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十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1-12-23 浏览次数:10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共34分)
  • 1. (2021高一上·台州期中) 论述类文本阅读

    ①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②《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③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④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定。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历史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1.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因为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人的职业品质和专业精神也没太多不同。 B . 虽然工匠同世界脱节,但他们同样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C . 坚守工匠精神就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 D . 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是我们生命的尊严;也是社会品格和国家形象的写照。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文章第①段借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的感慨,引出这篇新闻评论的话题:时代品质和工匠 精神。 B . 文章第②段阐明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工匠精神对于企业和国家发展都 有重要作用。 C . 文章第③段主要是辩证分析,在反驳错误认识中对比立论深化认识,阐明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D . 文章第④段运用比喻的手法,层层深入地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增强了语气,使表达更加有力。
    3.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匠”随着时代发展具有了新的含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而这种精神改变着世界。 B . 坚守工匠精神有着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的意义。 C . 发扬工匠精神有着积极的时代意义,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但我们应以成功为旨归,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D . 工匠精神的概念并不局限于人,有工匠精神的个体可以是人、企业,也可以是国家、民族,甚至是一个时代。
  • 2. (2021高一上·乌苏月考)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15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摘编自《我国载人航天再迎里程碑》)

    材料二:

    目前的国际空间站已经严重老化,俄罗斯4月18日已经正式宣布,将于2024年空间站运营合约结束后退出,而我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建成。也就是说,2024年以后,中国将拥有全球唯一一个空间站。

    据目前统计,我国1100余种新型材料有百分之八十是在航天技术的引导下完成的,2000多项航天技术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我国经济民生各个领域。空间站实现有人长期入驻后,就可以长期实施上千项科学实验,产生难以估量的价值。其中,利用空间站的特殊环境所进行的大量理化生等试验,也可以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空间站的建成可以更进一步地研究空间环境,为人类将来在太空长期生存打下基础。在空间站里,不仅要通过相关科学研究来探索人类在太空长期生存的需求,包括生命的规律,还要开展包括太空激光通信、太空3D打印等技术,推动人类征战更加遥远的宇宙。

    (摘编自《神舟十二号发射,三名航天员奔赴我国空间站,对中国航天意义重大》)

    材料三:

    2021年7月4日上午,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协同配合,进行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这是继神舟七号飞行乘组顺利完成出舱任务后,时隔13年,中国航天员再次执行出舱任务。此次航天员出舱活动,三名航天员都有明确分工。出舱的两名航天员,一人要为机械臂安装上臂支架,包括脚限位器、工具台等,随后借助机械臂进行移动。另一名航天员借助舱壁上安装的扶手,爬行一段距离到作业点进行辅助工作,其间还要进行一次应急返回验证。此次出舱活动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舱外全景摄像机的抬升。两名航天员出舱过程中,舱内航天员需要对机械臂进行操作,虽然地面人员也可以对机械臂进行大范围转移,但航天员站在机械臂上时,舱内航天员可以更直观地对机械臂位置进行观察,与舱外航天员进行直接交流。另外,航天员自主操作机械臂,在安全性上也有更好的保障。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圆满完成。

    (摘编自《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三名航天员都有哪些任务?》)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并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对接。 B . 目前的国际空间站已经严重老化,我国于2022年建成空间站后,将成为全球唯一一个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C . 我国已有的新型材料中有八成是在航天技术的引导下完成的,且有大量航天技术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国内经济民生各领域。 D . 本次出舱活动是中国航天员进行中国空间站的首次出舱活动,也是时隔13年中国航天员再次出舱活动。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经历约6.5小时的交会对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又一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B . 神舟十二号出舱的两名航天员完成舱外活动:安装机械臂上臂支架,应急返回验证,抬升舱外全景摄像机,操作控制机械臂。 C . 中国空间站的首次出舱活动验证了航天员的出舱能力、应急能力,解决了地面人员无法大范围转移机械臂的难题。 D . 刘伯明、汤洪波圆满完成出舱期间全部任务,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圆满完成。
    3. (3) 神舟十二号发射,航天员奔赴中国空间站,对我国航天意义重大。请结合材料二概括。

  • 3. (2021高一上·台州期中) 文学类文本阅读

    重建学校

        路遥

    ①这一天晚上,少安回家后不多功夫,就被父亲有点神秘地叫到院子里,把刘玉升要重建庙宇的事给儿子大约说了说。

    ②“我上了二十块布施。我品玉升的意思,想叫你多出点哩,因为你这二年赚了几个钱……”孙玉厚咄讷地对儿子说。

    ③孙少安有些生气地巴咂了一下嘴,对父亲说:“哎呀,我怎能出这号钱哩?就是你也不应该出!”

