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6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积累(10分)
  • 1. (2021八上·嘉祥月考)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溃退    首(qio)    首低眉(hàn)   和颜悦色 B . 要塞    刻(jun)    粗制造(làn)    振耳欲聋 C . 仲裁    然(qiǎo)    深痛疾(wù)    苍海桑田 D . 遗嘱 杀(lǜ) 振聋发(kuì) 诚惶诚恐
  • 2. (2023八上·山东月考)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演讲比赛中,张丽的演讲抑扬顿挫、慷慨激昂,赢得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B . 今年端午小长假期间,各地商家推出的名目繁多的打折、送礼等节日促销活动,令广大消费者眼花缭乱 , 简直都不知道该去哪里“淘便宜"了。 C . 著名演员王刚把和珅这个老谋深算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 , 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 在治安不好的年代,人流量大的火车站,容易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 3. (2022八上·平原期中) 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在这种分工下,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做的是壮工的工作。 B . 高尔基对他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100只眼珠”。 C . 在这条路上,我越来越认识到:只有这种知识, 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D,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

  • 4. (2022八上·平原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中国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仅在全球应对气候方面具有建设性意义,也有利于中国自身可持续发展。 B . 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玲珑塔”上北京冬奥会倒计时牌显示剩下不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冰雪之约”越来越近。 C . 2020年,第12版《新华字典》收录了“拼购”“刷屏”等网络词语,意味着一些网络词语已被广泛地使用和接受。 D . 周永开同志护林造林、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务实为民的感人事迹,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他始终如一坚守共产党人初心的崇高品质。
  • 5. (2022八上·平原期中)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其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既要有一个恰当的标题,也要合理安排正文结构。消息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 B . 新闻特写与消息都是新闻体裁。两者差异在于,新闻特写往往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消息则主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C .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相等,每句五字或七字,简称五律或七律。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二、三两联的上下句须对仗。刘桢的《赠从弟(其二)》即为五律。 D . 《记承天寺夜游》节选自《苏轼文集》。苏轼,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0分)
  • 6. (2021八上·嘉祥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婴嚶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月色入   户:窗户 B . 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流的水 C . 互相轩邈    轩邈:向高处向远处 D . 鸟相鸣    好:美丽
    2. (2) 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 . 好鸟相鸣,婴嚶成韵。 C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D .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3. (3)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是一篇著名的抒情散文,结构严谨,作者用记叙表达方式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 B . 甲文用传神的比喻,紧扣景物的特征,创设了一种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 C . 乙文主要运用描写,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写了富春江山水的壮美景象。 D . 甲乙两文都通过写景抒发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也流露出了作者不顺的惆怅之感。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 (5)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 7. (2022八上·平原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早归

    元稹

    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

    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

    1. (1) 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笼”与“影”两字的妙处。
    2. (2) 尾联写出了黄莺的哪些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8. (2021八上·嘉祥月考) 补充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牧人驱犊返,。(王绩《野望》)
    2. (2) ,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 (3) 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4) ,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 (5) 诗人崔颗在《黄鹤楼》中表达眺望故乡而不见,心生无限愁思的诗句是:
三、语言运用(5分)
  • 9. (2021八上·嘉祥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据国家航天局消息5月15日7时12分,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天问号探利器的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航天器首次奔赴火量,就“毫发未损”地顺利出现在遥远的红色星球上,完成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次壮举,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着陆后,“祝触号"火星车成功传回了遇测信号。天问一号任务火星着陆分为气动减速、伞系减速、动力减速、悬停避障与缓速下降四个阶段,历时“惊魂九分钟”。

    (节选自《中国航天报》2021年5月15日,有删改)

    材料二:“嫦娥奔月”、屈原《天问》,寄托了先民们的梦想和思考。观天象,制历法,古代科学家孜孜探求浩渺宇宙。新中国成立以来,“飞天揽月”的探索从未间断:二十世纪50年代,现代航天业艰难起步:7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上太空:今天,“天问一号”飞过广袤太空,着陆神秘的火星……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超越,铸就了中国航天精神。(公开资料整理)

    1. (1) 请给材料一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个字)
    2. (2) 探险过程中任何艰难险阻, 都抑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材料一的新闻在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在校园论坛上留言。请阅读上面两则材料,也在评论区写一条留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留言者

      评论区

      同学1

      星辰大海,我们来了!中国火星时代开启!致敬航天科技工作者,你们勇于挑战、追求卓越,是最可爱的人!

