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高州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

更新时间:2022-01-07 浏览次数:1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八上·高州月考) 虽然美国反华势力对我国科技发展进行疯狂打压,但我国5G技术依然踏步向前。5G芯片被称为芯片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它是在指甲盖大小的尺寸上塞进几十亿个电子元件。这些电子元件长度、高度等尺寸的单位应该是(   )
    A . mm B . nm C . μm D . cm
  • 2. (2021八上·乐平期中) 如图是关于声音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土电话”实验说明了空气可以传声 B . “土电话”实验时用手从中间捏紧线,一样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 C . 泡沫塑料小球在扬声器中跳动情况与扬声器发出声音的响度无关 D . 扬声器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泡沫小球跳动越激烈
  • 3. (2021·黔东南模拟) 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 .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 . “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 D .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 4. (2021八上·高州月考) 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 . 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 . 桃花吸收红光 C . 桃花反射红光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 5. (2022八上·韶关期末) 如图所示,关于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正确的是(  )

    A . 用温度计直接测火焰的温度 B . 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中拿出来读数 C . 温度计靠碰杯壁或接触杯的底部 D . 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
  • 6. (2021八上·高州月考) 如图所示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 . 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 C . 桥的倒影看起来比较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 D . 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 7. (2024八下·衡阳开学考) 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 . 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 . 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 . 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二、填空题
  • 8. (2021八上·高州月考)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各种装备相当落后,但一种制作简单的特殊装备----小喇叭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发出连续的嘟嘟嘟声让战场上的联合国军心惊胆战。小喇叭用铜片做成,一尺多长,喇叭口不大,基层指挥员人手一个。小喇叭能发声是由于(选填“空气柱”或者“铜片”)振动而产生的;战士们能分辨不同指挥员的命令是根据声音的;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9. (2021八上·高州月考)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据图分析:折射角大小是,空气在界面(选填“MM'”“NN'”)的侧(选填“上”“下”“左”“右”)。

  • 10. (2021八上·高州月考) 为了减少噪声污染,一些城区作出了禁止鸣笛的规定,这是在处来减弱噪声的。如图是用同材质从a到d越来越粗的橡皮筋制作的吉他,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发现橡皮筋发出的音调最高;若张紧橡皮筋d,再用同样的力拨动,发现橡皮筋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选填“高”“或“低”)。

  • 11. (2022八上·韶关期末) 常用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小明把一支温度计放到阳光下晒,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了,那么温度计里液体的体积(选填“增大”或“减小”)了。他又把一支没刻上刻度的温度计,插入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中,此时对应温度应该是℃。
  • 12. (2022八上·韶关期末) 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家庭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一般是石油加工时产生的可燃气体,在一定的温度下通过的方法液化而成的。
  • 13. (2021八上·高州月考) 如图所示,是小明的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其镜头对光线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用这架相机拍照时,若拍完远景再拍近景,镜头需要向(选填“靠近”或“远离”)胶片的方向移动;胶片上所成的像与显微镜的目镜所成的像,它们的性质(选填“相同”或“不同”)。

  • 14. (2022八上·牡丹期中) 小红去商场买鞋,当她直立站在竖直放置于水平地面上40cm高的试鞋镜前面时,无法看到镜中的鞋的像,如图所示,为此,小红向后退几步,则她(选填“可能”或“仍不能”)看到镜中的鞋的像,为了方便顾客观察新鞋,商场应该将试鞋镜绕底边(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当镜面倾斜放置后。鞋的像和鞋的连线与镜面(选填“垂直”或“不垂直”)。

  • 15. (2022八上·韶关期末) 完成如图的读数。

    1. (1) 图1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 (2) 图2中停表的示数是 s。
    3. (3) 图3中温度计甲的示数是 ℃,乙的示数是 ℃。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19. (2021八上·高州月考) 璐璐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镜中的她“远小近大”。于是,她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是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她找来了两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蜡烛、玻璃板、直尺等器材进行实验。

    1. (1) 她选用“玻璃板”而不是“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 (2) 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板纸上竖立透明玻璃板。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她应在玻璃板(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再拿另一支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重合;
    3. (3) 移动点燃的蜡烛到不同位置,重复上面的实验,她发现另一支蜡烛B都可以跟蜡烛A的像重合。由此可以得到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选填“有关”或“无关”);
    4. (4) 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另一侧的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cm。
    5. (5) 一电子钟放置在甲平面镜前的位置及示数如图,那么通过平面镜看到电子钟的示数是

  • 20. (2021八上·高州月考) 如图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

    1. (1) 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 (2) 小明通过观察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知道图中(选填“甲”或“乙”)是实验过程中温度较高的情况;沸腾过程中气泡内的应该是(选填“水蒸气”或“空气”);
    3. (3) 同时,小华也做了该实验;他们根据各自的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线,其中实线表示小明的图线,虚线表示小华的图线,水平部分图线重合;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线分析:两同学实验中开始加热时水的温度是(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开始加热直到水达到沸点所用的时间(选填“相同”“不同”或“无法判断”);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是(选填“不变”或“升高”)的;
    4. (4) 小明和小华在实验结束后进行讨论,他们认为如果我们想从空气中提取氧气、氮气和氢气,那么可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的方法使它们发生液化,由下面信息可得,首先被液化分离出来的是气。

