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

更新时间:2022-01-30 浏览次数:75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1高一上·辉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个小题。

    材料一:

    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某些特定的历史阶段,比如1949年后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写农村题材的作品数量众多,但文学史却一般不以“乡土文学”视之,而是称之为“农村题材创作”,主要原因就是文学史家们认为这类作品往往只是从为政治服务的立场出发,成了单一地反映农村中阶级斗争或“两条路线斗争”的工具,与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相比其“乡土性”变得模糊不清。而随着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重新启动并且步入快车道,城市空间不断拓展而乡土空间日益萎缩,作为现实生活反映的乡土文学也开始面临巨大的危机,甚至“乡土文学的衰亡不可避免”这样的论断也时有耳闻。如果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因对文学为政治服务的过分强调,而使乡土文学的内涵被抽空、发展遭到停滞的话,那么这种停滞还只算是乡土文学发展道路上的一点“曲折”。而当乡土社会开始向城市社会转型,乡土文学面临的危机就似乎切切实实前所未有的深重了。

    (摘编自史建国《乡土文学的危机与契机》)

    材料二:当下,作为乡土文学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反映对象的乡村或农村(乡土空间),正在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而逐步萎缩,乡土文学也由此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现实世界中乡土空间的萎缩似乎预示了乡土文学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乡村作为一种文化空间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当空间被解构,这些作家只能凭借记忆式的写作对乡村进行重构,在回忆过程中凭借诗意的想象,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梦幻般美好、和谐恬静的乡村。乡村和城市作为一种对立的空间而存在,城市代表着污浊,乡村代表着美好,人们在城市受到伤害,希望回到乡村疗伤,这是审美怀乡式小说书写惯用的模式。

    大多数学者认为,乡村之所以呈现出美好的特征,原因在于作家美好的回忆光环。和普通人一样,作家远离了童年成长的村庄,在城市里历经艰辛,再回忆起那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故土,自然想起的全是美好的记忆。雷蒙•威廉斯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对怀旧的田园主义传统进行了批驳。认为乡村一定有丑陋,且不亚于城市,乡土小说排斥一切的写法显得抽象、做作且不自然。乡村美德,不过只是作为一种记忆。中国文学史上大多数学者也对乡土记忆书写持批判态度,王鹏程提出:“将乡村视为田园牧歌、人间乐土的,不过是一种理想化的想象和诗意化的呈现罢了。”这种呈现用想象代替观察的写作使得文本缺乏审美感和新鲜度。丁帆也认为,一味沉溺于对故乡的恋旧情绪与诗意化的还原,会使作者忘记原有的文明不好的一面,无法进行辩证的价值判断,使得作品单调且格局狭窄。

    片面地将乡村文明的消逝归因于城市的兴起,会使得乡村文明原有的弊病被掩盖。在城市文学占据主导地位之前,乡村并不见得只有美好,作家笔下的乡村与乡村里的人曾被当作“落后”“封建”“保守”的代名词,有时又是犯人用来逃避法律制裁的“绝佳”场所,是藏污纳垢之地。其中有因为穷困被迫典妻的丈夫,有“冥婚”习俗下出嫁的菊英,有封建迷信的二诸葛和三仙姑,有落后、爱计较的“小腿疼”和“吃不饱”。鲁迅也有不少作品揭露乡镇社会“吃人”的封建礼教对人的迫害,如《离婚》里想要离婚的爱姑,她大胆抗争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终究败给了封建族权、夫权。

    城市一方面作为具有极大包容性的空间而存在,它将富贵与贫穷、善良与丑恶、真诚与虚假等一切现象都包含在内。这些现象在城市未出现之前就存在于乡村,只是随着城镇化进程,跟随着社会流动进了城市,在城市的环境中不断被加剧和放大了,这些对立的现象不断