      老师1

      “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火神,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进行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 10. (2021八上·嘉祥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老红军和他的三个兵

    本报特约记者/杜树人

    12月3日,记者来到家住鞍山干休所的老红军余新元家。走进客厅,一幅雷锋的照片出现在眼前,雷锋的嘴角挂着微笑,像是在打招呼。“我就是余新元!”犹如洪钟响过,一双大手捂住了记者的手。落座后,记者同余老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亲热地唠了起来。

    “送”自己去当兵

    余老先是轻描淡写地谈了自己当兵后的76年。

    “1936年10月,红军来到会宁,会宁离我家不远。毛主席也来了,他讲话我去听过,好多话我没大听懂,但他说红军是咱穷人的队伍,这句话我听懂了。所以,我把放羊的鞭子一扔,当了兵。那时,我差一个月满13岁。”

    “我参加过大小500余次战斗。黄士岭战役,左腿被敌人机枪打成了马蜂窝,是白求恩主刀保住了我的腿;狼牙山反扫荡中,我与‘狼牙山五壮士’同在一个团,受伤后昏迷了200多天;百团大战中,我的屁股被炮弹炸出7个眼儿……”

    “我是1981年离休的,最后一站是鞍山军分区副政委。退休30多年来就干了一件事儿宣传雷锋。你看,我的聘书,一铁箱子都装不下。我是全国146所大中小学校的校外辅导员,还是多家单位的党课教员和顾问。30 年间,我作雷锋专题报告、上党课4000多场,听众差不多有400万人……”

    送雷锋去当兵

    接着,余老留着眼泪谈了送雷锋当兵的经过。

    “1959年底雷锋报名参军,当时我是辽阳市武装部政委。雷锋身高和体重都差一点点,评议时被拿了下来。我问小雷子,你现在拿38元8角5分工资,不是挣得挺多吗?雷锋回答说,我报名参军是想到前方打仗。听了雷锋的话,我一连叫了几声好。后来,雷锋搬到我家来住,一住就是58天。有一天改善伙食吃菜包子,我问雷锋,你当兵爸妈同意吗?雷锋把刚咬了两口的菜包子放下了,眼里全是泪水。雷锋是最后一个穿上军装的,那天他可高兴了。他对我和老伴说,首长,让我叫你一声爸爸吧!阿姨,让我叫你一声妈妈吧!走那天,我老伴给他买了背心、裤衩、毛巾,一直把他送到车站,嘱咐说。小雷子啊,阿姨希望你到部队好好干,当毛主席的好战士。”

    “雷锋牺牲的消息我是在《前进报》上看到的。我老伴把报纸递给我,流着泪说,咱那儿子走了,想到雷锋和我们全家相处的目子,想到跟雷锋经历的那些往事,我们全家人都哭了,连中午饭都没吃……”

    送郭明义去当兵

    再接着,余老笑着谈起了送郭明义当兵的经过。

    “1976年底,有一天郭明义的父亲来到我这,没进门就喊,老政委啊,我来找你啦!见到他,我就乐了。我说,啥事啊?他爸说,我今天来没别的事儿,就是送我儿子郭明义当兵。我问,检查上了吗?他爸说,检查上啦!我说,检查上了不就行了嘛!他爸摇着头说,行不行,今年检查上的可多了,听说走得少,反正你得让我儿子走上!我说,你怎么跟当年雷锋一样的调,还赖上我了是不是。我拿起电话,打给军分区动员科科长车文普,问了一下郭明义的情况。小车说,郭明义体检、政审都过关了。我说,郭明义他爸、他叔是鞍钢工人出身,郭明义是个好苗子,部队需要这样的,”“新兵出发时,郭明义代表全体新兵发言。郭明义精瘦!说话倒很有力量,我们要向雷锋学习,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前些日子,郭明义到我家来,我对他,,当雷锋传人,不能当带引号的,你说我说得对不对?郭明义说,对!对!”

    送老儿子去当兵

    最后,余老神情严肃地又谈起了老儿子余锦旗。

    “孩子们对自己要求都挺严,从不干越格的事儿,大格小格都不越。老儿子余锦旗1978年当兵,到部队后他给我写信,让我找人调动调动。我回信写了11页纸,我说你别埋怨老爹对你要求严,你不要和别人比,要和雷锋比。老儿子看我不开口,就闷着头干了下去。这小子干得还行,入伍一年多就被评为军区装甲兵优秀共青团员,入伍第二年就入了党,还当上了班长。1981 年年底,老儿子退伍回来被分到鞍钢最北的选矿场当工人。后来,公安局选警察,他被选中了。老儿子对我说,老爹,我最后一次求你,找人说句话,让我进一个条件好一点的公安分局。我摇了摇头。结果,老儿子被分到鞍山郊区一个分局,当上了一名侦查员。你知道干这行很危险,我天天担心。,老儿子干得挺出色,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鞍山市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青年卫士等,荣誉标兵得了一大堆!”

