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2-01-17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2021高二上·大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华传统文化崇尚以和为贵,重视人际和善、邻里和谐、家庭和睦,这些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方式。在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无讼”是一个重要理念。

    对于息事避讼,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表达过类似的态度。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这体现了儒家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尚“和”的主张。道家表达了谦和不争、不争而善胜的处世态度。法家虽然主张严刑重罚,但究其根本是希望通过法令滋彰来定分止争,并不希望天下纷扰不断。

    古代社会所倡导的“无讼”理念,并不是主张杜绝纷争以及解决纷争的诉讼,而是提倡努力减少纷争,并尽可能用不通过官方正式诉讼的方式解决纷争。我国古代有大量体现“无讼”的具体实践。比如,在民间倡导遇争谦让、息事避讼,也就是说,即便遇到争议,也通过谦抑退让平息纷争,尽量避免诉讼。再如,强调官吏公正裁判,以达到减少诉讼的目的。对于必须付诸诉讼的纷争,通过公正裁断、明辨是非、晓谕百姓,官吏尽快协调好利益关系,为百姓做好示范,从而减少类似诉讼的发生。还有一种重要方式是民间调处,即不通过诉讼来解决纠纷。我国古代有较为丰富的民间纠纷调处方式,比如,明朝颁布的《教民榜文》规定:“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不许辄便告官,务要经由本管里甲、老人理断。”

    “无讼”理念及司法实践对我国古代治理产生了较大影响。社会对“无讼”目标的追求,使得礼让谦和的道德观念备受推崇,而锱铢必较、睚眦必报则受到贬责,“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更加深入人心。着眼“无讼”目标,历代统治者在施行教化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对诉讼加以抑制。一方面,从制度上对提起诉讼的主体、时间、事由、形式、前置程序等予以限定,以此减少诉讼发生。另一方面,遏制滥讼,制裁和打击恶意兴讼、教唆诉讼的讼师、“讼棍”。“无讼”也体现了对古代统治者的要求,含有倡导统治者施行仁政之意。依据这种理念,统治者应“好生”“为善”做到“制五刑而不用”,以“其身正”而致百姓“无讼”,进而达到“至治”的境界。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讼”体现了我国古代社会人们对秩序的理解和追求。

    今天,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人们的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各类利益关系相互交织,各种社会纠纷也大量增加,诉讼案件数量逐年增长。然而,司法资源相对有限,司法机关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代表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强调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这一模式与传统的“无讼”理念有许多相通之处,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生动体现。

    当然,今天的时代条件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对“无讼”理念的借鉴,不能简单照搬历史上的某些做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纠纷的内容及复杂程度远异于前,而司法与其他矛盾纠纷解决方式的配合已有较好的制度基础和现实条件。因此,“无讼”理念的传承和运用,主要体现在解决矛盾纠纷时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等方面。我国正在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非诉解纷手段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努力使大量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

    与此同时,要强化司法对社会纠纷解决的引导作用,特别是通过司法案例明确司法对各种社会行为的判断,引导当事人对纠纷解决结果形成合理预期,为非诉化解纠纷提供示范。通过这些具体措施,推动人们对诉讼形成理性认识,正确对待和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抑制滥用诉讼权利、浪费司法资源的行为,让“无讼”文化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顾培东《认识传统社会“无讼”理念》)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儒、道、法三家思想家都曾提出过“息事避讼”的理念。 B . “无讼”并非杜绝诉讼,而是提倡要尽量减少纷争或不以官方方式解决纷争。 C . “无讼”不仅是对百姓的道德要求,也是对古代统治者倡导施行仁政的要求。 D . “枫桥经验”与“无讼”理念有相通之处,是我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传承的体现。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出发,引出要讨论的“无讼”理念。 B . 文章引用明朝的《教民榜文》,意在阐明古代社会“无讼”理念的真正含义。 C . 文章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历代统治者是如何实践“无讼”理念的。 D . 文章联系当今社会现状,指出“无讼”理念的积极意义,具有现实针对性。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古代有较为丰富的民间纠纷调处方式,使得一部分民间纠纷未进入诉讼阶段就得到化解。 B . 中国社会推崇礼让谦和,贬斥锱铢必较,这与长期以来社会对“无讼”目标的追求有较大关系。 C . 当代中国社会纠纷增加,诉讼案件增多,造成司法资源越来越有限,司法机关的压力也不断增大。 D . 现代社会纠纷与古代差别较大,司法制度比以前更为完善,但是依然可以借鉴传统的“无讼”理念。
  • 2. (2021高二上·大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红军这支革命的队伍,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陈云在《随军西行见闻录》中记载:“当我们行经剑河县附近之某村落时,见路边有老妇与一童子,身穿单衣,倒于路边,气息尚存。询之,始知为当地农家妇,秋收之后,所收获之谷米,尽交绅粮(地租),自己则终日乞食,因今日气候骤寒,且晨起即未得食,故倒卧路旁。正询问间,红军领袖毛泽东至,告以老妇所言。当时毛即时脱下毛线衣一件及行李中取出布被单一条,授予老妇,并命人给予白米一斗。老妇则连连道谢含笑而去。”故事体现红军始终把人民群众冷暖安危放在第一位,红军与人民群众军民一家,鱼水情深。红军长征途中所到之处,每个红军战士都牢记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爱护群众一草一木,做到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红军长征途中,每到一处,无论是住“老乡”家,还是露天宿营,队伍出发前总是要把住过的地方打扫干净,并挑水将老百姓的水缸盛满,完全归还向老百姓借用的东西,如有损坏就要道歉和赔偿。红军食用了群众的粮食、茶一定会公平付酬,如果物主不在家,红军离开时就会把钱放在物主家的香炉里或者礁窝里。