    冲突与碰撞。但是另一方面,城市从来都以冷漠的姿态去对待他们,它从不消解这些现象而任其流动。所以城市较之乡村来说,显得更加混杂、丑陋。

    当作为城乡空间流寓者的乡土作家们在现实层面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就需要“乌托邦”的建构,给自己困顿的心灵提供适时的慰藉。不同于沈从文以“乡下人”的姿态去批判城市给乡村带来的巨大破坏,“乌托邦”式的写作是为心灵提供一个避难所。乡村是连接现实与过去的情感纽带,乡村作为地理空间的消逝只是其外部表征,更重要的是随着地理空间消逝后,空间所承载的情感也随之消逝。赫姆林·加兰认为,在城市与乡村的两种文化冲突中,乡土小说作为调和而存在,以此来完成从乡土到城市进程中的情感转换。乡土书写者代表了与他们有着相同身份认同困境的一批人,其作品以一种“精神还乡”的姿态来回望故乡,他们并不是意欲与社会进步对抗,相反,是希望在剧烈的城乡冲突中给精神层面增加设置一处缓和带,使得冲突不会太剧烈。乡土记忆写作站在弱势群体一方,通过创建“乌托邦”式的心灵避难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空间流寓者的身份认同困境。

    (摘编自张郁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下乡土记忆书写的人文关怀》)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挤压着乡土空间,乡土文学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日益萎缩,“乡土文学的衰亡不可避免”的论断也日益成为现实。 B .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对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思想过分强调,农村题材创作政治性太强,因此这一时期的农村题材作品不属于“乡土文学”。 C . 政治和文学有着天然的对立性,历史已经证明,在乡土文学中注入政治的元素,乡土文学的内涵必然会被抽空,发展也遭到停滞。 D . 审美怀乡式小说常以“城市代表着污浊,乡村代表着美好”的模式进行书写——当人们在城市受到了伤害,就希望回到乡村疗伤。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城市和乡村是两个对立的空间,如果乡土文学不将乡村文明的消逝归因于城市的兴起, 乡村文明原有的弊病就不会被掩盖。 B . 在城市文学占据主导地位之前,乡村的弊病被作家们描写得淋漓尽致,城市文学的兴起 可能助推了作家们对乡土美好记忆的叙写。 C . 城市比乡村显得更加混杂、丑陋,因为富贵与贫穷等对立现象流进城市后在城市的环境 中不断被加剧和放大,且城市从不消解这些现象而任其流动。 D . “乌托邦”的建构,是作为城乡空间流寓者的乡土作家们在现实层面得不到满足的情况 下,寻求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心灵的避难所。
    3. (3) 下列各项中,能支撑材料二中雷蒙 ·威廉斯和王鹏程的共同观点的一项是(    )
      A . 格非《望春风》中的儒里赵村是温暖、甜蜜的所在,但改革开放后,村庄不可避免地走

      向了衰落。 B . 鲁迅《离婚》中乡下想要离婚的爱姑,大胆抗争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终究败给封建族权、夫权。 C . 刘庆邦《到城里去》描述乡下人进城艰辛谋生,顽强拼搏于社会底层,从事极卑微、危险的职业。 D . 陈应松的《马嘶岭血案》里,叙写因城乡的隔阂与矛盾,两位忠厚老实的挑夫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4. (4) 结合材料内容,谈谈如何辩证地看待审美怀乡式乡土文学。
    5.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 2. (2021高一上·辉南月考) 文学类阅读

    秋到栗子坪

    陈应松

    栗子坪,秋来了。秋天是从玉米的枯黄开始的,但结实的玉米也终于成为粮食; 秋天 也是从路边的打破碗碗花和野苦荬花开始的,黄的金黄,紫的艳紫。

    云上的栗子坪在海拔 1 300 米的地方,在湖北生产最好茶叶的五峰采花乡。但此处不  产茶,产板栗,村庄的每个角落都是掉落的板栗,一颗颗的青果子,在路上、垄上任人踩、 任人踏,在草丛间、水沟里任其老、任其烂。栗子坪的秋天,栗子熟了,玉米也熟了。白 玉米,如此白,晶莹如玉,果然是玉石样的玉米,晒满了屋场,就像铺着一层和田玉籽料。

    这个古老村庄的秋天很有古意,像在宋人的画中。山是轻描淡写的山,水是飞瀑流漱 的水,若用好听的声音形容,就是淙淙流水,每个屋前屋后都有山泉环绕。树是古树,人也 有古貌。九十多岁的老人坐在秋阳的阴影里,像是活了九百岁。秋收在这里也是静悄悄的, 先收了晒白玉米,再是收烟叶。还有晒红辣椒、紫茄子,也是秋收的色彩。一个收五倍子 的,背着满背篓的五倍子从山上下来。也不说话,咧嘴微笑,有劳动者的羞涩。

