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试卷

更新时间:2021-12-14 浏览次数:133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九上·金华期中) 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 . 兴中会 B . 强学会 C . 同盟会 D . 促进会
  • 2. (2021九上·金华期中)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就像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分别指(    )
    A . 法国、凡尔登战役 B . 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 C . 德国、凡尔登战役 D . 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
  • 3. (2021九上·长兴期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交战双方都期待着一场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的战争。但是,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所折磨。这表明( )
    A . 战争带来的灾难超乎人们预想 B . 战争引起无产阶级革命 C . 战争引起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D . 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 4. (2021九上·杭州期中) 下图是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签订的一份和约。以下条文中,体现该会议分赃性质

    的一项是(    )

    A . 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 .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C .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独立 D .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 5. 状元实业家张謇认为“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对其中“国体之改革”理解正确的有(    )

    ①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②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③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④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1九上·诸暨月考) 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着一战的爆发

    ③战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④1918年,协约国的核心国——德国投降,宣告一战结束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7. (2021九上·金华期中) 中国共产党走上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始于(    )
    A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B . 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C . 遵义会议的召开 D . 中共“八七会议”召开
  • 8. (2021九上·长兴期中) 澳大利亚人莫理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在北京居住长达20余年(1897-1920年)。下列资料中,最有可能是莫理循居住北京期间看到的是( )

    ①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新闻报道

    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标语照片

    ③袁世凯宣布撤销帝制的新闻报道

    ④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文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1九上·长兴期中)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有( )

    ①欧洲列强加紧了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与侵略

    ②“打倒列强,消灭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土地革命,分田分地”成为全国人民的呼声

    ④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决定改组国民党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0. (2021九上·金华月考) 请给下列图片所示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最确切的是(   )

    A . 国共关系的不断变化 B . 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11. (2021九上·杭州期中)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包括(    )

    ①日军大屠杀

    ②中华民国成立

    ③台儿庄战役

    ④淞沪会战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②
  • 12. (2021九上·金华月考) “我们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 30 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中在(   )纪念馆门前的发言
    A . 人民英雄纪念碑 B . 淮海战役纪念馆 C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D .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 13. (2021九上·浙江月考)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 .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B . “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C . “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 .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 14. (2020九上·温州期末) 史料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下列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的史料可信度最高的是(   )
    A . 长篇小说《辛德勒名单》 B . 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 C . 二战经典影片《珍珠港》 D . 当时拍摄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照片
  • 15. (2020九上·江干期末) 历史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图片反映的两大历史事件,其共同点有(    )

    ①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努力

    ②都发生于民族命运关键抉择时期

    ③都促成国共内战基本结束

    ④国共两党都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2021九上·金华期中) 上海打 工者炳德在其日记中记录的收支表显示,1947 年1月他以37000元购入一双皮鞋,转年6月,他又购买了一双最贱的黄色皮鞋,花160万;他的理发费用在1947 年初是4000元,转年2月已变成8万元。这反映了(    )
    A . 军阀混战致经济衰退 B . 经济受日本侵华冲击 C . 国民党坚持内战方针 D . 国统区经济走向崩溃
  • 17. (2021九上·金华期中) 口号往往有着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有关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口号标语,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五四风雷,激荡百年

    ②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③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④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③②①④ D . ④②①③
  • 18. (2021九上·金华期中) 下图是1945年国共谈判时期的一张旧照,对于该事件的(    )

    历史要素,叙述正确的有

    ①背景: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②目的: (国)为内战做准备; (共)争取和平、民主

    ③地点:重庆

    ④结果:签订《双十协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9. (2021九上·长兴期中) 某展厅由“开天辟地”“伟大的决策”、“打响第一枪”、“南征下广东”、“转战上井冈山”等章节组成,下图所反映的事件与展厅中“开天辟地”该主题一致的是( )
    A . B . C . D .
  • 20. (2020九上·新昌月考) 下列图片反映了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 美国的霸权主义 B . 美苏握手结盟 C .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 . “冷战”中的对峙
  •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挑起了“冷战”,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世界呈现出“不战不和”的“冷战”局面。拉开“冷战”序幕的是(    )
    A .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C .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 .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 22. (2021九上·金华期中)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指出:“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以下史实能印证此观点的有(    )

    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

    ④抗美援朝战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3. (2021九上·金华期中)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    )

    A . 1949年 B . 1952年 C . 1956年 D . 1978 年
  • 24. (2021九上·金华期中)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明确改革的目标是(    )
    A . 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 提出中国梦的总方针 C . 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5. 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二班组织了海报展,细心的小明在展板中发现一个小错误,这个错误是以下哪一项( )           
    A . 澳门回归时间:1999年12月20日 B . 澳门回归时间:1997年7月1日 C . 澳门曾经被葡萄牙占领 D . 港澳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
  • 26. 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 ) 