    (摘编自黄德林《长征精神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材料二:

    在长征途中,面对艰难困苦时,红军官兵讲的最多的话是“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面对严酷无情的自然环境,面对绝地断粮等生死考验,红军将士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强大敌人,靠的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信念。史料记载,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在漫漫征途中,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几十座高山险峰,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突破了人类生存极限。“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体现了高尚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长征胜利的基础,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动力。在新时代,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必须进一步保持和发扬这种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弘扬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压倒、征服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征服的大无畏精神。

    遵义会议后,在军事上,毛泽东根据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实际,正确指明了红军战略转移的方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红军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历经艰辛,胜利到达陕北;在政治上,把长征的“大搬家”变成北上抗日,广泛宣传我们党的政治主张,同张国焘主张南下并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思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与国民党和其他党派的关系上,逐渐由“反蒋抗日”转变为“联蒋抗日”,动员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人有能力左右自己的命运。

    (摘编自王相坤《深刻把握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

    材料三:

    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化加速推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与此同时,变革过程也遭遇世界局势动荡、网络安全和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的挑战。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需要弘扬长征精神,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有力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摘编自张文君《长征精神的永恒价值》)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长征途中,红军纪律严明,不侵占老百姓的生活物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B . 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不仅要面对敌军的围追堵截,还要面临其他各种因素的生死考验。 C . 在长征途中,穿越草地是红军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但红军还是用顽强意志战胜了困难。 D . 通过长征广泛宣传我们党的政治主张,改善了我们党与国民党和其他党派的关系。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云以纪实的手法,客观再现长征途中偶遇农妇的故事,体现了红军与人民群众军民一家,鱼水情深。 B . 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自己的命运,同张国焘的错误思想进行了坚决斗争,这样才使国共第二次合作有了可能性。 C .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面对艰巨任务,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已成为应对当前重大挑战、解决好国际争端的先决条件。 D . 长征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在当下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未来将会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中。
    3. (3) 新时代背景下,长征精神仍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材料二谈一谈长征精神对当下青年有何启示。
  • 3. (2021高二上·大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火灾[瑞士]保罗·拉斯科

    就在清洁女工倒空最后一张废纸、关上灯并锁好办公室的门后,文件档案里的纸张中间有团火苗开始摇曳起来,引子似乎是那一摞薄薄的工作申请表。急切的火花在文件夹硬壳上稍作平息,火舌舔着信件,几秒钟之内便将其悉数吞噬,只留下一团黑乎乎的灰烬。

    火舌从字母N开始,几分钟后便烧到字母表最后。它仍不满足,从档案柜蹿出,迅速沿塑料电缆线游走,气势汹汹地蔓延至电脑。此时电线发出的刺鼻烟雾引发了火灾警报器,自动洒水装置将射程内的一切,不管烧坏的还是未烧坏的,全部淋了个湿透,大大加重了毁坏程度。