    栗子坪据说成村在 11  世纪,它远离世界,山水相抱,战乱少侵,土家人在此繁衍生息,唱堂戏,跳丧舞,毕兹卡,撒儿嗬,载歌载舞,活得有声有色。……有独特的野生红 花玉兰群落,杜鹃在山中卷起团团春火,珙桐在枝头舞出阵阵白鸽。村庄一夜醒来,妩媚 野性。到了秋天; 这里依然有仙桃正红,与柿子桂花一起比艳。村里是一色的土家吊脚楼, 五柱三棋,讲究的人家是七柱四棋,有新的,有旧的,都上过桐籽油。土狗静卧不吠,阳 光明而不妖,家家门口挂有衣帽,背篓、背叉子,都萦绕着劳动耕耘的体味。街道一尘不染, 田垄庄稼整齐。吊脚楼上的板壁前,吊着白色的玉米。进屋去,火塘上鼎锅里煮着香喷喷 的腊肉土豆,头上挂着一—排排熏肉,这等生活,皇帝只怕也要艳羡吧。

    这里的农家乐可能与山外的不同,吃是一方面,吃的人大多是在此小住的人。夏日此 地没有溽热,亦无喧嚣。一位老将军,慕名而来,从老远到此住了几个月,天天提着相机 拍这儿的美景。爱上此地的不少。沿路有不少农家乐饭店,我们行到一棵至少两百年的古 板栗树边,参天大树下有掉落的板栗铺路,还有一个四合院建筑,却是三户人家,原来是 何家三兄弟。本来还有一兄弟,但这小坪住不下,住到坡底去了。几兄弟共一个屋场,中 间有花台,合伙做农家乐,妯娌和睦相处,兄弟团结一心。我爬上吊脚楼,楼上有多个房 间和床铺,干于净净。何家大嫂说,过去他们兄弟及孩子在外打工,十分辛苦,现在回来经营农家乐,一年一家也有十来万收入。一个客房平时八十元一间,逢上节假日,一百元 一间。在这里避暑的人,吃香喝辣,一租就是几不月甚至一年。这里没有蚊子,也不用空调。 吹山风,喝山泉,推窗满眼青山绿水,庄稼就在脚下,晚上星空当头,虫鸣蛙唱。村民纯 朴好客,存有周礼之风,朴者勤稼穑,秀者事诗书。我看到到一个农妇在田里种大蒜,刨出 土中石块。农妇对我们的到来似未有察觉,也许她对山外人不太在意,她沉醉的是刨土种蒜, 这是这里的女人一千年来要做的事。

    晚餐自然是秋收宴。村主任留我们吃晚饭,席开干四桌。这么多人,全村就像办喜事 一样的,村里的食堂热气腾腾。蒸肉、土鸡火锅、有机蔬菜、溪河小鱼……土家族宴客讲 究的“十碗八扣”趁热端上八仙桌,待客人坐定,好客的村民抱着十斤大酒坛为我们斟酒。 酒是苞谷老烧,是用山泉酿制的,用土碗盛着。跑堂的十多个,添饭也是大木盆。这不就是 盛大乡宴么? 村民说,村里办喜事也没有这么热闹。

    体验了土家乡宴,泡一杯采花毛尖,村里又为我们备下了联欢的篝火晚会。点燃大木柴,锣鼓铿锵响,我们欣赏到了土家族的摆手舞、撒儿嗬和毕兹卡。土家男男女女围着蓬 勃大火, 唱着他们民族的歌,跳着他们喜欢的舞。火光熊熊,火星飞舞,栗子坪的寒冷被驱 散了,夜空被映红了,山村的夜晚沸腾了。这古老的土家的精灵之舞、灵魂之歌,在天火 中飞旋,在霜风中扩散,在黛青色的山冈上激荡。

