用?
    4. (4) 作者在第⑤段中说“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文章开头和结尾又说“常常梦到”“忘不了”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这两者矛盾吗?为什么?
三、表达·交流(60分)
  • 13. (2021八上·灌云月考)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礼物”可大可小,可贵可轻,随着时间的流逝,“礼物”大都被消费了,但也有些特别的礼物被珍藏了起来。

    请你以“特别的礼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列提纲(包含三方面:题目、主要内容及主题、段落及大意)提纲;(2)文章内容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4)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