    消防队赶到火灾现场时,发现马德尔公司的招聘和人事顾问办公室已经毁于一旦。全部档案文件都无法挽救,公司必须关门停业一段时间。在深及脚踝的水面上,漂着一张轻微烧焦的照片,上面是一个40岁左右女人的脸,带着一丝苦涩的微笑。一名消防员将这张照片带回了家,女人的眼睛让他想起一幅名画。

    “你是否富有远见和进取心?我们的客户——位于伯尔尼附近的一家金属行业公司——为满足现代需求已完成重组。公司新部门现有岗位空缺,急需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办公室经理(男女不限)一名。”

    “职位要求:有长期人事管理的经验,高中以上学历,受过记账/审计培训。有进取心、创造力和独立精神,此外还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年龄:25到40岁之间。”

    40岁以上的人不受欢迎,这种招聘广告劳拉见得多了。她刚刚过完42岁生日,已经拥有高级培训课程证书,其从业资格早就达到管理水平。几个月来她一直在努力寻找工作,但一次又一次被拒绝。大多言辞彬彬有礼:“不幸的是,我们必须通知你,在对收到的所有申请表进行仔细研究后,我们已经确定了一位更合适的人选。但这绝不意味着对你资格的质疑……”全都是冠冕堂皇的客套话。

    劳拉愤怒地将《招聘广告》杂志扔进角落,它扑通一声掉进了猫砂[注]里。

    日益加深的绝望已经开始在她脸上留下痕迹。她着手用化妆品来遮盖额头上的皱纹和通红的眼圈。她终于受到了邀请,下午5点到女性职业中心去参加面试。电话里,人事经理并未暗示她有多大希望,但至少她接到了面试通知。她心里没底,但她祈求好运的降临,也许这次就成功了。

    劳拉早到了几分钟,在老板的接待室里坐下,一个年轻女孩正一边打电话一边准备离开。显然,她就是岗位招聘栏里说的那种“亲切友好、意志坚定、长相漂亮、能承受压力的秘书”,如今随处可见。而在劳拉看来,这女孩就是挡在那间至关重要的办公室门前的一个小小打字员,傲慢无礼,肤浅易怒。

    她时常被这种大嘴巴的蠢女人挡住,并为自己遭受的羞辱而仇恨她们。劳拉做了自我介绍。此时大楼下面,一个小伙子坐在一辆租来的炫酷跑车里,正播放强劲动感的电子音乐,整个街区都遭了殃。显然小伙子是来接那个打字员的。

    接下来,劳拉越来越无法集中精力。这个社会太看重年龄,只追求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对此她越来越按捺不住心头的怒火。目之所及,到处都是无知和傲慢。

    “芭比娃娃”离开了接待室,甚至都没有回头看一眼来跟她告别,就锁上门走了。劳拉觉得自己的等待没有意义,变得遥遥无期,顿时感到绝望。她站起身来,踮起脚尖悄悄地走到文件柜前。她打开手提包,从里面取出一个小瓶,拧开盖,迅速放到求职申请表中间。接着她又坐下,努力让怦怦直跳的心平静下来。

    当衣着优雅的女经理终于从办公室出来请她进去时,她看见对方朝她挑剔地瞥了一眼,立刻便知道自己根本没有机会了。女经理很快就切入正题。她几次道歉,让劳拉相信错不在她,但是除了深深的遗憾,她表示对超过一定年龄的女性也无能为力。她们不再受欢迎,如今社会更看重别的更迫切的价值。但是从对方的语气中劳拉并未听到丝毫怜悯。

    她离开办公室,一无所获。回家路上她去了一家酒吧。至少在那里她可以和人们聊一些开心的话题,她不用担心自己的年龄,她可以把那个“意志坚定、长相漂亮”的秘书抛到脑后。

    在轻啜第二杯干马丁尼鸡尾酒时,劳拉听到消防车警笛大作。她微微一笑,又点了第三杯酒,这对她来说可不是常有的事。

    女性职业中心已被烧成灰烬。一切都无法挽救,消防员的靴子上沾满了打湿的一团团灰烬和灭火器的泡沫。

    一名消防员捡起一张烧焦的照片,把它带回了家。照片的上半部分还没被烧毁,鼻子、眼睛、前额和头发还清晰可见,脸上带着苦涩的微笑。接着他盯住她的眼睛,认了出来,马上意识到这绝不是最后一次火灾。

    (有删改)