    ④玉厚老汉对儿子的态度大为惊讶,“你娃娃不敢这样!神神鬼鬼的事,谁也说不来!咱又不在乎那么两个钱。万一……”

    ⑤“万一怎?”少安看着父亲的可怜相,强硬地说:“我不会出这钱!哪里有什么神神鬼鬼!神鬼就是刘玉升和金光亮!他们愿干啥哩,和咱屁不相干!”

    ⑥第二天上午,少安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想瞧瞧他的宝贝儿子。虎子这半年已经上了小学一年级。他很想在外面悄悄看看儿子坐在教室里的样子。

    ⑦孙少安怀着一种惆怅而激动的情绪,一个人慢慢溜达着。

    ⑧他习惯地走到原来的学校院子,却猛然意识到:学校已搬进了原二队的饲养院里!

    ⑨不过,他倒一下子无法把自己的双脚从这个破败的老学校的院子里挪出来。

    ⑩他看见,这个当年全村最有生气的地方,竟是这样的荒芜衰败了!院子里蒿草长了一人高,窑面墙到处都是裂缝,麻雀在裂缝中垒窝筑巢,叽叽喳喳,飞进飞出,那副篮球架已经腐朽不堪,倒塌在荒草之中……这就是当年他上过学的地方!他的弟弟、妹妹,都在这里上过学。

    ⑪而现在,他的儿子却不得不离开这地方,搬到曾经喂驴拴马的棚圈里去念书了。这是历史的耻辱,也是双水村的耻辱。

    ⑫“不过,你孙少安大发感慨,可又给双水村做了些什么事?”有一个声音突然在内心中问他。孙少安怔了怔,忍不住仰起脸向天空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仅仅在这一刹那间,某种想法便不由地主宰了他的意识,他猛然想:是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把这座学校重新建造起来呢?连神汉刘玉升都有魄力重建庙坪的破庙,我为什么没勇气重建这个破学校?

    ⑬一种使命感强烈地震撼了这个年轻庄稼人的心,使他浑身不由滚过了一道激奋的颤栗!

    ⑭好,你刘玉升修庙,我孙少安建校!咱们就唱它个对台戏!

    ⑮孙少安旋即走出这座颓败的学校院子,转而来到不远处的原二队饲养院。他蹑手蹑脚来到“教室”窗户前。窗户是临时垒的,栽几根粗糙的木棍,破麻纸被风吹得哗哗价响。他透过窗户上的破纸洞,看见姚淑芳老师正领着孩子们读拼音。里面黑乎乎的,一股牲畜的粪便味直冲鼻子。他半天才看见虎子背抄着双手,小胸脯挺着在念拼音。他鼻根一酸……

    ⑯孙少安拧转身急速地步出了这个破院子。他更加迫切地感到,他有责任让孩子们尽快和这个饲养院永远地告别,重新回到更好的环境中去念书。

    ⑰他直接去找他的朋友金俊武。俊武听他说了自己的打算,也很兴奋,立刻表示他将全力支持他办这件大事。两个人同时还商定,他们也成立一个会,叫“建校委员会”,由少安任会长,俊武任副会长。少安表示,他准备拿出一万五千元。如果剩余下钱,还可以建立“奖学金”什么的。

    ⑱当天晚饭后,少安也神秘地把父亲叫到院子里,给他说了他的打算。

    ⑲玉厚老汉嘴一张,结果连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万万没有想到,儿子连敬神的几十块钱都不愿出,却拿这么一大笔钱修田福堂震坏的那个破学校!