    ①香港特别行政区 ②澳门特别行政区 ③台湾 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27. 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首歌家喻户晓,中国人唱着这首歌,迎来了一个被外国租占的领土的回归,这首歌的歌词应该是( )           
    A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 .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C .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D .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 28. 截止2017年,中国累计派出军事人员3.5万余人次,先后参加了24项维和行动,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这说明( )           
    A . 中国在联合国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 . 当今世界地区冲突缓和 C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D . 联大是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 29. 据图推断,1972年中国迎来建交高峰的原因是( ) 

     

    A . 中国提出求同存异 B .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 .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D .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30. 197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这是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该社论评述的是( )           
    A . “求同存异”方针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二、材料分析题
  • 31. (2021九上·杭州期中)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在学习了“辛亥革命”内容后,某校学生开展了“历史伟人孙中山”的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了以下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孙中山)的到达,彻底改变了局面,原来四分五裂的革命党,一下子就拧成一股绳,大家都同意他的意见。

    ——《辛亥: 摇晃的中国》

    材料二: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辛亥: 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以农为经,经商为纬,本末毕(完备的意思),是即强兵富国之先声,治国平天下之枢纽。凡有利于农田者无不兴,有害于农田者无不除。

    ——《孙中山全集》

    1. (1) 为将革命党拧成一股绳,孙中山在组织上和思想上做了哪些准备?
    2. (2) 材料二中这场意外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将中国扳到了哪一个轨道上?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3. (3) 材料三中“以农为经”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它的核心是什么?
  • 32. (2021九上·长兴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大胜了。这就叫作“公理战胜强权”。

    ——陈独秀在《每周评论》的发刊词(1918年12月22日)

    材料二:李大钊说:“这回欧战完了,我们可曾做梦,说什么人道。平和得了胜利,之后的世界或者不是强盗世界了,或者有点人的世界的色彩了。谁知道这些名词,却只是强盗政府的假招牌。……说来让人失望极了,悲愤极造了。”

    ——摘选自沈潜《顾维钧家族》

    1. (1) 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陈独秀所评论的历史事件及当时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的原因。
    2. (2) 联系所学知识,“让人失望极了,悲愤极透了”指的是什么?
    3. (3) 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上述材料带给我们怎样的历史启示?
  • 33. (2021九上·杭州期中) 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1929年2月,南京《时事月报》刊出《惊心动魄之日本满蒙积极政策——田中义一上日皇之奏章》的爆炸性新闻,透露了不为人知的《田中奏折》。奏折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中国东北);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材料二:时政宣传画《暴日摧毁不了的中国新长城》 (载于1937年12月《时事月报》)

    材料三: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一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一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一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

    1. (1) 《田中奏折》暴露了日本的狼子野心,列举两例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行动及其目的。
    2. (2) 材料二中的“新长城”指的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兄弟同心,共御外侮”的主要表现。
  • 34. (2021九上·金华月考) 从 1921 年到 2020 年,99 年的历史发展,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道路。在外交上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材料一: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材料二:毛泽东曾对几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 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三: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终的。”

    材料四: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其豆之煎?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摘自 1936 年12 月《桂林日报》

    1. (1) 材料一中的“开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什么?
    2. (2) 依据材料二,1927 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什么?
    3. (3) 如果说长征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传奇,那么长征途中的重要转折点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怎样重大的历史意义?
    4. (4) 材料四中的“陕变”指什么事件?“陕变”的解决对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5)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的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 35. (2021九上·金华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安事变的突然爆发,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日本竭力挑拨南京和西安的关系,声明不能坐视南京同西安妥协,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的内战,以便趁火打劫。国民党内部亲日派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主张“讨伐”张学良、杨虎城,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规模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而与蒋介石关系密切的宋子文、宋美龄等人,坚决反对“讨伐”,坚持营救蒋介石。

    材料二: “全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材料三:“因为我们是弱国,所以不可求战;……但到了逼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如果找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讲话

    材料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1. (1) 面对材料一中的形势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怎样的选择?这一选择对中国时局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 (2) 材料二该通电的直接背景是什么?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共同主张。
    3. (3) 根据材料四说说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作用。
  • 36. (2021九上·金华期中) 历史小报是我们走进历史、探求新知的一种好方法。认真阅读下面的历史小报,完成相关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历史小报

    [版块一:爷爷说故事]

    新中国成立时爷爷15岁,1952年家里分得了土地,1956年入社,1979年又开始大包干……

    [版块二:改革促发展]

    材料二:我国1978年以来经济发展情况

    项目

    1978年

    2001年

    2021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45

    95933

    1015986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187

    4213

    32189

    [版块三:外交展风采]

    1. (1) 结合“爷爷所说的故事”,说说我家的三件大事分别与当时国家的哪些政策或事件有关?这些事件在当时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 (2)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把数据变化的起始时间定位于1978年的原因。
    3. (3) 三幅图中的领导人在活动中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从版块三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