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1-12-27 浏览次数:2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19分)
  • 1. (2020七上·镇海区期末)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轻轻打开语文课本,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春天里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夏季的雨热烈粗guǎng,万物争先恐后地生长;秋日有“西风瘦马”的寂寥,也有“胜春朝”的豪迈;冬天则把终年zhù蓄的绿色奉献给可爱的水藻。我们在自然中感悟着世间的真情与哲思:史铁生在秋风落叶中与母亲jué别,把“好好儿活”的信念铭刻心底;莫怀戚在春日田野的散步中用爱与

    责任化解分qí,背负起继往开来的希望。

  • 2. (2020七上·镇海区期末) 古诗文积累。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样的乡愁,不一样的景致。元代马致远眼中是“夕阳西下,”;唐人王湾则问道“乡书何处达?”;诗人李益听到的是“,一夜征人尽望乡”。山河有情,亦能与诗人共情同歌。且看,谭嗣同“,山入潼关不解平”的少年意气;陆游借风雨梦境“”流露自己满腔的爱国情怀;刘禹锡则以“”的明丽秋景抒发豪迈之情。亲爱的同学,请写下你所喜爱的写景

    古诗文名句:“”。

  • 3. (2020七上·镇海区期末) 文言词汇积累。

    把文言词汇进行梳理归类来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文言词汇常见的几种现象,一是通假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二是古今异义,如:与儿女讲论文义;三是词类活用,如其一犬坐于前。请将上述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填写在横线上。

  • 4. (2020七上·镇海区期末)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尊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晚生”是文人在前辈面前对自己的谦称。 B .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或“舍”,如家父、舍弟。 C . 古代敬称很多,其中“令爱”指别人的女儿,“高足”指自己有才华的学生,“泰山”指岳父。 D . 在敬称的特定字词中,“惠”用于自己对待对方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二、阅读(44分)
    1. (1) 根据名著选段填空。

      名著

      选段

      人物

      《朝花夕拾》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

      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

      的文字。

      《西游记》

      他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相,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作恶鹰儿,抖开翅,飞将扑去。

    2. (2) 悟空一怒之下大闹天宫,展现出他无畏的勇气和叛逆的精神。青年鲁迅则愤怒痛苦中,选择了弃医从文,你对鲁迅先生当年的选择有怎样的了解?请结合《朝花夕拾》的阅读所得,谈谈你的看法。
  • 6. (2020七上·镇海区期末) 《镜花缘》和《猎人笔记》是七年级上册自主阅读推荐书目。请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选择其中的一本书写一段推荐语,要求简练概括,突出作品主要特点,50字左右。
  • 7. (2020七上·镇海区期末) 课内现代文阅读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扳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它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节选自郑振铎《猫》)

    1. (1) 【梳理故事情节】选文写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请将下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补充完整。

      妻买鸟→→猫被疑→→猫被罚→真相大白

    2. (2) 【赏析关键词句】

      ①“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中的“似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请从句式和修辞角度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3. (3) 【分析人物形象】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出“我”对选文中这只猫的情感变化?这变化体现了“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
    4. (4) 【探究情感主旨】文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探究其中所蕴含的人物心理和小说主旨。
  • 8. (2020七上·镇海区期末) 课外现代文阅读

    合欢,合欢

    李晓东

    ①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合欢。

    ②我九岁那年七月,母亲去小城开会,带上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我们住在一个一眼看不到头的大院子里,当母亲推开浅绿色的木窗,我来到窗前,一棵大树正对着窗口。那是一种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树,开着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冠在十几米高处平平地铺开,将七月骄阳隔在树外,树下形成天然绿荫。

    ③我雀跃而出,跑到屋后,见十来棵一般模样的大树肩并肩默立,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我站在树下,看见那香气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下,然后那香气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翻翻覆覆,重重叠叠。我在那香气里静悄悄,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但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

    ④又五年,我读到了史铁生的《合欢树》,这个名字让我喜欢,但是文章始终没有描摹过合欢的样子。“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可是,史铁生终究没有走近那棵树。“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的悲伤我那时并不理解,让我失望的是,合欢在哪里呢?