    ⑳出乎少安意料的是,平时勤俭的秀莲却特别痛快地支持他搞这件事。事情由生病的妻子最后画了“圈”,就算敲定了。

    ㉑当天夜晚掌灯时分,少安一个人爬上了庙坪山。他蹲在山顶的梯田楞边,静静地环视着月光朦胧的双水村……

    ㉒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从少年时期的生活,一直想到了现在。噢,他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辈子。他的后半辈子也要在这块土地上度过。往日的生活有苦也有甜。重要的是,他现在才感到腰板硬了一些。过去,日日夜夜熬煎和谋算的是怎样才不至于饿死,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当然,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他孙少安呀……

    ㉓月亮是这样的皎洁,夜是这样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那支永不疲倦的歌。

    ㉔几天以后,孙少安要出钱重建学校的事件就传得家喻户晓了。于是,双水村出现了“今古奇观”:两个民间组织——以孙少安、金俊武为首的“建校会”和以刘玉升、金光亮为首的“建庙会”,叫人哭笑不得的是,许多人竟对这两个“会”同时都抱支持的态度。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五十章,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刘玉升和金光亮集资重建庙宇受到双水村不少村民的支持,说明当时农村一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也与孙少安个人出资重建学校形成对比。 B . 小说调动多种感官描写出饲养院改成的学校中“教室”环境的简陋破旧,并着力刻画虎子读书的认真,这些坚定了少安重建学校的决心。 C . 作者集中笔墨描写了当年全村最有生气的地方,如今荒芜衰败的景象,这不仅勾起了孙少安的回忆和感伤,也为下文他决定重建学校做铺垫。 D . 小说人物语言有浓郁的陕北地方特色,如“万一怎”“你娃娃不敢这样”,强化了小说的地域色彩;叙述语言则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
    2. (2) 请概括选文中孙少安的人物形象。
    3. (3) 小说表现了双水村农民哪些不同的思想观念?并谈谈给你哪些启示。
二、古诗文阅读(共37分)
  • 4. (2021高一上·台州期中) 文言文阅读

    管晏列传(节选)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 , 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管仲。管仲既用,任政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公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伐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少时常与鲍叔牙     游:交往 B . 管仲公子纠          事:奉事 C . 鲍叔遂管仲        进:促进 D . 管仲因而楚          伐:攻打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 桓公欲背曹沫约                     燕雀安知鸿鹄志哉 B . 身下之                             属予作文记之 C . 任政齐                             皆以美徐公 D .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多鲍叔能知人也     恍惊起长嗟
    3. (3)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公/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B .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公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C .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公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D .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公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管仲胸有谋略,才能卓著。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统一天下。 B . 管仲正视自我,心存感激。管仲诚恳地叙述与鲍叔牙交往的经历,不回避自己贪财与胆怯的一面,感念鲍叔牙的知遇之恩。 C . 管仲注重民生,以民为本。管仲理解百姓的好恶,执政能够顺应民心,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 D . 管仲权衡利弊,因势利导。桓公欲袭蔡,管仲以楚国不缴纳周室贡品攻打楚国;桓公想北征山戎,管仲借机让燕国整顿召公之政。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②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 5. (2021高一上·乌苏月考) 古诗文阅读

    夕望江桥示萧谘议、杨建康、江主簿

    何  逊

    夕鸟已西度,残霞亦半消。

    风声动密竹,水影漾长桥。

    旅人多忧思,寒江复寂寥。

    尔情深巩洛 , 予念返渔樵。

    何因适归愿,分路一扬镳。

    【注】①巩洛:指京都。

    1. (1) 下列关于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首联从“夕望”景象入手,赋而兼有比兴意味,羁旅怀乡、忧谗畏讥之情,在景物的晕染中自然流露。 B . 三、四句描写竹林发出响声,江水泛着桥影,画面显得动荡不宁,让人感受到诗人宁静恬淡的内心世界。 C . “旅人”一联情景相映,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点明远望而生忧思,寒江寂寥,倍增羁旅落寞之感。 D . 最后四句运用对比手法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游宦旅厌倦和对归隐江湖的向往。
    2. (2) 这首诗是如何描写夕望江桥所见景色的?请简要赏析。
    1. (1)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
    2. (2) 杜甫《登高》中,诗人开篇借“风”“猿”来渲染气氛的句子是“”;接下来写诗人漂泊不定的诗句是“”。
    3. (3)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化积累与运用(共19分)
  • 7. (2021高一上·台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古代没有“物流”的概念,但并非没有物流之物。从古诗词中,         能看到它的影子。最出名的一首“物流诗”应是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此处之“骑”,便为物流运输之工具,那时最快的是马。官方的快递小哥         , 从南方出发,一路向长安疾驰。