    【注释】猫砂,指用来掩埋猫的粪便和尿液的东西。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火苗开始摇曳起来,引子似乎是那一摞薄薄的工作申请表”点明了火灾的源头,也为后文情节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B . 劳拉在老板的接待室里看到了一个年轻女孩,文章使用了夸张手法,写她“亲切友好、意志坚定、长相漂亮、能承受压力”。 C . “芭比娃娃”代指年轻的女秘书,“没有回头看一眼”“锁上门走了”通过动作描写塑造了她的形象,劳拉感受到的是她的傲慢。 D . “接着他盯住她的眼睛,认了出来,马上意识到这绝不是最后一次火灾”,文章结尾意味深长,火灾的悲剧还可能重演。
    2. (2) 画横线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有评论认为小说的标题“火灾”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内涵丰富。你是怎么理解标题“火灾”的?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2021高二上·大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帝[注]诏曰:“法者,治之正也。今犯法已论,而使无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帑,朕甚不取!其除收帑诸相坐律令!”诏振贷鳏、寡、孤、独、穷困之人。又令:“八十已上,月赐米、肉、酒;九十已上,加赐帛、絮。赐物当禀鬻米者,长吏阅视,丞若尉致;不满九十,啬夫、令史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时有献千里马者。帝曰:“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千里马,独先安之?”于是还其马,与道里费,而下诏曰:“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来献。”帝既施惠天下,诸侯、四夷远近欢洽;乃修代来功,封宋昌为壮武侯。癸卯 , 日有食之。诏:“群臣悉思朕之过失,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敕以职任,务省繇费以便民;太仆见马遗财足,余皆以给传置。颍阴侯骑贾山上书言治乱之道曰:“臣闻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今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势重非特万钧也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共言而显共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况于纵欲恣暴恶闻其过乎震之以威,压之以重,虽有、舜之智,孟贲之勇,岂有不摧折者哉!如此,则人主不得闻其过,社稷危矣。

    帝嘉纳其言。帝每朝,郎、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言。言不可用置之,言可用采之,未尝不称善。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中郎将袁盎骑,并车揽辔。帝曰:“将军怯邪?”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圣主不乘危,不徼幸。今陛下骋六飞驰下峻山,有如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奈高庙、太后何!”帝乃止。

    (选自《资治通鉴·汉记五》,有删改)

    【注释】帝,这里指汉文帝。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势重/非特万钧也/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况于纵欲恣暴/恶闻其过乎/ B . 势重/非特万钧也/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况于纵欲恣暴恶/闻其过乎/ C . 势重/非特万钧也/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况于纵欲恣暴恶/闻其过乎/ D . 势重/非特万钧也/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况于纵欲恣暴/恶闻其过乎/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二千石,古代官职名,汉郡守俸禄为两千石,故有此称。 B . 晦,文中指晦暗、不明,也用来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C . 尧,传说中的中国古代帝王,他通过禅让制度传位于舜。 D . 陛下,指站在宫殿台阶下的侍者,后演变为对帝王的尊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文帝下诏废除各种株连家属的律令,他认为法律对违法者本人做了处罚之后还要株连到他本来没有犯罪的父母等人是不公正的。 B . 汉文帝即位后,关心百姓疾苦,救济那些失去依靠和穷困的人,对天下普施恩惠;各国诸侯和四夷部族与朝廷的关系也都很融洽。 C . 有人向皇帝进献日行千里的宝马,汉文帝认为自己用不上这样的宝马,于是他把马还给了进献者,还命令全国不必前来进献。 D . 汉文帝从霸陵上山,想向西从陡坡上纵马奔驰下山。中郎将袁盎劝谏说圣明的君主不能轻易冒险和企求侥幸,汉文帝阻止他劝谏。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群臣悉思朕之过失,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