    告别余老时,余老和记者来了个拥抱。他把脸贴在我的脸上,紧紧的,紧紧的,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

    1. (1) 文中多次提及“雷锋”,请综合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2. (2) 文章最后一段中,作者为什么将“记者”这一称呼换成了“我”?
    3. (3) 读完这则新闻你了解到的最主要信息是什么?这将会对你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 11. (2021八上·嘉祥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风吹白鸽拨琴弦

    黄舒灿

    ①在伦敦的鸽子广场,我感受到的不只是异乡风情。

    ②这天,云淡风轻,我在熙熙攘的广场上慢慢逛,细细看,转眼间,一位老人映入眼帘。

    ③我驻足,观察着他:他穿着米黄色风衣,带着一顶黑帽子,鼻梁上,深色镜柜下镶着双深邃的蓝色眼睛。他坐在藤木长椅上,手拿着原木色吉他,独特的气质,合适的穿着,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④他布满皱纹的手,开始缓缓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绵延流出。我的目光停留在他的指尖,他的手法变化多端,节奏轻快,手指转换让我目不暇接。突然,他双眼微闭,身体有节奏地晃动。这不用琴谱的曲子,却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我心里不由得暗自赞叹。

    ⑤在他正前方的琴袋里,装满了铜币。这些铜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如此和谐。一面终了,我缓缓走上前,俯身弯腰,几枚铜币轻轻落下,声音清脆,这是我对他琴声的致谢。我望着他,笑了笑,本想夸管他的琴技高超,却觉得此刻无言胜有言,他也回报一个慈祥的笑容。

    ⑥我正准备转身而去时,又一曲响起。开始反复快奏回旋,似流水潺潺,清澈明丽。忽而节奏轻快,伴着拍打琴身,如二重要般奇妙。一会儿琴风又突转,像悲伤的颂歌,叙述着忧愁。最后,高亢激昂,让人赞叹。他好像在变着世间最高超的魔术,浮动的手影,颤动的琴弦,如此契合。

    ⑦这寻常的一幕,原来可以这么美好。我感到自己的内心产生了共鸣与应和。

    ⑧我不打算再去繁华的商店,便走向他对面的环石精,背靠着花坛,静静地坐着,远远地望着。无关风月,无关忧愁,我也微闭双眼,陶醉在这无限的美好中,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⑨“小姑娘,你也在听他弹吉他吗?”一位东方中年女士同问我,“对的”,我微笑回答。“其实你别以为他是卖艺的。我移居到剑桥五年了,常常在广场看到他。后来听人说他年轻时非常有才华,而且现在生活也很富足,但是他就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来这里弹吉他,本来只是为了传播快乐,后来竟有人把他当作卖艺的,给他钱。开始时他有些手足无措,但慢慢地,他认为这是别人对他音乐的背定心里也获得了坦然和更多的快乐,便欣然接受了。这么多年了,他积攒的情币全部拥给了红十字会用来教助那些因战争而流高失所的难民,他多么希望没有战争啊。我虽然不懂音乐,但我可以肯定,他从来没有弹过相同的曲子。”听后,我对老人又多了几分敬佩。长年累月,不弹相同的曲子,这得有多高的造诣?

    ⑩我朝他的方向望去。此时,不知他又在弹奏一首什么曲子。我忽然地发现,在他身旁, 有一群白鸽,这些白鸽扇动着翅膀,似一片白色的海洋。那情形,似乎是在为老人伴舞,相互配合得那么默契,好似多年的挚友。

    ⑪我呆若木鸡地驻足在这位老艺术家的面前,心潮涌动。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多的白鸽飞舞,也从来没有遇见过如此人物合一的震撼场面。

    ⑫突然,最后的曲子结束了,清风拂过,和煦的阳光透过调密的树叶洒落下来,碎成一地的金光斑,所有的白鸽都朝着蓝天的同一方向起……

    ⑬我朝他的方向,再次深深鞠了一个90度的躬。

    1. (1) 选文第⑥段老人的琴风是怎样变化的?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2. (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味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好像在变着世间最高超的魔术。

    3. (3) 试分析第⑫段中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4. (4) 请结合文章内容概述“老人”的形象特点。
    5. (5) 文章以“风吹白鸽拨琴弦”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贯析.
五、写作(共40分)
  • 12. (2021八上·嘉祥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曾说过:“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的确,他无愧于“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的科学家”这崇高赞誉。”袁隆平院士终其一生,把躬耕田野,把造福百姓的初心写进家国事业,风华正茂的你,想在自己的青春岁月里写下什么呢?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请以“把  ▲  写在青春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选好角度,补全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