    上至商周,官方传递信息的形式有两种:乘车和骑马。但乘车送信慢,快马传递快,逐渐“马递”代替“车递”。而在水系发达之地,则靠“船递”。

    无论何时,道路状况好坏,是物流能否畅达关键。周朝时,道路的规模发展了,水平提高了。《小雅·大东》记:“周道如 , 其直如矢。”指通往周京城的道路如磨石一样         。但此“周道”是“周的军用公路,禁止小民行走”。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中国真正的国际长途物流运输之路,最早应为汉武帝派遣张骞走出的古丝绸之路。这条路联通中国、印度、希腊三大文明,长达数千公里。借助此路,汉朝使者、商人接□西行,西域使者、商人纷至□来,让中国的丝绸制品、西域的奇珍异宝实现互通,进出两旺。

    正是物流,促成了司马迁笔下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正是物流,让如今的人们足不出户,          

    1.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方框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周道如       纷至□来        接□西行

      A . zǎi     zhǐ     杳     蹱 B . zài     dǐ     沓     蹱 C . zǎi     dǐ      沓     踵 D . zài     zhǐ    杳     踵
    2.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 . 大抵       信马由缰       坚硬平坦       坐享其成 B . 大意       跃马扬鞭       正道坦途       坐享便利 C . 大抵       跃马扬鞭       坚硬平坦       坐享便利 D . 大意       信马由缰       正道坦途       坐享其成
    3.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长津湖之战为背景,讲述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的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 B . 杭绍台高铁连接杭州、绍兴、台州三地,是国家沿海铁路快速客运通道的组成部分,线路全长约266.9公里左右。 C . 不仅《觉醒年代》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画卷,而且谱写出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救国救民的热血篇章。 D . 美国经济研究学家亚当认为,中国在疫情暴发后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是经济快速复苏并走在世界前列的关键。
    4. (4) 下列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流派,其代表人物郭沫若创立了“三美”新格律理论,对中国新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B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四言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C . 游仙诗,以遨游仙境为主题的诗歌。其在思想上,表现出超越世俗社会局限的愿望;在艺术上,想象奇特,善于运用夸张、象征等手法。 D . 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8. (2021高一上·台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文件明确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双减”政策给学生“减负”的同时,对社会、学校尤其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减”之下,家长如何调整心态和观念迎接挑战,在家庭中将“双减”工作落到实处,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双减”政策出台前,家庭与学校出现同质化趋势,学校像考场,家庭像学校。家长一方面被学校绑架,一味追求分数;另一方面被校外培训机构绑架,追求“精英教育”。这两座大山不仅给家长和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还导致教育与其本质渐行渐远。而“双减”政策就是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回归各自的角色。“双减”减轻了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但没有减轻家长的责任。“双减”在给孩子减负的同时,其实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请概括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 9. (2021高一上·台州期中) 2020年4月6日,央视主持人“段子手”朱广权与“带货一哥”李佳琦组成的“小朱配琦”组合,隔空连线,同框直播,为湖北地区的农副产品在线卖货。事后统计,这场直播吸引了1091万人观看,累计卖出总价值4041万元的湖北商品,这样的“带货”能力着实抢眼。对于名人“直播带货”助力灾区现象,谈谈你的感想和思考。(不少于50字)
四、写作(60分)
  • 10. (2021高一上·台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清华学子杨倩在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枪决赛中,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摘得本届奥运会首金。如果说“沉稳”是杨倩的制胜法宝,那么领奖时的“比心”动作,则显示出她特有的“萌”。藏族青年丁真因为一脸纯真朴素的笑容在网络上走红,走红后的他拒绝网络平台、娱乐节目的邀请,选择留在家长乡继续学习,为可持续发展积蓄能量。

    这些“00后”的少男少女们个性鲜明,自信大方,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登上青春的舞台。

    结合上述材料,“十校”联盟将举办“青春正当时”征文比赛,请你写一篇文章参赛。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切合身份,贴合背景。③符合文体特征。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⑤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⑥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