    ⑤我真正认识合欢,是在羊城,那时我十九岁。还是七月,走进烈士陵园时,我大汗淋漓,感觉自己已经奄奄一息。立起身,甩甩头,感觉可以喘气了,头顶,却是一棵大树,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干上挂着小牌子:“合欢,又名……”合欢,合欢,原来,史铁生笔下那棵始终未曾露面的合欢,我早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

    ⑥那是一次仓促的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为什么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我茫然地站在羊城街头,看衣着光鲜的人流开开合合,我知道,这里不是我的世界。在这里邂逅的合欢,与十年前小城的合欢相比,是傲慢的。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但是,那香气里已然有了本土的居高临下、不屑一顾。

    ⑦又是七月,我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依然在小城,依然有合欢,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医院的颜色,除了白,还是白。但窗外是有颜色的,是有花树的,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我站在窗前,窗外是合欢,床上是母亲。

    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

    ⑨我知道了,史铁生为什么终究没有走近合欢。

    1. (1) 阅读全文,根据提示,补充完整下列表格。

      时间

      事件

      情感

      九岁

      在大院看到合欢花

      欢喜

      又五年

      在家读到史铁生的《合欢树》

      十九岁

      在羊城遇见合欢花

      茫然

      我已是当年母亲的年纪

    2. (2) 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在下列语句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
      A . 我站在树下,看见那香气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下,然后那香气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翻翻覆覆,重重叠叠。 B . 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但是,那香气里已然有了本土的居高临下、不屑一顾。

      我选择..............句,..............

    3. (3)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好好儿活”反复出现,让我们印象深刻。调动你的阅读经验,说说本文第⑧段划线句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4. (4) 作者给本文取题为“合欢,合欢”,你认为有何用意?如果请你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说你的理由。
  • 9. (2020七上·镇海区期末) 文言文阅读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谢安怜翁

        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 , 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注释】①谢奕:字无奕,谢安的长兄,谢道韫之父。②剡(shàn):指剡县,在今天的浙江嵊州。③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④绔:裤子;纨绔:用细绢做的裤子。⑤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弟弟。

    1. (1) 用“/”给文中画横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

    2.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撒盐空中差可

      ②奕于是改

    3. (3) 阅读两篇文章,请用自己的语言补全下列对话。

      小文:读了上面这两则短文,我发现两文都善于了人物的语言描写。《咏雪》一文中,谢太傅问“纷纷扬扬的雪像什么”,兄女回答:。《谢安怜翁》一文中,童年谢安看到兄长惩罚老翁时,劝谏兄长说:

      小涵:你说的没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往往最能体现人物性格。两篇短文里都有孩童的形象,我在《咏雪》一文中看到童年谢道韫是一个

    4. (4) 比较阅读两文,《谢安怜翁》中“奕于是改容”,体现了谢奕对幼弟怎样的态度?这与《咏雪》中谢安对待子侄辈的态度有何异同?结合两者的态度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感悟。
  • 10. (2020七上·镇海区期末) 古诗阅读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释】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 (1) 诗中与题目中“江”字相照应的词有“江林”、“”和“客船”。
    2. (2) 情由景生。在本诗首联的写景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写作(34分)
  • 11. (2020七上·镇海区期末) 冬天,虽然没有春天迷人的鸟语花香,没有夏天壮观的电闪雷鸣,没有秋天诱人的丰硕果实,但它有献给自然的含蓄之美。请你合理运用修辞手法,描写家乡的一处冬景,体现其独有的特点,150字左右。
  • 12. (2020七上·镇海区期末) 成长是个奇妙的旅程,或许初中是旅程中的一个拐弯点。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学会了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进入初中的这半年中,你经历过怎样的事,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请写下这段成长的经历与心得。

    请以“原来,我也很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根据提示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叙述和描写外,文章中还可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