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

更新时间:2021-12-17 浏览次数:6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九上·金平期中) 化学在生活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生产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粮食酿酒 B . 电灯发光 C . 水变水蒸气 D . 液态空气制氧气
  • 2.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闻气体气味 B . 取用少量液体 C . 倾倒液体 D . 点燃酒精灯
  • 3. (2019·云南) 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 B . C . D .
  • 4. 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或现象

    解释

    A

    八月桂花,十里飘香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D

    1滴水中约有1.67×1021水分子

    分子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A . A   B . B   C . C   D . D
  • 5. 下列说法不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 . 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 . 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C . 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D . 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 6.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应理解为(   )
    A . 单质 B . 元素 C . 分子 D . 化合物
  • 7. 下列食品包装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腐败的是(   )
    A . 填充氮气 B . 填充空气 C . 填充稀有气体 D . 抽成真空
  • 8. (2018·通州模拟) 下图表示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图中y区域代表的元素是(   )

    A . Si B . Fe C . O D . Al
  • 9.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括号内为方法)错误的是(   )
    A . 二氧化碳和氧气(澄清石灰水) B . 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C . 木炭和四氧化三铁(观察颜色) D . 白酒和醋(闻气味)
  • 10. 2021年8月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在成都召开,传递火矩是重大体育盛会的传统,火炬中使用的燃料是丁烷,其化学式是C4H10。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

    ④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

    ⑤1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③④ C . ①②⑤ D . ①②④⑤
  • 11. 2021年3月22日是第29个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对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B . 经自来水厂处理后的生活用水是纯净物 C . 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人体健康 D . 使用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体污染
  • 12. 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3)会致癌,已被禁用,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3 C . +5 D . 无法确定
  • 13.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但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 .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 .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放热 D . 阳离子一定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 14.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没有变化 B .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 . 反应中的生成物均属于化合物 D . 示意图表示化合反应
  • 15. 下列图像能够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①电解水一段时间 B . 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 . ③一定质量的硫粉在过量氧气中燃烧 D . ④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二、综合题
  • 16.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1. (1) 下述三个反应的相同点是______(填序号)

      A . 都是化合反应 B . 都是氧化反应 C . 生成物都是固体 D . 都需要点燃 E . 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2. (2) 在做丙实验时,硫燃烧的现象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 (3) 将装置乙改装为如图所示装置,还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经测定,集气瓶的容积为250mL,在此实验中,观察到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为50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在保证整个装置不漏气的前提下,所用红磷的量必须,如果未冷却到室温便打开弹簧夹观察量筒内减少的水的体积,则实验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7.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③
    2. (2) 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不正确,请你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①
    3. (3) 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纯净的氧气,请写出反应文字表达式,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填字母)进行组装,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用毛玻璃片盖好后瓶口应向上放在桌面上,这样做的理由是
    4. (4) 小梅欲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她用B来做反应装置,要想使该装置能更有效地达到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将锌粒放在带小孔隔板的(填“上方”或“下方”),如果她用G装置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导管口(填“a”或“b”,下同)端通入,医院里给病人输氧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也可以在氧气瓶和病人之间连接该装置,在集气瓶装半瓶水,将端接氧气钢瓶,通过观察就知道氧气的输出速度。
  • 18. 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D中X=
    2. (2) 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倍。
    3. (3) A和C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 (4) 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3个氢分子

      ②氯化钠中的阳离子

      ③高锰酸钾

      ④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 19. 某非金属元素R的氧化物中含有R40%,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计算:R的的氧化物化学式;R的质子数
  • 20. 蜡烛(主要含C、H、O元素)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变化。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
    1. (1) 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

    2. (2) 探究Ⅰ: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 (3) 探究Ⅱ: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 (4)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蜡烛在密闭容器中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提出猜想)

      猜想1:燃烧消耗完了容器内的氧气;

      猜想2:燃烧的产物含有大量CO2

      猜想3:燃烧的产物含有大量H2O

      (进行实验)

      实验一:在一密闭容器中点燃蜡烛至熄灭,抽取10毫升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吸收,发现石灰水始终没有变浑浊。

      ①你的结论:猜想不成立。

      ②从实验的科学性考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该实验过程中,没有生成CO2

      b.再多抽取一些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可能会变浑浊

      c.再增加一些饱和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可能会变浑浊

      实验二: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利用多功能传感器进行有关量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结束后,铝板表面有黑色固体颗粒,同时传感器采得实验前后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相对湿度

      氧气含量

      二氧化碳含量

      一氧化碳含量

      蜡烛点燃前

      48.4%

      18.7%

      0.058%

      0

      蜡烛熄灭后

      71.6%

      15.6%

      3.643%

      0.0182%

      ③由实验及结果分析,可知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三、综合应用题
  • 21.
    1. (1) Ⅰ:A、B、C、D、E五种物质都是己学化学内容中涉及到的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2. (2) 物质E的一种用途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
    3. (3)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A与C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4. (4) 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
    5. (5) Ⅱ: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最常用的A物质是,操作①的名称是,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回答一个即可)

    6. (6) 操作②主要是利用物质的(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四、计算题
  • 22. 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有咖啡因成分的咖啡、茶、饮料及能量饮料十分畅销。因此,咖啡因也是世界上最普遍被使用的精神药物,其化学式为C8H10N4O2完成填空
    1. (1) 咖啡因由种元素组成,咖啡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2) 2个咖啡因分子中含有个氢原子,咖啡因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最简比);
    3. (3) 97g咖啡因中碳元素的质量为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