      ②未尝不止辇受其言。言不可用置之,言可用采之,未尝不称善。

  • 5. (2021高一上·新乡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分题得渔村晚照

    徐照

    渔师得鱼绕溪卖,小船横系柴门外。

    出门老妪唤鸡犬,收敛蓑衣屋头晒。

    卖鱼得酒又得钱,归来醉倒地上眠。

    小儿啾啾问煮米,白鸥飞去芦花烟。

    【注释】①徐照,南宋诗人,布衣终身,穷困潦倒。②醉,渔夫卖鱼得钱少,借酒消愁。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人关注渔夫的日常生活,描述了一幅令人心酸的渔家的生活场景。 B . 本诗采用工笔手法,生动地叙写了渔夫打鱼、卖鱼、买醉而归的经历。 C . 诗歌的语言质朴,内容通俗易懂,字里行间表达了诗人对渔家的同情。 D . 诗歌结尾以景结情,描写白鸥悄然地离去,飞向芦花丛中,耐人寻味。
    2. (2) 有评论说这首诗反映了渔家生活的艰辛和贫苦。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6. (2021高二上·大理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写出了阿房宫的走势,一直通到咸阳。
    2. (2) 《论语·泰伯》中,曾子认为士人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和“”。
    3. (3) 《〈老子〉四章》中,“”两句告诉我们,能了解、认识别人的人是智慧的,能了解、认识自己的人是聪明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2021高二上·大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2021年5月29日早上,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出逃的第三只金钱豹被发现的行踪,目前搜寻仍在继续中。这几日,杭州被3只豹子弄得__________________,全网都在围观“金钱豹去哪儿了”的荒诞剧,终于有了落幕的可能。

    回溯事件经过,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处置机制和应对方案,让人__________________——从5月1日茶农偶遇豹子并拍照,到5月7日工作人员否认“有动物逃逸”,到5月8日杭州富阳区政府发布公告证实“金钱豹外逃”、杭州野生动物世界道歉、联合调查组入驻、园区相关负责人被控制⋯⋯这场__________________下的先“丢豹”后“瞒豹”事件,让全国网友震惊。

    此前,上海、常州、厦门、广州等多地动物园曾发生过动物出逃事件,部分责任人不仅在安全环节上“掉链子、出岔子”,出事后还连忙“捂盖子”,置公众人身安全、公共秩序混乱于不顾。说一千道一万,还是相关的法规、处罚不明确,没有把动物园的安全责任关进“笼子”里。

    (               ),比如“猛兽出逃”如何启动应急预案、有没有专业的搜救方案、如何追责等,公众都期待有一套更为明确的法规和办法,把动物园安全管理的“笼子”关牢。

    目前,当地政府已经责令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关闭园区,梳理安全隐患。期待第三只豹子安全回园,但愿这次事件只是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公众也期待着更多真相以及处理结果。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满城风雨  匪夷所思  众目睽睽  虚惊一场 B . 风言风语  闻所未闻  众目暌睽  黄粱一梦 C . 风言风语  匪夷所思  大庭广众  黄粱一梦 D . 满城风雨  闻所未闻  大庭广众  虚惊一场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被发现的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第三只金钱豹的行踪,目前搜寻仍在继续中 B . 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出逃的第三只金钱豹的行踪被发现,目前搜寻仍在继续中 C . 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出逃的第三只金钱豹的行踪被发现,目前仍在继续搜寻中 D . 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出逃的第三只金钱豹发现了行踪,目前搜寻仍在继续中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次“金钱豹出逃”事件给了我们极大的教训 B . 我们应该汲取“金钱豹出逃”事件中的教训 C . 如何从这次“金钱豹出逃”事件中汲取教训 D . 这次“金钱豹出逃”事件有了哪些教训
  • 8. (2021高二上·大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医用外科口罩    ①     , 而是塑料制品。医用外科口罩罩体由内外两层无纺布加中间层熔喷布组成,其外层具有防飞沫作用,    ②     , 内层主要是吸收佩戴者释放出的液体和湿气。无纺布和熔喷布都属于非织造布,原料是聚丙烯专用树脂,是由处于熔瀜状态下的聚合物,经特定工艺喷丝而成纤维,而后经热黏合或者自身黏合加固而成的。

    熔喷布是口罩的“心脏” , 由高熔融指数的聚丙烯制成,纤维也更细。直径为0.1~2微米的聚丙烯纤维制成的熔喷布孔隙率高、透气性能好、过滤阻力低。熔喷布经过驻极处理可使纤维带电荷,当包含病毒的飞沫靠近熔喷布时,    ③     , 从而达到防护的目的。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四、写作(60分)
  • 9. (2021高二上·大理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共和囯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科研的本质是创新,如果不尊重权威、不读书,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如果迷信权威、迷信书本,创新就没有了空间。”其实不只科研工作应该尊重权威但又不能迷信权威,生活亦如是。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权威”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