      液态氧沸点

      ﹣183℃

      液态氮沸点

      ﹣196℃

      液态氢沸点

      ﹣253℃

  • 21. (2021八上·高州月考) 小超和媛媛利用光具座、两个焦距相同而直径大小不同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等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1) 实验时,应该选择直径(选填“大”或“小”)的凸透镜做实验,成像会更亮;
    2. (2) 当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恰好能够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特征是倒立、、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的原理。并且由数据可以推断此凸透镜的焦距的范围是;(选填字母)

      A.f<15cm B.15cm<f<30cm C. 15cm<f<22.5cm

    3. (3) 实验过程中发现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在向上移动,为了使像重新成在光屏中央,可以将凸透镜向(选填“上”或“下”)调整;
    4. (4) 在实验过程中小金发现如果在凸透镜的左侧观察,在凸透镜上可以观察到一个正立的等大的像。你推测这个像的成像原理是蜡烛发出的光在凸透镜的左侧面上发生了(选填“反射”或“折射”)。
五、计算题
  • 22. (2021八上·高州月考) 科学家利用“回声定位”原理测量距离,现在利用激光测距仪发出一束激光射向月球,大约经历了4s接收到反射光(已知光传播的速度是3×108m/s),试问:
    1. (1)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2. (2) 我国最新研制的超级高铁时速高达600km/h,如果该超级高铁以最高时速不停地跑,它需要多少小时才能跑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 23. (2021八上·高州月考) 如图所示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当火车头在距离桥头150m,距离山崖775m时鸣笛,鸣笛5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

    1. (1) 计算火车的速度;
    2. (2) 声音的速度。
六、综合题
  • 24. (2021八上·高州月考) 仔细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眼睛和眼镜

    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程度,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实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10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当眼睛出现某些缺陷时,人们需要佩戴眼镜来矫正,常见眼镜的实质就是凸透镜或凹透镜。透镜的焦距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表示,即。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凸透镜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的度数是负数。例如,-200度的镜片表示这是凹透镜,透镜焦度是 , 它的焦距是0.5m。

    1. (1) 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时,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性质是(____)
      A . 正立、放大的实像 B . 正立、缩小的实像 C .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 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____)
      A . 0~10cm B . 10cm~25cm C . 10cm~无限远 D . 25cm~无限远
    3. (3) 如题图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是,需要用镜来矫正。另一同学小芳所戴眼镜镜片的度数是-400度,则该透镜焦度为 , 焦距为m。
    4. (4) 小明仔细观察镜片的形状和厚度,把四种镜片的截面图画成了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状,则可以知道:近视眼配带度数较大的是;远视眼配带度数较大的是
  • 25. (2021八上·高州月考)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奔跑的水滴

    水滴入温度比沸点略高的热锅中,很快就汽化了。当把锅加热到温度很高时,水滴入锅中后会不停滚动,到处乱跑,这个过程能持续几十秒甚至几分钟,这种现象就是莱顿弗罗斯特现象,也叫莱顿弗罗斯特效应(莱氏效应)。

    1732年荷兰物理学家赫尔曼首先发现了莱顿弗罗斯特现象,因德国科学家莱顿弗罗斯特的深入研究而得名。1756年,莱顿弗罗斯特深入研究后发现:当水或其它液体接触炙热物体表面时,接触处的液体急剧汽化,形成一层蒸汽膜,蒸汽托住液滴,使液滴与物体表面分离,蒸汽的溢出会导致液滴的滚动。当物体温度达到莱顿弗罗斯特点(Leidenfrost point)时,液体便会产生莱顿弗罗斯特现象,粗略测量水在平底锅中的莱顿弗罗斯特点约为193℃,莱顿弗罗斯特现象也适用于固体。

    莱氏效应主要应用于航天科学。生活中,厨师热锅时,会向锅里滴几滴水来判断锅是否够热。在传统的过火堆仪式中,表演者先沾湿双脚,光脚快速走过火堆,而不易被烫伤。2014年,旨在关注渐冻人症(ALS)的“冰桶挑战”活动风靡全球,但俄罗斯科学家安东·科诺瓦洛夫似乎觉得还不够劲,他把一桶零下196℃的液氮倒在头上,人却安然无恙。(以上危险活动,非专业人士切不可尝试!)

    1. (1) 莱氏效应表明,水蒸气的导热性能比水(选填“好”或者“差”);
    2. (2) 发生莱氏效应时,水的沸点(选填“升高”或者“不变”或者“降低”);
    3. (3) 挑战者将液氮浇在身上,人却安然无恙,是因为(选填“水”或者“氮”)蒸气对人体起到了保护作用;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只有液体才能发生莱氏效应 B . 锅的温度越高,滴入锅中的水汽化就越快 C . 只要锅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就能发生莱氏效应 D . 发生莱氏效应时水的汽化速度减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