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4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
    A . 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 .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 . 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 . 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 2.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 斯大林模式
  • 3.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反映了斯塔夫里阿诺斯(   )
    A . 强调全世界都要用苏联模式 B . 从全球视野看待斯大林模式 C . 主张用社会主义来改造西方 D . 认为苏联与西方应相互借鉴
  • 4.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 .  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 . 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 . 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 . 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 5.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苏联制定“二五”计划时,规定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0.97倍、1.4倍、1倍。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重、轻、农投资分别增长了1.4倍、1倍、0.54倍。这说明( )
    A . 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 . 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愿望强烈 C . 经济危机严重影响苏联经济 D . 个人崇拜左右国家经济体制
  • 6.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1925年苏联确定工业化的方针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粮食供应越来越困难,工业资金也愈发紧张。为了保障战略的实施,苏联采取的主要政策是(    )

    A . 实行农业集体化 B . 提高出口创汇额度 C . 大力发展轻工业 D . 追求提高农业产量
  • 7.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俄罗斯《20世纪祖国史》中曾这样评价赫鲁晓夫:“他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这里的“两面性”在其改革上表现为(    )

    A . 改革取得了成效,但未从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 B . 改革废弃了计划经济体制,放手发展市场经济 C . 经济改革卓有成效,政治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D . 涉及经济、政治两个方面,但是重心在政治领域
  • 8.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1985年,莫斯科市长叶利钦听说某家肉店出售极其罕见的小牛肉,立刻去排队,终于轮到他时却被告知已经卖完了。他暗中察看仓库,却发现“小牛肉就放在那儿的一间屋里,并正准备从‘后门’卸走”。这说明当时的苏联(   )
    A . 经济负担因争霸而加重 B . 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明显 C .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 . 民众消费能力显著提高
  • 9.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电影的黄金时代”,在好莱坞每年制作的约500部中,有大量的黑帮片、牛仔片和马克斯兄弟的搞笑片,还有大量的历史冒险剧和荒诞戏。这些电影在美国广泛流行是因为电影的(   )
    A . 欢娱和幻想给恐慌中的人们以消遣 B . 诙谐和幽默给战争中的人们以抚思 C . 夸张和想象给富足的人们以鼓舞 D . 历史和冒险给革命中的人们以引领
  • 10.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通过了“土地保持和国内拨款法”,政府共派出250万青年参加“民间资源保护队”,还出资购买了大片森林和风最区建立国家公园。罗斯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培养青年 B . 调整劳资关系 C . 保护环境 D . “以工代赈”
  • 11.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20 世纪 70 年代后,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是(   )
    A . “凯恩斯主义” B . “福利国家制度” C . “新经济” D . “混合经济”
  • 12.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下表为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中部分削减的内容及金额(单位:10亿美元)据此可知美国政府政策调整的依据是(   )

    内容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医疗、社会保险

    3.5

    4.8

    5.9

    医疗、住房补贴

    1

    1.2

    1.7

    其他项目

    21.8

    29.7

    35.3

    A .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B . “经济复苏”局面的出现 C . 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失灵 D . “福利国家”政策的破产
  • 13.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1946年,美国国会颁布的《就业法案》写道,“国会特此宣告:联邦政府的持续的政策和责任,在于运用一切与其需要和职责相一致的手段……来促进最大量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这一法案(   )
    A . 强调了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职能 B . 说明二战后美国失业率明显上升 C . 说明美国国家干顶经济政策开始得到保障 D . 是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确立的标志
  • 14.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当今发达国家只要掌握某公司3%~5%的股票,就能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资本家凭借政权操纵企业 B . 资本社会化的趋向加强 C . 工人掌握了企业的决策权 D . 股份制的作用逐渐减弱
  • 15.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据统计,我国内地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29.2%上升到1957年的32.1%。由此可知( )
    A . “一五”计划加速了工业化 B . 国民经济重心转向了内地 C . 工业“大跃进”局面已形成 D . 沿海工业仍占居主导地位
  • 16.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1953年11月1日,北京市首次发行面粉购买证,1955年国家粮食部发行“全国通用粮票”,之后食用油票、布票相继面世,全国2000多个市、县都分别发放和使用各种商品票证。这说明当时中国( )
    A . 国民经济极端困难、物资奇缺 B . 规范市场经济、统一消费行为 C . 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业城镇已建立 D . 国家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控制
  • 17. 20世纪50年代,土地、劳动力、资金的集中为科学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推广良种、密植等,麻城县就出现了个别的“状元田”、“丰产田”。人们对此异常惊喜,相信经济建设可以创造奇迹。这说明(    )

    A . 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B . 农业体制变化催生了大跃进 C . 经济建设出现重大失误 D . 科学实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 18.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到1956年年底,中国超过96%的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这表明(   )
    A . 农村土地改革顺利完成 B .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C . 农业集体化已基本实现 D . 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 19.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1953年国家规定,私营企业每年结算盈余,其利润分配依照“四马分肥”的方式,即将利润分为国家税收、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费、资本家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资方红利大体只占四分之一,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这种规定(    )

    A . 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 B . 致力于奠定工业化的基础 C . 调动了国有企业的积极性 D . 有利于完成国民经济恢复
  • 20.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图6为1959—196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A . 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 . 经济调整促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C .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D . 中苏关系变化导致GOP 增速波动
  • 21. 大跃进中的“共产风”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中国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也符合中国文化中的乌托邦思想,于是政府的号召得到相当部分民众的响应。这说明“共产风”(   )
    A . 是传统文化必然产物 B . 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C . 实现了全民平等 D . 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 22. “三自一包”是刘少奇于1962年推出的农村经济政策。“三自”即指“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一包”就是“包产到户”。这说明了(   )
    A . 最早实行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 . 尝试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C . 并未改变农民土地的小私有属性 D . 基本克服了平均主义
  • 23.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

    A . 调整工业布局 B . 实行政企分开 C . 增强企业活力 D . 鼓励租赁经营
  • 24.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1979年,北京东风电视机厂以“散件加工”形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经济效益,被国家广电总局认为是打乱了国家计划,挤压了民族工业。某领导则批示:“看来,这个厂要给洋人做加工厂。”这说明(  )
    A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 B . 引进国外技术造成竞争加剧 C . 对外开放政策尚未真正执行 D . 体制和观念的变革任重道远
  • 25.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下示材料说明当时(   )

    A . 计划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B .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战略方针 C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 26.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下列关于我国对外开放步骤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②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策

    ③设立深圳等四地为经济特区
    ④开放宁波、温州为沿海港口城市

    A . ①③④② B . ②①③④ C . ③④①② D . ④③①②
  • 27.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 . 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 . 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 . 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 . 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28.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

    A .   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 . 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 . 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 . 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 29.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当今发达国家只要掌握某公司3%~5%的股票,就能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资本家凭借政权操纵企业 B . 股份制的作用逐渐减弱 C . 工人掌握了企业的决策权 D . 资本社会化的趋向加强
  • 30.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 . 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 . 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 . 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 .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 31.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  )

    A . 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滞胀 B . 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 C . 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 D . 各国转而采用贸易保护政策
  • 32. (2022·福建模拟)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 .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 .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 33. (2024高三下·浙江模拟) 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

    A . 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 . 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 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 34.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 . 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 . 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 . 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 . 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 35.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 . 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 . 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 . 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 . 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二、非选择题
  • 36. (2021高一上·成武月考) 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材料二: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

    材料三:1992年,邓小平指出:“我们真正干起来是1980年。81、82、83这三年,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84年重点转入城市改革。”他进而号召:“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中国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主要表现。
    3. (3)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