    老想有这样一个去处,听流泉,看古松,杖藜桥东,足散烟霞。霜天古寺边,千里红 尘外。村子不局促一堆,山野很开阔,每家守住一坪一丘,有山泉绕过,村夫古道热肠, 状若圣人。庄稼安静,山峰沉稳,阳光白净,田畴井然。到了傍晚,山头红云聚集,群鸟 归巢。心无物趣,坐有烟云。月下荷锄,默然相守,村霭袅袅,不问归期。宜昌五峰栗子坪,就是这样一个好地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描绘栗子坪秋天的景色,先从成熟的庄稼写起,再写到村庄和人事活动,其中,还 提到一位老将军慕名而来,连住了几个月。 B . 何家兄弟是栗子坪好客村民的代表,他们曾外出打工,因思念家乡,毅然回来经营农家 乐,依托家乡的青山绿水,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C . 作者在记叙自己一行人享用栗子坪村民提供的晚宴以及欣赏他们的歌舞表演的同时,赞 美了新时代给栗子坪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气象。 D . 文章结尾借写自己多年来的理想,再次勾勒“世外桃源”般的栗子坪悠闲、惬意的场景, 表达了作者身处栗子坪的恬静、愉悦之情。
    2. (2) 不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标题《秋到栗子坪》 交代了时间、地点,诗意浓浓的秋日,作者来到宜昌五峰粟子 坪,他的所见、所闻及所感是行文的线索。 B . 文章开头写栗子坪丰收的景象,描写路边金黄艳紫的打破碗碗花和野苦荬花蓬勃绽放, 衬托人们内心的喜悦,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C . 本文语言感情色彩浓厚,直抒胸臆,声调和谐,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作者在景物 描写中,多采用长句,气势奔放如虹。 D . 文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既生动地描绘了栗子坪美丽宜人的 景观,又传达出作者喜悦、轻松的心情。
    3. (3) 文中说“这个古老村庄的秋天很有古意” , “古意”指的是什么? 请分条概括。
    4. (4) 请结合本文分析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二、古诗文阅读 (37 分)
  • 3. (2021高一上·辉南月考) 文言文阅读

    谯玄字君黄,巴郡阆中人也。少好学,能说《易》《春秋》。仕于州郡。成帝永始二年,有日食之灾,乃诏举敦朴逊让,有行义者各一人。州举玄,诣公车 , 对策高第,拜议郎。

    时,数有灾异,玄辄陈其变。既不省纳,故久稽郎官。后迁太常丞,以弟服去职。平帝元始元年,日食,又诏公卿举敦朴直言。大鸿胪左成举玄诣公车对策,复拜议郎,迁中散大夫。四年,选明迭政事、能班化风俗者八人。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与太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变易姓名,间窜归家,因以隐遁。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若玄不肯起,便赐以毒药。太守乃自赍书至玄庐,曰:“君高节已著,朝廷垂意,诚不宜复辞,自招凶祸。”玄仰天叹曰:“唐尧大圣,许由耻仕;周武至德,伯夷守饿。彼独何人,我亦何人。保志全高,死亦奚恨!”遂受毒药。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望太守为之请。太守不忍,为请之,述听许之。玄遂隐藏田野,终述之世。时,兵戈累年,莫能修尚学业,玄独训诸子勤习经书。建武十一年卒。明年,天下平定,玄弟庆以状诣自陈。光武美之,策诏本郡祠以中牢,敕所在还玄家钱。时,亦有犍为费贻 , 不肯仕述,乃漆身为厉,阳狂以避之,退藏山薮十余年。述破后,任至合浦太守。瑛善说《易》,以授显宗,为北宫卫士令。

    (节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有删改)

    [注]①犍为:古地名,今四川乐山市附近。②费贻:人名,汉时名士。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与太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 B . 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特节/与太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 C . 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特节/与太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 D . 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与太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车,指交通工具;公车,一般是指为去京应试的人服务的皇家交通工具,文中的“公车”是指官署。 B . 玺,印章,自秦代以后专指帝王的印,是皇帝的象征。文中的“玺书”,是指盖了皇帝印章的文书。 C . 卒,本义是结束,完结;古文中,常用于诸侯、大夫的死。文中的“卒”,就是指人物去世了。 D . 阙,古代建筑,一般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文中的“阙”代指朝廷大殿,人物到达的地点。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谯玄自幼好学,厚道淳朴。汉成帝时被州里推荐到官署任职,表现优异而被提拔升职;后因直言天灾的异象不被接受,而仕途受阻。 B . 谯玄通晓政务,善于理事。平帝时与各位大臣巡察地方,合理使用奖惩;在王莽夺位,国家混乱之际,能及时应变,化险为夷。 C . 谯玄意志顽强,执着笃定。面对公孙述使者的劝诫,他丝毫不动摇,以先贤为榜样,宁喝毒药也不屈服,最终隐居乡间终老。 D . 谯玄重视修身,特立独行。在世间战乱不止之时,依然教导后辈学习经史,为了不仕伪朝,装病装疯进行逃避,保全自己的名节。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高节已著,朝廷垂意,诚不宜复辞,自招凶祸。

