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 R | ||
Z | M | ||
X | Y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0.075 | 0.15 | 0.3 | 0.6 | 1.2 | |
2.93 | 2.79 | 2.64 | 2.49 | ||
7.5 | 8.3 | 8.6 | 8.7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目的 | 方案设计 | 现象和结论 | |
A | 探究苯酚与钠的反应 | 在一支干燥的试管里加入乙醇,再加入约苯酚,振荡。再加入绿豆大小的吸干煤油的金属钠 | 若有连续的气泡产生,则钠与苯酚反应生成氢气 |
B | 探究蛋白质溶液的性质 | 取蛋白质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的硫酸铜溶液,再加入3~4滴1%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 若有紫玫瑰色沉淀生成,则是蛋白质 |
C | 探究金属铁在氯气气中燃烧所得固体粉末的成分 | 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蒸馏水,振荡,迅速滴入5滴溶液 | 若溶液无血红色,则固体粉末不为 |
D | 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取一支试管,加入乙醇溶液和少量氯化钴晶体,振荡使其溶解,再逐滴滴加蒸馏水,至溶液恰好呈粉红色,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该试管。 | 若有粉红色变为蓝色,则说明温度能影响化学平衡 |
已知乳酸()是一元酸,。碳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
请问答:
①在1100℃时,K=0.263,若此时测得高炉中 , , 判断反应速率(正)(逆),理由是。
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须采用高温高压的反应条件使FeO还原为
B.粉碎FeO能增大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C.平衡时提高CO气体的分压有利于提高Fe的产量
D.加入CaCO3(s)后因分解产生CO2必使平衡逆向移动
③高炉炉体结构如图1所示,以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为原料,由图2推测炉腹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选填:a、b、c、d)。
④若将体积比为1:1的CO和H2混合煤气通入进风口,测得不同温度下FeO还原到后,还原剂剩余的物质的量n值如下:
还原剂 | 600℃ | 700℃ | 800℃ | 900℃ | 1000℃ | 1100℃ | 1200℃ |
H2 | 4.18 | 3.34 | 2.94 | 2.60 | 2.32 | 2.30 | 2.25 |
CO | 1.66 | 2.50 | 2.90 | 3.24 | 3.52 | 3.54 | 3.59 |
请结合表格中的数据说明CO和H2分别还原FeO的倾向性大小是。
请问答:
①若与在水中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和两种含氧酸,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若与在乙醚中反应,生成两种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
副反应: ,
②常压下,沸点 , 熔点。氨基甲酸铵沸点58.76℃,熔点59.61℃。
③、
请回答:
②装置C用干冰产气的优点是。
A.干冰气化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提供低温环境 B.避免了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
C.增大了反应物氨气的转化率 D.加快了氨基甲酸铵的生成速率
, 为避免碳酸钡的溶解,采用盐酸回滴过量的氢氧化钠标准液,然后计算氨基甲酸铵的氨含量。
实验数据如下表:
加入物质的量() | 25.000 |
回滴消耗盐酸物质的量() | 12.925 |
氨基甲酸铵纯度为。
a.将少量样品装入等压计中,在U形管中加入适量的硅油作液封
b.记录压差计两臂读数、恒温槽读数
c.开动真空泵,使体系呈负压,恒温10分钟
d.调整活塞1处于d位置,通过毛细管放入空气,使等压计U形管左臂压力始终略大于右臂压力,以保证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e.反复操作,接近分解平衡时,调整等压计两边液面相平
f.将等压计接到真空系统,调整活塞1处于b位置,调节恒温槽温度为30.0℃
①谱显示只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含有两个六元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取代基不含“O”;
③不含过氧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