      ②光武美之,策诏本郡祠以中牢,敕所在还玄家钱。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 (5) 谯玄能在公孙述时期终老乡间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
  • 4. (2021高一上·辉南月考) 古诗阅读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元和十年(815)夏, 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 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 越职言事,于这一年秋被远贬江州。此诗即写于江州。②水蘋:水中的萍草。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的前六句通过几个最具早春特征的意象,把早春的妩媚可人之态生动地刻画出来。 B . 颔联中的“乱点碎红”与“平铺新绿”,偶对天成,一“点”一“铺”,一“红”—“绿”,相对而生。 C . 尾联表明不是说江南春景不好,只是年年衰病亏减了心情,看出作者此时少有心境去欣赏美好的春色。 D . 诗歌整体意境清新脱俗,语言沉郁顿挫。精于选景构图,工于选词用字,是诗歌显著的亮点。
    2. (2) 作者在表达情感时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 5. (2021高一上·辉南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1) 《赤壁赋》中作者慨叹自身渺小是:“”。
    2. (2) 《虞美人》 中表现词人李煜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引出对故国往事感叹的句子是“”。
    3. (3) 《劝学》“”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三、语言运用题(18分)
  • 6. (2021高一上·辉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我沮丧的时候,当我彷徨的时候,当我孤独寂寞、悲凉的时候,我曾格外地相信命运,相信命运的不公平。世上可真有命运这种东西?它是物质还是精神?难道说我们的一生都早早地被一种符咒规定,谁都无力更改?我们的命运难道真是激光唱盘,所有的祸福都像音符微缩其中?

    不幸者常常愿意同幸运者相比,              自己的运气。幸运者常常不愿同不幸者相比,相信自己的努力。( )所以应付前一种客人,是人生的必修课。他既为客,就是你拒绝不了的。所以       没有用,平安地尽快把客人送走,才是高 明的主人。

    命运是我怯懦时的盾牌,当我         命运不公最响的时候,正是我预备逃遁的前奏。命运像一只筐,我把对自己的姑息、原谅以及所有的延宕都一股脑地塞进去,然后蒙一块宿命的轻纱。我背着它慢慢地向前走,心中有一份         的坦然。当我快乐、当我幸福、当我成功、当我优越,当我欣喜的时候,当一切美好辉煌的时刻,我要提醒我自己——这是命运的光环笼罩了我。在这个环里,居住着机遇,居住着偶然性,居住着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埋怨      怨声载道      叫嚷        心旷神怡 B . 埋怨      怨天尤人      叫嚣        心旷神怡 C . 抱怨      怨声载道      叫嚣        心安理得 D . 抱怨      怨天尤人      叫嚷        心安理得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命运中的有速之客永远比不速之客来得多。 B . 命运中的不速之客永远比有速之客来得多。 C . 命运中有不速之客,也有有速之客。 D . 命运中有有速之客,也有不速之客。
    3. (3)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 7. (2021高一上·辉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各题。

    ①袁隆平不打算退却,他很清楚他拥有的有利条件是其他国家科学家少有的:②进行这项研究,中国有中国的有利条件,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又是古老的农业国,③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含着丰富的种质资源;④有辽阔的国土和光温条件,海南岛是理想的天然温室、育种者的乐园;⑤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组织科研协作攻关,有党的正确领导,任何困难都可以组织力量克服。⑥这正是其他国家科学家少有的条件。⑦生前,袁隆平一直为攻克杂交水稻难关在全国13个省区的18个科研单位进行的科研大协作感慨不已,⑧认为没有这样的大协作,杂交水稻研究决不会取得今天这样令世界瞩目的成果。

    1. (1) 此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2. (2)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字。
四、作文题(60分)
  • 8. (2021高一上·辉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出生的藏族小伙丁真,生活在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他汉语水平不高,但藏文写得很好。2020年11月,丁真通过短视频火爆全网。意外走红后,各地网红公司都想和他签约,但他最后和理塘县文旅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约。丁真家人担心做网络红人只有个人一时的热度,而丁真有自己的想法。他希望能借助自己的热度对家乡的旅游宣传起到一点作用,签约后能长期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他也想继续学习。

        同样是当代青年,你怎么看待丁真的做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或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